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要一有點不舒服就會尋求藥物的幫助,但近來的很多研究都發現,適當的飲食和運動才是對付疾病的最好辦法。在《哈佛健康通訊》上,科學家就7種常見疾病,提出了不用藥物就能治好疾病的方法。他們認為,對于治療這些疾病,非藥理學方法可能和藥物治療同樣有效。這7種疾病如下: 1.關節炎 方法之一就是減肥,以便減輕關節的疼痛。如果在減肥的同時,再積極鍛煉,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增加身體的靈活性。對于已經很瘦,或者不能減肥的病人,選擇游泳等不會給關節賦予過多負荷的運動也可以起到治療作用。 2.膽固醇過高 如果少吃一點油膩(尤其是含動物油)的食品,你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就會下降5%左右。另外,適當的多吃含可溶性纖維的食品也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的含量。 3.認知能力退化 記憶訓練等“大腦訓練”可以讓老人們保持敏捷的思維能力。不過,做身體運動的效果,可能比單純的腦力運動更好。 4.抑郁癥 很簡單,每天都進行體育鍛煉就能得到不錯的療效。 5.糖尿病 鍛煉仍是很好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濃度,因為在運動時,肌肉能更好地吸收胰島素,加快血糖的分解速度。另外,少吃糖果和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濃度。 6.高血壓 減肥、多運動、少吃鹽,就能有效降低血壓。 7.骨質疏松 負荷運動可以給骨骼增加壓力,為了應對壓力,骨骼就會更加密實、粗壯,阻止骨質疏松的進程。當然,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也很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