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最高境界,你該好好“想想”了。五部曲—如何心寧神安,達到最佳健康狀態 一項運動正悄然進行著--至少在那些正鍛煉著所謂“整體醫藥”的人身上,該方法更關注于維持一個最佳的健康狀態而非簡單的對疾病癥狀的消除或者治療單一的疾病。這些醫生、護士、和一些健康方面的從業者都希望我們真切地意識到我們是怎樣選擇通過日常的飲食、活動、休憩以及與他人的交流來呵護我們的身體。 換句話說,我們該怎樣先做到不讓自己生病呢?心理學家約翰•茲恩-津恩,馬薩諸塞洲醫藥大學正念(Mindfulness)醫藥中心的創始人,他爭辯道:這正是一個我們每天都要回答自己的問題,無時不刻。 研究結果表明:正念--一種你可以讓自己從堅定地信仰、思緒、感情中解放出來的冥想,對大腦的功效有著積極地影響,降低壓力帶來的反應,提升放松自在的帶來的美妙感覺。它包括完全的融入當下,即便你正在進行著一些簡單甚至世俗的活動,像是,洗碗。這會提醒你“非永久性的現實”。茲恩-津恩在他的暢銷書《完完全全——生活大災難》( Full Catastrophe Living)中這樣描述: 現在你正在洗碗,你洗過多少次呢? 這一生你還要洗多少次呢? 為什么我們把這項活動稱作洗碗呢? 是誰最早這樣稱呼的? 為何? 在上周的醫學學會召開的關于整體性健康的會議上,他提出了五種使用正念,使人提高身體素質、達到周身舒適的方法。 1. 多往好處想。 "除非你停止了呼吸,要不然你身上的好事肯定比壞事多“茲恩-津恩如是說。每天,感激你的眼睛還能看到美景,你的機體還在運作,你的雙腳能帶你四處旅行。還有那些線粒體,它們躲在你身體的細胞內生產著能量讓你還能在早上從床上爬起來。 2. 無條件愛你自己。 你還在憎恨自己怎么無緣無故的重了40磅?這些因自身的不完美而產生的自我申斥的想法只會讓你迷失了自我而不會激勵你即刻去行動。比起定下一個減肥目標并允諾自己要喜愛達到目標的自己,茲恩-津恩說,我們必須嘗試著一成不變的關愛著我們自己,不管是300磅還是150磅。如果你正決定吃更少的食物或是在吃胡蘿卜棒的時候放棄薯條,只要告訴自己,這只是我讓自己生活的更有滋味的一種方式罷了。 3. 活在當下。 別老是想著你昨天吃過的東西或是許下明天再鍛煉的承諾。“每時每刻都賦予你學習,進步,改變的能力,”茲恩-津恩說:“如果你可以花些時間并在意的活著,你可以往回退一步,想想那些也許會對你的健康帶來消極影響的沖動。”實際上,你可以把那些嗜好當做是享受戈代娃松露(Godiva truffle )一樣,或是你的航班延后了,你可以到機場的涼亭做一個肩部按摩。你還可以在在片刻的小時間里和別人開開玩笑:和在你辦公室向你打招呼的門衛,和在超市買單時排在你前面的婦女,和自己的小孩來一個晚安擁抱。 4. 當生活變得棘手時,別太放在心上。 當面臨著失業、財產沒收、離婚,要做到不把責怪著實的扛在肩上并跳出那種“要是……就好了”的思維模式確實很難。“要是我找了另外的一份工作,要是我買了一所便宜點的房子,要是不被欺騙”。這種反芻式的沉思只能給你一個張滿的沮喪。盡管承擔你所作所為的責任是很重要,但最好的方式是仔細的留心現在的事情,而非過去。重要的是你要做些什么來改變目前的境況以勇往直前。 “當諺語所說的那些事真的降臨到一個諺語迷的身上時,認清你現在所感覺到的懼怕就顯得尤為重要,也該認識到正是在這些苦苦嘗試的時間里,你完完全全地明白了為人處世究竟意味著什么,你最大限度了發揮了自身的潛能。”茲恩-津恩說。最后,正是二戰那一代人所面臨的挑戰給予了他們”‘最偉大“的光榮稱號。 5. 記得你還是個人(Put the "being" back in human. ) 如果你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充斥著瘋狂的活動--拼命工作、狂發短信、無盡的家務活、沉溺電腦游戲,你將永遠無法讓自己簡單的存在。 這聽起來也許老生常談,但只要你靜靜地坐下來,想著天上的浮云、咖啡的香味、那些在公路上急得一團糟的汽車。正是這些心馳神游讓我們和只會不停收集堅果的松鼠區別開來。還有,研究發現,不時地亂踢幾下是緩釋壓力的妙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