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就是力量。思維的原動力是思考。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提到有關思考的說法,“如:‘獨立地思考’,‘思考出辦法’,‘只談不思考’,‘談出所思考的’,‘忙得沒有時間思考’。行動時也是思想家,思考時也是實干家”。我們說的思考力,是指領導干部用自己的頭腦對所學知識和領導實踐活動能動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過程,即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項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作出正確判斷,提出科學方法的思維活動的能量。在領導工作中,一般需要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的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自制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些能力在領導工作的實踐中體現為領導干部的綜合能力。一名領導干部不一定具備其中所有能力,就是具有同樣的幾種能力,能力也有高低、大小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取決于一名領導干部的知識和閱歷,很重要的則是取決于思考力的強弱。實踐證明,哪里有勤奮科學的思考,哪里就有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觀念、新思路,哪里就會取得工作主動權。因此,在工作中應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思考力,達到不斷增強思考力的目的。
一、增強思考力,應了解思考方式的特征。
只有把握思考方式的特征,領導干部才能在思考問題時摸住規律,為實現由低級思考力向高級思考力的轉換創造條件。根據領導工作的特點,首先要注意思考問題的廣闊性。對本區域內各項工作的各種因素善于全面分析,既要把它擺在當地歷史、社會、文化條件中做橫向分析,又要對工作的現狀與未來做縱向分析;既要考慮眼前的工作安排,又要預測今后工作發展的方向。其次要注意思考問題的深刻性。要善于抓住制約當地工作開展的主要矛盾,揭示解決矛盾的規律,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再次是要注意思考問題的靈活性。主要表現為較強的應變能力,因時、因地、因條件不同而采取相應的克服制約因素的方法和途徑,并能審時度勢,隨機處理,為達到預定目標采取有效策略。最后是要注意思考問題的創新性。思考的創新性,應是領導干部思維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領導干部應表現出不固守傳統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定勢,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才智,刻意求新的精神,圍繞黨委決策以開闊的思路、深刻的思想、獨創的精神取得卓越的業績。
二、增強思考力,應掌握思考訓練的方法。
一名領導干部,思考力的強弱,除了大腦的先天素質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意識的進行自我訓練,尤其取決于訓練的方法是否得當。因此,增強思考力必須掌握必要的訓練方法。比如“想象振奮”法。想象本身是一種心理過程,它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對這些經驗的改組,創造出一個新形象。完成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分想、聯想、串想三步。分想,是指將大腦貯存的方方面面的經驗分離出一種或若干種加以創造想象的方法。聯想,則是在分想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事物賦予一種巧妙的關系,從而獲得新形象,爾后進行串想,即以某一種思路為“軸心”,將若干想象活動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層次、有過程,并且是動態的想象活動,這個環節可以使思維自由的馳騁。再如“標新立異”法。“標新立異”一語出自《世說新語·文字》。原指特創新意,立論與諸家不同。今表示打破陳規陋習,進行革新創造,這是進行思考訓練的精髓。“標新立異”法主要包括“暴風驟雨”聯想、擺脫常規、假想性推測。“暴風驟雨”聯想,是通過極快的聯想作用,引出新穎而又具有創造性的觀念,將涌現出的觀念即刻記錄下來,其余放在聯想之后進行。擺脫常規,就是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擺脫常規思維的支配,銳意“出新”,形成靈活多變的思維藝術。假想性推測是指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設想如果真的發生了會怎樣。進行這種訓練,可以使我們對工作進行豐富的聯想,為標新立異創造條件,增強創新性。又如“生疑提問”法。在工作中看一件事或一種現象,要養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習慣,從事物中發現其內在規律。特別是對那些不易被人們去察覺、去思考、去生疑的事物,要善于從“平中看奇”,“舊中看新”。經常進行這種訓練可以使領導干部見微知著,從小事物中做出大文章。最后如“層層剝筍”法。領導干部認識問題的過程,用形象的語言講,亦即“剝筍”的過程。對事物認識的逐步深入,如同筍殼一張張剝去,最終露出“筍肉”。這種訓練可以鍛煉分析能力,使人武干部對事物的認識更有序、更深刻、更完善。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層層剝筍法”,對一些矛盾和問題剝去層層現象,找出核心所在,并提出從實質上解決問題的對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領導工作,有許多新情況、新特點、新矛盾、新問題,等待我們以有力的思考、高超的智慧去認識、去分析、去解決。進行上述訓練,對于我們觀察事物、認識事物、抓住規律、解決問題,爭取工作的主動權,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同時也能在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矛盾中鍛煉提高領導干部的智慧和才能。
三、增強思考力,應正確處理三個關系。
首先是專與博的關系。思考力作為頭腦、肌體與知識相結合的產物,其重要特點之一是具有專門性。這里所說的專,就是領導干部將自己的思考方向應定位于本職工作上。只有這樣,才能積累的經驗多,辦法多,才會具有創造性工作的能力。但是,專又必須與適度的博相結合,相統一,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應圍繞所在地的中心工作想問題、做文章。如此觸類旁通,才能使思維開闊,方法靈活。如僅偏于一隅,所見狹小,就會影響思考的力度和功能,不利于創造能力的發揮。其次是理論與實際的關系。我們說思考力是頭腦,肌體和知識相結合的產物,其中所說的“知識”,既包括理論知識,也包括實際知識。理論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知識力的“物化”。因此,學習、接受理論知識是增強思考力的捷徑。但是,掌握理論知識只是一種方式、一種手段,要使思考力達到極致,還必須使頭腦接受實際知識的灌注和訓練。理論知識與實際知識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兼收并蓄,才能生成思考力。一名優秀的領導干部只有善于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知識相結合,才能進行有效的思考。三是知識、思想方法、技能的關系。知識、思想方法、技能,這三者在思考力生成中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其中,知識是基礎,是主體;科學的思想方法是主導,是靈魂;技能是手段,是“鋒刃”。盡管思考力包含的因素很復雜,但都是這三個方面與大腦和肌體相結合的結晶。領導干部要有效地做好新形勢下的各項工作,不僅要認識這三個方面在增強思考力中所具有的不同功能,最根本的是在實踐活動中使三者達到和諧統一,從而使強大的思考力轉化為高層次的素質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