只做一只股票[6]:做精一只個股
“做精一只個股”的提法是源自于新浪財經名博“封起DE日子”的博客。時隔半年,再結合一只長期跟蹤的個股,方能領悟“做精一只個股”的精髓。找一只自己非常熟悉的個股,并且其股性要比較活躍,要有漲停出現過的情況,一直跟隨,反復操作,那么結果反而容易出人意料。當時我不明白只要學了技術之后,那么追逐熱點的獲利空間怎么會比只做一只股要差呢。后來發現自己不適合追逐熱點,總是慢了一步。而這只個股跟蹤了久之后,你會發現你跟這只個股的操盤手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你會開始了解這只股的操盤手慣于使用那種技術指標,譬如MACD出現失誤的概率比較小,SAR失誤的概率高等。這就像每只股的操盤手都有自己慣用的那一套一樣,有些股的MACD出現失誤的概率特別大,有些股KDJ容易鈍化,有些股喜歡經常跌破趨勢線然后收回,而前提都是在你熟悉的情況下,不然很容易經不起折騰。 從這只股開始踏上60日線開始,將其兩個重要低點的連線畫成趨勢線,那么今年半年以來的股價的運行情況是,回踩趨勢線底部和60日線總計有15次左右,每次回踩都迎來了股價的上升,每次回踩的時候該股的量能會縮小至2千萬-3千萬之間,量能縮小至此區間的時候,就成為變盤的前奏,接下來的幾天股價就會迅速上升。而當該股迅速上升之后,緊跟著出現漲停之后,第二天就會以一根射擊之星收盤,繼而股價下跌,這種情況出現了六次。之所以這些規律反復地出現,我只能理解為該股的操盤手一直在用他慣用的手法操盤。其量能的變化非常之有規律,就像彈鋼琴一般很有節奏。 如果跟蹤了這樣的股票,我想建立一套屬于自己有效的操作系統,那便是,半倉做中長線,半倉做波段。譬如回踩重要支撐點的時候,堅決買入,漲停或者以大陽收尾,第二遠離5日線的時候便可以減倉。如此反復割韭菜,利潤便如滾雪球一般。那么股票上升總是有盡頭的,何時該離場。我想假如我們是以其60日線開始拐頭向上的時候開始介入,那么我們就等其大陰跌破60日線,三天內收不回,或者其60日線走平后開始拐頭向下,那么也就是該清倉的時候了。 不用忙著追逐熱點,做精一只個股,與寂寞相隨, 多一份閑適淡然,少一份急切焦躁,那么不知不覺間也就開始與財富相伴了,我想這也就是占兄所提的游戲股市的心態吧。把你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好好地呵護著,照顧好,收益不會比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差。這只股我會一直做下去,春華秋實,直到我無法看出其規律了為止。當然我提到的做一只股,是針對資金量在200萬以下的情況,資金流大了就不是這樣了,會受限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