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歷史從插圖中走出來”

     琥珀雨 2010-12-26

    “歷史從插圖中走出來”

    [日期:2003-09-24] 來源:《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作者:陸貴湘、何成剛 [字體: ]
    “歷史從插圖中走出來”
    ——從插圖設計評北師、華師、人教版新教材

    陸貴湘、何成剛文 發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2年第10期;學術交流網/中學歷史教學/2002年11月23日轉發



    2001年7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出版后,根據《標準》,由北京師大、華東師大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家出版社分別承擔編寫的中國古代史新教材(上下冊)也相繼在許多實驗區開始試教(以下分別簡稱北師版、華師版、人教版)。
    三套教材,在插圖運用、版面設計等方面遵循著《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實施建議”中提出的教材“ 應圖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夠有效地輔助文字敘述的歷史圖片、圖表、地圖等”的要求,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實現課程目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確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新理念。以下我們擬就教材插圖這個角度來簡單評價一下這三套教材,不當之處,請指正。



    教科書是教學活動最基本的手段,是學生認識歷史客體必不可少的中介。對教科書來說歷史插圖(各種圖片、照片、地圖、簡表、表格等)非常重要,它是教科書課文輔助系統的首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而且是直觀性教材。歷史插圖將歷史發展的某一瞬間“鎖定”在畫面上,比文字記載更生動、細膩,蘊藏著眾多的信息,從不同角度觀察能得出多種結論。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認為歷史課本中插圖的主要功能,一是佐證課文文字內容;二是增強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歷史對象的直觀感,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概念。但在今天,歷史課本中插圖的功能已在這兩點基礎上又有所增加,我們可以說它還具備了以下這樣三個功能:一是以圖直接敘史,而非佐證文字中的現成結論;二是以圖充實文字;三是以圖啟發思維、培養各種能力。由于插圖功能的增加,使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教學中的作用也顯得更為重要了。
    現在對北師版、華師版、人教版的插圖的有關數據分別做一個統計比較:
    表:

    北師版
    華師版
    人教版
    圖片(幅)
    306
    360
    423
    地圖(幅)
    35
    24
    34
    表格(張)
    15
    16
    9
    插圖總數
    356
    410
    466

    (注:統計中把目錄內的圖片,練習中的圖、表和附錄中的圖表都統計在內。一些組合圖是分開統計的。另外,北師版中沒有把每課中的“每課一得”、“材料閱讀”、“自我測評”、“活動建議”等欄目前的圖標統計在內。人教版中沒有把每一課“導言”右下角和“動腦筋”欄目內的卡通人物圖統計在內。)

    從兩張表上和三套教材中的插圖來看,一、在數量上都有相當大的容圖量,真正是“圖文并茂”,尤其是人教版的插圖數量更突出一些。另外在地圖的數量上,北師版和人教版要突出些,而華師版較少;二、在插圖的形式上看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在教材中發揮著不同的功能。例如有文物,遺跡、遺址,名勝古跡的照片;有想象圖;有復原圖、示意圖;有地圖、平面圖;有人物畫像、書法字畫、拓片等等;三、在插圖反映的內容上看,內容豐富,涉及到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音樂、書法、繪畫、舞蹈、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族、軍事、地理地貌等等,真是無所不包。尤其是有關經濟、文化藝術內容的插圖分量大增。它豐富的內容可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人文精神。四、在圖文的版面布局上來看,插圖的安排錯落有致,和課文的文字內容較融合,還附有說明文字,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五、在繪制質量上看,圖片繪制精美清晰、色彩鮮艷,圖表簡潔明了,簡直就像一部圖說歷史,可以激發學時興趣和求知欲,培養理解、審美、綜合、分析、思維等各種能力。



    三套教材是產生于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從它們的插圖選用上看它們都有著這樣一些共同之處,體現出了新理念。

    1、以圖帶文,圖文結合,確立插圖在教科書中的重要地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插圖恰當使用,新異奇特,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和求知欲,才有積極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以及創造性的運用。
    三套教材中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繪畫精致的插圖,配上相應的詩文、文字說明放在課文中,彌補了文字部分難以直觀表達內容的不足,給老師和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一書在手就會忍不住去翻閱。這些插圖增加了歷史真實感和學習歷史的情趣。一副插圖背后往往有一段精彩的歷史,吸引著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渴望。由三套教材可以看出,“初中歷史教材增加圖片量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也成為了教材編撰者的一種共識”受到教材編寫者的高度重視,也標志著歷史教材在表述方式上,由過去的以文字表達為主向圖文并茂的方向轉變。我們認為,插圖在歷史教材中,所起到的不僅僅是點綴裝飾的花瓶的作用,有時,插圖往往能發揮出文字所不能發揮的作用。文字是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插圖也一樣。

    2、通過插圖進行直觀教學,促進學生的記憶,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歷史學科有著過去性和久遠性特點,而學生的認知程序卻是由近及遠。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決定了其抽象思維能力是有限的,而形象思維能力則有很大的開發余地,但教材中文字敘述的歷史知識就顯得有些抽象或枯燥,這給學生理解、記憶歷史知識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教材中的插圖卻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它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表達出豐富的歷史信息,把復雜的歷史現象表現在插圖中,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于中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活躍,極易把歷史知識以圖形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便于記憶和提取使用,它比單純的文字記憶效果好得多。

    三套教材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編寫中利用眾多插圖解決了許多難題。比如北師版《宋代經濟分布圖》,一個圖就讓學生在空間上意識到宋朝是經濟重心的南移,而且從圖中可以反映出當時農業、商業、手工業等方面及一些重要城市的發展概況,這比去閱讀大堆文字更形象;華師版《宗法制示意圖》就把西周的分封制與宗法制這個重難點,通過一個直觀而簡潔明了的示意圖給表現出來了,利于學生的理解掌握;人教版《唐朝長安城平面圖》很直觀的展現了長安城布局特點、宏偉富麗,就不難理解“它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這句話的內涵了。

    3、通過插圖,我們由生活走入歷史,縮短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歷史反映的是由遠及進、循序發展的客觀事實,這種客觀事實具有一去不復返的性質,不能依靠實驗等手段復制或重演,而且與學生由近及遠的認知程序相悖,不利于學生感知和認識。這就成為歷史課缺乏魅力,難以吸引學生的重要原因。使學生和歷史的距離越拉越大。
    三套教材特別注意避免這個問題,依據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課程內容的選擇應體現時代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減少艱深的歷史理論和概念,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生活的內容,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在插圖的運用上就有所突破,更多的插圖是從學生身邊實實在在的生活、社會生活及所見、所聽的事物為切入點來走進歷史。這樣就使學生感到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它無處不在,它不再是我們遙不可及的過去,它對我們的今天同樣有用。歷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三套教材特采用的插圖中帶有一股濃郁的生活氣息,很多插圖反映了我們現實生活中極易接觸到的人文景觀和風土人情等,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如:北師版《道教圣地青城山五洞天》、《河南洛陽白馬寺》、《赤壁之戰遺址》、《云南大理南詔崇圣寺三塔》、《日本唐招提寺》、《成吉思汗陵》等;華師版《周口店龍骨山洞穴》、《浙江紹興大禹陵》、《武侯祠對聯》、《陜西西安的慈恩寺大雁塔》、《故宮太和殿》等;人教版《云岡石窟大佛》、《老子石像》、《昭君墓》、《明代的長城》、《杭州岳飛墓》、《文天祥祠》等。另外,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涉及到的方面,在三套教材中取用了許多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充滿了生活氣息的精美圖片,這些圖片一方面渲染了歷史氛圍,較好地展示了圖片所處時代的階段特征,增加了歷史的直觀性、審美情趣和藝術欣賞價值。另方面它反映了實實在在的生活讓學生感覺到由衷的親切。如:北師版《栽培稻谷遺存》、《耕耙圖》、《揚場圖》、《漢服俑》、《胡服俑》、《唐三彩高髻女坐俑》、《唐代面食》、《清代民間市井生活畫》等;華師版《河南新鄭裴李崗出土的石磨盤和石棒》、《半穴居房屋遺址及復原圖》、《漢族婦女制作蒸饃與烙餅磚畫》、《打馬球圖》、《宋代婦女剖魚磚雕》、《大足石窟養雞女雕像》、等;人教版《西漢錦袍》、《桿欄式房屋》、《戰國時期牛耕圖》、《回紇貴族》、《宋代的婦女服飾》、《宋代壁畫“宴飲圖”》、《宋代庖廚》等。

    4、立足“以學生發展為本”,借助插圖,進行探究式學習。

    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反對過去傳統歷史教學中一味采用灌輸式教學,讓學生死記硬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課標》中就提到“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這次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要求打破程式化,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在三套新教材的圖片選取和使用中非常注重利用插圖來輔助引導師生進行的探究性學習,充分體現了歷史插圖的核心功能即以圖啟發思維培養能力的功能。教材的探究活動中插圖不是孤立存在的,編者注意將圖片式情境、文字資料式情境、問題式情境三者緊密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三者猶如三足鼎立之勢,缺一不可,尤其是圖片式情境,通過它來渲染歷史氣氛展現歷史底蘊,增加了歷史的直觀性,讓學生形成歷史感、歷史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等。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再去贅述,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抽象的歷史概念。所以在探究活動中會看到不僅教材運用了諸多插圖來啟發學生的思維,還要求學生自己主動去搜集插圖方面的資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嘗試,體現了個人創造與探究性的學習。
    例如:北師版上冊“第19課尋訪‘絲綢之路’——學習與探究之三”中,編者精心的篩選了有關絲綢之路的5張照片:《絲綢之路的起點》、《玉門關遺址》、《樓蘭故地》、《沙漠之舟》、《火焰山》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急切想知道這寫滿滄桑的殘垣斷壁處昔日是個怎樣的風貌?絲綢之路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使這些商隊在茫茫的沙漠、戈壁上穿梭?等問題的答案。在本課文前面的“第16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中就已經提供了《絲綢之路示意圖》、《漢代人首馬身紋絲綢》、《絲綢之路出土的東羅馬金幣與波斯薩珊王朝銀幣》的插圖,使學生有了一定的空間概念上對絲綢之路時東西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在探究活動中繼續搜集更多的插圖來增加認識。通過在地圖上走絲綢之路,來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特產,圖上游覽自然風光、名勝古跡,體會先民的探險精神和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
    華師版下冊“第6課文成公主與西藏——探究活動(一)”中,在本課文的前面已經講解過了幾幅插圖:《唐時期邊疆各族分布圖》、《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像》、《步輦圖》,就使學生有了一個較為初步的空間概念,了解了一些關于西藏的民風民俗和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故事。由此引發了學生想更多的知道,這茫茫的雪域高原是個什么樣子?文成公主為什么會不遠萬里嫁到那兒?她怎么到達西藏的?途中經過了哪些地方?遇上了什么困難?她和松贊干布為藏漢民族做出了哪些貢獻等一系列問題就在學生的頭腦中盤旋,這種求知欲促使他去尋求答案。在活動課中,課文又為學生探究活動提供了一些圖片《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第32頁)便于學生運用。通過這樣一種活動達到讓學生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艱難,學習她促進民族團結友好的精神,加深認識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傳統。
    人教版上冊“活動課四:運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也很有新意。我們知道歷史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時間和空間。歷史發展的過程就處在時間的演變之中,空間則是地理環境,是古今中外歷史演變的舞臺。古人有云“左史右圖”,地圖在反映事物所處空間狀態方面更具有簡明、形象、直觀的特征,正所謂“即書而求難”“即圖而求易”,可見地圖的重要。在本活動課中就從“生活中有了地圖不會迷路”為切入點,引出歷史學習中擁有地圖對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同北師版、華師版比較,人教版的這一學習內容更為詳細?;顒訌?#8220;怎樣看歷史地圖”、“在地圖上再現歷史”到“地名的變化”層層深入,為此編者精心選用了五幅地圖加一張表格來輔助教學活動,有:《東漢疆域》、《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古今地名填空表》、《東漢末年形勢》、《赤壁之戰形勢》、《張騫出使西域》,通過活動使學生形成了準確的空間概念。




    三套教材的插圖選用、編排的立意上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有以上的共同之處,但也應看到三套教材的插圖也各自又有自己的特點,可以用“活潑可愛”、“氣勢磅礴”、 “嫻靜素雅”三個詞來分別概括北師版、華師版、人教版三套教材插圖的不同特點。三套教材的插圖選用上雷同的不多,有的雖然課文內容相同,但反映同一個主題的插圖卻各異,表現出編者不同的選材角度。

    北師版插圖的選用和編排上,則顯現出一種活潑可愛的風格,這似乎正符合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同樣的,它的插圖幾乎全為彩色,而且清晰艷麗。在編排上,插圖的分布錯落有致和課文的文字絲絲相扣。特別是采用了一些小巧可愛的圖標來點綴課文,在視覺讓學生感覺到變化多端。比如上冊第10—11頁“議一議”、“每課一得”、“材料閱讀”、“自我測評”、“活動建議”,第18頁的“活動目標”、“活動準備”等欄目都配有與之相應的小圖標,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們知道學生的空間概念建立較難,這方面的學習又離不開地圖的運用,所以北師版的教材很注重地圖的運用,它的上下冊書的地圖量是三個版本中最多的,共有35張地圖。地圖的大小比例恰當,色彩明快,區別度大;在地圖中使用標準圖標來標識,還列出古今地名的變化差異。這便于學生讀圖,并掌握了許多利用地圖學習歷史的技能。在探究性學習中,北師教材利用插圖輔助探究的作用顯得更突出,它給學生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插圖,豐富了活動的內容,促使活動的順利進行。因為有些圖片資料是學生在課后難以找到的,但又是比較關鍵的材料。比如上冊的第19課就提供了5張內容不同的照片,有遺址、文物、自然風光等。下冊的第17課就提供了9張清明上河圖的局部圖來進行探究活動。還有北師版的教材較注意中外史的聯系,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中國史不僅是為了了解祖國的歷史培養愛國主義情感,而且還要將之與世界聯系,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從北師版的插圖就能看出這點來。如:其下冊中“第25課設計2008奧運圣火傳遞路線——學習探究之三”就很有特色,課文中提供了兩幅地圖《世界地圖局部圖》和《中國地圖》),五張照片(《華表》、《希臘雅典衛城》、《羅馬競技場》、《埃及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通過在地圖上設計奧運圣火傳遞路線讓學生先有一個空間的概念,同時通過幾個典型的古老文明古國的代表作反映出了不同國家不同的發展歷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建筑藝術風格等等,雖然不同但他們都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借助插圖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強化了環保意識、科技意識和人文意識,弘揚和平、友好、拼搏向上的精神,培養了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意識。

    華師版教材的插圖選用、編排上都顯出一股磅礴的氣勢,插圖的色彩艷麗,非常清晰,尺寸很大,有不少插圖占了一整頁,以圖為背景配上導言,有的插圖甚至跨頁設置,和歷史知識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特點交相輝映。例如:華師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中《殷墟出土的用于占卜的牛肩胛骨》圖中牛骨上的文字都可清晰的辨認;《石獅雕像》中讓人有一種滄桑感,通過石獅身上留下了一道道的痕,我們似乎體會到了歷史發展的曲折和艱難;《敦煌莫高窟的雙人飛天》表現出了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想象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它的插圖都配有較詳細的文字說明,介紹插圖的內容,這使學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有的插圖不用老師講解就能自己看明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冊《北京人遺址現場的挖掘》、《陜西臨潼秦陵的發掘》兩張照片,使考古學家從幕后走到了幕前,它告訴了學生我們學習的歷史知識很多是從文物中來,而文物又和考古學家的工作分不開,照片使學生了解到了考古學家們艱辛的工作。還有,編者把不同時期科技和文化藝術集中在一起單獨編成了一個單元,插圖的使用量很大,如:上冊中“第五單元古代科技與文化”有插圖61幅,占全書的31%。而下冊中“第四單元思想文化與科學技術”有插圖64 張,占全書的30%。這體現了課程改革中編寫教材者已改變過去過于注重政治史的現象,開始重視科技和文化藝術方面,想以此達到培養學生發展的觀點和人文精神,學生從中也提高了欣賞水平。還有一些細微之處,比如下冊,居然選用了朱元璋的兩幅差異很大的畫像,這使學生在比較其差異中明白了,站在不同的角度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會不同,在學習的過程這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把握怎樣的評價標準呢?等等。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華師版教材的插圖顯示了她獨有的魅力。
    人教版教材的插圖猶如淡妝素雅的少女,繼承了原人教版插圖設計的優點,是三套教材中唯一采用課前集中設置插圖的教材,它的上冊選用了33幅彩圖,下冊選用了31幅彩圖,彩圖的色彩鮮艷,尺寸適當,均反映的是課文中的重要的知識內容,像一部短小精悍的連環畫冊。課文中收入的照片不少,同時有許多線條圖,線條圖相當清晰畫工細致。其教材的容圖量是三套教材中最多的,上、下冊共有466幅插圖,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從插圖上獲得歷史知識的量。它的插圖在選用、設置上有兩個獨到之處。一是,在每一課的導言處設計了一幅打開的畫卷,一個身著古裝的孩子立或坐在畫卷的旁邊。在每一課的“畫卷”上幾乎都用一些線條式的想象圖或照片搭配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典故來引出本課的內容,這樣圖文相結合的形式,由于其直觀性和趣味性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上冊的《女媧補天》圖、《昭君墓》照片等。二是,在每課的末尾設置的“自由閱讀卡”,同樣采用了圖文結合的形式,回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小問題,或者介紹一些小知識。如上冊 “河姆渡原始居民會蒸米飯嗎?”、 “文房四寶”等。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三套教材的插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三套教材中的許多圖片沒有注釋資料,選用的地圖的選用量不夠,有些地方該用地圖的,但卻沒有設計,這不利于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建立準確的空間概念。有些地圖,比如參照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時,如果能結合教學,或者做些改動,或者剔除冗余信息,那就更好了。如北師版教材,建議稍微放大個別圖片的尺寸,增加為探究性的學習提供的圖片數量,圖片的說明文字,還可以再增加點,以便于學生解讀插圖;華師版教材選用的地圖中對一些很重要的地方應該有古今地名的對照,插圖選用上要避免重復性;某些插圖應和內容搭配更緊密些。希望人教版能放大某些圖片資料的尺寸,增加一些實物圖片,刪減一些線條圖,增加個別圖片的透明度等。
    總之,在新課程和新的理念下編出的這三套新教材,在插圖的選用上下的功夫很大,立意很高,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改變了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理特點,精選了許多突出重、難點,便于掌握基礎知識的插圖。改變了課程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在探索活動中通過插圖教學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習慣和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所以插圖成為了教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后它的功能會發揮得越來越充分。

    (感謝何成剛先生惠寄)

    學術交流網(www.annian.net)/中學歷史教學/2002年11月23日轉發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12裸体自慰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精品| 麻豆最新国产AV原创精品|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 国产A级作爱片无码|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高大丰满熟妇丰满的大白屁股|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黑森林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 亚洲成人av在线系列| 国产宅男宅女精品A片在线观看|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日产高清砖码砖专区|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边打电话边被躁视频|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看| 人人澡人摸人人添|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宅男噜噜噜66网站高清| 国99久9在线 | 免费| 麻花传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合集| 日韩精品卡2卡3卡4卡5|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超频97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