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面肥的概念 在19世紀,人們發現作物除了根系能吸收所需的營養物質以外,還可以通過作物的莖葉吸收養分,這種吸收方式被稱為葉面吸收。作物通過葉面(包括部分莖表面)滲透擴散方式吸收養分的施肥方法稱為植物根外施肥(也就是一般說的葉面施肥),這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施肥措施。它的作用是強化作物營養和防治作物缺素癥,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種好方法。 葉面肥就是以液態噴霧形式施用于植物葉面的各種肥料。 二、葉面施肥的優點 葉面肥料使用時均配制成液體形式,其優點是: 1、肥效高 一般情況,施用氮、磷、鉀化肥后,常常受土壤酸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等因素的影響,而被固定、淋失,降低了肥效。葉面施肥則可避免這種現象,提高肥效。葉面肥料直接噴施在葉面上,不接觸土壤,避免由于土壤吸附、淋洗等帶來的不利因素,因此利用率較高,可以減少肥料總用量。 葉面施肥具有較高的利用率,還有刺激根部吸收的作用。在保持同等產量的條件下,通過多次葉面噴施可節約土施氮磷鉀肥料的25%。 2、省時省工 把葉面肥料與農藥混合進行一次作業,不僅可節省操作費用,還能提高某些農藥的功效。經研究證明,葉面肥料中的無機和有機氮化合物對農藥的吸收和轉移有促進作用;表面活化劑能改善肥藥在葉面的擴散性和延長易溶養分的吸收時間,葉面肥料的酸堿值能產生緩沖作用,提高某些農藥的吸收率。 3、作用快 葉面肥料比根系肥料作用快,葉面施肥可以及時迅速的改善植物營養狀況。一般來說,葉面施肥要比根部吸收快,如葉面噴施1-2%濃度的尿素水溶液,經測定在24小時后便可以吸收1/3;噴施2%濃度的過磷酸鈣浸提液,經過5分鐘后便可以轉送到植株各個部位。由此看出,葉面施肥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植物需要的養分,保證植物正常生長。 4、污染低 硝酸鹽是導致致癌物質之一。由于不科學和過量施用氮肥,促使硝酸鹽在地表水系和蔬菜類作物中存在和積累,已引起人們日益關注。人體吸入的硝酸鹽有75%來自于蔬菜類作物,因此采用葉面施肥于蔬菜種植,不但可以減少土施氮肥,保持既定產量,還可保證無污染的蔬菜。 5、針對性強 作物缺什么就補什么?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缺乏某一種元素,它的缺乏癥會很快從葉面上反應出來。可以根據作物葉片缺乏特征,及時噴施補充。 6、補充根部對養分吸收的不足 植物苗期,根系不發達,吸收能力弱,容易出現苗黃、苗弱現象。植物生長后期由于根功能衰退,吸收養分能力差。通過葉面施肥可以起到增加產量、改善品質的作用。尤其是對果樹、蔬菜類作物,葉面施肥效果較為明顯。 但葉面肥料的濃度和一次用量均有限制,不能大量噴施。特別是大量養分元素和次量養分元素,葉面施肥只能作為根部施肥的一種補充模式,使用時的溶液濃度一般都在2%以下,否則可能造成燒傷作物。因此較適用于用量較少的微量元素。 三、葉面肥的類型、發展趨勢 1、葉面肥的分類 葉面肥按其存在狀態分為固態和液態兩種;按營養元素可分為微量元素葉面肥、氨基酸類葉面肥、腐植酸類╱海藻氨基酸類等;按養分種類可分為單元葉面肥、多元葉面肥等;按肥料類型可分為無機型葉面肥、有機型葉面肥、有機無機結合型葉面肥、生長調節劑型葉面肥、微生物型葉面肥等。 2、葉面肥的發展趨勢 早在20年代,前蘇聯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就開始研制葉面肥,60年代日本和西歐出現了商品葉面肥,我國80年代初也開始研制葉面肥,并取得一定成果。 葉面肥料經過幾十年的更新發展,目前已有數百種產品,各種葉面肥應用效果也不同,早期的葉面肥料由于品種比較單一,且大多以大量元素為主,作物對大量元素的需求較大,而葉面肥料用量較少,因此增產效果不十分明顯。近來,隨著多元葉面肥的生產,肥料類型的更新,葉面肥料的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增產效果也越來越明顯。 從我們對目前葉面肥的產品類型統計上看,微量元素類最多(50%以上),其次為氨基酸類(26%),再次為腐植酸類(約15%),海藻氨基酸類(近5%),同時有少量有機可溶性肥料廠家(近5%),后二者多為近2-3年才開始出現。 從產品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各種植物生理活性╱營養物質的廣泛采用; 如何促進葉面肥有效成分的高效吸收,主要是微量元素螯合及濕潤劑、鋪展劑及浸透劑的綜合應用; 部分突出特色營養元素(如Ca、K、Fe等)產品的出現; 部分葉面肥產品,如應用在大棚蔬菜方面,一些殺菌劑的應用(這也可能與其企業也生產農藥產品有關)。 另外,通過對國外葉面肥技術的檢索分析,其主要特點是: 十分重視肥料本身的綠色、安全性,多采用從各種植物中提取的各種天然活性物質,如風化煤中的黃腐酸、海藻中的海藻酸等作為葉面肥中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在強調葉面肥基本作用的同時,更注重突出該類產品的針對性,注重突出對作物某一特殊營養物質的補充作用; 對于微量元素,基本上是全部采用螯合形態,以增強微量元素的穩定性和吸收效果; 較強調葉面肥的定期施用性。 四、當前葉面肥應用的主要問題及市場前景 通過廣大科技工作者及農化推廣部門的共同努力,葉面肥應用作物品種不斷增多,應用面積不斷增加,增產效果越來越明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為我國農業生產發展作出了貢獻。但由于受到生產條件、應用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當前葉面肥應用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技術到位率低。葉面肥應用必須掌握一定的施用技術,對各種葉面肥的理化性狀、養分含量、施用時期、使用方法都要正確了解和掌握,同時要結合土壤、氣候、作物品種等地域性因素的影響,才能發揮葉面肥的肥效。許多農戶對正確使用葉面肥的技術掌握不深,往往一哄而上,盲目施肥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葉面肥的應用效果。 (2)肥料價格高,有的一小袋產品要賣到3元錢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葉面肥的應用進程。 (3)品種多,質量參差不齊。目前經農業部登記檢驗的葉面肥品種有數百種,在市場上銷售的則有上千種,如果不加選擇拿來就用,有時就會造成負面影響。 (4)總體用量不大。葉面肥多用于果樹、蔬菜及棉花、花生等經濟作物,在大田作物上的應用比例則較小。目前,國內一年葉面肥總消費量約為4-5萬噸,產銷量在千噸以上的已屬較為大的葉面肥企業。 4 葉面肥的應用展望 盡管葉面肥的應用還存在許多不足,但葉面施肥技術作為作物施肥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葉面肥料可應用于絕大多數作物,而對于葉菜類作物,如青菜、大白菜等,塊根作物,如榨菜、馬鈴薯等,以及水稻、柑桔、藺草等,應用葉面肥效果尤其顯著。 目前葉面肥應用開始向混合型、多元化、高養分、環保型方向發展。隨著葉面肥品種的不斷更新,生產成本和肥料價格的下降,葉面施肥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葉面肥必將出現大范圍、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