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6月2日到6月5日睡眠: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這時候考生生物鐘已經基本上和高考時間相符合。考生在這個特殊時間里主要做的工作是查漏補缺,同時要保證適當而充足的精神。在這三天里,如果你有機會,能讓自己比平時多休息1~2小時,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生有午休的習慣,應該盡量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對于晚上學習效果相對較好的學生,最晚不要超過11點睡覺。
6月6日:高三學生通常每天都要學習到很晚,身體的生物鐘已經從某種程度上適應了這種節奏,突然打破了這種規律反而會感到不適。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習慣稍提前一些(如在晚9點半到10點左右)睡覺,不至于因為睡不著而造成不必要的焦慮,同時也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 6月7日:睡好覺對第二天的考試極為關鍵。為了使考生能睡好,建議在晚10點到11點睡為好。過早睡會影響情緒,過晚睡也不利于入睡。不管能不能睡著,都要心平氣和、順其自然地去對待睡眠問題。因為即使少睡幾個小時,對十八九歲的青年人影響也不是很大的;但沒睡好所產生的消極情緒,對考試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 N4JYKMJ79PWNSUDVFH94GV52TMH4CMK1 高考期間的午睡:上午的高考科目考完后,休息一會兒,吃午飯。午飯后不要馬上睡,稍微活動活動,散散步,聽聽音樂。1:00開始午睡,睡30到40分鐘即可。 考前、考中如何安排起床? 答:6月2日到6月6日起床時間:這段時間還是需要復習。建議早上6點左右起床,認真學習4個小時,但不要超過這個時間。 6月7日起床時間:早上不要起得過早或過晚,像平時一樣在6:00~6:30起床,以平常心態對待這一天。 6月8日起床時間:早上最好在6:00到6:30起床,梳洗完畢后,在7:00開始吃飯為宜,早飯不宜吃得過晚。不要在起床后還忙于準備功課或緊緊張張地做題,然后匆匆忙忙吃早飯。這樣會形成緊迫感,不利于情緒穩定。 如何調節高考期間和平時生物鐘的不同? 答:高考迫近,趕快調整生物鐘,讓“貓頭鷹”變成“百靈鳥”。生物醫學專家研究認為,人的生物鐘分“貓頭鷹型”和“百靈鳥型”兩種。“貓頭鷹型”生物鐘的人,在白天大腦處于抑制狀態,反應遲鈍,精力不充沛,思想不容易集中,易受外界干擾。而一到夜間,腦細胞興奮活躍,精力充沛,思維敏銳。這類人習慣于晚睡晚起,愛開夜車。相反“百靈鳥型”生物鐘的人在清晨和白天的精力、思維、效率都優于晚上,他們習慣于早睡早起。我們有些同學在考試前,加班加點,每天復習功課到深夜,有的甚至通宵達旦,而白天則昏昏欲睡,頭暈腦漲。經過幾個月的苦戰,其生物鐘形成了“貓頭鷹型”。這對于高考非常不利,應盡早改變。 第一,考試的時間是在白天,由于生物鐘夜鳴晝息,大腦神經處于抑制狀態,網絡短路,不能互相接通,思維不敏捷,不深刻,判斷力差,連平時熟記的知識恐怕都難以再現,更不用說創造性思維了。而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題目是“能力型”的,著重考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判斷、推理、聯想、想像等創造性思維能力。很顯然,如不改變生物鐘,“貓頭鷹”們是不能發揮應有水平的,說不定連自信心也會喪失,最后只能悻悻收兵,實在令人惋惜。 第二,在24小時的生物節律中,有三個最適宜人工作和學習的節律旺盛期,即9:00-11:00;15:00-17:00;20:00-22:00。這三個旺盛期中,白天的兩個恰好與高考的時間相吻合。 第三,人的生物鐘是可以改變的,尤其是中學生。年輕人生物鐘易調節,因此,現在是“貓頭鷹”的考生不必過于恐慌。為了早日圓你的大學夢,在考前至少一個月,請按下列“百靈鳥”的時間作息:早晨5:30-6:00起床,晚上10:00-10:30睡覺,中午睡覺一個小時。 對此,李建茹大夫提醒:現在各個學校的老師都會提到,考前一個月,告訴學生不要再熬夜了,一定要在12點以前睡覺。如果睡眠不是很充足,可以在10點鐘左右,有睡意的時候就睡覺。當有睡意的時候,再勉強撐著,效果并不理想。調整狀態中,還有一條非常重要,正式高考的時候,在上午大概9點到11點,下午是3點左右。現在起居情況應該把興奮點調到跟高考相吻合的時候。如果睡眠時間很晚的學生,尤其注意,要把興奮點調到高考的時間。要使考試的時間是頭腦最清醒,興奮度最高的時候。 復習時間怎樣來安排? 答:高考前到6月5日,復習時間可按照最近階段的復習計劃來進行。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上午的學習效果相對比較好,所以早上的光陰是不能錯過的。早上6點左右起床,可以保證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不要超過這個時間。中間每兩個小時左右,要休息15分鐘到30分鐘。最好聽聽音樂,也可以在小區的花園里散步。但千萬不要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后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學習狀態。 下午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因為下午容易疲勞,如果時間過長,學習的質量和效果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以2-3小時為宜。在吃晚飯前的這段時間,是最適合休息的時間,因為此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可以散步、去超市購買簡單的生活用品。但千萬不能從事緊張的腦力勞動,打斗游戲或刺激的電視片都不要涉及,反而幽默片、相聲小品等很適合在這個時間看看聽聽。晚上學習3個小時左右,其間注意力集中,保證學習質量。對于晚上學習效果特別好的學生,最晚也不要超過11點睡覺。 高考期間的復習時間可以相對減少,但不應把書扔在一邊不理不睬。6月6日、6月7日晚上學習仍可以保持在3個小時左右,建議晚上9點半到10點左右結束學習。保證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迎接高考。因為上午馬上要參加考試,起床后絕對不要再看書解題。考前半小時至1小時,喝一杯濃咖啡,以助提神,促使考試時大腦達到最理想的興奮狀態。 考試期間是否需要午睡?沒法睡怎么辦? 答:對于高考期間要不要午睡的問題專家建議也不盡相同,事實上是否午睡應該因人而異。如果平時有午睡的習慣,那么考前和考試期間都應養成午睡的習慣。午睡一般小睡半個小時,不要超過半個小時,這樣做既能達到使大腦休息的目的,醒來時頭腦也會很快清醒。家長可以盡量為考生安排午睡的環境,保證孩子能精力充沛地迎接下午的考試。如果沒有條件,盡量安排考生在相對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 如果學生平時中午沒有睡覺習慣,那么可以不要睡午覺。因為上午的考試結束后,考生的興奮點已啟動,如果午睡,興奮點到下午就要重新啟動。這和機器的啟動道理是一樣的,啟啟停停,可能不利于下午的考試。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可行的方法。 考試前一天是否需要復習? 答:一、合理設定生活節奏 有一名考生為了保證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高考前一天晚上8點就睡下了,可是翻來覆去無法入睡,這使她和母親都很緊張。而越是緊張越睡不著,考生意識到自己失眠了,于是更加擔心恐懼,直至凌晨一點才勉強入睡。考試結果自然不會理想。這件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規律而刻意創造一種輕松的氛圍。眾所周知,高三學生通常每天都要學習到很晚,身體的生物鐘已經從某種程度上適應了這種節奏,突然打破了這種規律反而會感到不適。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習慣稍提前一些(在晚9點半左右)睡覺,早6點起床就可以了。如果出現睡眠困難,可以在睡前少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物,如蘋果、牛奶,也可聽幾段舒緩、優美的音樂,但盡量不要服用鎮靜藥。有些學生為了放松情緒而去跳迪斯科、玩電子游戲,這是絕對不可行的。 二、適當的復習 在這一天仍舊在做大量的題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過多做題不僅會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難題還會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緊張和憂慮。就像在體育比賽之前要進行熱身運動一樣,復習一些基礎的知識要點是很有必要的,想一想簡單的問題,使大腦處于一種較活躍、清醒的狀態,但量不宜大,時間不宜長。也可以讀一些報紙雜志、看看電視,在放松情緒的同時豐富知識,也許還能為第二天的作文開拓思路。 三、合理的飲食 1.忌暴飲暴食。毫無疑問,考生需要營養豐富的高質量食物,但量不宜過多,否則會發生困倦,難于保證大腦充足的供血,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影響反應速度。所以只要按照以往習慣,有側重地選擇一些含蛋白質、卵磷脂和能量較多而且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了。 2.注意飲食衛生。炎熱的夏季,細菌多,高考生胃腸疾病發病率高,因此必須保證食物的新鮮清潔,防止出現腹瀉從而消耗體力;少食容易引起胃腸不適的食物。 四、充分的物質準備 最好考生親手準備第二天要用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想象考試的常規環節,逐步認可并愉快地接受現實。 1.準備舒適、寬松、透氣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質地,避免考生在考場中暑。 2.按要求準備好考試用具,如文具、手表等,確認它們的準確性和可用性。 N 3.備足在外飲食、交通的費用。 4.依天氣情況準備雨具。 五、人體生物鐘測試放松情緒 1.正確認識考試。高考的形式和時間長短、難易程度,從本質上與平時考試并無明顯差異,只是作用和意義不同罷了。而高考絕不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惟一途徑,只要我們 盡了力,就不要總去擔心、害怕。 2.進行適當的文娛活動,依據個人愛好傾向而有所不同。 3.洗澡也是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 4.把緊張的感受告訴親密的人,在交談中緩解緊張的心情。 5.在此期間來月經的女生要調節好心態,科學證明這種情況通常不會影響考試的正常進行。 此外,考生家長應盡量避免過多地討論考試的事情,同時要使家庭氣氛和諧平靜,防止突發事件給考生帶來不利影響,如果有重大變故,也應在高考結束后再通知考生。 人體生物鐘測試怎樣睡個好覺? B 答:著名睡眠醫學專家、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席珍在其新著《黃席珍睡眠忠告》里,為在高考沖刺之際心神不寧的考生,提出三大睡眠實用對策。 第一,睡眠要足夠 對于20歲左右的青年人來說,包括晚上的睡眠和午睡,一天一般要睡夠8小時。當然睡眠有個體差異,短眠型的人可以睡少一些,但也要睡夠。所謂睡夠,就是睡后頭腦清醒,白天不困倦,精力充沛。 ETH9PARY8RE8HBCYDES8CXVBJTNTU66N 挑燈夜戰,晚睡早起。這種做法雖可以理解,但擠占睡眠時間太多,睡眠時間太短,大腦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就會影響大腦的反應敏感度、記憶力、思維能力,也影響人的心理情緒。這樣復習,效率不高,考試時的狀態也不佳,常常是得不償失。 第二,人體生物鐘測試睡眠要守時 睡好的第一要訣就是守時。睡不好的人,大多與他們睡眠不守時有關。 一個人形成了自己的睡眠作息習慣后,也就定好了他人體中的生物鐘,形成了他的睡眠—覺醒節律,以后就要嚴格遵守。每天按時上床睡覺,定時起床,不要隨意變化,打亂生物鐘,這樣生物鐘就會每天“指示”你睡眠和覺醒,使你獲得好的睡眠。 有些學生形成了晚上“開夜車”、白天睡覺的習慣,這種睡眠—覺醒節律極不利于高考。因為高考安排在白天,如果考生最清醒時是晚上,最不清醒時剛好是考試時間,就會影響考試水平的正常發揮。正確的做法是,在復習階段,應按照高考時的作息時間作息,將自己的最佳狀態調整到上午和下午考試時間。調整的方法是臨考前一兩周內堅持晚上10鐘前睡覺,早上6點鐘,不管睡得好不好準時起床,每天都如此。幾天過后,就會慢慢適應早起早睡的習慣。 第三,失眠有辦法 首先,對失眠要一個正確的認識。同學們偶爾失眠后,不要灰心、氣餒,你要想那對你沒有太大的危害,你仍要按時作息,不要提前睡覺,早晨要準時起床。 其次,坦然面對失眠。偶爾失眠后不要有“求睡”心態。正確的做法是不要以為昨晚失眠了,就得了失眠癥,今晚也會睡不著;要身心放松,閉目養神,同樣能夠起到休息的目的,睡意反而會不期而至。 其三,不要把功課和考試“帶”上床。上床之前半小時應在安靜中度過,不要看書、想問題;上床后,要排除一切雜念,不要思慮復習或考試。可以想象一些讓人輕松舒暢的景象。 如果失眠癥狀很嚴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一般宜使用短效的安眠藥,要特別注意防止將睡意殘留到第二天的白天,那會對你的復習或考試帶來不利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