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塔、第三泉由來】 相傳太湖邊有個上浜村,五代十國時期,列國紛爭,苦煞百姓,大家都怕本地出皇帝,被逼去打仗,不料有一天,上浜村大白天里忽然烏云密布,雷雨交加,只聽一聲巨響,一座寶塔從天而降。當地百姓不知是福是禍,這時候,有個想做皇帝的人借機說:“喜事啊,寶塔鎮龍地,皇帝出這里。”百姓一聽,氣上心來,男女老少動手砸塔,連塔身也砸得斜了,那座寶塔竟騰空而起,恰巧齊天大圣大鬧天宮后回花果山路過此處,見一座寶塔在空中飄蕩,便用金箍棒一撥,準備帶回花果山,但行到蘇州西北上空,見虎丘景色誘人,忍不住手舞足蹈,寶塔失手落地,落在山頂,可惜沒放正,有點斜,吃剩的半個仙桃也落在半山腰化為半個石桃了,夾在腋下的一壺美酒也在山上砸開了一座“鐵華巖”,這個巖泉形狀如瓶,第三泉水質甘冽,其名源于唐人陸羽賞評, 唐代文人劉伯芻也是品水高手,在遍嘗全國佳水后評出前七名,鎮江揚子江金山中泠泉為第一,無錫惠山石泉為第二,蘇州虎丘石井為第三。明正德年間,長洲知縣重疏井泉,大學士 王鏊撰《虎丘復第三泉記》有“虎丘第三泉,其始出于陸鴻漸品定”之說。 |
|
來自: 蘇迷 > 《云巖寺塔(虎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