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心理包括人的氣質、性格和能力等因素。其中人的氣質比較多地與先天遺傳有關,性格的形成則主要受后天環境的影響。不同氣質與性格的人在氣功鍛煉中的適應性和動感反應都有所差異。分析和掌握練功者的個體心理,對防止練功偏差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特的氣質類型學說和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理論,人的氣質類型可分為以下4類:
1.膽汁質
即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型。個體特征表現在心情急躁,動作迅猛,熱情豪爽,如古代文學作品《水滸》中的黑旋風李逵等。
2.多血質
即活潑型。個體特征表現為性格活潑,動作敏捷,熱情但較輕率,如浪子燕青等。
3.粘液質
即安靜型。個體特征表現為心情安靜,行動遲緩,堅毅但較固執,如《三國演義》中的東吳大臣魯肅等。
4.抑郁質
即抑制型。個體特征表現為心情孤僻,多愁善感,膽小謹慎,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等。
氣功鍛煉宜針對氣質類型的不同分別選取適宜的功法。興奮型者不宜強練靜功,而可選練動功,以順暢其豁達豪放之性情;活潑型、安靜型者動靜功兼宜;而抑制型者多宜靜功。興奮型者進行靜功鍛煉,人為地勉強其入靜,常常導致心煩意亂,引起郁火。
如有一次我在安靜環境中組織數十人練靜功,優雅的音樂誘導,使練功者很快入靜,多數練功者都感到進入恍恍惚惚的氣功狀態,似睡非睡,舒適非凡。但有個別練功者卻面紅氣粗,心煩意亂,安靜不下來。功后,他反映說:“我煩躁極了,真想溜走……”。
此人不僅平時好動,工作中對單純的操作工序也常不耐煩,純屬興奮型膽汁質人,一時難以安靜。所以興奮型者不宜驟然進行靜功訓練。有的抑郁質者,若是進行自發功的訓練,得氣后的手舞足蹈,翻浪跳躍,常使他(她)們驚慌失措而受到驚擾,甚至導致精神意識的障礙,所以也暫宜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