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圖
建筑工程圖是以投影原理為基礎,按國家規定的制圖標準,把已經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狀、大小等準確地表達在平面上的圖樣,并同時標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產、安裝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技術依據和重要的技術資料。建筑工程圖包括方案設計圖、各類施工圖和工程竣工圖。由于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任務要求不同,各類圖紙所表達的內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別。方案設計圖主要是為征求建設單位的意見和供有關領導部門審批服務;施工圖是施工單位組織施工的依據;竣工圖是工程完工后按實際建造情況繪制的圖樣,作為技術檔案保存起來,以便于需要的時候隨時查閱。 建筑總平面圖 建筑總平面圖是表明一項建設工程總體布置情況的圖紙。它是在建設基地的地形圖上,把已有的、新建的和擬建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道路、綠化等按與地形圖同樣比例繪制出來的平面圖。主要標明新建平面形狀、層數、室內外地面標高,新建道路、綠化、場地排水和管線的布置情況,并標明原有建筑、道路、綠化等和新建筑的相互關系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等。由于建設工程的性質、規模及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筑總平面圖所包括的內容有的較為簡單,有的則比較復雜,必要時還可分項繪出豎向布置圖、管線綜合布置圖、綠化布置圖等。 建筑施工圖 建筑施工圖簡稱建施。它一般由設計部門的建筑專業人員進行設計繪圖。建筑施工圖主要反映一個工程的總體布局,標明建筑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情況以及建筑構造、裝修、材料、施工要求等,用來作為施工定位放線、內外裝飾做法的依據,同時也是結構施工圖和設備施工圖的依據。建筑施工圖包括設備說明和建筑總平面圖、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基本圖紙以及墻身剖面圖、樓梯、門窗、臺階、散水、浴廁等詳圖和材料做法說明等等。 建筑工程施工圖 建筑工程施工圖簡稱施工圖,是表示工程項目總體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結構構造、內外裝修、材料做法以及設備、施工等要求的圖樣。具有圖紙齊全、表達準確、要求具體的特點。它是設計工作的最后成果,是進行工程施工、編制施工圖預算和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也是進行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技術文件。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圖,一般包括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給排水、采暖通風施工圖及電氣施工圖等專業圖紙,也可將給排水、采暖通風和電氣施工圖合在一起統稱設備施工圖。 結構施工圖 結構施工圖簡稱結施。它是由設計部門的結構專業人員進行設計的。結構施工圖主要表示建筑承重骨架的類型、結構構件布置情況、大小尺寸、形式種類、所用材料以及構造、施工要求等,并反映建筑、給排水、暖通、電氣等工種對建筑結構的要求。主要用作放灰線、刨槽、支模板、綁鋼筋、澆注混凝土、安裝梁板柱、編制預算和施工進度計劃的依據。結構施工圖包括結構設計總說明和基礎平面圖、柱網布置圖、樓層結構平面布置圖、屋頂結構平面布置圖等基本圖以及表示各種承重構件(如基礎、柱、梁、板、屋架、雨篷、支撐等)形狀、大小、內部構造情況的詳圖等。 建筑平面圖 建筑平面圖是假想在房屋的窗臺以上作水平剖切后,移去上面部分作剩余部分的正投影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圖。它表示建筑的平面形式、大小尺寸、房間布置、建筑人口、門廳及樓梯布置的情況,標明墻、柱的位置、厚度和所用材料以及門窗的類型、位置等情況。主要圖紙有首層平面圖、二層或標準層平面圖、頂層平面圖、屋頂平面圖等。其中屋頂平面圖是在房屋的上方,向下作屋頂外形的水平正投影而得到的平面圖。 建筑剖面圖 建筑剖面圖是依據建筑平面圖上標明的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假定用鉛垂方向的切平面將建筑切開后而得到的正投影圖。沿建筑寬度方向剖切后得到的剖面圖稱橫剖面圖;沿建筑長度方向剖切后得到的剖面圖稱縱剖面圖;將建筑的局部剖切后得到的剖面圖稱局部剖面圖。建筑剖面圖主要表示建筑在垂直方向的內部布置情況,反映建筑的結構形式、分層情況、材料做法、構造關系及建筑豎向部分的高度尺寸等。 建筑立面圖 建筑立面圖是將建筑的不同側表面,投影到鉛直投影面上而得到的正投影圖。它主要表現建筑的外貌形狀,反映屋面、門窗、陽臺、雨篷、臺階等的形式和位置,建筑垂直方向各部分高度,建筑的藝術造型效果和外部裝飾做法等。根據建筑型體的復雜程度,建筑立面圖的數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分為正立面、背立面和側立面,也可按建筑的朝向分為南立面、北立面、東立面、西立面,還可以按軸線編號來命名立面圖名稱,這對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筑尤為適宜。在施工中,建筑立面圖主要是作建筑外部裝修的依據。 建筑構造 建筑對象各組成部分的組成原理和方案,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互相組合的方式與方法。建筑構造設計是根據建筑的用途、建筑材料的性能、建筑構配件所處的環境及其受力狀況、施工工藝及建筑美觀要求等,設計出各種實用、經濟的基本部件,并將這些基本部件有機結合成建筑整體。進行構造設計必須全面貫徹各項技術政策,做到堅固實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美觀大方。 建筑分類 建筑的類型繁多,分類的方法也有多種。按建筑的使用性質,一般分為生產性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三類。生產性建筑主要是指供工農業生產用的建筑,包括各種工業建筑和農業建筑。居住建筑是指供家庭和集體生活起居用的建筑。公共建筑是供人們從事政治、文化、商業等公共活動用的建筑,如各類辦公建筑、學校建筑、文化科技館等。 結構安全度 結構安全度是指結構或構件承荷載安全的程度。一般用結構或構件的破壞荷載與正常使用條件下所受荷載的比值,即安全系數來表達。在工程設計中,為了保證結構在長時期內能正常安全地使用,必須使所設計的結構或構件有足夠的安全儲備,以防在設計施工及使用中一些考慮不到的不利因素使結構不能正常安全地使用。近年來,結構安全度正趨于用結構破壞的概率來表達,即結構安全是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全預定功能的概率。 完全系數 它是結構設計計算中的一種系數,是指在正常設計、施工和使用情況下結構對抵抗各種影響安全的不利因素而在設計時所考慮的安全儲備,是結構安全度的一種表達形式。我國舊的結構設計規范中采用的計算方法都用到了安全系數,但安全系數并不能真正從定量上衡量結構的安全可靠度。因為影響結構安全的一切因素都不是確定量而是隨機變量。況且安全系數的確定,有的計算方法是憑經驗確定,有的計算方法是用半經驗半概率的方法確定,并非十分科學。因此,我國新頒布的《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中采用了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這種方法則能比較真實地反映結構的安全可靠度和合理劃分結構的安全度等級。 建筑結構 建筑結構簡稱結構。指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連接而構成的起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間體系。結構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用來承受作用在建筑物、構筑物上的各種荷載。結構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構成。按材料不同,一般分為鋼結構、木結構、砌體結構、混凝土結構等。 木結構 指在建筑中以木材為主制成的結構,-般用榫卯、齒、螺栓、釘、銷、膠等連接。木材是一種取材容易、加工簡便的結構材料。木結構自重較輕,木結構便于運輸、裝拆,能多次使用,故廣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用于橋梁和搭架。近代膠合木結構的出現,更擴大了木結構的應用范圍。但在空氣溫度、濕度較高的地區,白蟻、蛀蟲、家天牛等對木材危害頗大;木材處于潮濕狀態時,將受木腐菌侵蝕而腐朽;木材能著火燃燒。故木結構應采取防蟲、防腐、防火措施,以保證其耐久性。 砌體結構 指在建筑中以砌體為主制作的結構?!督ㄖY構設計通用符號、計量單位和基本術語》(G因83-85)中指出:它包括磚結構、石結構和其他材料的砌塊結構。分為無筋砌體結構和配筋砌體結構。一般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墻、柱和基礎都可采用砌體結構。煙囪、隧道、涵洞、擋土墻、壩、橋和渡槽等,也常采用磚、石或砌塊砌體建造。砌體結構的優點是1)容易就地取材;(2)磚、石或砌體砌塊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較好的耐久性;(3)砌體砌筑時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設備。在寒冷地區,冬季可用凍結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溫措施川的磚墻和砌塊墻體能夠隔熱和保溫,所以既是較好的承重結構,也是較好的圍護結構。其缺點是1)與鋼和混凝土相比,砌體的強度較低,因而構件的截面尺寸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2)砌體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勞動量大;(3)砌體的抗拉和抗剪強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磚、石的抗壓強度也不能充分發揮刊的粘土磚要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區過多占用農田,影響農業生產。 混凝土結構 指以普通混凝土為主制作的結構?!督ㄖY構設計通用符號、計量單位和基本術語》(GEM83-85)中指出:它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其應用范圍極廣,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用得最多的一種結構。與其他材料的結構相比,其主要優點是:整體性好,可灌筑成為一個整體;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種形狀和尺寸的結構;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價和維護費用低。主要缺點是:混凝土抗拉強度低,容易出現裂縫;結構自重比鋼、木結構大;室外施工受氣候和季節的限制;新舊混凝土不易連接,增加了補強修復的困難。 鋼筋混凝土結構 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遠低于抗壓強度,因而混凝土結構不能用于受有拉應力的梁和板。如果在混凝土梁、板的受拉區內配置鋼筋,則混凝土開裂后的拉力即可由鋼筋承擔,這樣就充分發揮了混凝土抗壓強度較高的優勢,起到共同抵抗的作用,提高了混凝土梁、板的承載能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極廣,各種工程結構都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 鋼結構 指以鋼材為主制成的結構。其中,由鋼帶或鋼板經冷加工而成的型材制作的結構稱冷彎鋼結構。常用鋼板和型鋼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采用焊縫、螺栓或鋤釘連接。鋼結構具有重量輕、承載力大、可靠性較高、能承受較大動力荷載、抗震性能好、安裝方便、密封性較好等特點。但鋼結構耐銹蝕性較差,需要經常維護,耐火性也較差。常用于跨度大、高度大、荷載大、動力作用大的各種工程結構中。 預應力鋼結構 指在結構上施加荷載以前用特定的方法預加應力,使內部產生對結構承受外荷有利的應力狀態的鋼結構。大跨度房屋建筑結構、吊車梁、橋跨結構、大直徑貯液庫、壓力管道和壓力容器等都可采用預應結構。預應力鋼結構可擴大結構或構彈性工作范圍,減少撓度,更有效地利強度鋼材,從而改善結構或構件的狀況。 墻板結構
指由墻和樓板組成承重體系的房結構。墻既作承重構件,又作房間的隔斷,是居住建筑中最常用且較經濟的結構形式。缺點是室內平面布置的靈活性較差。垃圾桶結構多用于住宅、公寓,也可用于辦公樓、學校等公用建筑。墻板結構的承重墻可用磚、砌塊、預制或現澆混凝土做成。樓板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槽形板、實心板,預制與現澆疊合式樓板,全現澆式樓板。墻板結構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分為三類1)混合結(2)裝配式大板結構;(3)現澆式墻板結構。 現澆式墻極結構 指墻體用混凝土現澆、樓板采用預制或現澆的房屋結構。主要優點是抗震性能好。與混合結構相比,墻面抹灰量大量減少,勞動強度減輕,用量少;與裝配式大板結構相比,施工簡便,是我國地震區多層與高層住宅的主要結構形式之一?,F澆式墻板結構的墻體材料與建造方法可分內外墻全部現撓混凝土及橫墻與內縱墻現澆,外墻采用預制大板(簡稱內澆外掛)或磚、塊(簡稱內澆外砌)兩類。 裝配式大板結構 指用預制混凝土墻板和樓板拼裝成的房屋結構,是一種工業化程度較高建筑結構體系。主要優點是可以進行商品化生產,現場施工效率高,勞動強度低,自重較輕,結構強度與變形能力均比混合結構好。但造價較高,需用大型的運輸吊裝機械,平面布置不夠靈活。裝配式大板結構的聯結構造是房屋能否充分發揮強度、保證必要的剛度和空間整體性能的關鍵。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是由梁和柱組成承重體系的結構。主梁、柱和基礎構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聯系梁連接起來而形成框架體系??蚣芙Y構的最大特點是承重構件與圍護構件有明確分工,建筑的內外墻處理十分靈活,應用范圍很廣。這種結構形式雖然出現較早,但直到鋼和鋼筋混凝土出現后才得以迅速發展。根據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體系可分為橫向布置、縱向布置及縱橫雙向布置三種。橫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橫向布置,樓板和聯系梁沿縱向布置,具有結構橫向剛度好的優點,實際采用較多??v向布置同橫向布置相反,橫向剛度較差,應用較少??v橫雙向布置是建筑的縱橫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建筑的整體剛度好,是地震設防區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 剪力墻結構 剪力墻結構是利用建筑的內墻或外墻做成剪力墻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載的結構。剪力墻一般為鋼筋混凝土墻,高度和寬度可與整棟建筑相同。因其承受的主要再載是水平荷載,使它受剪受彎,所以稱為費力墻,以便與一般承受垂直荷載的墻體相區別。剪力墻結構的側向剛度很大,變形小,既承重又圍護,適用于住宅和旅游等建筑。國外采用剪力墻結構的建筑已達70層,并且可以建造高達100~150層的居住建筑。由于剪力墻的間距一般為3~8m,使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要求受到一定限制,對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通常難以滿足要求。剪力墻結構可以現場搗制,也可預制裝配。裝配式大型墻板結構與盒子結構,就其實質也是剪力墻結構。 框架一剪力墻結構 簡稱框一剪結構。它是指由若干個框架和剪力墻共同作為豎向承重結構的建筑結構體系。框架結構建筑布置比較靈活,可以形成較大的空間,但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較差,而剪力墻結構則相反??蚣芤患袅Y構使兩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在框架的某些柱間布置剪力墻,從而形成承載能力較大、建筑布置又較靈活的結構體系。在這種結構中,框架和剪力墻是協同工作的,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載,剪力墻主要承受水平荷載。 筒體結構 指由一個或數個筒體作為主要抗側力構件而形成的結構稱為筒體結構。筒體,是由密柱高梁空間框架或空間剪力墻所組成,在水平荷載作用下起整體空間作用的抗側力構件。簡體結構適用于平面或豎向布置繁雜、水平荷載大的高層建筑。筒體結構分筒體一框架、框筒、筒中筒、束筒四種結構。 筒體一框架結構 筒體一框架結構是中心為抗剪薄壁筒,外圍是普通框架所組成的結構。 框筒結構 框筒結構是外圍為密柱框筒,內部為普通框架柱組成的結構。 筒中筒結構 筒中筒結構是中央為薄壁筒,外圍為框筒組成的結構。 束筒結構 束筒結構是由若干個筒體并列連接為整體的結構。 殼體結構 指由曲面形板與邊緣構件(梁、拱或桁架)組成的空間結構。殼體結構具有很好的空間傳力性能,能以較小的構件厚度形成承載能力高、剛度大的承重結構,能覆蓋或圍護大跨度的空間而不需中間支柱,能兼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的雙重作用,從而節約結構材料。殼體結構可做成各種形狀,以適應工程造型需要,因而廣泛應用于工程結構中。如大跨度建筑物頂蓋,中小跨度屋面板、工程結構與襯砌、各種工業用管道、 冷卻塔、儲液罐等。工程結構中采用的殼體多由鋼筋混凝土做成,也可用鋼、木、石、磚或玻璃做成。 網架結構 指由多根桿件按照一定的網格形式通過節點聯結而成的空間結構。具有空間受力、重量輕、剛度大、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可作體育館、影劇院、展覽廳、候車廳、體育場、看臺雨篷、飛機庫、雙向大柱距車間等建筑的屋蓋。缺點是會交于節點上的桿件數量較多,制作安裝較平面結構復雜。網架結構按所用材料分有鋼網架、鋼筋混凝土網架以及鋼與鋼筋混凝土組成的網架,其中以鋼網架用得較多。 懸索結構 是以鋼索(鋼絲束、鋼絞線、鋼絲繩等)作為主要受拉構件的結構。鋼索主要承受軸向拉力,可以充分發揮材料的強度,并且由于鋼索的抗拉強度很高,從而使結構具有自重輕、用鋼省、跨度大的優點。懸索結構按其表面形式不同分為單曲面及雙曲面兩類,每一類又按索的布置方式分為單層懸索與雙層懸索兩種,其中雙曲面懸索中還有一種交叉索網體系。單曲面單層或雙層懸索適用于矩形建筑平面;雙曲面單層或雙層懸索適用于圓形建筑平面;雙曲面交叉索網體系的屋面因剛度大、層面輕、排水處理方便,能適應各種形狀的建筑平所以在實際中應用較為廣泛。 框架輕板建筑 是采用柱、梁或柱、板組成承重框架,再以各種輕質材料制品作圍護結構的建筑。它與一般框架結構建筑的不同之處是建筑的內外墻體都采用新型輕質墻板。輕質外墻板,按其構造特點分單一材料板如(如加氣混凝土板)和多層復合板(如石棉水泥板、陶?;炷恋V棉夾芯板、預應力薄板內復石膏板等)兩種。按外墻板的支承方式,可分為自承重式和懸掛式(墻板懸掛架梁上)兩種。輕質內墻板一般有三種類型:一種是用各種輕質材料制成的實心板,二是用輕質材料制成的空心板;三是用輕質板制成的多層復合板??蚣茌p板建筑既具有一般框架結構建筑的特點,又有自重輕、使用面積大、節省水泥、施工速度快和合理利用工業廢料等突出優點。 大模板建筑 大模板建筑采用整塊的工具式大模板現澆混凝土承重內墻,用相當于一個房間大小的臺?,F澆樓板(或采用預制樓板),用預制外墻板(或采用磚砌體)做圍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建造的建筑。外墻采用預制大板的做法稱為內澆外掛;外墻采用手式砌筑磚墻的做法稱為內澆外砌;內外墻采用大模板現澆混凝土的做法則為全現澆式。大模板建筑的優點是整體性好,抗震性強,施工工藝設備簡單,技術容易掌握,機械化程度較高,施工速度較快,工期也較短。應用于城市中的多層和高層住宅建筑有很大的優越性,同時也適用于多層和高層的公共建筑。因此,采用大模板建筑是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的一種工業化施工方法。 升板建筑 升板建筑通常是先將樓板和屋面板在地面上分層重疊澆筑成型,然后沿已建成的柱網利用安裝在柱子上的提升設備將樓極逐層提升并就位固定的施工方法建造的建筑。它具有節約模板、構件運輸量少、施工速度快而安全、不需大型起重設備、升板操作容易掌握、施工占地少、施工噪音小等優點。適用于鋼筋混凝土柱子承重、樓面前載較大、內墻較少的各類建筑。如果把圍護結構的大型墻板預先安裝在樓板上,然后整層一起提升,由頂層往下逐層就位固定,這種方法稱為升層法,是將升板和大板施工工藝結合起來的施工方法。如果將升板和滑升模板技術相結合以升帶滑,則稱為升板滑模法。此外還有集層升板法和懸掛升板法等,都是在升板的基礎上發展的。 滑模建筑 滑模建筑一般按建筑的平面形狀組裝成一定高度的模板系統,利用液壓提升設備不斷提升模板,上邊撓筑混凝土,下邊隨即脫模而連續澆注混凝土墻體的施工方法建造的建筑?;0逯唤鉀Q墻體的撓撞,建筑內部的樓板和梁等還需采取預制和現燒的方法進行施工。滑升模板由模板系統、操作平臺系統、液壓系統和支承桿等基本部分組成。滑模建筑可適用于多層、高層住宅、辦公樓等建筑,更適用于多層、高層工業建筑和構筑物(如多層框架、儲告、煙囪、冷卻塔、電視塔、高層建筑中的電棉井等)。其特點是施工速度快,機械化水平高,節省人工、模板和施工用地,建筑的整體性好,抗震能力強,但工藝設備較復雜,施工操作難度也較大。 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是指建造在地層中的建筑。它具有良好的防護能力和隱蔽性,受自然和人為的影響小井有較穩定的溫度場以及節省建設用地等優點。但挖土工程量大、施工復雜、建設周期較長,通風、防水、防噪音等要求較高。地下建筑按使用性質分為軍事建筑、工業建筑、運輸建筑、倉庫建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等;按建造方法的不同又分為坑道式、地道式、單建式和附建式等四類??拥朗胶偷氐朗绞遣捎冒低诘姆椒ㄐ纬傻叵驴臻g;單建式和附建式即采用明挖或沉埋等方法形成地下空間。由于客觀條件和防護能力的差異,建筑方法的不同,地下建筑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方法上也有較大區別。隨著地下建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使用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內部設備的不斷完善,地下建筑的類型和建造量也將不斷增加,日益發展。 地基 指支承由基礎傳遞的上部結構荷載的士體(或巖體)。為了保證建筑物及構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首先要求地基在荷載作用下不致產生破壞;其次,組成地基的土層因某些原因產生的變形(例如凍脹、濕陷、膨脹收縮和壓縮等)不能過大,否則將會使建筑物遭受破壞,從而無法滿足使用要求。 基礎 指將結構所承受的各種作用傳遞到地基上的結構組成部分。它是房屋、橋梁、碼頭及其他構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條形基礎 指在建筑中墻下或柱下連接成長條形狀的基礎。按結構形式可分墻下條形基礎、柱下條形基礎、柱下交叉條形基礎。它具有一定的剛度和調整地基不均勻沉降的能力,適應地基軟弱不均或框架結構各柱荷載大小不一的情況。因能增強基礎的整體性和剛度,故亦有利于結構抗震。設計時,可按彈性地基上梁計算。 片筏基礎 指具有一定厚度的支承整個建筑物的大面積整體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為了增加結構鋼度,在板上或板底的單向或雙向設置肋梁,以形成梁板組合基礎。片夜基礎適用于土質軟弱、地基承載力低、上部結構傳遞到基礎的荷載很大及上部結構對地基不均勻沉降敏感的情況。 箱形基礎 指在建筑中由底板、頂板、側墻及一定數量的內隔墻組成的箱形的鋼筋混凝土整體基礎。箱形基礎具有較其他類型基礎更大的結構剛度與整體性,故適合于上部結構荷載差異大、對不均勻沉降敏感、抗震要求嚴格及要求兼設地下室的建筑物。 樁基礎 由樁柱和承臺聯成的基礎。樁基礎通常采用若干根柱組成。先將樁打人地基內,穿過軟質土層,使樁端支承在堅硬的土層上,上端由承臺聯成一體,構成樁基礎。按建筑材料分有木樁、鋼樁、鋼筋混凝土樁等。按建筑施工方法分有打人、壓人、震人、水射和鉆孔灌注、爆擴灌注等;按傳力方式分有摩擦樁(主要靠表面和土層間的摩擦力傳遞荷重)和端承樁(主要靠樁端將荷重傳至堅硬土層)。樁基礎具有承載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勻,沉降速度緩慢,能承重豎向力、上撥力、震動力等特點,因而在工業建筑、高層民用建筑和構筑物以及地震設防建筑中應用廣泛。 樁 指深入土層并提供垂直和側向支承的較柔的結構構件。樁按成樁的材料分為:木樁、海凝土樁、鋼樁和復合樁。其中,復合樁是樁身在地下水位以下用木材,上部用混凝土灌注而成的樁。樁身下部也可采用鋼管或其他斷面的型鋼制成。 變形縫
是指將建筑物或構筑物垂直分開的縫隙。其作用是防止和減輕由于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和地震造成的破壞。變形縫根據其功能的不同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三種。 沉降縫 沉降縫是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的沉降使墻體或其他結構部位開裂而設置的建筑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筑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從 基礎墻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接??p寬一般為30~70mm。 伸縮縫 伸縮縫是指為防止建筑物構件由于氣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結構產生裂縫或破壞而沿房屋長度方向的適當部位豎向設置的一條構造縫。伸縮縫是將基礎以上的建筑構件如墻體、樓板、屋頂(木屋頂除外)等分成兩個獨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長方可做水平伸縮??p寬一般20~4Omm。 抗震縫 在地震區建筑房屋分成若干個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使其避免受地震力時由于剛度不同而發生破壞??拐鹂p在設計建造時,可以結合沉降縫、伸縮縫一起考慮,但縫寬應按建筑高度和設計裂度計算而定。 過梁 指設在建筑物的門、窗、門洞等洞口上的梁,用以支承上面的墻體或樓板及屋面板等傳來的荷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常見的過梁有磚砌平拱式過梁、弧拱式過梁、鋼筋磚過梁及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等幾種。(l)平拱式過梁,是用整塊磚立砌或側砌成對稱于中心而傾向兩邊的拱,高度為1磚或1磚半,厚度等于墻厚。(2)弧拱過梁,構造與平拱式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外形為圓弧形。(3)鋼筋混凝土過梁,這種過梁能承受較大的荷載,用于寬度較大或有集中荷載的門窗沿口,適用于各種材料的墻體,較常用,可以現澆,也可以預制。(4)鋼筋混凝土預制過梁,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視墻厚而決定。 圈梁 圈梁又稱過梁,是指沿房屋外墻四周及橫墻設置的連續封閉的梁。一般有鋼筋混凝土圈梁、鋼筋磚圈梁等。對于2~3層的房屋,圈梁一般放在房屋的檐口部分;4~5的層房屋,可以在2~3層間增設一道;還有把圈梁放在基礎面上做法。具體設置均由設計規定。圈梁的具體作用是增強房屋的剛度和整體穩定性,使墻受力均勻,減少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墻身開裂。 柱 指主要承受軸間壓力和彎矩的長條型構件。一般為豎直的,用以支承梁、屋架、樓板等。檐下最外一列稱為檐柱。檐柱以內的稱為金柱。山墻正中一直到屋脊的稱為山柱。在縱中線上,立在山墻內上面頂著屋脊的是中柱。立在梁上,上下不著地,作用與柱相同的稱為童柱,也稱瓜柱。柱通常用木材、磚石、鋼材、鋼筋混凝土等制成。 防風柱 防風柱是指支持房屋山墻以承受風荷載的柱子。因建筑房屋時所使用的材料不一,使防風柱的構造各異。用磚石結構的建筑物,如廠房、學校、倉庫等通常用磚砌壁柱作防風柱;對于有圍護磚墻的鋼筋混凝土結柄的建輒喻,如工業「蔭、展覽館、科研樓等,則用鋼筋混凝土柱作防風柱為常見。 樓蓋 樓蓋稱樓板層,是樓屋上下分隔板及頂層蓋板的總稱。樓蓋應有隔音、保溫、防水、耐酸、耐堿等性能,并要求堅固、耐久。一個樓蓋由結構層(又稱承重層)、面層和平頂(頂棚)組成。結構層主要承受作用于樓蓋上的荷載,并且是墻、柱水平的支撐,因此它是樓蓋的主要構件。面層是人和家具及設備等直接與樓蓋接觸的部分,要求面層堅固、耐磨、平整、光潔。平頂應平整、美觀。 無梁樓蓋 無梁樓蓋是指沒有橫直梁的樓板層。這種樓板不用梁,直接聯結柱和墻。當樓面活荷載較大(一般大于500kg/mz)、板跨度在6m以內時,無梁樓蓋較單向板肋樓蓋經濟。無梁樓蓋的頂棚平整,采光、通風及衛生條件較好。它適用于多層廠房、倉庫、商場等房屋的樓蓋。 樓極層 樓板層通常是指樓地層的一種,是屬于樓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構件。樓板層按房間層高將整個建筑空間分為若干部分,樓板層承受著家具、設備和人體的重量,并把這些荷載傳給墻或柱,同時還對墻起著水平支撐的作用。樓板層應做到牢固、耐久、光潔,并且有防火、保溫、隔音等性能。 層高 層高是指房屋地板面或本層樓板面至上層樓板面之間的垂直高度。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稱為凈高或凈空。按照《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城鎮住宅標準的規定》中的規定,住宅層高按2.8m計算,如采用2.8m以下(不含2.8m)層高時,其所節約的投資,可作為增加建筑面積之用,但每戶增加數最多不超過3m2。 陽臺 房屋向外凸出敞開三面墻或不凸散開一面墻供住戶沐浴陽光、眺望室外等活動的場所稱之陽臺。凸出墻外的叫凸陽臺,又稱眺臺;不凸出墻外、只敞開一面的叫凹陽臺。陽臺寬120~140m,長240~33Om。陽臺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和預制鋼筋混凝土兩種。陽臺外邊要有欄桿或欄板以保證人們活動的安全。無論現澆或預制都必須與圈梁或壓梁鋼筋連接好,保證絕對平衡,不能傾覆。陽臺板面抹灰找出坡度,下雨時可使雨水流出,但抹灰厚度不能超過設計要求,一般為0.3cm厚。陽臺要計算面積。 平臺 樓房建筑體中沒有上蓋并高于層外地面之平面結構為平臺。平臺可供住戶納涼、休蔥、晾衣物等活動之用。平臺可以在樓層頂部,也可以在腰部或底部。平臺不計算建筑面積。 樓梯 樓梯是指房屋各層之間的豎向通道。即使在多層或高層房屋中使用電梯等升降設備,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樓梯-般由梯段、休息平臺以及欄桿和扶手等部分組成。為了滿足使用要求,樓梯應便于人上下通行、搬運家具和物品;在發生緊急事故(如火災)時,人能安全、迅速疏散;樓梯的結構應安全、可靠、方便,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樓梯的類型,按用途分主要有樓梯、輔助樓梯、安全樓梯及消防樓梯等。按使用材料分有鋼筋混凝土樓梯、鋼樓梯及木樓梯。按建筑布置分有單跑樓梯、雙跑樓梯、三跑樓梯、雙分雙合式樓梯。按結構特點分有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等。樓梯的寬度,通常不小于110~120cm。 走道 走道也稱通道,指聯系房間、門廳和疏散人流的通道。從房間的聯系考慮,走道的寬度應滿足人的通行和搬運家具的需要。其參考寬度如下:住宅走道為lOO~12Ocm;教學樓走道為180(一側有教室)~240cm(兩側有教室);醫院走道為240~30Ocm;劇場走道大于300cm。從防火和安全疏散角度考慮,走道不宜過長,從房間到樓梯間或外間的最大距離,學校、醫院一般為35m,其他民用建筑為40m,托兒所、幼兒園為25m。走道通常不計算使用面積,有頂蓋的外走道則應計算建筑面積。 屋架 屋架是指建筑物中支承屋面的承重結構。通常屋架擱置在房屋縱向外墻或柱墩上,使建筑有一較大的使用空間。屋架一般按照房屋的開間為相等間距排列,房屋開間的選擇與建筑平面以及立面設計都有關系,大量民用建筑通常采用3~4.5m;大跨度建筑可達6m或更多。屋架類型主要有:中桿式屋架、豪華式屋架、三支點屋架、四支點屋架、鋼筋混凝土屋架等。 托架 托架是指在建筑物中,當柱距超過屋架間距時,在兩柱間設置的用以承托屋架的構件。托架通常用預應力混凝土制作和鋼制作。建筑跨度小于12m時,可用梁作為托架。 檁 檁是屋頂結構中支承橡子或屋面板的承重構件。一般橫向擱置在屋架間、山墻間,或屋架和山墻間,也有懸臂檁條。多用木制,又稱桁條,一般為方形或圓形。用鋼筋混凝土制作的,稱為次梁。 椽 椽是屋頂結構中設置在檁條上的木條,分成方形和圓形兩種,上面裝訂望板,或鋪設其他墊層。 頂棚 頂棚是屋頂或樓板底加以抹灰或其他裝修的表面層。為了起遮蔽、保暖、隔熱、防塵、隔音等作用,有的還用板條、擱宿、鋼絲網、膠合板、塑料板等做懸吊層(吊頂)。 龍骨 龍骨也稱擱柵或楞木。支承木地板、樓板或頂棚的主梁(大龍骨)及次梁(小龍骨),或拼裝隔墻的骨架。常用木方或彎曲薄壁型鋼制作。 屋脊 屋脊是兩個坡屋頂相交形成的一條隆起的棱脊。水平的稱平脊,斜向的稱斜脊。如四坡頂中,有一條平脊,四條斜脊。 屋頂 屋頂又稱屋蓋,是建筑物的頂部結構。它通常由屋面、屋頂承重結構、保溫層或隔熱層以及頂棚等組成。屋頂有坡屋頂、曲屋頂和平屋頂之分。其中坡屋頂是由層面和屋架組成。屋面用以防御風、雨、雪的侵蝕和太陽的輻射,屋架支于墻或柱上,并將自重及屋面的荷載傳至墻或柱。屋頂應堅固、耐久、防滲漏,并具有保溫、隔熱性能。屋頂是整個建筑物外觀的組成部分,設計時應注意造型美觀。 屋頂分類 屋頂主要分三類:按屋頂構造分,有天棚屋頂和無天棚屋頂;按耐火程度分,有耐火屋頂和可燃性屋頂;按屋頂形式分有單曲面屋頂(如筒形屋頂、錐形屋頂)、雙曲面屋頂(如穹窿、雙曲拱等)、平屋頂、斜屋頂(如單坡、雙四坡、多坡、歇山、拆腰等)。 平屋頂 平屋頂通常是接近水平之屋頂造型。屋頂高度與跨度之比小于1210者稱為平屋頂。平屋頂施工,有鋪筑保溫層和面層兩工序。應按施工規范施工,否則,容易造成屋面漏水,室內頂棚結露,屋頂起不到防水、隔熱、保溫的作用。施工的順序是:先將保溫層鋪筑在結構基層上,而后鋪筑面層。結構基層有鋼筋混凝土基層和木基層兩種。鋼筋混凝土基層可用各種預制空心板或現澆混凝土板;木基層一般在木閣棚上鋪設木板、竹笆、蘆席、葦泊等,也可用鋼筋混凝土小梁代替木閣柵。 坡屋頂 在房屋建筑中,坡屋頂是由一些傾斜屋面相互交接而成,支承結構常用山墻或屋架。坡屋頂的結構和平屋頂的結構有顯著的不同。民用建筑坡屋頂常用木結構承重,用瓦防水或屋架下設吊頂或在瓦下面設保溫層,解決保溫問題。木結構承重,是指鋪設在屋架上面的擦條、橡條及屋面板等。防水瓦,主要有粘土平瓦、水泥平瓦、碳化砂平瓦、煤肝石平瓦等多種。屋頂坡度大小一般用屋頂的跨度與高度之比來表示,或用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來表示。 剛性防水屋面 用剛性防水材料做成的屋面。指在屋面結構層上以防水水泥砂漿或現澆細石混凝土等剛性材料做防水面層的屋面。它一般是預制混凝土屋面板上或層面保溫層上配置一層直徑3~4mm的鋼筋網,然后澆搗混凝土,并設置分格縫。這種屋面常由于溫度引起的熱脹冷縮及材料本身干縮開裂導致屋面滲漏,結構變形也易將屋面撕裂滲水,只適應結構剛度較好的房屋或工程。 柔性防水屋面 柔性防水屋面也稱卷材屋面、油氈屋面,一般用于鋼筋混凝土平屋頂上。如在該屋面板上刷上瀝青膠等膠結材料,將油氈、玻璃布等卷材粘結在結構層上,形成一個良好的防水層。它具有較好的不透水性,目前使用較普遍。但防水層的肢結材料及油氈等卷材,在長期冷熱交替作用下容易發生伸縮,又受陽光、空氣、水分的長期作用,因而防水層容易老化,由軟變硬發脆。 天溝 指建筑屋面上用以引泄雨水的溝槽。它由毗鄰的兩個屋頂相交或屋頂與墻面相交而形成。因房屋的構型不同,斜向的稱為斜溝,在檐頭處的稱為檐溝。它多采用輕質并耐水的材料制作,通常有鍍缽鐵皮、石棉水泥瓦和玻璃鋼等數種。 泛水 設置在建筑物上的排水斜坡。如屋面與山墻、女兒墻、高低屋面之間的立墻、煙囪下端、變形縫下部的交接處,均應設置泛水。 隔熱層 指建筑物中為減少或避免外界陽光直射或輻射影響室溫所采取的設施。通常有如下隔熱措施1)住宅建筑的東西向窗戶(尤其是西窗),宜有適當遮陽措施;(2)減少東西向墻,即采取南北向長、東西向短的建筑單 元,要減少陽光對墻體的輻射影響;(3)采用熱工件性能好的材料做成隔熱外墻和屋頂,提高墻體和屋頂的隔熱性能刊的對外墻與屋頂的外表層,用白色或淺色的光滑材料,或刷白灰水均能增強對陽光輻射熱的反射,以達到隔熱目的。 天篷 指天井的上蓋物。如將其進行改裝成房間使用時,應計算房屋使用面積。 內墻 指位于房屋內部的墻體,用于分隔建筑內部空間。它除承重外,還能增加建筑物的堅固、穩定和剛性。非承重的內墻稱為隔墻。 外墻 指房屋四周的墻體。每間房屋兩則的墻稱山墻。外墻應有抵抗雨水、風雪、寒暑及太陽輻射的作用。外墻可分為勒腳、墻身、檐口三個部分。勒腳設在外墻外面與地面相接處;檐口為外墻與屋頂連接部件。 擋土墻 指為有效預防土體自然滑坡或坍塌的構筑物。它主要起著承受土的側壓力及擋土墻附近地面上的荷載作用。如公路旁所筑的擋土墻、堆放在砂石材料所筑的擋土墻等。擋土墻通常用磚石漿砌而成,也有用鋼筋、混凝士澆灌而成。擋土墻通常分為四種,即重力式、懸臂式、扶臂式及錨桿式。 混水墻 指在墻體表面上用水泥砂漿粉刷或用其他材料貼墻面,加以保護和裝飾的墻,通稱為海水墻。反之,稱為清水墻。 清水墻 混水墻的對稱。墻的表面不加粉刷或貼面料。墻身通常用石灰或水泥砂漿勾縫,以防風雨侵人受潮、裂變,并使墻面外部整潔、美觀。 建筑結構知識 1.建筑的概念 ⑴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定義。 建筑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建造建筑物的活動;二是指這種建造活動的成果,即建筑物。我們日常說的建筑主要指后者。 建筑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所有東西,既包括房屋,也包括構筑物,如房屋、橋梁、隧道、水壩等。狹義的建筑物僅指房屋,而不包括構筑物。 ⑵何為房屋? 房屋是指有基礎、墻、頂、門窗能夠遮風避雨,供人們在內居住、工作、娛樂、儲藏物品、紀念或進行其它活動的空間場所。 ⑶何為構筑物? 構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如煙囪、水塔、水井、道路、橋梁、隧道、水壩等。 2.建筑物的分類 ⑴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可分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農業建筑等四大類。居住建筑是指供人較長時間居住使用的建筑,分為住宅和集體宿舍。其中住宅指供家庭生活居住使用的建筑,分為普通住宅、高檔公寓、別墅等。 ⑵根據建筑物的層數和總高度,可分為低層住宅、多層住宅、中高層住宅和高層及超高層住宅。其中按層數分1-3層的為低層住宅、4-6層的為多層住宅、7-9層的為中高層住宅,10層以上的為高層及超高層住宅。按總高度分,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總高度超過24M的為高層,但不包括總高度超過24M的單層建筑。建筑總高度超過100M的,不論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綜合性建筑均稱為超高層建筑。 ⑶根據建筑完損程度,可分為完好房屋;基本完好房屋;一般損壞房屋;嚴重損壞房屋;危險房屋。 ⑷根據施工方法,可分為現澆、現砌式建筑;預制、裝配式建筑;部分現澆現砌、部分裝配式建筑。 ⑸建筑名詞解釋 ?開間:一般指建筑物橫向之間兩墻墻中心線的距離。 ?進深:一般指建筑物縱向之間兩墻墻中心線的距離。 ?層高:指兩層樓板中心線的距離。 ?凈高: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的距離。 ?容積率:總建筑面積與總占地面積的比率。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總面積與總占地面積的比率。 ?標準層:平面布置相同的樓層。 3.建筑的組成
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是承受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土層或巖層。 ?建筑物對地基的要求是有足夠的承載力;有均勻的壓縮量;有防止產生滑坡傾斜方面的能力。 ?基礎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支撐其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及自重傳給下面地基?;A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分為灰土基礎、三合土基礎、磚基礎、石基礎、混凝土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按照埋深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和不埋基礎。按照受力性能不同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剛性基礎有磚、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受壓強度大,受拉強度小的剛性材料做成的。磚混結構一般采用剛性基礎。柔性基礎是指用鋼筋混凝土制成的受壓受拉均較強的基礎?;A按照構筑形式分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板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 ?墻體和柱均是承重構件,支撐著屋頂、樓面等,將這些荷載及自重傳給基礎。 ?地面、樓板和梁。⑴地面是指建筑物底層的地坪。⑵樓板是指上下層空間的水平承重構件。作用是承受人、家具等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及自重傳給承重墻或梁、柱、基礎等。樓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和一定的剛度。 ?梁是跨過空間的橫向構件,按照受力的傳遞方向分為主梁和次梁。梁按照搭接情況分為簡支梁、連續梁、懸臂梁。 ?門窗:斷橋鋁合金和塑鋼窗。 ?樓梯:組成部分分為1.樓梯段;2.休息平臺;3.扶手。 ?屋頂:分為平屋頂和坡屋頂。 4.建筑結構的分類 ⑴建筑材料分為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磚木結構、塑料結構、薄膜充氣結構。 ⑵主要結構形式分類墻體結構、框架結構、深梁結構、筒體結構、拱結構、網架結構、空間薄壁結構、鋼索結構、艙體結構。 5.建筑材料 ?磚:主要是實心黏土磚,尺寸為240×115×55。用于6層混合結構和鋼混結構的維護墻。 ?水泥:目前多采用硅酸鹽水泥。 ?混凝土:水泥、砂子、石子和水進行水灰比混合而成。 ?鋼筋:按照受力大小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其中Ⅰ級最小。 ?防水材料:SBS改性瀝青。 6.房型和朝向的分類 ⑴.按房型劃分 ?按居室個數分一室戶(又可以分為偏獨、中獨、直門獨、伙單和獨廚等)。 ?二室戶(可以分為兩室兩廳、偏單、中單、套偏(俗稱死里外)等)。 ?三室戶(110M2-180M2之間) ?其它(躍層和錯層)。 ⑵.按朝向劃分 ?條子樓:南北向(陽面、陰面);東西向(東照、西照)。 ?墩子樓(金角、銀角、銅角、鐵角)。 7.建筑施工圖紙的分類 ⑴建筑總平面圖:說明建筑場地內的建筑物、道路、綠地等的總體布置的平面圖。 ⑵建筑平面圖:是假想用一水平的剖切面沿門窗洞位置將建筑物剖切,對剖切面以下部分所作的水平投影圖,它反映出建筑物的平面形狀、大小和布置、墻、柱的位置、尺寸和材料、門窗的類型和位置等。 ⑶建筑立面圖:是平行于建筑物各方向外墻面的正投影圖,簡稱(某向)立面圖,用來表示建筑物的體形和外貌,并表明外墻面裝飾要求等的圖樣。 ⑷建筑剖面圖:表示建筑物內部的結構或構造形式、分層情況和分部位的聯系。 8.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算㈠ 計算建筑面積的一般規定: 計算建筑面積的房屋,應是永久性結構的房屋。 計算建筑面積的房屋,層高(高度)應在2.20米以上,層高(高度)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同一房屋如果結構、層數不相同時,應分別計算建筑面積。 9.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算㈡ 計算全部建筑面積的范圍: 單層房屋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房屋,按各層建筑面積的總和計算建筑面積。 房屋內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及其樓梯間、電梯間等其高度在2.20米以上部位計算建筑面積。 穿過房屋的通道、房屋內的門廳、大廳,均按照一層計算面積。門廳大廳回廊部分,層高在2.20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樓梯間、電梯(觀光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照房屋自然層計算面積。 挑樓、全封閉的陽臺,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屬于永久性結構有上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與房屋相連的有柱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房屋間永久性的封閉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應出入口,層高在2.20米以上的按其外墻(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層及保護墻)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依坡地建筑的房屋,利用吊腳做架空層,有圍護結構的,按其高度在2.20米以上部位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0.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算㈢ ?計算一半建筑面積的范圍: ?與房屋相連有上蓋無柱的走廊、檐廊,按其維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獨立柱、單排柱的門廊、車棚、貨棚等永久性建筑面積,按其上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未封閉的陽臺、挑廊,按其維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無頂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有頂蓋不封閉的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11.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算㈣ ?不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層高在2.20米以下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和層高在2.20米以下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突出房屋墻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墻、垛、勒腳、臺階、無柱雨棚等。 ?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 ?房屋的天花、挑臺、天臺上的花園、泳池。 ?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的平臺寄利用建筑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臺。 ?騎樓、騎街樓的底座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作為頂蓋建造的房屋。 ?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等。 ?獨立煙囪、亭、塔、地下人防干、支線。 ?與房屋不相通的房間伸縮縫。 12.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算㈤ 成套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算 ★成套房屋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總和。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墻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套內墻體面積包括分隔墻與公共建筑空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等共有墻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套內自有墻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住宅、商業、辦公)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分為幢共有建筑面積、功能共有建筑面積、本層共有建筑面積三大類。幢共有建筑面積是指為整幢服務的共有建筑面積,如配電房、水泵房等;功能共有建筑面積是指專為某一使用功能服務的共有建筑面積,如專為某一使用功能(如商業)服務的電梯、樓梯間、大堂等。本層共有建筑面積是指專為本層服務的共有建筑面積。 ▲δS=K×Si K=ΣδSi/ΣSi ΔSi??各套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 K??共有建筑面積的分攤系數; Si??參加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的各套內建筑面積。 房地產相關知識1.什么是房地產? ⑴房地產(realestate,realproperty)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地上定著物,包括物質實體和依托于物質實體上的權益。 ⑵土地是指地球的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圍內的空間。 ⑶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由建筑材料、建筑物構配件和設備等組成的整體物。其中設備是指給排水、衛生、燃氣、照明、空調、電梯、通訊、防災等。 ⑷地上定著物是指固定在土地或建筑物上,與土地、建筑物不能分離或者雖然可分離但分離后會破壞土地、建筑物的完整性、使用價值或功能,或者使土地、建筑物的價值明顯受到損害的物。比如為了提高土地、建筑物的使用價值或功能,種植在地上的樹木、花草、埋設在地下的管線、設施等。地上建筑包括庭院、花園、假山、圍墻等。 2.房地產是實物、權益和區位三者的結合。 ⑴實物是房地產中看得見、摸的著的部分。如建筑物的結構、設備、外觀、裝修等。 ⑵權益是房地產中無形的、不可觸摸的部分,包括權利、利益和收益。例如所有權、使用權、租賃權、抵押權、典權、地役權等。 ?所有權是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支配,并排除了他人的干涉的權利。 ?使用權是指土地的使用權和房屋的使用權。土地的使用權是指對國家或農民集體所用的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分為劃撥和出讓兩種方式。出讓又分為協議、招標、拍賣和掛牌方式。 ?典權是指支付典價占有他人房地產而為使用、收益的權利。⑷地役權是指土地所有人或土地使用人為使用其土地的方便與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權利。比如借用他人土地通行的權利??通行權。 區位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與其他事物在空間方位和距離上的關系。除了地理坐標位置,還包括可及性,其它地方往來的便捷性。其中距離有空間直線距離、交通路線距離和交通時間距離。 3.房地產的存在形態 ⑴土地。最簡單的情形是一塊無建筑物的土地。 ⑵建筑物。 ⑶房地合一。實物形態上土地與建筑物合成為一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