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移動硬盤以及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的價格之低廉在這里筆者就不多說了,相信各位已經非常了解。而隨著網絡資源的日益增加,電腦光驅也儼然成了計算機上的一個雞肋,你可以仔細的回憶一下,2008年你用過多少次光驅。如果答案小于10,那么光驅對于你來說已經沒有什么用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裝機的時候買一個光驅實際上都是為了今后裝系統方便,然而實際上,光驅裝系統已經過時了。首先,光盤與光驅的損耗都非常大,特別是一些質量不好的盤片,讀不了幾次就掛了;第二,光驅的讀盤速度很慢,至少相對于USB 2.0來說是這樣的,所以在當今移動存儲價格非常低廉的時代,光驅、軟驅都過時了。 今天,我們從設置BIOS引導開始,講解徹底拋棄光驅,利用移動存儲取代傳統的光驅、軟驅的位置。 筆者在之前的《菜鳥進階之六:BIOS設置技巧之AMI篇》中詳細的講解了在AMI BIOS中設置引導順序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主要針對BIOS的另一大家族——Award BIOS中的設備引導順序設置進行簡單的講解。 ● BIOS設置移動存儲首先引導 下面,我們以設置移動硬盤為首引導設備為例進行講解: 打開計算機之后,按DEL鍵進入Award BIOS設置程序,大家會看到如下的界面: 選擇第二行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級BIOS設置),按回車進入以下界面: 首先,確保上圖中第二行(主板不同,位置不一樣)First Boot Device后面的設置為[Hard Drive],也就是首先從硬盤引導。 然后在第一行Hard Disk Boot Priority后的[Press Enter]上敲回車。在這里設置當你有多個硬盤時,設置具體哪一個硬盤為首先引導的設備。在這里一定要搞清楚和First Boot Device的區別。 敲擊回車之后,我們會看到如上圖的列表,列表中的USB-HDD0:Lenovo USB Hard Drive 2.0就是我們連接到計算機上的移動硬盤。所以,我們需要將它的位置設為第一個,也就是首先從移動硬盤引導,而不是WDxxxx、STxxxx。 設置的方法很簡單,使用鍵盤上的Page Down/Page UP,也可以使用+/-號來移動,總之將移動硬盤設置到底一個即可,如上圖。 確保設置無錯誤之后,現在就可以按F10,保存退出并重新啟動電腦了,接下來系統會首先從移動硬盤引導(在你的移動硬盤已經可以引導了的情況下)。 注:在將U盤當作Windows 98引導盤使用的時候,應該將First Boot
Device設置為Removable(可移動磁盤)。在本文之所以BIOS將U盤和移動硬盤都是別成了Hard
Drive,主要和設備的格式化類型有關,大容量的U盤和移動硬盤通常是一HDD方式格式化,所以會識別成Hard
Drive,不理解的可以單獨發郵件問我。 一些菜鳥們可能見過,高手在設置首引導設備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進入BIOS,而是在鍵盤上亂按了一些鍵,就出來了引導設備選單。那么,這些高手真的是在亂按鍵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近幾年的主板廠商特地在設置首引導設備這個過程上添加了一項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即可以通過某些特定的功能鍵,直接臨時設置首引導設備。而這些功能鍵對于各大主板廠商是不一定的,但是基本上都是以下4個鍵——ESC、F8、F9、F11,那么這些高手怎么發現這些秘密的呢?請看下面的三張圖。 以上是三家不同品牌、不同型號主板在POST期間的屏幕顯示情況,請看筆者用黃色框住的部分,稍微有點英語基礎的人都看得出來,提示的這個鍵一定和Boot(引導)有關。沒錯,屏幕中所出現的這個鍵就是用來臨時改變引導設備的。由于基本上所有的廠商都是定義的這幾個鍵中的一個,所以一些高手在計算機啟動時,直接同時按這幾個鍵,總有一個是對的,所以這就出現了本頁開始的那一幕。 一般來說,按了上面的幾個鍵中的一個之后,會在BIOS
POST之后出現如上圖的界面,在這里你可以直接用上下鍵選擇以哪個設備作為首引導設備。而且,這樣的好處不僅僅是方便,而且還是臨時的,它不會改變BIOS里的設置,也就是說僅僅是這一次以該設備引導,重新啟動計算機之后即失效,非常方便。 經過多次測試,筆者還是認為通過在U盤中引導WinPE,然后再直接載入鏡像安裝的方法是最有效的。下面我們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講解。 ● 準備工作 Windows XP 安裝鏡像 老毛桃版Winpe安裝程序(老毛桃版WinPE是互聯網上非常流行的一種) ● 制作可引導WinPE的U盤(本頁以在Windows vista下操作為例,Windows XP操作方法完全一致) 老毛桃版的WinPE安裝程序是一個ISO鏡像文件(winpeboot.iso),首先我們需要將其解壓,并執行winpeboot\setup\setup.exe文件,執行后如下圖:
在上圖所示的界面里選擇4,即(GRUB安裝/啟動,適用于U盤以及移動硬盤)。實際上,老毛桃版的winpe利用了Linux中的Grub引導環境來啟動Winpe,這樣做的主要好處是不會將U盤識別為C盤,以保證Windows XP能真正安裝到物理硬盤的C盤之中。 接著程序會提示你選擇你的移動存儲設備,筆者的移動存儲設備為H盤,所以選擇H,然后程序開始格式化。需要注意的是,文件系統盡量選擇FAT32格式。 格式化完畢之后,程序會開始想U盤寫入GRUB引導程序,在這里需要再一次選擇你的移動存儲設備??梢愿鶕萘縼砼袛嗄闼x擇的移動存儲設備是否正確。 接下來,程序會讓你輸入密碼,筆者這里以123456為例。 要是沒有什么意外的話,那么到上面這一步的時候,你的U盤已經可以直接引導WinPE系統了。 下面最后一步,將你準備好的Windows XP
ISO鏡像文件復制到U盤中,以后你就可以帶著這個U盤,給任意電腦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 首先,我們將U盤插入電腦的USB接口,開啟計算機按照前面我們講到的方法設置U盤為首引導項。如果成功引導的話,會出現如下圖的界面: 直接選擇WinPE迷你維護系統,稍后系統會提示你輸入密碼,直接輸入前面設置的密碼即可進入Windows PE。
點擊開始——程序——磁盤光盤工具——微軟虛擬光驅VCDTOOL,運行虛擬光驅軟件。這是微軟官方推出的一個虛擬光驅軟件,僅僅只有幾十KB的大小,可以在多個Windows版本系統中使用,包括最新的vista,非常不錯。 啟動VCDTOOL之后,點擊驅動器控制,載入VCDROM.SYS文件,然后點擊啟動,這樣虛擬光驅的驅動文件就加載完畢了。 接下來添加一個驅動器,添加之后你可以在“我的電腦”里看到已經多了一個光驅盤符,下面再裝載鏡像文件,直接選擇U盤里的Windows XP ISO文件即可。現在,我的電腦里已經有了Windows XP安裝光盤的盤符了,接下來的事情相信各位都知道了,進入Windows XP安裝光盤盤符,運行Setup即可開始安裝。需要注意的是安裝的過程中選擇安裝目標(哪個分區)別搞錯了就行。 ● 原理剖析 這種Windows
XP安裝原理實際上是利用了Linux的GRUB引導程序,直接啟動在U盤里已經安裝好的Windows PE程序。也就是說以上你看到的界面的操作系統完全是運行在U盤里的,不會影響到其他的物理硬盤。 也許前面的操作讓你看得枯燥且乏味,那么接下來的操作可能會感覺輕松多了,因為用U盤和移動硬盤安裝vista系統都非常的簡單,總之比安裝Windows XP簡單的多。 ● 準備工作 1、4GB以上容量的USB 2.0優盤一個(4GB才能裝下高達2.8GB的vista安裝程序); 2、Windows vista安裝ISO,并將其解壓待用; 3、一臺安裝有Windows vista的電腦; 4、請參考前3需要準備的; ● 制作Windows vista引導安裝U盤 1、點擊開始,在運行(開始搜索)框中輸入CMD,回車進入命令提示符界面。 2、在命令提示符界面輸入Diskpart回車,進入Windows磁盤管理程序,如下圖: 3、執行List Disk(列出磁盤清單),看好你的U盤是第幾個磁盤,筆者這里磁盤2是U盤(8GB)。 4、執行Select Disk 2(選擇第二個磁盤,命令可簡寫,詳情看圖片); 5、執行Clean(清理磁盤); 6、執行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創建主分區); 7、執行Active(激活該分區); 8、執行Format fs=fat32 quick(將該分區快速格式化成FAT32格式); 9、執行assign(給該分區分配驅動器號或裝載點); 10、EXIT(退出); 在這里,我們可以用以下的這張圖片來表示所有的操作: 如果正常的話,現在你的U盤已經具有最基本的引導功能了;接下來,我們只需要將解壓后的Windows vista安裝程序復制到U盤中,便可以直接從U盤引導進入Windows vista安裝了。
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 vista的安裝程序必須復制到U盤的根目錄,也就說打開U盤,里面就有SETUP等文件,具體結構可見上圖。 接下來,你就可以一直隨身攜帶這個U盤,給任意一部電腦安裝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了,不過一定要保證BIOS里的設置為U盤優先引導哦,程序會自動載入開始安裝,無需干預。 1、將Windows vista安裝程序復制到移動硬盤的根目錄; 2、進入命令提示符,執行X:\boot\bootsect /nt60 x: 需要注意的是,命令中的X代表移動硬盤在電腦中識別的盤符,這個可以直接在“我的電腦”中查看,筆者這里識別的盤符為G盤,所以執行如上圖的命令。如果正常的話,那么會出現如上圖黃線標識的字符,successfully(成功)。 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么現在你可以帶著這個移動硬盤,給任意電腦安裝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了,記得在BIOS中選擇移動硬盤優先引導。 是不是覺得有點太簡單了?是的,確實太簡單了,筆者都覺得太簡單了,如果不另外寫點什么,本頁恐怕會看起來空蕩蕩的,那就寫點什么吧!不過,個人覺得也很實用的! 大家知道,現在移動硬盤的容量都非常大,80GB、120GB的容量都算小的,為了不影響移動硬盤的使用,我們是否可以單獨分一個小一點的分區,專門放Windows vista安裝程序,而另外一個分區用來做日常的數據儲存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你可以直接將移動硬盤連接到電腦之后,在計算機管理——磁盤管理里將移動硬盤分為兩個區。vista安裝程序的分區只需要3G就足夠了,其余的容量都可以用來儲存別的數據??垂P者這個移動硬盤: 如上圖,筆者這是一個160GB的移動硬盤,被分為了2個分區,前面2.93GB的分區就儲存的是Windows vista的安裝程序,而后面的分區可以用來儲存別的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儲存Windows vista安裝程序的分區一定要被標為活動的,可以直接在磁盤管理相應的分區中點擊右鍵執行。也可以通過我們上一頁介紹的Diskpart中的Active命令來執行,具體的方法留給大家思考,不懂可以在文章回復中提問。 還有一點,儲存Windows vista安裝程序的分區文件系統須為FAT32。 至此,關于使用U盤/移動硬盤類移動存儲安裝操作系統的方法已經告一個段落了,如果仔細看完了本文,并馬上就動手操作的話,那么今后一定不會再為無光驅安裝操作系統而發愁。在這里,筆者再一次強調“馬上動手操作”。DIY就是這樣,如果不動手操作,那么知識就只能永遠停留在一個層次,菜鳥也就永遠是一只菜鳥。 想要馬上動手操作的朋友,筆者并不是建議你立刻重新安裝操作系統,至少應該把可引導安裝系統的U盤/移動硬盤做出來,以備不時之需吧!你說呢?也許本文單純的閱讀起來會很枯燥,但是操作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你會發現使用移動存儲替代光驅并不是那么難! 相比使用光驅安裝操作系統來說,U盤/移動硬盤的速度往往更快,耗材成本也更小,而且不必擔心某一天數據會因為多次讀取之后無法讀取。而相對有一些朋友慣用的“硬盤”安裝方法來說,使用U盤/移動硬盤更加方便攜帶,你可以隨時帶著這樣的一些小設備,走到天涯海角,隨時需要就可以現場安裝。 最后,經常光臨泡泡網的網友可能已經讀過筆者去年寫的6期菜鳥進階系列文章,但后來由于選題的匱乏,導致有幾個月都沒有更新。在此,筆者也希望了解到各位想看什么內容的文章,筆者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大家的需求。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有非常想學的知識,可以直接通過郵件聯系我。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