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2000多個指標狂熱癡迷人的感悟曾幾何時,對指標狂熱癡迷,四年來,多少個日夜,挑燈夜戰,收集了2000多個指標,當然99%來自眾多論談各位高手、版主的指標,1%是本人所謂優化后的組合指標。最后研究來研究去,得出一個結論,任何指標的變化,離不開價與量。透過現象看本質,簡單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真實的。
下面談論研究成果: 價的表現形式就是K線,量的表現形式就是VOL!這是本質、它是赤裸裸的,也是最真實的。任何指標的延伸都以此為基礎,延伸越復雜離本質越遠,越無效。K線與VOL就如一個裸體女人,其它指標公式就如她的衣服、化妝;最后進行整容。所以指標公式很容易失去她的本性,變成一個虛假的東西。看一看MACD吧:從價格C延伸出兩條均線MA,再從兩條均線延伸出其差值DIFF,再從其差值延伸到平均差值DEA,再延伸到DEA與DIFF的2倍差,從而得出的精典指標MACD,作一個數學計算:如果每次延伸的參考性是90%,MACD延伸5次的參考率為:0.9的5次方;最終的參考性是59%!然而我所收集的指標中,有很多從MACD延伸出的指標,更多的指標延伸幾十次、上百次,其參考性可想而知。所以我刪除。 結論一:指標復雜的運算只能帶來參考性的下降,離本質越近參考性越強。 炒股這么多年,都是在牛市贏利,熊市回吐,甚至于總體虧本,我們有那么多的指標,那么多所謂極品、跟莊、資金、選股等漂亮指標,然而大部分人仍然會吐出本應該有的利潤,有時還吐點血,所以我認為關健點在于:看清趨勢。在趨勢向好時,我不管你怎么騙我,我不出,在趨勢變壞時,不管你怎么忽倏,我就是不進。包括政策在內,趨勢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沒有人能夠抵擋住趨勢,好比社會的發展,不是以個人意識為轉移的。是一種必然,我們為什么放棄必然的趨勢,而去追求那些不確定的偶然買賣點呢? 結論二:趨勢是我們唯一的參考,指標的重心應在趨勢判斷,而非買賣點。 結論三:指標參考越多,操作難度越大,失敗的可能性越大。 結論四:指標只是參考,主力只有做多才能獲利,目的是利潤最大化。 結論五:克服人性的弱點,形成自己的贏利模式。 |
|
來自: martinstock > 《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