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逛書店,已經很少看到小人書了。縱使有,也只是作為一個歷史的遺留物,陳放在書店最不起眼的地方,供讀者朋友憶古懷舊而已。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本叫《小兵張嘎》的小人書,這好像是我看的第一本書。講的是一個叫張嘎的八路軍小戰士,深入國民黨內部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故事。那時我正讀小學,記不清是讀幾年級了。班上有個同學有好多小人書,我們要看都得向他借,他可精著呢,誰要向他借小人書都得幫他削削鉛筆值值日什么的。記不得當時我是付出什么代價才借到這本《小兵張嘎》的,只記得被要求放學前必須還給他。 課間十分鐘,我的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小人書,現在看來十分幼稚的情節那時卻深深地吸引著我。上課鈴響了,心里還惦記著故事里張嘎的生死,想到放學就要還給人家,便在上課時,把小人書攤在腿上偷偷地看。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罰我站了整整一個下午,還通知了家長。我不是差生,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受到這樣的處罰。 幸好我的父親是一名中學教師,他在給我講清了上課時間要認真聽講,不要偷看其他書籍的道理后,沒有規定不允許看小人書。相反,他還主動為我買了許多小人書,記憶中有《鐵道游擊隊》、《閃閃的紅星》等。 看這些小人書的時候,由于年紀小,只是覺得好玩。現在回想起來,許多知識便是來源于那時的小人書,在我還沒有讀四大名著的時候,就從小人書中了解到了其中的一些內容,雖然很膚淺,但畢竟給以后的閱讀打下了基礎。 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少看小人書了。因為現在可供孩子閱讀的書太多了,大量包裝精美、內容豐富的圖書可供他們選擇。不像我們那時,除了小人書,就沒有別的課外書可看,我真羨慕現在的孩子。 可是現在許多家長老師卻不支持孩子讀課外書,認為孩子只要讀好教課書就夠了,擔心孩子讀課外書會影響學習。而我從自己讀小人書中得到的啟示是:在讀好教課書的同時,多讀課外書籍,有利于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提高孩子的文化素養。教科書好比是大米,課外讀物好比是青菜蘿卜,缺一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