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稱的“紅眼病”是傳染性結膜炎,又叫暴發火眼,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炎。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兩類,其臨床癥狀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結膜炎為重。該病全年均可發生,紅眼病是通過接觸傳染的眼病,如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洗臉用具、水龍頭、游泳池的水、玩具等。因此,該病常在幼兒園、學校、醫院、工廠等集體單位廣泛傳播,造成暴發流行。
紅眼病, 紅眼病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細菌1-2天內開始發病,且多數為雙眼發病。傳染性強,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復感染(如再接觸病人還可得病),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流行快,患紅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內造成廣泛傳播,不分男女老幼。
紅眼病多是雙眼先后發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痛,像進入沙子般地滾痛難忍,緊接著眼皮紅腫、眼眵多、怕光、流淚,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有的病人結膜上出現小出血點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膿性,有時在瞼結膜表面形成一層灰白色假膜,角膜邊緣可有灰白色浸潤點,嚴重的可伴有全身不適、發熱、頭痛、頭昏、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紅眼病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時,可有暫時性視物模糊或虹視(眼前有彩虹樣光圈),將分泌物擦去,視物即可清晰。如果細菌或病毒感染影響到角膜時,則畏光、流淚、疼痛加重,視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疾病癥狀
紅眼病多是雙眼先后發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痛,像進入沙子般地滾痛難忍,緊接著眼皮紅腫、眼眵多、怕光、流淚,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有的病人結膜上出現小出血點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膿性,有時在瞼結膜表面形成一層灰白色假膜,角膜邊緣可有灰白色浸潤點,嚴重的可伴有頭痛、發熱、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紅眼病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時,可有暫時性視物模糊或虹視(眼前有彩虹樣光圈),一旦將分泌物擦去,視物即可清晰。如果細菌或病毒感染影響到角膜時,則畏光、流淚、疼痛加重,視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紅眼病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細菌1~2天內開始發病,且多數為雙眼發病。傳染性強,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復感染(如再接觸病人還可得病),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流行快,患紅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內造成全家、幼兒園、學校、工廠等廣泛傳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臨床表現
自覺患眼刺癢如異物感,嚴重時有眼瞼沉重、畏光流淚及灼熱感。有時因分泌物附著在角膜表面瞳孔區,造成暫時性視物不清,沖洗后即可恢復視力。由于炎癥刺激產生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患者早晨醒來時會發覺上下瞼被分泌物粘連在一起。當病變侵及角膜時,畏光、疼痛及視減退等癥狀明顯加重。少數患者可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癥狀。
檢查時可見眼瞼腫脹,結膜見上下瞼被分泌物連在一起。當病變侵及角膜時,畏光、疼痛及視力減退等癥狀明顯加重。少數患者可同時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癥狀。
檢查時可見眼瞼腫脹,結膜充血呈鮮紅色,以瞼部及穹隆部結膜最為顯著,嚴重的結膜表面可覆蓋一層易于揉掉的偽膜,所以又稱偽膜性結膜炎;球結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腫,失去透明度。角膜與結膜表面、瞼緣等部位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覆蓋。也可出現結膜高度充血水腫并伴有散在性小點片狀出血。角膜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卡他性角膜邊緣浸潤或潰瘍。
一般說來,發病3~4日,病情即達高潮,隨即逐漸減輕,約10~14日逐漸痊愈。引起病情較重者,可伴有全身癥狀如體溫升高及全身不適等。癥程可持續約2~4周。本病常雙眼同時或相隔1~2日發病。
診斷檢查依據
1. 眼睛發紅,暴發流行,傳染性強;
2. 結膜高度水腫充血、球結膜下出血;
3. 雙眼疼痛、發燙、燒灼、畏光、流淚、自覺眼睛磨痛,等重度刺激癥狀和水樣分泌物;
4.嚴重者,可出現并發癥。
注意事項
不用公共毛巾和臉盆。患者的毛巾、手帕、臉盆要單獨使用,用后煮沸消毒,以免再傳染。
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忌食辛辣之品,辣椒、蒜、大蔥、生姜、洋蔥、韭菜、蓼蒿、芥末等辛辣之品,能溫陽而助風熱時邪,并可耗損肺胃之陰,使肺胃積熱加重,使風熱時邪與肺胃積熱搏結難去,而不利于紅眼病的早期康復。
忌腥膻發物,紅眼病患者應忌黃魚、鰻魚、鱔魚、蟹、蝦、牛肉之類腥膻發物,否則導致風熱之邪更盛、熱毒愈益內盛,給治療、康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宜食用馬蘭頭、枸杞子、冬瓜、苦瓜、綠豆、荸薺、香蕉、西瓜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可作輔助性治療食用。
最好閉眼休息,以減少眼球刺激。有助于康復。
治療措施
紅眼病患病后要積極治療,一般要求要及時、徹底、堅持。一經發現,立即治療,不要中斷,癥狀完全消失后仍要繼續治療1周時間,以防復發。在患眼分泌物較多時,宜用適當的沖洗劑如生理鹽水或2%硼酸水沖洗結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簽擦凈瞼緣。也可對患眼點眼藥水或涂眼藥膏。如為細菌性感染,可根據檢查出的菌種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藥水滴眼,根據病情輕重,每1~2小時點眼藥1次,常用眼藥水有10%~20%磺胺醋酰鈉、0.1%利福平、0.25%氯霉素、0.3%氟哌酸眼藥水等,晚上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如0.5%四環素、紅霉素眼膏防止眼瞼粘著,每次點藥前需將分泌物擦洗干凈,以提高療效。對混合病毒感染的結膜炎,除應用以上藥物治療外,還可用抗病毒眼藥水,如可用0.1%羥芐唑眼藥水、0.1%皰疹凈、0.1%無環鳥苷眼藥水等,每日2~3次,必要時還可應用干擾素等。有條件時可進行細菌培養,并作藥敏試驗,以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紅眼病也可采用中醫治療,中醫稱本病為暴發火眼眼,一般為外感風熱邪毒所致,故宜驅風散邪,清熱解毒,常用瀉肺飲和銀翹解毒丸。
當炎癥控制后,為預防復發,仍需點眼藥水1周左右,或應用收斂劑,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狀態,預防復發。
并發角膜炎時,應按角膜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