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勸、中、假、絕”等文言實詞的含義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2、通過探討,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是一個人獲得教養(yǎng)的重要方法; 3、學習運用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來說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說理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yù)習要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學生,我們的首要任務(wù)是什么? 我們不僅現(xiàn)在要學習,將來走向社會還要不斷地學習,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說:“學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來“勸學”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勸學》。 二、解題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風格。 三、簡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髯拥闹饔小盾髯印范怼T摃伞墩撜Z》、《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四、整體把握 1、聽錄音,糾正自己預(yù)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 2、檢查預(yù)習 給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吾嘗跂而望矣 (3)、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其曲中規(guī) (5)、輮以為輪 (6)、雖有槁暴 (7)、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8)、君子生非異也 3、教師作朗讀提示 為了突出強調(diào),有時需要重讀,有時還需要讀后稍作停頓。例如,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yīng)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同學們要根據(jù)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三段,應(yīng)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 4、指定三名學生朗讀課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 明確:“學不可以已”。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五、具體研習 (一)研習第一段。 1、誦讀第一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質(zhì)疑。 3、指名翻譯下列句子。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 譯:即使又曬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每天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 4、歸納“于”的用法。 5、討論。 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 6、學生齊讀第一段。 (二)研習第二段。 1、誦讀第二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質(zhì)疑。 3、指名解釋下列詞語。 跂:提起腳后跟。致:達到。絕:橫渡。假:憑借。 4、歸納“而”的用法。 5、請同學們找出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 明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請同學翻譯) 6、討論。 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 7、學生齊讀第二段 (三)研習第三段。 1、誦讀第三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質(zhì)疑。 3、指名解釋下列詞語。 焉:。之:。 4、討論。 這一段作者闡述學習應(yīng)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有哪些?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 5、學生齊讀第三段 六、問題探討 荀子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如果我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主學習、從師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說說理由。 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學習,從師而學的最終目的是對“教養(yǎng)”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識的擁有。 七、課堂小結(jié) 1、荀子主張“學不可以已”,這個“學”當然指“學習”,但是他到底“勸”什么學習什么呢? 明確:課文中,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從上句的“故”字看,這是荀子通過一組比喻得出的結(jié)論。從這一點看,荀子勸學是“勸”人們首先要學習做人。另外,“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這一句同樣著眼于品德的養(yǎng)成。在荀子看來,學習可以改造人惡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所以,學習的對象是明確的,也就是品德的學習。 歷史和現(xiàn)實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國。時至今日,先賢的宏聲巨音仍回響在現(xiàn)代都市和鄉(xiāng)村的上空,引領(lǐng)著人們求善、求美。 2、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作者連用很多比喻,反復(fù)論證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妙語連篇,具有激蕩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語言大師。請同學們根據(jù)板書試背課文。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運用比喻、對比等論證方法的好處。(課本第39頁第3題) 3、完成《學習與評價》第25-26頁,第5-6題。 九、組內(nèi)討論,全班交流,教師歸納板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