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水:少年方復明![]() (光緒年間的清純美少女。拍攝二十六年,拍攝地點浙江溫州。距今已經110年。但照片上的人物,依舊生動。下:第一圖說明“Students at girls' school, Wenzhou, Zhejiang, China, ca.1900”;第二圖說明“China Inland Mission missionaries in the snow, Wenzhou, Zhejiang, China, ca.1900”。選自《Internet Mission Photography Archiv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4207f0100n86d.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4207f0100na65.html
全文閱讀:http://chuban.qidian.com/BookReader/1706638.aspx
這年立夏后兩天,方復明三姐在安慶生孩子,吵死吵活要她母親,也就是方復明的二媽過來。方大福當時走不開,也為了讓兒子來省城見見大世面,就讓方復明陪著過來了。從孔城河坐船,經菜籽湖入長江,最后在城東迎江寺上了岸。三姐是年前出嫁的,三姐夫潘慶達,是桐城練潭潘家樓人,父親在練潭街上做布匹生意。光緒二十三年,潘慶達東渡日本,隨他遠房的表哥潘瑨華入讀警官學校。也就在那前后,與同是安慶老鄉的陳獨秀相識。歸國后,先在安慶警察署工作,后應聘安徽巡警學堂任教習。 三姐家住在北門東丁家巷,向西走出來,就是北正街,再往南,是大拐角頭。說到大拐角頭,方復明在孔城就知道,省城大藏書樓就建于此。藏書樓前身是敬敷書院,光緒二十七年,官府應皖省各界人士提議,集資在此建立了藏書樓。藏書樓的主體書源,也都是原敬敷書院的藏書。藏書樓籌建之初,安徽官方的《匯報》,刊發過不少文章,如《廣藏書說》,如《皖省藏書樓同人廣告本省宦紳公告》,如《皖省藏書樓啟》等,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潘瑨華的繼母戴少英,當時任上海務本女校校長,就是通過《匯報》知道此事,慷慨解囊,捐助了不少錢。姐夫潘慶達說,他們家困難差一些,但父親開明,也托潘瑨華捐了一百兩銀子。 姐夫第一眼看到方復明,驚訝得半天沒有說出話來,后來他拍拍方復明的肩膀,回頭對他三姐說:“你要不說明,我還真把他當個女孩兒呢。”三姐在一邊開心地笑,而方復明,臉卻臊得通紅。三姐夫又說,“沒關系,多跟你三姐夫后邊跑跑,會把你鍛煉成個大男子漢的!” 第七還是第八天,星期天,農歷四月二十一,公歷是5月17日,吃過中飯,姐夫拉方復明到一邊說,“下午什么地方也別去,和我去一個演說會。” 方復明記得那天天下大雨,大到人的眼睛都難睜開的那種。他和三姐夫撐著油紙傘匆匆趕到藏書樓時,里面已經坐滿了人。 演說會由陳獨秀主講。陳獨秀長相平平,人也不是很高,講話時,一口地道的安慶音。但他的中氣很足,演講中,抑揚頓挫,有一種磊落,也有一種剛烈。他的演說,不斷被熱烈掌聲打斷。“全中國人既如是沉夢不醒,我等既稍有一知半解,再委棄不顧,則神州四百兆豈非無一人耶!故我等在全國中雖居少數,亦必盡力將國事擔任起來。”這些話,方復明后來始終記得。 也就是這一天,也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安慶人陳獨秀,讓方復明陡然長成了大人。 光緒三十一初夏,17歲的方復明,不想繼續讀書,他要到安慶來報考安徽武備學堂。此時方大福已經快80了,自然一千一萬個不同意。父子倆僵了3天,好話歹話說盡,方復明就是決心不改。方大福見軟的不行,索性一把鎖把兒子關到屋子里,把他身上的衣啊褲啊鞋啊什么的,都抱到了屋外。方大福也不說什么,到晚間,一家人都睡下了,悄悄把窗戶撬開,從里面逃了出來。穿的是貼身的衣服,也沒有穿鞋,就這樣赤著一雙腳,走了兩天兩夜,趕上了武備學堂招生。但在武備學堂,方復明只讀了半年,又被轉到安徽陸軍測繪學堂來。安徽陸軍測繪學堂是晚清光緒三十二年創辦的,校址設在北門吊橋外的碟子塘。因為建校倉促,生源不足,學堂從安徽高等學堂和安徽武備學堂選調40名學生,臨時改學測繪。安徽陸軍測繪學堂開設的課程,包括儀器測量、距離測量、算學、繪圖學、地形學、戰術學、操練等,共14門。相比武備學堂,測繪學堂開設的課程,更適合于方復明。 光緒三十三年夏末,測繪學堂學業結束前夕,學堂安排70天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測量實習。也就是在這次測量實習中,在宣家花園,方復明看到了泉兒。 掙脫20位女性超出一般意義關愛的方復明,反過來,有一種大男子漢的包容,去對異性表現。而當他看到泉兒時,他知道,這個對象出現了。所以說,方復明對泉兒,最初的情感不是愛,而他大男子漢的氣質的一種表現方式。泉兒上無長兄,下無幼弟,方復明給她的,又是超出一般意義的異性愛戀。 但光緒三十四年初冬,那個給她關愛的男人,卻在官府張貼的通緝令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