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水頭鎮新聯村經濟社會建設步伐,實現整體脫貧致富,把“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新聯村位于水頭鎮中心,在2005年由原豐聯村與豐二村合并而成,為鎮政府所在地,在2007年定為省級貧困村。近幾年來,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不少村民邁入小康行列。但由于村集體資產積累少,發展資源貧乏,村年集體收入來源少,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2009年村經濟收入只有1萬元。部分農戶由于家庭成員患病、正常勞動力少、生產資金缺乏等原因,生產生活水平依然處于較貧困的狀態。盡己所能幫助行政村和貧困家庭解決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成為掛扶單位和幫扶干部當前一項重要責任和使命。根據省、市、縣的要求,我們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幫扶活動要抓住“以項目為龍頭,以農民增收為中心”這條主線,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全面發展”的方針,整合盤活資源,動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加快推進新聯村集體及農戶個人脫貧致富。 二、目標任務 根據縣的安排,縣委組織部、縣林業局及水頭鎮政府掛扶水頭鎮新聯村,幫扶工作的重點是:幫助該村發展集體經濟,扶持全村扶貧戶發展生產,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通過幫扶活動,用3年時間,使新聯村整體基本改變貧窮落后現狀。具體達到如下目標: ?。ㄒ唬┗窘鉀Q新聯村集體經濟收入少、渠道狹窄問題,并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村年集體經濟固定收入每年以80%的速度遞增,到2012年達到5萬元以上。 (二)被幫扶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80%以上被幫扶的貧困人口達到農村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 ?。ㄈ┨岣咝侣摯孱I導班子和村民整體素質,使“兩委”干部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人。使幫扶村的村民成為有文化、懂科學、遵紀守法、文明進取、艱苦創業、脫貧致富的先行者。 三、幫扶措施 (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 項目一:改造舊汽水廠廠房出租 1、基本情況:舊汽水廠位于新聯村上塘村小組,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積約5畝,現有磚木結構廠房約600平方米,鐵支架鋅鐵皮廠房120平方米。從1992年至2009年由從化汽水生產商租用經營汽水生產,2009年租金6000元,該廠于2009年底撤出,目前廠房空置。 2、項目發展前景:由于該廠房位于新聯村的中心地帶,且與水頭墟相鄰,通往省道的道路均已硬底化,交通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原汽水廠撤出后,有多個外地客商前來考察,欲租用該廠房辦廠。由于該廠房結構為磚木結構,且建成使用時間較長,前來考察的客商因為廠房已不符合當前辦廠的基本硬件要求,提出由村委出資進行改造,改造后以出租的方式給廠商使用。目前,在深圳開辦音箱配件廠的一位廠商已有較明顯合作意向,初步約定首年租金為2.5萬元,但要求改造原有廠房,另建一個約350平方米的寬體鋼梁結構廠房一間。 3、資金投入及回報預算:改造廠房面積350平方米,普通寬體鋼梁結構,造價約550元/平方米,各項投入共計約19萬元。初定首年租金2.5萬元。此外,廠房租賃給客商辦廠,用工人數可達100-150人,也將大大促進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提高村民非農收入水平。 4、資金的籌集:自籌(含掛扶單位及鎮、村籌集)資金4萬元, 缺口資金15萬元,望省、市扶貧專項資金大力支持。 項目二:參股縣周轉房工程 1、基本情況:2007年縣委、縣政府根據本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出建設周轉房工作部署,為幫助貧困村發展集本經濟,還制定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萬元以下的貧困村可通過籌資入股周轉房工程分紅的有關實施辦法。根據有關文件規定,新聯村最多可參股3股,10萬1股,每股年分紅1萬元。 2、項目發展前景:貧困村籌資參股縣周轉房工程,是縣委、縣政府的一項民心工程,參股縣周轉房工程,收入穩定,零風險。對一些村集體資產積累少、可開發資源缺乏、發展地域優勢較差的村來說更是增加集體收入的一次難得機遇。新聯村自2005年成立后,集體資產積累少,可開發資源少,如能得到上級資金支持加上掛扶單位的幫扶,籌資參股縣周轉房工程將使該村每年增加固定收入3萬元。 3、資金投入及回報預算。參股縣周轉房工程按3股計算,共需投入資金30萬元(含縣、鎮、村及掛扶單位投入)。每參加1股,縣政府每年給予分紅1萬元,參加3股,共計分紅3萬元。 4、資金的籌集。根據縣周轉房籌資方案,按照縣委文件的實施意見,縣周轉房每股資金10萬元,由縣委縣政府確保每股年收益1萬元,回報期50年,期滿后返還本金,不再作分紅??h財政每股負責解決4萬元,佛岡縣委組織部、林業局計劃投入3萬元支持水頭鎮新聯村委會入股縣周轉房三股,以達到每年村集體收入3萬元以上,計劃總籌資30萬,現已落實資金12萬,由于當地經濟困難,缺口資金希望省能支持解決。 (二)幫扶貧困戶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收入 針對各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幫扶措施,主要措施有: 1、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工則工。 2、幫助貧困戶富余勞動力轉移。為貧困戶提供培訓就業信息或介紹到企業工作。 3、對農戶生產上遇到的資金缺乏難題大力支持解決,可采取幫扶干部個人支持、聯系發動社會熱心人士捐資助貧等方式進行。 (三)優化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助農民增產增收 掛扶單位和鎮、村聯合行動,在道路、水利等設施建設上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幫助村組規劃和籌集資金,完善各項生產生活設施,為農民增產增收創造有利條件。 (四)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培養致富帶頭人。 加強指導,針對村“兩委”班子的現狀,結合當前農村工作的需要,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和業務能力培訓,幫助班子解決自身問題,形成團結協作的班子。 四、組織保障 新聯村幫扶工作在縣領導袁鏡煥、鄭中化的領導下,縣委組織部牽頭組織實施,林業局、水頭鎮政府密切配合,新聯村“兩委”具體參與,形成務實高效的幫扶工作群體,確保各項幫扶措施落到實處,使幫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中共佛岡縣委組織部 佛岡縣林業局 2010年4月21日 【2009年】
1、拓展農戶種植蔬菜等作物面積,給予其適量的化肥、農藥、種子、種苗等的農業生產資料扶持,并通過農業技術培訓、指導等的形式,提高種養科技水平,增產增收; 2、拓寬農產品的流通渠道,對有具備勞動力輸出條件的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協助就業。 3、適當給予貧困戶在校學生的教育扶持。 4、對長期患病,少勞動力的貧困戶給予部分物質方式支持。 5、鼓勵、激發貧困戶對生活、生產的熱情,增強信心,勤勞脫貧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