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讀書筆記(精品)(轉載第三部分)
從頭到腳說健康(6-8)五臟六腑之膽
一、膽主生發之機
《黃帝內經》認為肝與膽相表里,“肝膽相照”。
膽的主要功能是主生發——晚上23點到凌晨1點,膽經當令
這個時間段是膽經上崗值班,這時只要膽一生發,一陽生起來,后面的陽就會陸續跟上來,慢慢地全身都會生發;但只要膽不生發,全身就都無法生發。
二、膽病——膽囊炎、膽結石
1、癥狀:
膽生發不起來,人的兩頰就會發青——膽氣郁滯的象;
有的人會面如蒙塵——被壓抑過度的象,一般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和那些常受“夾板氣”的人容易患此疾病。
2、膽囊疾病病因——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1)如睡覺很晚,從來不睡子午覺(子時指晚上23點到凌晨1點;午時指上午11點到下午13點),這種人以文字工作者居多。
(2)暴飲暴食也會引發膽病,因為膽汁的分泌跟食物相關,過度吃飯和飲酒都會造成膽汁分泌的紊亂。
(3)情志過度壓抑也會使得膽無法生發,造成膽囊方面的疾患。
3、膽結石病因
(1)人的氣不足會造成虛火過旺,導致“津”(液體向外滲透)的功能過強,就會使飽和的膽汁溶液產生結晶,于是就產生了膽結石。
(2)蛔蟲的鉆入也是產生膽結石的原因之一。
從頭到腳說健康(6-9)五臟六腑之腎
一、腎的功能
1、腎為封藏之本
《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中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
腎主藏,是精凝聚的地方;精藏在腎里,元氣也藏于腎,可見腎對我們而言意義重大。
精——相當于血里面的營養物質、最精華的東西;
血——帶著精往前走的舟船。
精就像錢,當人體缺少某種東西的時候,比如說缺紅細胞或者白細胞了,這個錢(精)就可以去立刻變現;血這只舟船帶著精往前走。心主血脈,心能夠把血泵出去,使血到達人體的各個末梢。
2、腎為作強之官
《黃帝內經》把腎比作作強之官(相當于大力士)。
我們人的力氣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是從腰來的!從腎發出的力才叫做力量。
做個比方:一般來講古代的戰車上面一定要坐三個人,坐在前面中間的是車夫;左為貴,左邊坐的是君主、將軍或者元帥;右邊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大力士。大力士有兩個用處:一是保護君主;二是要推車。
心和腎之間的相互關系——腎是護佑心的。
最嚴重的一種心臟病是由于腎精大傷所導致的心臟病。
二、腎病與腎的保健
1、浮腫——腎病最常見的癥狀
腎主水,如果腎陽不足,水液就會四溢,造成浮腫以及腹脹、腰痛、肩背痛,
更嚴重的有可能會出現眩暈。
腎與膀胱相表里。腎為里,膀胱為表,一個在里面,一個在外面,腎就相當于妻子,膀胱就相當于丈夫。“夫妻本是同命鳥”,兩方中誰出了問題,另外一方都脫不了干系,會彼此影響。
2、干燥癥——在生活中屬常見病,發病率很高。
干燥癥、水腫這類病雖然是腎病,但從內在的角度來說跟太陽膀胱經的經氣不足有關,正是因為陽的工作力量太差了。
治療這類病的時候,不能只治腎而不治膀胱。
膀胱經——主陽、主氣、主表;人體后面最長的一條很重要的經脈。
腎——主水、主里、主陰。
3、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
(1)癥狀——血脂黏稠、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口渴和便秘
(2)病因——脾、腎兩臟的病變
主要是由于腎精不足造成虛火過旺,津的功能過度,以及營養液的功能不足,最終導致組織液全都排泄掉了,所以就會導致血的黏度過高。
(3)預防與治療
注意飲食結構、鍛煉身體和保證睡眠等一些措施來避免患三高癥。
治療三高癥的首要一點就是一定要做運動,通過加強鍛煉使得膀胱經氣足起來,這樣就能把體內垃圾一類的東西代謝掉,自然就可以恢復健康。
4、房勞與腎耗
勞則氣耗,中醫里說的“勞”都是指“房勞”,耗的是腎氣。
古代所謂用房中術治病的道理:房勞就會出現喘息(里)和出汗(表),過性生活可以使“里”和“表”全都通暢,對健康有益。
過性生活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人只能在身體好的前提下過性生活,這樣內外經脈都會通暢;但在人身體不好的情況下過性生活,就是消耗,而且是重度消耗,因此要慎行。
5、恐則氣下
從情志上講,恐則氣下,過恐會影響腎的功能。氣的下行會導致很多問題,例如下焦腹脹等。¬
從頭到腳說健康(6-10)五臟六腑之大小腸
一、為什么看病時大夫都問大小便如何?
“入國問俗”
“入家問諱”
“上堂問禮”
“臨病人問便”
【原因】:
“肺與大腸相表里”、“心與小腸相表里”、“腎與膀胱相表里”。
大小便的問題不單純是腸胃的問題,問“二便”是在了解肺、心、腎的功能,肺、心、腎跟大小便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系。
比如,當小便出現一些問題時,與腎氣足不足、命門火衰不衰都密切相關。
肺寒的話,一定會導致大腸寒;
小腸吸收出問題,心臟一定出現問題,小腸吸收的東西是跟心連在一起的。
二、大小腸病
1、便秘——大腸常見的問題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就是對病人都要采用望聞問切的方法進行病情甄別,辨明到底是病在太陽證、少陰證還是在厥陰證上。根據證的具體情況對證下藥。
“癥”指是病象,比如說便秘是一種病;
“證”,就是一定要看歸屬問題。只有辨對了“證”,才能下藥。
【認識誤區】
有的人通過吃寒性的食物使自己拉稀,想以此來治療便秘。這個方法不可行,久而久之,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損傷。
【判斷病因】
(1)陽虛便秘——神情比較冷漠,臉上看不到神采,容易疲憊,但沒有腹脹的問題。治療常用白通湯。
(2)陰虛便秘——胸煩氣躁,常吐黃痰。治療常用麻仁丸。
(3)陽明胃實證——常會出現胡說八道、口臭氣粗等癥狀。《傷寒論》治療可用大小承氣湯。
2、泄瀉
病因——濕邪,就是濕氣不化。濕邪不化主要是因為命門火衰,就是人體內的火不足造成。
【五更泄】--早上四五點鐘時狂瀉,而且這種病容易久治不愈。
(1)隔姜灸。
把一片厚厚的姜放在肚臍上,然后放上艾炷點燃重灼肚臍,要長久堅持才會有效果。
(2)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
3、潰瘍性結腸炎
【病史】
一般來說,長期飲用冷飲、飲食習慣不當、處于壓抑狀態以及使用空調,就有可能造成肺寒,久而久之可能形成為胃寒,一步一步往下壓,就有可能形成腸寒,會得潰瘍性結腸炎。
【西醫治療】
(1)到目前為止,西醫仍認為潰瘍性結腸炎是不治之癥。
(2)西醫一提到炎癥就要用抗生素,而潰瘍性結腸炎越用抗生素越糟糕。因為抗生素會改變人體的菌群,不斷的菌群改變會增加治病的難度,越去殺菌,越使得大腸內壁的能量減弱,使治療適得其反。
【拒絕冷飲】
喝冷飲是一大憂患,無節制地喝下去,未來得腸癌的人會越來越多。
要教育一代年輕人,首先就要從拒絕喝冷飲開始。既然明白了得病的原理,就要從源頭上把問題徹底解決。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性,給他們一個健康的未來。這才是做家長的責任,才是真正地關愛孩子。
4、其他大腸病
胃中寒——腹脹;
腸中寒——腸鳴、瀉泄(飧泄,吃的飯沒有被消化,吃什么直接排泄什么);
大腸寒——引發“當臍而痛(肚臍周圍特別疼痛),甚至不能久站,連帶的前陰也會疼痛。
【食療】
(1)當歸生姜羊肉湯:
湯的做法為:當歸3兩、生姜5兩、羊肉1斤,燉煮以后讓病人服用。
這個方子也可以用來對治療產后腹痛、產后瘀血等病。
在冬至前一陽生之際,可以喝,它補陽的作用也非常好,利于養生保健。
(2)蟲草鴨湯
在冬至以后陽氣升起來(要吃平性或者偏寒性的東西,這樣與陽氣互相制約)的情況下,可以喝些來養生。
鴨子屬陰性,本應該烤了吃;中國養生學中所說的煲鴨湯,用的一定是老鴨,就是陰陽之性已經不太明顯的鴨,已經很平和,用它煲鴨湯是取其平性、中性。
5、膀胱病——本節說的膀胱病單純指小便的問題
腎與膀胱相表里,膀胱的氣化功能產生尿,并把尿推出體外。所以人撒尿的問題與膀胱的氣化功能有關。
(1)遺尿
一兩歲的小孩子身體尚未發育健全,在這種腎氣未充足的情況下都會遺尿,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用治療,盡可順其自然。
遺尿對于老人來說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老人的腎陽衰退,已經固攝不住了,固攝的力量與年輕時相比相差很多,氣化能力不夠,所以每次尿的也少,還常遺尿。
有些中年人也出現遺尿,這就要檢查身體的狀況是否有問題了。
(2)癃閉
癥狀:想尿但尿不出來,憋得慌,甚至造成小腹脹痛。
病因:屬于膀胱不能氣化所致。
三、大小腸養生法
1、上廁所時不可說話 ——在日常生活中補腎。
中醫認為,上廁所大小便的時候,一定要咬牙,咬牙能固攝住腎氣,尤其是在腎精上損害偏大的男人。
因為牙為腎之齒,是腎精華的外現。
但不能亂咬牙,死咬著不放更耗腎氣;而應該是“腎齒兩枚如咬物”,就是好像有兩個棗核在兩個后槽牙之間,微微地咬著。
解手的時候處于一個吸氣、氣往里收的狀態。咬牙,并且提起腳后跟,就等于補了腎氣。
2、陰陽熨臍法
運用“熱為陽,冷為陰”的道理來治病,故名陰陽熨臍法。這種方法對治療尿不出、癃閉的問題很有作用。
用一斤蔥白(蔥最前面最白的那段),把蔥須子去掉,搗爛加麝香(麝香主通竄、開竅的,因為不通才會脹痛,但最好避免使用該藥),用紗布包好,分成兩包。取一包放在肚臍(神闕穴)上,用熱熨斗熨五分鐘,不可燙灼皮膚。另外一包用冷熨斗熨。反反復復用冷熱熨斗熨幾次。
3、外達法
有的人在外面凍著了,回家后撒不出尿來。因為氣化不足,導致憋在里面尿不出。
用蔥白煎成一鍋湯,倒入桶里,人在里面泡著,水要沒過肚臍,泡著泡著身體就開始冒熱氣,如果這時候有了尿意,就尿在桶里,因為人一旦出來后就會感覺到冷,尿就又憋回去了。
四、蔥、姜和大蒜的妙用
1、蔥的妙用
蔥有幾個別名——菜伯、和事草、肺之菜等等。
(1)菜伯
中醫給蔥取的名叫“菜伯”,就是認為蔥是菜里的大哥,這也說明了蔥很被看重。
(2)和事草
生用主辛散,是開散的;
熟用主甘溫,偏甜、偏溫性。
吃北京烤鴨的時候會將蔥絲卷入餅中一起吃,道理就在于鴨子本身是寒性的,與生蔥一起吃就符合飲食的平衡特性了。
(3)肺之菜
蔥還有一個特性是外實里空,而且蔥白是入肺的。
吃蔥對人體非常有好處,它有發汗解肌的作用,通上下之陽氣、通竅;此外,它還能通二便。蔥既能補肺,還能滋潤大腸,對人體的上下都有好處。
蔥還有個好處,它可以通氣解毒。古人認為蔥可以解魚肉之毒,所以在做魚做肉時多放一些蔥是非常好的。在菜中放蔥對人體也有好處,會利耳明目。
(4)白通湯——宣三焦、通行三焦的藥
其主要成分就是蔥白、附子和干姜。
蔥白在這味藥里的作用就是宣散上焦,從五行的顏色來說,白顏色也是入上焦的;干姜為黃色,是疏通中焦的;附子是黑色的,是入下焦的。
(5)蔥白和生姜煎湯煮
如果女性懷著孕,突然感冒了,可以將蔥白和生姜煎湯煮用,喝掉后人會微微發汗,感冒就好了。
用食療的方法解決感冒,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像妊娠傷寒、著涼感冒一類的疾病,可以一邊喝煮好的蔥白生姜湯,一邊用熱水泡腳,讓身體微微出汗,這樣既可治病,又不會對身體和胎兒造成傷害。
【禁忌】
蔥在中藥里避諱跟蜜和棗同食,兩者相沖。
2、姜的妙用
姜的特性是辛溫、散寒、發表的;分生姜和干姜兩種。
干姜是母姜,是經過炮制的。干姜是入里的,用干姜就是在體內幫助人疏通氣機,干姜通經脈的效果很好。像里虛的證就會用干姜,胃氣不舒的話也會用干姜。
生姜是走表的,表被憋住的時候會用到生姜,用生姜來在表層幫助人體疏通氣機。
(1)生姜可以止嘔,稱其為“嘔家圣藥”。
如果人嘔吐不止或者有嘔吐癥的話,生姜是非常好的藥。它可以把痰邪、淤滯的濕邪都散掉。姜皮還可以消水氣,消水腫,利濕的效果特別強。如果我們的身體有麻痹不通的地方,也可以用姜。
(2)生姜可以通神明,用于暴卒、中風以及痰性中風、竅被憋導致出現突然的暈倒昏迷等病癥。
中醫里有一個方子,用姜汁和童便來降火,去救突然暈倒的人。這是因為姜可以開痰,姜汁能夠把痰宣開,竅也就不再被憋了。童便就是小男孩兒的尿,它有個很好的作用,因為它是從人體出來的,用它時就會走熟路,向下走,對人體的損傷也小,可以降火,把上面壅滯的火邪給拽下來。
(3)生姜可以解野禽的毒。
古人認為野禽非常喜歡吃一種中藥——半夏,由于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野禽身體內也會帶有某種毒性。而生姜是最好的解藥,能夠解野禽身體內的毒。因此,燉制野禽的時候一定要加生姜。
(4)用生姜治療感冒。
如果外出突然著涼了,剛有感冒癥狀,最好用生姜、大棗、蔥白一起煮成姜汁湯,上邊喝姜湯,下邊泡腳,上床后就會發汗,第二天就基本好了。
如果是內傷而致的感冒,這么吃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棗和姜能起到固攝脾胃的作用,蔥白可散去肺寒。
【生活常識】
(1)生活中有的人有一個不良習慣,喜歡往黃酒或者在其他酒里放些姜絲。
中醫認為,久食生姜并同時再喝酒,人體內會形成積熱,這樣就容易使得眼睛出問題,此外還會使痔瘡加重。
(2)“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
夏天,人的陽氣像大樹一樣,會浮在外面,人體的五臟六腑很虛弱,內臟恰恰是最寒濕的,所以夏天一定要吃溫熱的東西。因此,湯里加上姜這種辛溫的東西,會對人體起到一種保護的作用。
人在冬天也有自保功能,身體把陽氣全部收回來,用以保護內臟,這時候容易造成五臟六腑郁熱的格局,吃些清涼順氣的蘿卜就可理順氣機。
(3)“上床蘿卜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藥方”。
人每天晚上上床睡覺時不能思想焦慮,也別讓脾胃帶著很大負擔去休息,所以上床前吃點清涼順氣的東西,讓身體保持通爽,會有利于睡眠。晚上睡覺前吃點白蘿卜或脆蘿卜,可以養人的脾胃。假如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把吃水果的習慣改成吃幾片蘿卜,會對身體很有好處。
起床時之所以吃姜是利用姜的生發之機,起床就是要生發起來,再用姜助一把力。
(4)“夜不食姜,秋不食姜”
夜是主合的,要關閉,天地之氣都關閉了,而生姜是主散的。如果夜里吃生姜,那就是天地之氣都關閉時,還在拼命地去發散,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秋天是主收斂的,跟夜一樣,也是主收的、主合的。這時候吃姜也是不符合養生規律的。
3、大蒜的妙用
從藥性上講,大蒜屬辛溫類,開胃健脾,但是由于其味道過濃,一般不把它放進藥里。
現在的人已經逐漸認識到,大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經常吃生蒜,對預防很多疾病都有好處。
生活中,有的人酷愛辛辣或者味道特別濃的、具有某種極端性味道的食物,比如臭豆腐,這其實說明這些人有郁滯、竅不通的情況,需要吃這些東西幫助宣竅。中醫認為奇臭或奇香的東西能通竅,比如在竅被憋住的情況下,可用蘇合香丸來開竅。
(1)大蒜也能起到開竅的作用。
大蒜對五臟都有很好的通利作用。大蒜可以去寒濕,也可以避瘟疫。總而言之,它對免疫力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幫助。
(2)吃蒜和蔥還可以化肉食
做肉菜的時候放蔥蒜的道理就在于此,對日常生活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3)大蒜止鼻血
有的人經常流鼻血不止,民間有個方子,就是把大蒜搗成汁,貼在腳心的涌泉穴上。這樣可以引壅在上面的火下行,達到止鼻血的目的。
(4)大蒜治水腫
如果腿上出現水腫,民間也有個方子,把蒜搗成汁敷在肚臍上,這種方法可以通下焦、利水,同時可以通便。
(5)大蒜還可以用來做灸,可以用它來隔蒜灸。
最好用很辣的獨頭蒜,把它切成厚片放在肚臍上,然后灸,這對治癰疽、癰瘡非常有好處。
【注意事項】——蒜不可以多食。
多食蒜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對眼睛不利。因為蒜是走清竅的,走眼睛,過食蒜容易造成眼睛的損傷或者神經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