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治療了好幾個痔瘡出血病人,都是用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加減乙字湯治療的,效果都不錯,這里就發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擴大該方的治療用途! 乙字湯:柴胡 黃芩 當歸 升麻 大黃 甘草 治療:痔瘡,疼痛,出血。 病案:一男,29歲,患痔瘡多年,現大便出血一周,一直用痔速寧片,中藥,吊針,馬應龍痔瘡膏治療無效,本想手術治療,經人介紹來診。癥見:肛門痔核突出,疼痛,大便出血,血色鮮紅,量時多時少,偶見血塊,里急后重,舌淡苔黃,脈弦。 辨證:氣郁血熱型 治療:加減乙字湯: 柴胡6 黃芩6 當歸10 升麻3 生甘草3 地榆10 槐花10 2劑 幾天后患者電話告知:1劑血止痛消,第2劑因工作故未服!現已沒事,問要不要再服?告知:觀察看看! 分析:柴胡黃芩升麻生甘草--清熱解毒; 柴胡--疏肝; 柴胡升麻--升舉痔核;當歸---活血和血;地榆槐花---涼血止血。 《乙字湯》
【出典】 原南陽 【組成】 當歸、升麻、柴胡、甘草、黃芩、大黃 【功能】 消炎、清熱、通便。 【主治】 各種痔瘡,大便燥結、便秘,痔核疼痛。 【臨床應用】 適用於痔出血、肛門裂傷、脫肛輕癥、婦人陰部癢痛。 【現代藥理】 1 .抗炎:「柴胡皂甘(字上加草)」的抗炎強度與「強體松龍」相似,抗肉芽腫增生比抗滲出作用強。〔當歸〕水提出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能抑制血小板釋出致炎物質。〔甘草〕具皮質激素樣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為「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 2 .通便:〔大黃〕致瀉成分以「番瀉疳(去病換弋) A 」作用最強,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腸,使中遠段結腸的張力增加,蠕動加快,但並不妨礙小腸的吸收功能。 3 .抗菌:〔大黃、黃芩〕均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升麻〕對結核桿菌及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柴胡〕可抗瘧原蟲,抑制流感病毒,並可增強免疫細胞機能。 4 .解熱:〔柴胡、黃芩、升麻〕均有解熱作用。 【加減】 1 .便秘:加重〔大黃〕,再加〔枳實〕。 2 .痔痛:加重〔甘草〕,再加〔乳香、豬膽汁〕。 3 .痔核:合〔桂枝茯苓丸〕。 4 .脫肛便血:加〔黃蓮、生地、黑梔子、黑地榆〕。 【用法】 飯前冷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