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點2009-12-20 21:15:52閱讀534評論12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有時候形式決定了內容,結構左右了節奏。2004年11月29日,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油”) 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表面看是錯判油價走勢累計虧損5.5億美元,實質上是毀在法人治理結構上。在我國,因公司治理結構不善而走向破產的企業不勝枚舉,公司治理結構不規范已成為中國企業的硬傷。 有資料顯示,中國企業平均壽命只有8年。究其原因,80%的企業死于治理結構。雖然早在1994年,我國就頒布了《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可惜多數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流于形式,企業自身并未充分認識它的重要性,致使治理結構不能發揮真實有效的作用。于是,在其后的《創業板管理辦法》中又開始對公司治理提出了從嚴要求,而且,從2009年7月1日起,《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也率先在上市公司中開始施行。 所謂公司治理結構(Corporate Governance,又稱法人治理結構、公司治理)是一種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是一國政治經濟體系中的企業制度安排。這種安排決定了企業為誰服務,由誰控制,風險和利益在投資人、管理層、員工和相關利益群體之間怎樣分配,以及企業高管層的架構及決策機制。公司治理結構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如何保證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即協調股東與企業的利益關系;二是企業內各利益集團的關系協調。 也就是說,公司治理結構不僅規定了公司的各個參與者,例如,董事會、經理層、股東和其他利害相關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而且明確了決策公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條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不一致而產生的委托—代理關系。公司治理的目標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預公司的日常經營,同時又保證經理層能以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萬寶路是國際著名香煙品牌,之所以長期獨霸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關鍵在于其所屬機構(奧馳亞集團)的治理結構很規范,并以此保證其股東會、董事會和管理層能相互制衡、協調運轉。比如: 1、 股東會為非常設機構,一般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以投票的方式決定公司重大事項。 2、 董事會至少由9名成員組成,董事通過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一年,可以連選連任。并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行政委員會、財務委員會、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公共事務及社會責任委員會6個專業委員會,協助董事會處理某一領域的具體事項。 3、 管理層由12名成員組成,董事會主席兼任首席執行官。集團總部對各子公司的管理控制主要通過規劃、預算、投資、人事和財務監督等方式實現。 由此看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由四大部分組成: 1.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由公司股東組成,所體現的是所有者對公司的最終所有權; 2.董事會,由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對公司的發展目標和重大經營活動作出決策,維護出資人的權益; 3.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對公司的財務和董事。經營者的行為發揮監督作用; 4.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是經營者、執行者。 更多內容:http://gaoyang0755.blog.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