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隨筆......
藏北草原,是俺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學習、生活、工作的地方。這承載著俺無數個青春夢想的雪域草原,像一朵盛開在俺心中的永不調謝的雪蓮花......
“藏北草原”,藏語稱為“羌塘”,意為北方廣闊的平原。在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約占西藏自治區面積的三分之二,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一年之中有九個月冰封土凍,是個高寒地區,在這塊大得令人難以想象的空地上,數千年來始終充滿神秘的夢幻。這里不僅景色壯麗,礦產豐富,植物種類繁多,而且還是西藏主要的牧業區。人稱“西藏之寶”的牦牛和綿羊,遍布在羌塘草原上。經幡、古塔隨處可見……,為蒼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著名的唐蕃古道貫穿南北。那曲是最能代表羌塘的地區,那曲的意思是“黑河”。黑河是怒江的上游,水色發黑,因而得名。就是這黑色的河流滋潤了羌塘。盡管這里沒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但那種短小似“寸頭”的“那扎”是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草類。舊時,這里稱“那曲卡”,意為“黑河邊上的土地”。這里有數不盡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溫泉、地熱不勝枚舉。生活在這里的牛羊明顯較其它地區的牛羊更肥、更壯。 每年藏歷六月舉行的賽馬會,是藏北草原規模盛大的傳統節日,又稱“草原盛會”,為期5-15天不等。其中,以那曲賽馬會規模最大。節日期間,藏北各地的牧民,穿著色彩鮮艷的節日盛裝,帶著豐盛的食物,支起漂亮的帳篷,騎著駿馬,從四面八方涌向賽場。
夏天,是藏北草原最美麗的季節。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雄鷹在展翅飛翔,高原上的云和內陸的不一樣,很有特點,有的時候讓你感覺它離你好近,近的觸手可摸......它們一會兒似排山倒海的巨浪,一會兒似眾仙結伴翺游在天空。放眼遠望,一座座潔白的雪山隨處可見,它們像一群群披著輕紗的九天仙女,飄然在草原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那獨特的芬芳醉人心田。羊群在草原上撒歡,像一顆顆珍珠撒在綠色的地毯上,耀眼奪目,牧羊女優揚的歌聲久久的回蕩在草原的上空,遠方偶兒傳來牦牛鞭清脆的響聲,那是彪悍的牦牛群的主人在和他的牦牛們嘻戲。牛羊悠閑的在草地上吃著青草,遠處帳蓬升起了裊裊炊煙,河水歡快的順流而下,像一條潔白的哈達,那是草原送給人們最珍貴的禮物,因為水是萬物生存的根本。草原上還有數不請的沼澤地帶,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泉眼不停的向外噴射著甘甜的泉水。來到草原上,你就會知道驚喜太多了。高原的景色很美,她給你美麗的同時,也會給你震懾。一會兒是艷陽高照,風和日麗,一會兒就烏云壓頂,風雪交加,冰苞像蠶豆一樣打在你的身上,你還沒有緩過神來,太陽又露出了得意的笑臉,調皮的看著你......這就是高原的特色,一天給你四季的享受,真的讓人欲愛未盡怕又來哈。高海拔拉近了人類和太陽的距離,藏北草原上美麗的藏族姑娘們,在高原陽光的沐浴下全都是黑里透紅,那是一種健康的美。
草原的生活豐富了我的回憶,我感謝牧區藏民的熱情好客,他們不認識你,但是,只要你的馬停在他的帳蓬前,你就會被熱情的請進去,給你送上一碗濃香的酥油茶,為了表達他們的好客,他們把碗高高的舉過頭頂,雙手敬給你,這時候,你接到的不僅是一碗酥油茶,那是草原牧民對遠方來客的友愛、尊敬。我和牧民們在一起同吃同住,當第一縷陽光穿過地平線,我和兩位藏族同學就和牧民一起趕著羊群出發了,羊兒們在山坡上吃草,我們就和當地的藏族姑娘學藏語歌曲,學跳她們的鍋莊舞,等到夕陽西下,我們把羊群趕到圈里,就開始擠奶、打酥油、做奶烙,真真切切的讓自己體驗了高原牧區藏族人的勞作生活,他們辛苦著,快樂著,有趣的是她們還生活在母系社會,生活中里里外外都是以女人為中心,家是女人們的,孩子們生活在媽媽的世界里,不知道父親是誰哈,男人們則過著游牧的生活。
時光流逝,歲月蹉跎,久遠而美麗的草原生活,帶給我永遠的、溫馨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