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幼兒園里孩子們很自由,可以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自由選擇玩具和玩伴,這可是老師在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讓孩子自由融入集體和輕松氣氛呢。
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幼兒園里孩子們很自由,可以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自由選擇玩具和玩伴,這可是老師在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讓孩子自由融入集體和輕松氣氛呢。進了幼兒園,孩子學會了把玩具放回原處,學會了離開教室的時候,聽老師的口令排隊,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里,什么時候午餐,什么時候午睡,什么時候吃點心。 學習怎樣交朋友 其實,許多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社交經驗,幼兒園又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教他們怎樣保持友誼,教他們在沒有教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伙伴之間產沖突。 孩子學會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默默看別人玩,或者一個人自言自語。這樣的社交對于孩子長大之后融入集體大有幫助呢。 學習怎樣獨立做事 在家里,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紐扣、梳頭發、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是在幼兒園里,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么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他們會要求孩子們在規定的時間里穿好衣服,要求他們在多少時間內到教室外邊排隊。孩子在幼兒園里學會了自己穿鞋,開果汁瓶蓋,知道上了洗手間之后要洗手。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的自信,也給爸爸媽媽莫大的方便,你帶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著他、幫著他了。 學習怎樣說故事 幼兒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無形中培養了對書籍的愛好。孩子還常常會在老師要求下同小伙伴合作表演老師講過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漸漸學會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說故事的時候怎樣開頭、發展、結尾,求知欲就是在這樣的氛圍里慢慢萌芽的。 學會請求幫助 孩子在操場上玩的時候摔疼了,沙子飛到了眼睛里去了,但是怕難為情不敢告訴老師。這是許多初入園的小朋友都發生過的情形。幼兒園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說話,有話告訴老師。有沒有發現:原來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樣保護自己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他的幼兒園老師在孩子未來的求學生涯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后同其他老師和成人的相處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長者相處愉快的話,今后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會有相當的自信。 學會剪剪貼貼 可別小看幼兒園里那些讓孩子們剪剪貼貼的手工,這是最好的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式。當孩子用剪刀、膠水、橡皮泥制作手工的時候,他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全部開動起來了。小女孩比男孩更喜歡這些手工,專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應該重視這樣的動作經歷,這樣孩子將來學習寫字會容易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