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又見梅蘭芳》,半卷“京劇電影史” 單萬里,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梅蘭芳主演京劇《穆桂英掛帥》劇照 * 2006年10月20日,中央新影拍攝的電影紀錄片《又見梅蘭芳》在北京首映,此片肯定是最新的梅蘭芳紀錄片。1923年10月,香港民新影片公司的創辦人黎民偉來到北京,拍攝了記錄梅蘭芳表演京劇《黛玉葬花》、《木蘭從軍》、《上元夫人》、《天女散花》、《霸王別姬》片段的紀錄片,此片可能是最早的梅蘭芳紀錄片(雖然這部影片現在已經難覓蹤影,但是據說《霸王別姬》中的“舞劍”場面被用在孫瑜導演1930年拍攝的故事片《故都春夢》中)。從1923年到2006年,曾經出現過許多部梅蘭芳紀錄片,其中篇幅最長的應該是梅蘭芳祖籍江蘇省的幾家機構與中央新影聯合拍攝的10集電視紀錄片《梅蘭芳》,此片于2004年10月18日下午在南京首映,并于當晚在中央電視臺和江蘇電視臺同步播映。紀念梅蘭芳的活動大多是在10月份舉行,因為10月22日是梅蘭芳(1894-1961)的生日。 在中國紀錄電影史上,有一類紀錄片專門記錄舞臺藝術,這類紀錄片統稱為舞臺紀錄片(或舞臺藝術片),其中記錄京劇舞臺藝術的紀錄片可稱為京劇紀錄片。中國電影的開山之作《定軍山》,就可以說是一部京劇紀錄片。此后京劇紀錄片不斷發展,在保存和傳播京劇藝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梅蘭芳京劇紀錄片發揮的作用尤為明顯。1924年秋,他在日本演出時,曾經應一家影片公司之邀,拍攝了《簾錦楓》的“刺蚌”一場。1930年1月,他美國巡回演出期間,應派拉蒙影片公司拍攝了有聲片《刺虎》。1934年3月,他在蘇聯演出期間,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拍攝了《虹霓槍》的“對槍”一場。1948年6月,我國電影導演費穆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生死恨》,這是中國第一部彩色京劇片。1949年至1961年,出現了更多記錄梅蘭芳舞臺藝術的紀錄片,如新影拍攝的《梅蘭芳舞臺藝術》(1955)。與梅蘭芳舞臺紀錄片同時拍攝的,還有記錄他在中國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和日常生活的紀錄片。所有這些影像資料,幾乎都可以在《又見梅蘭芳》中看到。此外,梅蘭芳之子梅葆玖以及幾代梅派弟子還在影片中詮釋了梅派經典劇目《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
![]() 青年時代的梅蘭芳
![]() 獲文學博士學位
![]() 在美國演出期間
![]() 京劇《抗金兵》劇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