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爻畫爻辭及其象征意義有哪些定式? 答:通過前面的答疑,大家已知三陽、三陰的“乾”“坤”兩卦爻畫變更,只能產生六種不同的圖案,分別取名象征為震、巽、坎、離、艮、兌,形象的稱之為“六子”。這樣,連同乾坤兩卦加起來,實則為“八卦”,于是稱之謂原始八卦。據說這原始八卦是傳承到了軒轅黃帝手頭,為了測定星歷的需要,才將三爻八卦“迭用柔剛”變成六爻八卦的。這樣,仍然完全相同的圖案依然只有八卦,但不相同的圖案就多了五十六卦。56+8=64,所以六十四卦,就是這么從原始八卦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因此稱之謂衍生。這樣就賦予了八卦同人一樣的生命衍生活力。而它的演算功能,事實上也神奇的跟生命活力同步。這就是中華文化的《易經》。 那么,六十四卦加起來有多少爻畫呢?64×6=384爻。但是,六十四卦所配的爻辭卻有386爻。這是怎么回事呢?因為乾卦加了“用九”的爻義說明,坤卦加了“用六”的爻義說明,因此,爻辭就比爻畫多出兩條,這是讀《易》必須搞清的常識。 由于六爻在卦中有層次的定式,因此各爻次的象征意蘊就會各不相同。這種層次的定式是順乎自然的,它以生命的流程為據,不是哪個人任意想出來的。什么是生命的流程呢?生——長——死;根──莖——葉,這就是生命的流程。一個是動物的生命流程,一個是植物的生命流程。這個流程必須順應自然,此種順應就是道德。沒有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的將它改變。所謂圣王圣賢,就是極懂順其生命流程之道而為人。只有魔王與癲狂之徒不承認,敢同老天賭(斗)憨狠。所以,學《易》的益處,是首先學會認知爻畫的位次功能,從而知道追根溯源,敬天法祖。現將爻次的意蘊定式說明如下: 初爻象征事物萌芽發端,主潛藏勿用,意即嬰孩時期,需人監護。 二爻象征事物嶄露頭角,主適當進取,意即青年氣候,初學處世 三爻象征事物功業小成,主慎行防兇,意即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四爻象征事物登高發展,主警懼審時,意即茁壯成長,謹防過度 五爻象征事物圓滿成功,主功德圓滿,意即碩果累累,盈而不驕 上爻象征事物發展窮盡,主物極必反,意即認老服輸,怡養天年 這種爻畫層次的定式,分明是在教人學會為人處世,加強道德修養,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學會對自己生命流程的完整認知。應該說明的是,除了這種對生命流程的認知,從而在這一基礎上又引伸開來,再以爻位比人位。初爻為士民、二爻為卿大夫、三爻為諸侯、四爻為三公近臣、五爻為天子(備注:九五至尊,貴為天子就是這么來的。陽爻在每一卦中的第五位都稱“九五爻”。)上六爻則為太上皇。 而今斷卦如想比照,則初爻便是市民和科員、二爻科長、三爻局長、四爻部長、五爻總理、上爻總統。這些都是可以類比的。 總之,在各卦各爻的具體環境中,我們可以看出各種錯綜復雜的情況及其變化。但總則是對生命流程的暢通影響,每卦都有提示,必須加以謹懼,只要正確的看待和處理即可。而在起卦算卦時,則跟閱讀《易經》和理解《易經》,又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它需要納甲看生旺、定六親。且只能依事而求,一事一求,事前齋戒。或者心正意誠,有所祈禱。不得一卦多求,漫無目的,胡亂發問。這屬術數研算的內容,有關基本原理,留待后問再作回答。 32、爻畫的陰陽正位怎么區分? 答:讀《易》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爻題,這在第20題問答中我們已有所交待。 六十四卦全由陰陽兩爻構成,于是爻畫對每卦來說,就像建房的磚瓦一樣,它不是建筑本身的名稱,而是建筑材料的名稱。 只有把這些材料在每個被建筑的卦上歸位,這個爻畫才具備了它的應有爻題。 陰爻全部稱六,陽爻全部稱九,爻畫在卦中是從下往上藪,于是每卦的第一爻:是陽稱初九,是陰稱初六,二爻至五爻,是陽稱九二,九三、九四、九五,是陰稱六二、六三、六四、六五。而最上的第六爻,是陽爻的,稱上九,是陰爻的,稱上六。所有這些稱謂就是爻題。亦稱爻名。爻畫只有有了爻題之后,然后在每一卦中才能找到它所起到的爻象作用。因為它有個處位當不當的問題,前進的道路暢不暢通的環境問題。這就是爻畫在爻題中所起到的象征作用。 而判斷各爻象征的前提,主要看陰爻是否處陰位,陽爻是否處陽位,這樣就可以判斷爻象的順逆。順則必定元、亨、利、貞,逆則多有悔、吝、厲、咎。 什么是爻畫的陰位和陽位呢? 以奇數論:各卦的初、三、五爻為奇位、為陽位,二、四、上爻為偶位、為陰位。如果在每一卦中我們看到的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的話,那么,這樣的爻題便稱之謂當位,或稱得正、得位,反之就叫不當位,或稱失正、失位。現在我們以屯卦為例,看此卦的哪些爻題當位,哪些爻題失位: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屯卦從初九到上六,除了六三不當位,其余各爻都當位。 又如既濟卦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本卦所有爻題都當位。當位表示環境順暢,條件好,前途無量。但孔子的《易傳》是專以道德論《易》的,所以他說“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在研究《易》理環境時,就如同人的命運一樣,承認人有命運機會,注重運氣好雖是天然條件,但為人處世也一定要堅守正道,否則,再好的命理環境也會變化很大,會向不正的方位發展。從既濟卦的先天條件看,絕對是風調雨順的象征,倘為人依靠這個條件不守正道,整體一變又能徹底失正。這就是為人守正的道理。讀《易》就是這么理解、玩味、修身養性的。 再如未濟卦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本卦所有爻題都失正,均不當位。 然而,此卦雖然爻題全面失正不當,但它的陰陽變化環境卻很好、前途很暢通。因此,得此卦的這種環境,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條件。為人處世只要堅守正道,一變就是正人君子。因為陰陽二象總在不停地流動變化,從下到上只要守正,豈不是一變就全面歸正了嗎? 33、怎么理解“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 答:《系辭下傳》說:“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首先我們把這段文字意譯如下: 二爻與四爻的指事功能相同,而爻位的層次不同,所以導致各自的天善結果各異。二爻是坤宮陰柔的正位(亦即皇后之位),所以母儀天下,譽滿全國。而四爻則是靠近九五至尊的臣子或嬪妃之象征(伴君如伴虎),所以多有驚懼之惕。柔順之道,在于親近,不利疏遠。用柔無過的關鍵,是使柔順居中,不失中庸之道。三爻與五爻皆是奇數,指事的陽性相同而地位懸殊。因此,三為臣工多兇險,五為帝王多功勛,這是貴賤等級的差異所在。倘從剛柔貴賤而論,一般說來,總是柔弱的危險一些,陽剛總能勝出吧? 其實,爻位的象征意義,可以說孔子著《易傳》,已經講述的非常清楚,問題是對古文言的解讀,你必須依生活中的道理說通,不能辭不達意的胡謅,更不能風馬牛不相及,以顯你教書先生(胡說八道)的高深莫測。孔子的學問,本來就像草根一株,生命力極其強盛,圣就圣在他的語言沒有一句是不符生活道理本真的。如果有讀不懂的地方,那是我們沒有想對,一定要想對了再說。對圣言的經典我們絕不能再做胡編濫譯的事了。祖宗文化就被這些胡編濫譯者搞成絕學。為往圣繼絕學,并不是說祖宗的經典已然絕了,而是說經典中所講的本來道理被歪曲了,被五馬分尸了,也就是今天學界說的,被我們這些不肖子孫,用叢林文化把她肢解的完全不是本來的樣子了。 卦有六爻是常識,六爻的二位是陰位,此二位又居下卦之中,中而正位,象征坤母,所以多譽。四位也是陰位,但居上卦之下,故位正而不中,因此多懼。 再看三位是陽位,陽剛而居下卦終(極),不處中而處終,所以多兇。 五位也是陽位,但居上卦之中,中而位正,所以多功。 總之,無論怎么觀象析分,道理都是一樣。這里所論爻位貴賤,乃是說的萬事萬物以及生命流程的自然過程本身。先生為長,后生為幼,這就是自然的秩序。尊卑貴賤依此分明。所以說,卦爻的位次區分,乃是自然秩序的象征。讀《易》斷卦必須懂得以此為據。 34、什么是有象無位之爻? 答:有象無位之爻是指乾卦“用九”和坤卦“用六”。在乾卦的六個陽爻后面多一段爻辭:“用九,見群龍無首,吉”。這是沒有爻畫的爻辭。而在坤卦的六個陰爻后面亦多一段:“用六,利永貞”。這也是沒有爻畫的爻辭。因此,后儒讀《易》稱此兩段爻辭有象無位。象是指有象征的意義,位是指有爻畫的位置。有爻象之辭而無爻象之畫,故曰有象無位。 35、為什么說八卦二進制是現代科技的鼻祖? 答:八卦用(——)和(――)兩個符號,表示每一整體事物的“陰”“陽”兩面。并以陰陽互根說明萬物演變的機理。這與數學中的正(+)與負(-)是一致的。現代科學是在平面上用縱橫兩條直線構成一個直角坐標,坐標上就會分割成四個象限,象限內的任何一點都用橫坐標(X軸)與縱坐標(Y軸)的正、負符號表示。從兩條直線的交點即原點出發,規定向右為正,向左為負,向上為正,向下為負。這樣,在四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里,其任何一點的坐標符號必然為(+、+),第二象限必然為(-、+ ),第三象限必然為(-、-),第四象限必然為(+、-)。而在八卦中,是以陽爻(——)為正,以陰爻(――)為負,稱為兩儀。再由兩儀的不同組合,從而構成“四象”。這與直角坐標的四個象限,是完全相同的一碼事,只是表述的方法不同而已。請看下圖: 八卦以三個“——”陽爻或者三個“――”陰爻,三疊構成同一個卦,恰好可以組合成八卦,而且只能組合八個。這不但正和代數的排列原理和方法相一致,而且也正和立體幾何學把空間三個軸(X、Y、Z)分成八個卦限,用三個軸的正、負符號表示立體坐標上的一個點相符合。是誰要貶低中華文化不是現代科學的祖宗?請看: 八卦與立體坐標卦限對應圖為: 由這個對應圖可知,卦所表示的,實際上就是空中的一個物體——抽象的點;所不同的,只是表達符號的差別。洋人用的表達符號為“+、-”,八卦用的表達符號為“——”“――”。 八卦不僅用陰、陽(正、負)概念說明萬物變化機理,而且于萬年前就確定了數理的二進制。它以“太極(即一)”、“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以至無窮,表示數理二進的基本概念。這就是20=1(太極)﹑21=2(兩儀)﹑22=4(四象)﹑23=8(八卦)﹑24=16(十六卦)﹑25=32(三十二卦)﹑26=64(六十四卦)…… 古人為什么之用三個爻,而不用兩個或四個組成一個卦呢?用現代的科學語言回答,叫空間的一個“點”為物體的抽象,是由三維坐標(X、Y、Z)構成的,而一個粒子也是由三個夸克,而不是兩個或四個組成的。這說明,八卦以三爻成卦,乃是現代科學的認知鼻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