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名言及解釋
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么?有志同道合的人自遠方而來, 不也快樂么?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或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么?” 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只是,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便可以做老師了。” 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會精神疲憊而無所得。”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動腦筋,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指空想)卻不讀書,就 ⒋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仲由,教誨你的話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正確的求知態度。” ⒌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么謚他為‘文’呢?”孔子說:“他聰敏靈活,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所以用‘文’作為他的謚號。” ⒍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記在心里,努力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了呢?” 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老師;在該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他們缺點就應該注意改正。” ⒏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對于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