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1年以來,通脹重壓就使得一股加息熱潮在新興經濟體蔓延:泰國、韓國、巴西、以色列、匈牙利、印度、印尼等國的央行紛紛宣布了加息決定。近期,加息“接力”將不再是新興經濟體的專利。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發達經濟體增長前景有所改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又開始向其他商品和服務領域蔓延,全球的加息預期都在普遍增強。
中國:加息劍指通脹 存準率和利率繼續處于上調期
中國人民銀行8日晚間宣布,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此次加息離上次加息僅隔一個半月,有分析認為,央行高密集度的貨幣政策主要劍指居高不下的通脹預期。同時,加息也是流動性管理之需,對于抑制市場資金需求、打開央票等公開市場操作空間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2011年,防通脹和管理市場流動性將成為貨幣政策焦點。在高通脹預期短期難解、市場流動性過剩壓力趨大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存款準備金率還是利率,都將繼續長期處于上升通道里,接下去的日子里,央行再出臺任何貨幣政策都不會讓市場太意外。詳細>>>

美國:保持寬松貨幣難度驟增
接近100%,這是最新美國期貨市場交易數據所顯示出來的美聯儲今年12月的加息幾率。如愿加速的經濟增長和意外改善的就業狀況,讓市場對美國通脹前景的擔憂情緒驟然升溫,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問題隨之再度被各方熱議。
美國東部時間2月9日10時(北京時間9日23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面對美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就美國經濟及美聯儲“退出”刺激性貨幣政策等問題發表證詞。鑒于其上周仍將美經濟現狀描述為“高失業、低通脹”,伯南克在證詞中更可能重申其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立場;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美聯儲保持寬松貨幣政策年內不變的難度已驟然加大。詳細>>>
與新興市場截然相反的是,盡管大宗商品價格正在上漲,美國的通貨膨脹卻保持在低水平,低于美聯儲2%的非正式目標。但由于美國增長前景的改善,以及出現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蔓延至其他商品和服務的風險,債券市場的長期利率已經走高,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也在增強。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8日達到3.721%,為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自2008年12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而且旨在壓低長期利率的6000億美元債券購買行動也還沒有結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