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賬戶和復式記賬的教案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會計科目與賬戶的概念及其區別與聯系 2、 熟悉企業常用會計科目 3、 掌握借貸記賬法的特點及其賬戶結構 4、 掌握借貸記賬法的具體運用 5、 理解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平衡登記的要點 二、教學重點: 1、 借貸記賬法 2、 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的配合登記 三、教學難點: 1、 會計賬戶的對應關系與會計分錄 四、教學方法: 教授法、練習法 五、 教學課時: 六課時(總48課時之第9-14課時)
第一、二課時會計科目與賬戶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會計科目的概念。 2、能說出會計科目的分類。 3、理解賬戶的概念。 4、根據賬戶的設置原則,熟練的設置賬戶。 5、正確識別賬戶的基本結構。 6、明確會計科目與賬戶的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會計科目的內容、賬戶的含義及其基本結構、會計科目與賬戶的關系。 三、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 一、 導入新課: 帶領大家回顧會計六大要素的名稱和內容,引導同學們思考六大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分類,如果要再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該如何分?如:企業的廠房、機器設備等都是企業的資產,而且是固定資產的實物形態,為了反映其增減變動情況,根據管理的要求,就要將其歸為一類,設置“固定資產”科目,從而引出會計科目的概念 二、 課時說明: 兩課時是連續的所以用一個教案 三、 教學內容: 1、會計科目 2、賬戶 3、賬戶的分類 講授新課: 一、會計科目(重點) 會計科目的概念: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按照不同的經濟內容和管理需要進行分類的項目。會計科目是設置賬戶、處理賬務所必須遵守的規則和依據,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的重要條件。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先設置會計科目再依據會計科目設置賬戶。會計科目也可簡稱為科目。 會計科目的分類: 1、按經濟內容分類,可分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成本類科目和損益類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分類,可分為:總賬科目和明細賬科目。 二、賬戶(重點) 會計科目只是規定了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類別名稱,還不能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為了連續、系統、全面地記錄由于經濟業務的發生而引起的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提供各種會計信息,必須根據規定的會計科目在帳簿中開設賬戶。 賬戶就像每個家庭戶口簿中的一頁頁卡片,每個家庭成員有一頁卡片,每頁卡片按規定的格式記錄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及其變動情況。 賬戶的概念: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及其結果的一種工具。 (一)賬戶的基本結構 任何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都會引起會計要素及其項目的變動,而這種變動不外乎兩種情況:增加或減少,因而賬戶相應地分為左右兩方,一方用于登記增加額,另一方用于登記減少額。賬戶的名稱加上登記增加額和減少額的兩方,就構成了賬戶的基本架構。反映賬戶基本結構最簡單的形式是“T”形賬戶。 左方(借) 賬戶名稱 右方(貸) 賬戶左右兩方,哪一方登記增加金額,哪一方登記減少金額,其余額在哪一方,則取決于所采用的記賬方法和賬戶本身的性質。 (二)賬戶的具體結構 1、資產類及成本類賬戶 借方(本期借方發生額):增加欄——登記本期增加額 貸方(本期貸方發生額):減少欄——登記本期減少額 期初期末余額:在借方——增加欄方 2、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借方(本期借方發生額):減少欄——登記本期減少額 貸方(本期貸方發生額):增加欄——登記本期增加額 期初期末余額:在貸方——增加欄方 3、損益類賬戶 (1)收入類 借方(本期借方發生額):減少欄——登記本期減少額 貸方(本期貸方發生額):增加欄——登記本期增加額 期初期末余額:無余額 (2)費用類賬戶 借方(本期借方發生額):增加欄——登記本期增加額 貸方(本期貸方發生額):減少欄——登記本期減少額 期初期末余額:無余額 (三)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之間的關系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期末余額 1、資產類及成本類賬戶 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期末借方余額 2、負債 、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期末貸方余額 (四)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 相同點: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二者反映經濟內容相同。 不同點:會計科目是賬戶名稱,不存在結構;賬戶是對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結果進行全面、連續、系統的紀錄,不僅要有反映的內容,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結構。 提示學生:在會計教學中,因限于客觀條件,不可能在課堂上對列舉的經濟業務都按照賬戶的正規格式一一舉例,通常還是將賬戶結構簡化為丁字賬結構。 四、 板書: 會計科目的分類:1、按經濟內容分:資產類科目 負債類科目 所有制權益類科目 成本類科目 損益類科目 2、按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分:總賬科目 五、作業: 明細科目 1、簡述會計科目與賬戶的區別和聯系。 2、習題冊 六、教學總結:授課過程一定要進一步結合前面所講會計要素的概念,解釋會計要素與會 計科目、會計要素與會計恒等式的內在聯系。
第三、四課時 復式記賬和借貸記賬法 一、教學目標: 1、能理解復式記賬的基本原理。 2、能說出借貸記賬法的概念和基本內容。 3、明確賬戶的對應關系和對應賬戶的含義。 4、能借助試算平衡原理編制試算平衡表。 5、能說出賬戶的平行登記的要點 6、能熟練地編制簡單的會計分錄。 二、教學重點: 復式記賬原理的理解、編制試算平衡表、會計分錄的編制 三、教學難點: 會計分錄的編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了經濟業務的發生會引起某些會計要素項目發生增減變動,也明確了這數量上的變動應當在賬戶中加以記錄。怎么記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記賬方法問題。 二、 課時說明: 兩課時一個教案 三、教學內容: 1、復式記賬原理 2、借貸記賬法 新課講授: 一、復式記賬(重點) 復式記賬法是從單式記賬法發展而來的。對于每一筆經濟業務所引起的會計要素及其項目的增減變動,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相互聯系地登記的記賬方法就是復式記賬法。 二、借貸記賬法(重點/難點) (一)借貸記賬法的概念: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 賬法。 (二)借貸記賬法的特點: 1、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 2、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作為記賬規則 3、對賬戶不要求固定分類 4、以“借方金額等于貸方金額”作為試算平衡公式 (三)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 (四)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五)借貸記賬法的試算平衡 1、余額的平衡(理論依據:會計恒等式) 全部賬戶的期初(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的期初(期末)貸方余額合計 2、發生額的平衡(理論依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 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四、會計分錄(重點) (一)會計分錄的概念 所謂會計分錄,就是依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對經濟業務列示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書面記錄。 (二)會計分錄的分類 會計分錄分為簡單會計分錄(一借一貸)和復合會計分錄(多借一貸、一借多貸) 四、板書: (一) 復式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 (我國會計核算采用) 收付記賬法 增減記貸法 (二)借貸記賬法:1、特點:(1)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 (2)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作為記賬規則 (3)對賬戶不要求固定分類 (4)以“借方金額等于貸方金額”作為試算平衡公式 2、確定會計分錄:確定會計科目 確定記賬方向 確定應記金額
五、 作業:復習本節內容并預習下節課內容。 六、 教學總結:本次課要大量的板書,顯示賬戶的結構、業務的類型。力求運用形象化教學闡述借貸記賬法記賬規則的具體運用,進一步理解會計恒等式。
第五、六課時 總分類賬戶與明細賬戶的平行登記 一、 教學目標: 1、握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平行登記的要點。 2、能夠進行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平行登記。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平行登記 三、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會計上為什么要同時設置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對于這兩種賬戶我們如何進行登記呢? 二、 課時說明: 兩課時用一個教案 三、 教學內容: 1、總分類賬戶與明細賬戶的平行登記。 2、練習題目 講授新課: 一、總分類賬戶(重點) 總分類賬戶是按照總分類會計科目開設的賬戶。核算該賬戶內容的綜括資料,只用價值指標進行計量。它對明細分類賬戶起統馭作用。所以,又稱總賬賬戶。 二、明細分類賬戶(重點) 明細分類賬戶是對總分類賬戶所作的更詳細的分類,是對總分類賬戶的細項進行核算,是總分類戶的補充。 三、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重點) 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的要點: (一)依據相同 (二)方向相同 (三)期間相同 (四)金額相等 四、板書: 題目演示,然后給出業務題讓學生自己動手練習 五、作業:練習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詳見配套習題) 六、教學總結:本次課要重點教授學生編制會計分錄與試算平衡的技能,把前面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真正理解并掌握借貸記賬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