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軍作為電影業內的資深人士,不但了解透徹,重要的是他敢說真話。本報記者王海欣攝 這是一張大熟臉,喜歡看電影的觀眾肯定知道他,他就是高軍,北京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北京盛世華銳電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電影圈內打拼數十載,從最初的宣傳發行,到之后的資深策劃,乃至到現在的投資制片。高軍的電影之路見證了電影圈這十幾年來的風風雨雨,更親身感受到電影業的人情冷暖,用他的話說,“早就夠寫本書了,這里面的故事比不少電影都精彩。”而當他做客京華茶館時,更是幽默地稱,自己經歷過電影業的高潮和低谷,但現在趕上了電影業的黃金時期,現在除了做幕后外,自己還當了不少影片的配角。“我愛演反派,但生活中我是個熱心腸,可沒有銀幕上那么壞。” 產業鏈完整方能知己知彼 高軍一上來就直接炮轟業外游資,特別是一些不懂行的投資人,他們的盲目投機心理對國內電影產業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后果,增加了市場風險。高軍表明,要想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做到制片、發行和院線這條產業鏈的完整,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在這個業內不是瘸子就是瞎子和傻子。“我自己現在也做投資,投資了20部影片,一部也沒虧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掌握了這條產業鏈三個最基本的環節。”他舉例,去年11月他投資的小成本驚悚片《密室之不可告人》選在《西風烈》上映一天后緊跟上映。當時許多業內人都不理解,《西風烈》投資7000萬元,高群書導演更喊出了2.5億的預測票房。而《密室》的投資只有400萬,怎么能雞蛋碰石頭呢?“我當然明白這之間懸殊的差距,但我心里有底,作為新影聯院線的業務人員,我已經提前看過了《西風烈》,明白該片有一些先天的弱點和不足,所以敢用《密室》來貼身奉陪,結果《西風烈》全國最終票房6600萬元,而小成本影片《密室》的票房2600萬,性價比大家一目了然。”高軍解釋,制定影片上映時間和檔期必須知己知彼。 杜絕跟風否則下場很慘 那到底投資什么樣的電影能賺錢呢?高軍笑說:“只要路子對,什么類型都能賺錢,但要謹記一些規矩,我總結了16個字‘性價比好、題材穩定、稀缺類型、杜絕跟風’,但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高軍透露,正是因為許多電影人沒有研究透這16個字,以致許多資深影人都翻了船。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對《葉問》系列的跟風,電影《葉問》成功后,在2010年有一批“葉問”的跟風之作上映,其中首當其沖的是《葉問前傳》,還有吳思遠投資的《功夫詠春》,文雋制作的《李小龍》等,“我們在佛山開拍《葉問2》時,葉準的大弟子冼國林先生就對我說,我們也要開拍一部《葉問前傳》,票房一定會超過《葉問2》的,我當時就對他說,也許你連我票房的一個零頭都到不了。”果不其然,最終《葉問2》票房達到2.38億,而《葉問前傳》票房只有600多萬,高軍說這個成績連《葉問2》零頭的零頭都沒有到。而《功夫詠春》和《李小龍》也都是香港資深電影人投資的,這些影片一樣面臨著失利,為什么呢?高軍認為,錯在跟風:“《葉問2》已把葉問精神做了很好的詮釋,而甄子丹的葉問形象也已深入人心,葉問這兩年由于曝光率過高,已有些透支消費了,觀眾肯定會有審美疲勞。” 馮小剛王中軍因利而合 說起目前國內電影界的掌故,高軍更是如數家珍。他說目前國內主要投資人和導演的組合有三大。首先是馮小剛和王中軍:“他們是利字相連,走到一起的。”據高軍介紹,當年紫禁城公司扶植小剛導演拍攝了《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和《沒完沒了》后,馮小剛導演聲名鵲起。這時華誼的王中軍找到小剛表示,愿意每年出400萬元的價格與馮小剛簽下合作約。這個價格在當時確實誘人,但馮小剛還是先找到紫禁城的老總張和平表示,自己和紫禁城有著深厚的感情,“這邊華誼出400萬元,紫禁城只要給200萬元我就不走”,但紫禁城畢竟不是民營公司,因為機制的問題不能拿出這么多錢,所以小剛導演才正式和華誼聯手,轉年便拍攝出了賀歲片《大腕》,此后小剛導演和中軍、中磊兄弟倆的合作也越來越默契,相繼有《手機》《天下無賊》《集結號》等一系列大片的出爐,乃至這兩年的《非誠》系列和《唐山大地震》,他們這對組合也成了中國電影市場最賺錢機器的代名詞。 張藝謀張偉平義字當頭 至于張藝謀和張偉平,高軍認為這“二張”組合全因為一個“義”字而聯手。張偉平最初給老謀子投資的電影是1996年的《有話好好說》,那部電影沒賺錢,但張偉平沒有任何怨言,隨后又接連投拍了《幸福時光》《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結果全都不賺錢,但張偉平還是篤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老謀子的手段。直到2002年一部《英雄》的出爐,中國電影市場徹底給改變了,超高的票房成績讓電影首次變成了社會話題,這部電影也標志著中國電影業轉型進入了大片時代,更奠定了張藝謀中國電影第一導演的地位。“說實話,這些年很多投資人給張藝謀開出過更高更好的條件,但老謀子和張偉平的情誼確實牢靠,這就全靠那個‘義’字。” 姜文馬珂氣場相投成功 說到大腕組合,當然不能不提到時下最火的姜文和制片人馬珂。高軍認為他們兩個人是因為“氣”才攜手作戰的:“就是氣場,姜文自2007年《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收2000萬元后,一直憋著股子勁希望能證明自己,而馬珂是做電視劇出身,在電影界尚屬新人,所以他也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兩人碰在一起,脾氣相投,也就一拍即合了,事實證明,相當成功。” 為不笑場寫角色小傳 除身兼投資人、發行人和院線負責人外,高軍這兩年還頻頻在大銀幕上亮相。高軍說,其實自己早年也演過戲,但最近接戲還是從馬儷文導演的《我叫劉躍進》開始,在那部電影里,高軍扮演貪官老藺,角色老謀深算,陰險毒辣,高軍演得入木三分:“我不會演戲,在電影學院上的是文學系,個人雖然喜歡演戲,可真正的表演卻從來沒有學過。”正因為不會演戲,高軍告訴記者,自己演老藺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笑場,“每次和劉信義演對手戲時,就想笑。最后還是劉信義教了我一招,讓我回去寫一個角色的小傳。”高軍寫了一個大約1400字的角色小傳,里面分析了這個人物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等。“真的特別管用,再面對攝影機時,我立刻覺得自己就是老藺,他的舉手投足全出來了。”難怪電影學院的鄭洞天教授看完電影后,對高軍說,你演的這個老藺最像。從那以后高軍就迷上了演戲,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大約接演了19部電影,全都是反派角色。“我覺得演反派挺鍛煉人的,反派不好演,層次把握很難,但我很喜歡。”高軍笑著舉了一個例子,自己一個投資伙伴的妻子,看過高軍演的電影后,回家對丈夫說:“你小心點,那高軍夠壞的,和他做生意,一定要提防著。”高軍知道這件事后大笑著對投資伙伴的愛人說:“您這話是對我表演的最高褒獎了,您兩口子放心,我生活中可沒那么壞。” ■茶博士札記 最愛戴西服禮帽 高軍老師現在走到哪兒都戴著一頂黑色的西服禮帽。性格爽快的他說,現在歲數大了,頭發也少了,長出來也是白的,我這人嫌麻煩,索性就都給刮干凈了,一點不留。戴這帽子覺得很好玩,演壞人都不用找道具了,什么年代的都合適,一舉兩得。茶博士謝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