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然 發表于2008-04-05 19:33:00
1樓
目前,數碼相機的存儲格式除了JPEG,TIFF外,還有RAW的格式。RAW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格式?請用在何種情況下使用這種RAW格式?又有何優缺點呢?
其實,raw格式并非一種圖像格式,不能直接編輯。raw格式是CCD或CMOS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時的電平高低的原始記錄,單純地將數碼相機內部沒有進行任何處理的圖像數據,即CCD等攝影元件直接得到的電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而得到的。而用JPEG格式拍攝時,先在數碼相機內部添加白平衡和飽和度等參數,然后生成圖像數據、進行壓縮處理。 RAW數據由于沒有進行圖像處理,因此只能保存在硬盤中。利用數碼相機附帶的RAW數據處理軟件將其轉換成TIFF等普通圖像數據。進行轉換時,大多由用戶任意設置白平衡等參數,調整曝光補償的余地比JPG/TIF大,效果也好。。能夠創作自己喜愛的圖像數據的秘密就在于此。與利用圖像編輯軟件調整JPEG圖像數據不同的是,圖像數據絕不會有畫質惡化的情況。
各廠家CCD/CMOS的排列和轉換方式不同,raw的記錄方式也不同,只有通過廠家提供的轉換程序轉換成通用圖像格式,才能為圖像處理軟件接受。
RAW文件是每個相機制造商的一種專有格式,有時也是每款不同型號相機的專有格式,這些文件是無損失壓縮的。當數碼相機進行曝光時,CCD(或是CMOS)會以電平的高低來記錄每個像素點的光量,然后數碼相機再將這些電信號轉化成為相應的數字信號,一般被記錄為12位或14位的數據。如果相機記錄了12位或14位的數據,那就意味著每個像素點有4096(2的12次方)或16384(2的14次方)種不同的亮度級別。(目前還沒有一種圖像芯片可以記錄真正的16位數據)
如果你選擇了RAW作為文件的存儲格式,那么后期可以通過RAW轉換工具保存成16位的TIFF或PSD格式進行輸出。而數碼相機所記錄的12或14位數據也可以擴展到全部16位空間。但如果你選擇了JPG格式來存儲文件的話,相機中的軟件會將其轉化為8位模式,也就是說只能記錄僅僅256種亮度級別而已。RAW格式的優點:
·RAW文件幾乎是未經過處理而直接從CCD或CMOS上得到的信息,通過后期處理,攝影師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華。
·RAW文件并沒有白平衡設置,但是真實的數據也沒有被改變,就是說作者可以任意的調整色溫和白平衡,并且是不會有圖像質量損失的。
·顏色線性化和濾波器行列變換在具有微處理器的電腦上處理得更加迅速,這允許應用一些相機上所不允許采用的、較為復雜的運算法則。
·雖然RAW文件附有飽和度、對比度等標記信息,但是其真實的圖像數據并沒有改變。用戶可以自由地對某一張圖片進行個性化的調整,而不必基于一、兩種預先設定好的模式。
·也許RAW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將其轉化為16位的圖像。也就是有65536個層次可以被調整,這對于JPG文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當編輯一個圖像的時候,特別是當你需要對陰影區或高光區進行重要調整的時候,這一點非常重要。
JPG格式的優點
·文件比較小巧,采用這種格式可以在存儲卡中容納更多的照片
·圖像質量滿足大多數應用,比如家庭攝影、新聞攝影等。
·小的文件便于傳輸和在網上發表。這對攝影記者比較重要。
·許多玩家并沒有時間和愛好去做后期處理。
·大多數數碼相機在以RAW格式記錄圖片時,不能很快速地完成拍照,一些瞬間的鏡頭很難抓住。而低檔的相機中根本無法記錄RAW格式。
用JPG還是RAW?
其實我們可以認為所有的數碼相機都使用了RAW模式,但是當我們選擇了JPG作為存儲格式之后,就把圖像提交給了相機中內置的RAW轉換程序。如果我們允許以RAW作為存儲格式,那就意味著可以在一個復雜的平臺上對照片做更好的調整,即使修改不佳,也可以在將來重新調整。換句話說,二者的選擇就是:你決定現在就在相機內做RAW的轉換,還是以后在計算機上做?
在生成JPG文件之前必須決定一些重要的方面,即白平衡、對比度、飽和度等,而RAW的好處在于,這些都不必在當時深思熟慮,而有充分的時間來思考。
對于一些攝影師而言(體育、新聞),使用的便利與速度才是最好的,而其他人并不一定如此。當然如果你想要最好的畫質,RAW便是不二之選。一些相機同時保存JPG格式和RAW格式,對于攝影師而言,這是再好不過的了,然而這也不得不占用額外的存儲空間。
一些人并不喜歡RAW格式,因為這種格式的文件實在太大了,他們需要更多的空間。RAW文件確實需要更大容量和價格更便宜的存儲器,同時也需要優秀的解碼和編輯軟件,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RAW的明天會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