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肺來學習中藥。
1、肺主氣,如果人體氣不足,頭暈乏力,氣短,就要補肺氣了!補肺氣有人參、黨參、黃芪。 2、肺主宣發肅降,這一宣一降,是一對對立的平衡,如果宣發太過,咳嗽氣逆,頭皮流油等,就得斂肺氣了,斂肺氣可用苦杏仁、五味子、白果、訶子、烏梅、米殼。 如果宣發不足,肅降太過,出現肺氣失宣,患者會感到呼氣困難,胸悶,咳嗽等癥。宣肺氣可用桔梗、麻黃、升麻、牛蒡子、蟬蛻。 3、肺開竅于鼻,如果鼻竅不通,自然要選擇宣肺通竅的藥物了,麻黃、辛荑、蒼耳子。 4、肺朝百脈,脈絡破裂,出現咯血,就要用止血的藥物,止肺血:白芨、仙鶴草。 5、肺為嬌臟,意思是說肺臟嬌貴,即不能受熱,也不要能受寒,還不能受燥,更不能受濕。受熱則成肺熱;受寒易成肺寒;受燥則肺干;濕邪停肺易成痰飲。 清肺熱:桑葉、黃芩、梔子、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茅根 散肺寒:麻黃、蘇葉、細辛、干姜 潤肺燥:沙參、麥冬、天冬、山藥、百合、石斛、花粉、玉竹。 祛痰濕:川貝、知母、瓜蔞、天竺黃、竹瀝、膽南星、半夏、萊菔子、蘇子、白芥子 在臨床上遇到肺之疾病,多表現為咳嗽,咳嗽之證看似簡單,也最為復雜,因為影響咳嗽的因素有很多,有外感、有內傷,外感分風、寒、燥、火,內傷“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還有外感與內傷同時出現,如常說的“寒包火”!但萬病不離其本,什么是本?氣機逆亂是咳嗽之本,肺主氣,咳嗽皆可理解為氣之逆亂,治療咳嗽調理氣機是關鍵,同時結合影響氣機逆亂的因素進行調節,就會事半功倍。 調理氣機不外乎在宣與降、散與收、寒與熱、潤與燥之間尋求平衡!這四對平衡調節到位了,沒有治不好的咳嗽!醫學能通此理,則習醫已經達到一定境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