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針”傳奇
在31屆世界軍事醫學大會會議上、世針聯成立十周年大會會議上、第四節國際傳統醫學大會會議上、在火車上、在賓館里、在軍營里,人們經??梢钥吹?#8220;王一針”一針下去,各種疼痛病人,3秒鐘癥狀完全緩解肩,原本不能動的臂膀立即抬起來了;癱瘓病人的腿能動了;疼痛難忍的病人不再叫了。前后不到一分鐘,效果之快令人難以置信。其實,這一招王文遠教授摸索了四十余年。
王文遠教授自幼熱愛中醫,早年跟師承于魯南名醫劉春啟門下,學徒期間背會了《醫宗金鑒》、《傷寒》、《金匱》等多部中醫經典,打下了堅實的中醫基礎。到部隊后,時值“文革”大興中醫中藥,新針療法之際,王文遠教授的中醫技術錘煉得更加爐火純青,他又在軍醫大學系統學習了西醫。軍隊這所大學校為王文元教授學科的創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部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傷病有其特殊性,訓練所致的肩關節損傷和肩周炎較為普遍,而中、西醫對此都沒有好辦法,影響了戰士訓練。于是,尋找一種用穴少又立竿見影的針灸方法成了王文遠的“既定目標”。
王文遠教授發現,全身共有20多個傳統針灸穴位可治肩周炎,但均不能即刻見效,還得多穴配伍使用。怎么辦?他又把目光投向人體的神經分布上。沒有試驗條件,他就拿自己當“靶子”,在身上扎了至少有上千針。有時,扎20多次也扎不到神經,然過幾天再扎,針扎多了損傷軟組織多也會引起局部疼痛、出血……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經過6年多的身體力行的摸索,使王文遠教授找到了一個可治肩周炎的新“穴位”——位于腓淺神經上的“肩痛穴”,距足三里僅有1寸。只要扎上它,可在足面、足趾出現爆發性觸電式針感,直傳大踇指指與二踇指之間,其針感強度遠遠超過傳統穴位足三里穴的十倍以上。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僅需3秒鐘即可止痛!
王文遠教授乘熱打鐵,又沿此思路用20多年時間和上萬次自身針感體驗,找出了取穴的基本規律,并先后找到了頸痛穴、腰痛穴、肘痛穴、膝痛穴、胸痛穴、腹痛穴、降壓穴、降糖穴等共38個全部位于外周神經上的特殊穴位,目前已治療的680多種疾病,而且90%以上的患者3秒鐘即可見效。
一病一證一針的“平衡針灸”
王文遠教授將自己發現的基于神經傳導的現代新型針灸命名為“平衡針灸”。平衡針灸比傳統針灸更具優勢:一種病只扎一穴、可治療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疾病;3秒鐘即可見效;不用留針;穴位均位于四肢,操作更安全;收費極為低廉;僅需一根針和一個棉球,,尤適合農村和社區使用。
很多人問王文遠教授:“這種不循經絡而循神經取穴的‘針灸’為何叫‘平衡’針灸?”王文遠提出了他的見解:人的生命是大腦中樞按照遺傳基因程序,通過神經系統對包括各臟器在內的全身進行管理,如呼吸中樞、心跳中樞、血壓中樞等,一旦大腦中樞管理程序發生紊亂、失調,就會引發某些疾病。平衡針灸就是利用這一人體原有遺傳基因程序的自我平衡系統,通過刺激外周神經上的特定靶點,在大腦中樞靶位的調控下,啟動、糾正或完善人體的自我平衡系統。即依靠自己去治療自身疾病。他又補充,平衡針灸理論的核心是心理平衡,因為心理失衡按照《黃帝內經》的“七情過極”是啟動各種疾病的主要原因。
平衡針灸問世以來,創造了數不清的醫學奇跡:河南干部阮某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半年,腰疼得只能保持站姿,工作吃飯都得站著。王文遠教授在他前額上的腰痛穴扎了一針,疼痛立刻緩解,經治療三周,疼痛完全消失;醫院職工耿某三叉神經疼4年,并在北京某醫院行手術治療,疼痛反而加重,每天依靠吸管進食,王文遠教授在其腳上進針,治療6周臨床治愈。平衡針不但能治病,還能通過特定的靶穴調節中樞,以阻止疾病的發生。某女士患高血壓多年,近來拿筷子手指不靈,做CT沒有異常,但3天后中風了,再做CT發現已是腦梗塞。王文遠以平衡針灸為其治療3個月痊愈;另一病人發病完全一致,而高血壓時間更長、病情更重,但其剛發現手指不靈活時即求治于平衡針,結果一直未發生中風意外。迄今為止,王文遠所領導的全軍平衡針灸中心30多年來門診量已超過60萬人,并為全軍2000多個連隊治療訓練傷10萬余人,為社區、農村群眾義診8萬余人。
多年擺脫不了的困惑
平衡針灸成功了,“九五”被批準為全軍重點針灸???,“十五”成為國家級重點??疲?#8220;十一五”山東臨沂市人民醫院又成為第二個國家級重點專科。王文遠教授也相繼獲得了軍地科技進步獎,18項科技成果,但是,他內心深處的困惑卻多年未能解開。
平衡針灸是基于中醫“陰陽平衡”理論、建立在心神調控理論,創新于現代的中樞神經調控理論,進一步闡明了針灸的科學性。經絡體系從發展為神經體系,是對針灸醫學的重大創新,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辛農為王文遠題寫了“針灸新篇”。
王文遠教授認為中醫的經絡實質上就是現代解剖學中的周圍神經和血管體液系統,中醫講的“心”不但包括了生理上的“心”,關鍵包括了大腦。由于時代不同,角度不同,認識不同,其醫學的本質目的是一致的。
正是因為王文遠教授對經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突出中樞調控下的自我修復平衡理論,失衡致病理論,在受到病人的熱烈歡迎社會廣泛關注的大好形勢下,卻遭到有些同行的不理解。為學科的發展、學科的課題立項、成果的評審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另一個難題是“盡管大家都說平衡針灸療效好,衛生管理部門也非常支持,但在臨床上卻很難推廣,病人也就得不到這一新技術的服務”。究其原因,針灸的收費太低,病人得到了實惠,而醫院得不到實惠。所以醫院、醫生不愿開展。西部某省中醫院的院長跑前跑后地積極組織平衡針灸在鄉村醫生中推廣,自己醫院卻沒有引進。他無奈地說:“醫院要蓋大樓、要增加設備,得靠手術、靠檢查、靠藥物來掙錢,平衡針灸是照顧群眾了,但醫院也要關門了。”有這樣想法的院長不在少數,這也是醫院無法回避的實際問題。“平衡針在農村、在連隊好推廣,在大醫院難!”王文遠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