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態 剛柔互用 收藏 一個小和尚向老和尚學習禪宗。他講了自己很多心得,希望老和尚給予指點,于是老和尚給小和尚倒了一杯茶。茶滿了,老和尚還在倒,小和尚說“師傅,茶滿了。”老和尚這才住手。小和尚問老和尚:“師傅,請你指點。”老和尚說我已經教你了。小和尚冥思苦想,終于有一天他才明白:如果自己不把舊茶倒掉,又哪有空間來添續新茶?
這只是一個禪意故事。可我們從中,卻學到了自審,學會了發現,嘗試了放空。 人生難免會經歷挫折和失敗,不管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主婦,偶而,我們會一蹶不振,偶而,我們也會久久難以釋懷,可是有誰,曾從這些教訓與經驗中去讓自己成長,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去清楚地認識自己要開始從中倒空呢? 剛參加工作時,我只知道理論,卻很少實踐,做起事情來也不那么得心應手,時常被領導批評教導,說的沒有做的好。苦惱自已為什么沒有從那種死板的框架中盡快地適應社會,然后清醒,其中的差別,你可以把整篇文章背下來,卻不能一次就從實踐工作中得到成功。問題糾結的重點,是本身自己沒有換位思考,也沒有拓寬視野,放空自己,讓新的東西灌輸進大腦,停滯不前就只剩下退步。 朋友A打電話告知,工作進展不順利,愛情之路坎坎坷,迷失方向,質疑價值,猶豫是否應該堅持或者跳槽,處于瓶頸期的她,也許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應該保留自己的優點,剔除自己的缺點,更或許一切歸零,再從角色變換中從頭再來,可是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青春可以再來呢?如果無法肯定被自己放空的東西,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那是否就應該“滿杯”呢?明確不了目標,就無法正確定位,也許正是許多人,不能保持良好“空杯”心態的原因所在吧。 好友B是全職太太,生了孩子后,家庭關系,婆媳關系沒有處理好,還要在繁重的家務中擔當教育撫養孩子的重任,沒有足夠的耐力和毅力,她常常恐懼,后悔自己結婚太早,要孩子太早,失去信心的她在婚姻的變故中,漸漸沒有了自我,責任的重大,自由的缺失,家務的壓力,讓她很難做好,疲憊不堪。沒有把煩惱放空,沒有對缺失自審,沒有用一個“空杯”心態,找到來開解自己快樂的“金鑰匙”,讓很多希望與幸福扼殺在自己搖籃里。 桌上有半杯水,有人說那半杯水是滿的,也有人說那半杯水是空的,心態的不同,也決定了自己的“空杯”狀態。高估自己,只會讓自己摔得更傷,低估自己,又會讓自己沒了地位,可以改變的是水的多少,人的認知,往往就在這一念之間。 學無止境,從故事中,從生活中,積累知識,重新認識自己,審視自己,在逆水行舟中,學會不進則退,在每一次進步面前以新人的姿態去與困難作戰,在每一次挑戰面前,嘗試放空,才能知已知彼,百戰百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