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作者:豐 實 -
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那就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然而這種距離的縮短需要我們共建—— 溝通的門 成長讓一切都變得猝不及防。我們站在青春的門檻邊,一邊是少年的純真,一邊是成人的成熟,種種壓力和煩惱一起涌來。試著把心門打開,讓母親煮咖啡的清香飄進,讓父親諄諄教導和默愛的眼神走進,讓朋友的快樂與悲傷涌進,你會發現:門外的世界也很美麗,只要你愿意,你會擁有世界的許多美好東西。 打開溝通的門,你也可以體味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欣賞到“百二秦關終屬楚”的壯觀。溝通,不僅僅是現實的溝通,正如它的關卡門一樣,它不僅通往現在,也通往過去和未來。然而現實的迷惘卻讓人覺得人與人之 間如隔—— 厚實的墻 曾經讀著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想假如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我愿擁有一份獨自的空間。后來才知道,世事的滄涼讓我們不再坦誠相照,猶如隔墻般,心照不宣,各藏心機,最終一對好朋友決裂,一對母女如同陌路,一對父子如同仇人……那厚實的墻讓我們失去了太多,也讓我們明白了:我們需要一扇門,我們需要一份心心相映的友誼。此時的我又在想著假如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我愿擁有一方空間,它有—— 溝通的門和厚實的墻 我們需要溝通,但我們也需要擁有心底的一方凈土一點秘密。溝通能讓我們縮短心與心的距離,而適度的墻無疑能讓這距離產生一種美感。心距的產生的確令人害怕,然而在厚實的墻上開一扇門,讓你的空間既有陽光又有陰涼,這難道不能讓你的生活多姿嗎?難道你還愁沒有朋友嗎? 門說,我的職責是該開的時候開,該關的時候關。 墻說,我的厚薄是為距離美感而定。 我們需要溝通,我們需要距離美感。我們同樣也需要溝通的門和厚實的墻。 學校:湖北鐘祥市舊口高中導師:程煥華
(本文發表于《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2005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