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植時間:核桃適宜在溫暖、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和黑壤土上生長,宜在陽坡和背風處栽植。在荒山丘陵地區發展核桃,應先修梯田,挖大魚鱗坑,做好水土保持。定植時間,春季在土壤解凍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前,在春季干旱地區,秋栽又比春栽成活率高。翌春發芽早,生長健壯。秋栽苗要培土防止苗木抽干。方法:把苗干彎成弓形固定、培土,以不露樹干為主。第二年春,破土扶直樹干。 2、栽植方法:核桃苗木主根很長,挖坑深寬各0.8—1米,先將表土和基肥填入坑底,距坑口地表20厘米左右。栽植時,把浸泡好的根系充分吸水的苗木用剪子修一下根后,垂直放入坑中,根系向四周舒展,然后填土踏實,與地面平齊為止,再灌透水、封土。 二、整形修剪: 為使核桃提早結果、豐產、穩產、合理整形修剪是一項很重要的栽培技術。核桃的修剪時期與一般的果樹不同,在果實采取后,葉未變黃前進行,在華北地區以“白露”至“寒露”間修剪最好。這時候修剪,氣溫雖低,傷口愈合慢,但養分損失少。幼樹因未結果,可提早修剪,在“處暑”氣節即可開始,春季修剪一般在“立夏”前后進行,過晚則因枝葉過大,消耗養分過多,不利樹木生長。 1、幼樹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培養好樹體骨架,打好基礎,迅速擴大樹冠,促使提早結果,早期豐產。核桃的樹形一般為疏層分散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 (1)疏層分散形:中心領導樹比較明顯,主枝5—7個,分2—3層,這樣樹形枝條多,樹冠大,產量高,整形重點是定干高度1.5—2.5米,土壤條件差,留干要低,主枝著生位置和方向要配置得當。主枝間的距離1—1.5米,不能過近,基部三主枝的第一側枝距主干1.5米左右,過近會形成把門側,越向樹冠外圍各側枝間的距離越應縮小。要注意保持中心領導枝的生長優勢。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換頭,這是不同于其它果樹修剪的重要特點。 (2)自然開心形:中心領導干不明顯,2—3個主枝,為2叉或3叉結構,為使核桃幼樹加速擴大樹冠,增加枝條數量,達到結果和早期豐產,可采用夏剪和秋剪的方法,促進較多的側芽抽生新枝。夏剪在斷枝生長即將結束時,將50厘米以上的發育枝剪去頂部2—3個芽,以促進側芽的發芽和枝條充實,增加來年的發枝數量,秋剪是在落葉前進行,剪剪外延長的發育枝頂部不充實部分或枝長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剪口在中上部充實飽滿的外芽上,使期逐年擴大樹冠和抽生較多的發育枝。對于過密的1年生細弱枝條可適當剪去。 2、結果枝的修剪:核桃結果母枝的頂芽是混合花芽,一般不可每截,只剪去密生的細弱枝、枯枝、病蟲枝、重疊枝,使通風透光,促生充分實健壯的結果母枝和發育枝。 (1)結果母枝的修剪:樹冠外圍1年生長的健壯枝常是明年的結果母枝,一般不短剪,但結果母枝過多時,會造成樹冠郁閉,影響通風透光,需適當疏去部分細弱的結果母枝,以穩定產量、促進樹體正常發育。 (2)延長枝的修剪:對15—30年生的盛果期樹,樹冠外圍各組主枝頂部抽生的1年生延長枝,可在頂芽下2—3芽處進行短截,如頂部枝條不充實,可向在飽滿芽處剪截,以擴大樹冠和增加結果部位。 (3)徒長枝的修剪:徒長枝大多由內膛骨干枝上的隱芽萌發形成,在生長旺盛的成年樹和衰老樹上發生較多,過去多從基部剪去,稱為“清膛”。近年來開始利用徒長枝結果。據河北、山東等省的經驗,內膛空虛部分的徒長枝,可依著生位置和長勢強弱,在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有飽滿芽處短截,剪后2—3年即可形成結果枝,增補空隙,擴大結果范圍,達到立體結果的目的。 (4)下垂枝的修剪:在分叉處回縮,同時剪除干枯病蟲枝,過密的下垂枝要逐年砍除。 核桃屬深根性果樹,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溫濕氣候,屬半陽性植物,pH值5.5~7.0之間,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處種植,較豐產穩產。繁殖山核桃以播種育苗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條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發芽前進行,但春植宜早莫遲。 山核桃屬胡桃科(juglanagceae)核山桃屬(CavyaNatt)植物。約有20個種,其中4個種原產我國,1984年浙江林學院在安徽金寨發現一個新種。原產北美的有11個種。 一、分布區域 我國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浙江的臨安,淳安,吉安,桐廬和安徽省的寧國,歙縣,績溪,旌德等縣。浙江省近年種植面積約25.05萬畝,總產6300噸,占全國山核桃總產的85%,而主產在臨安縣。 二、栽培意義 山核桃種仁味美可食,含蛋質7.23%,含油率48%~53%,多者達69%,每百公斤堅果可榨取高級食用油及工業用油27~30公斤。果殼可制活性炭,總苞可提取單寧,木材可制作家具及軍工用。 山核桃具有耐陰,對土壤酸堿度適應強的特點,是荒山坡營造經濟林的良好樹種,還具有開花期遲,收獲期早,結果生育期不受霜冷之害,殼果體積小,耐貯運可遠銷,山核桃壽命長,一經種植,可多年收獲。 三、栽培特點 山核桃是風媒花,在雌雄花器和開花期間,多陰雨,氣溫低于10℃,或降溫幅度大,對傳粉坐果極不利。山核桃樹高大,干性強,頂芽及附近芽易抽生,中下部萌發力弱,為促幼樹早結果,對骨干枝可適當短截。為管理方便,通常在進入盛果期(10~15年)去頂,控制樹高在5米左右。 山核桃屬深根性果樹,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溫濕氣候,屬半陽性植物,pH值5.5~7.0之間,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處種植,較豐產穩產。繁殖山核桃以播種育苗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條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發芽前進行,但春植宜早莫遲。 四、主要種類和優良品種 1.主要種類 山核桃(C.cathayensisSargent)樹高30米左右,皮光滑,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7片。堅果卵形或廣橢圓形,頂端大,殼厚,1公斤約有292粒,種仁肥大,常4裂,經脫澀后味美,供炒食或加工糖果糕餅用料,也榨油。 2.優良品種 圓果種絕大多數山核桃屬于該類型。堅果尖卵形,果頂尖銳,左右兩半歪斜大小不對稱,果殼厚,內壁有兩大分隔,6個小分隔,殼較易剝,種仁常完整。 扁果種堅果扁圓形,果頂尖,稍有突起,基部圓,殼較厚,內壁有3大分隔,再分為9個小分隔,因殼內溝紋多,剝殼較難,剝出的種仁多不完整。 薄殼種主要產于臨安地區,殼厚0.08~0.10厘米,出仁率46%,出油率72%,品質佳,目前種植數量少,應大力繁殖推廣。 3.長山核桃(C.illinoensiskoch) 長山核桃與山核桃是同屬異種植物。又名薄殼山核桃,美國長山核桃。原產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灣南部。據吳耕民教授考查,在1900年左右,由美國女傳教士引入我國江蘇江陰。目前我國引種分布較廣,南京,江陰,淮安,杭州,臨安,溫州,廈門栽培的較多,但至今尚無建立商品基地。 長山核桃其堅果種仁味美,在胡桃果樹中品質最佳,可生食,炒食或作糖果,亦可榨油;木材堅固強韌,紋理致密,可作國防用或制作精美家俱。樹姿雄偉,宜作行道樹或河岸水庫堤旁樹,容易繁殖,除嫁接外可根插,枝插,適宜南方溫暖,濕潤環境種植。 長山核桃由于樹體高大,不便管理,再是進入豐產期遲,較多品種雌雄花不能同時開,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長山核桃在我國尚無加工商品生產,在美國經工廠進行分級,清洗,碎殼后,果仁多為制作糖果,面包,冰淇淋或小食品的原料。 五、采收加工及市場 通常9月上,中旬果實外部總苞顏色由綠或藍綠色轉變為黃褐色,即成熟。若受精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空果則不易分離,以此可區別優劣果實。脫苞后的堅果要立即用蒸煮脫澀,烘干,否則很易變質。不能及時處理的堅果,應薄薄的攤在室內通風處陰干。 我國目前加工產品主要有椒鹽山核桃,山核桃糖等,因產量有限,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好。 核桃樹凍害后的處理措施 核桃樹凍傷后,一定要盡快采取防凍措施,以免影響來年的產量和病害發生。 1、樹干保護 (1)4—5級凍害的核桃樹,為防止凍害加重和腐爛病的大發生,應立即涂抹護樹將軍涂刷或進行樹干刷白工作。 (2)雪后及時清除樹干周圍積雪,地溫回升,地表解凍后,4年以下樹以樹干為中心,鋪設1平方米左右塑料地膜。 2、施肥澆水 (1)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3月上中旬)立即施肥澆水一次。采用環狀或輻射狀施肥溝法,大樹株施有機肥50kg,尿素1—2kg;幼樹株施尿素0.2—0.5kg,施肥后馬上澆水。展葉后樹體噴施0.1—0.3%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根外追施。 (2)土壤解凍后對樹盤盡早進行松土,有條件地方對林地進行全面翻耕松土。 3、適時修剪 (1)對2級以上凍害樹在芽萌動至展葉前(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分清枝干凍害部位,進行適時適度修剪。剪除枝干枯死部分,對剪口用3—5度石硫合劑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涂抹消毒。將剪下的枝條運出林地集中燒毀。 (2)5月上、中旬,對修剪后枝條上的萌枝、新稍進行選留工作。選擇培養新的骨干枝及結果枝組,剪除背上枝、直立枝、過密枝、交叉枝等,盡快恢復樹勢、樹形。 (3)5月中、下旬,對地上部整體凍死實生幼樹和嫁接部位凍死的樹,對枝干上的萌枝新稍進行選留工作,選擇培養新的幼樹樹干和需嫁接新稍,剪除其它萌枝新稍,進行夏季芽接。 4、腐爛病防治 (1)核桃樹凍害后易發生次生病害—腐爛病。早春(4月上、中旬)一經發現腐爛病及時防治: 病斑刮除:用利刃將腐爛病斑刮除,刮口成“長梭”狀,邊緣平滑完整。自病斑起將0.5㎝寬的完好皮層一同刮除,切不可留下病斑組織。 涂藥:用護樹將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倍液,或5—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刮口進行涂抹消毒,然后刷波爾多液保護傷口。 5.刮口保護 刮口涂藥后,用布條或深色塑料條包扎刮口,以利傷口愈合。將刮下的病斑組織集中收集,運出林地燒毀,切不可將刮下的病斑組織留在林地內。腐爛病防治要做到“刮早、刮小、刮了”。 (中國植保網) 栽培技術: 1、栽植時間: 核桃適宜在溫暖、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和黑壤土上生長,宜在陽坡和背風處栽植。在荒山丘陵地區發展核桃,應先修梯田,挖大魚鱗坑,做好水土保持。定植時間,春季在土壤解凍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前,在春季干旱地區,秋栽又比春栽成活率高。翌春發芽早,生長健壯。秋栽苗要培土防止苗木抽干。方法:把苗干彎成弓形固定、培土,以不露樹干為主。第二年春,破土扶直樹干。 2、栽植方法: 核桃苗木主根很長,挖坑深寬各0.8—1米,先將表土和基肥填入坑底,距坑口地表20厘米左右。栽植時,把浸泡好的根系充分吸水的苗木用剪子修一下根后,垂直放入坑中,根系向四周舒展,然后填土踏實,與地面平齊為止,再灌透水、封土。 二、整形修剪: 為使核桃提早結果、豐產、穩產、合理整形修剪是一項很重要的栽培技術。核桃的修剪時期與一般的果樹不同,在果實采取后,葉未變黃前進行,在華北地區以“白露”至“寒露”間修剪最好。這時候修剪,氣溫雖低,傷口愈合慢,但養分損失少。幼樹因未結果,可提早修剪,在“處暑”氣節即可開始,春季修剪一般在“立夏”前后進行,過晚則因枝葉過大,消耗養分過多,不利樹木生長。 1、幼樹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培養好樹體骨架,打好基礎,迅速擴大樹冠,促使提早結果,早期豐產。核桃的樹形一般為疏層分散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 (1)疏層分散形:中心領導樹比較明顯,主枝5—7個,分2—3層,這樣樹形枝條多,樹冠大,產量高,整形重點是定干高度1.5—2.5米,土壤條件差,留干要低,主枝著生位置和方向要配置得當。主枝間的距離1—1.5米,不能過近,基部三主枝的第一側枝距主干1.5米左右,過近會形成把門側,越向樹冠外圍各側枝間的距離越應縮小。要注意保持中心領導枝的生長優勢。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換頭,這是不同于其它果樹修剪的重要特點。 (2)自然開心形:中心領導干不明顯,2—3個主枝,為2叉或3叉結構,為使核桃幼樹加速擴笫鞴冢 黽又μ跏 浚 锏澆峁 馱縉詵岵 剎捎孟募艉頹錛艫姆椒ǎ 俳 隙嗟牟嘌砍檣 輪ΑO募粼詼現ι ぜ唇 崾 保 ?0厘米以上的發育枝剪去頂部2—3個芽,以促進側芽的發芽和枝條充實,增加來年的發枝數量,秋剪是在落葉前進行,剪剪外延長的發育枝頂部不充實部分或枝長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剪口在中上部充實飽滿的外芽上,使期逐年擴大樹冠和抽生較多的發育枝。對于過密的1年生細弱枝條可適當剪去。 2、結果枝的修剪:核桃結果母枝的頂芽是混合花芽,一般不可每截,只剪去密生的細弱枝、枯枝、病蟲枝、重疊枝,使通風透光,促生充分實健壯的結果母枝和發育枝。 (1)結果母枝的修剪:樹冠外圍1年生長的健壯枝常是明年的結果母枝,一般不短剪,但結果母枝過多時,會造成樹冠郁閉,影響通風透光,需適當疏去部分細弱的結果母枝,以穩定產量、促進樹體正常發育。 (2)延長枝的修剪:對15—30年生的盛果期樹,樹冠外圍各組主枝頂部抽生的1年生延長枝,可在頂芽下2—3芽處進行短截,如頂部枝條不充實,可向在飽滿芽處剪截,以擴大樹冠和增加結果部位。 (3)徒長枝的修剪:徒長枝大多由內膛骨干枝上的隱芽萌發形成,在生長旺盛的成年樹和衰老樹上發生較多,過去多從基部剪去,稱為“清膛”。近年來開始利用徒長枝結果。據河北、山東等省的經驗,內膛空虛部分的徒長枝,可依著生位置和長勢強弱,在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有飽滿芽處短截,剪后2—3年即可形成結果枝,增補空隙,擴大結果范圍,達到立體結果的目的。 (4)下垂枝的修剪:在分叉處回縮,同時剪除干枯病蟲枝,過密的下垂枝要逐年砍除。 核桃屬深根性果樹,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溫濕氣候,屬半陽性植物,pH值5.5~7.0之間,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處種植,較豐產穩產。繁殖山核桃以播種育苗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條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發芽前進行,但春植宜早莫遲。 核桃的幾種優良品種 核桃的幾種優良品種: 1、香玲:樹勢較旺,直立性強,中熟品種,單果仁重6.6克二年見果,三年單株產量6公斤,殼光華美觀,出仁率60%,風味好,抗病性強。 2、遼核1號:晚熟品種,平均單果仁重6克,三年產量單株5公斤,出仁率55%。 3、遼核4號:晚熟品種,平均單果重6.62克,豐產性強,三年生株產5.5公斤,出仁率57%,抗病性強。 4、 中林1號:中熟品種,平均單果仁重6.6克,出仁率55%,三年單株產量10公斤。 5、 元豐:樹冠開張,呈半圓形,樹條密,較短,新稍綠褐色,為雄先型早實品種,測花芽比例為64.2%,每果枝平均坐果率1.95個,堅果平均單果重10.27-13.48克,每公斤78~90個左右,殼面光滑,美觀,商品性狀好,縫合線緊,殼厚1.3mm,仁飽滿,可取整仁或半仁品種皮黃色,微澀,品質中等,出仁率46.25~50.5%,仁脂肪含量68.66%,蛋白質19.23%,平均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產仁385至400克,元豐核桃主要特點是豐產,對黑斑病,炭疽病有一定抗性,堅果品質中等。 6、 豐輝 :豐輝核桃為早食品種,樹姿較直立,生長勢中庸,樹冠呈半圓形,以中短枝結果為主,每果平均坐果1.6個,堅果長橢圓形,平均產單果重9.5~15.4克,每公斤75~105個,殼面刻溝較淺,較光滑,商品改善好,縫合線緊,殼厚0.9~1.0mm取仁極易,可取全仁,內種皮淡黃色,仁飽滿,美觀味香,內種皮無澀味是該品種的主要特點,出仁率54.6~61.2%,仁脂肪含量61.7%,蛋白質含量22.9%,平均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產仁208克,豐產,堅果品質上等,對黑斑病,炭疽病具有一定抗性,適宜在土層深厚,較肥沃的立地條件下栽培。 核桃種植技術: 一、建園與栽植 1.園地選擇 核桃樹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在年平均氣溫9~16℃之間,年降雨量500~800毫米,海拔600~1200米的地區均可種植。核桃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廣泛,但因其為深根性果樹,且抗性較弱,應選擇深厚肥沃,保水力強的壤土較為適宜。核桃為喜光果樹,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園時應選擇南向坡為佳。 2. 栽植方式和密度: 核桃的栽培方式應根據立地條件,管理水平來確定。在土壤、肥水條件一般的丘陵山地可采用株行距3m×4m。土深厚、土質良好、肥力較高的地區株行距3m×5m,也可采用5m×6m或6m×7m的株行距。 3.授粉樹配置: 核桃屬于雌雄同株異花授粉,且雌雄花常常不遇,而且核桃花屬于風媒花,花粉粒大、重,有效授粉距離短,建園時最好選用2~3個能夠互相提供授粉機會的品種。如某一品種選為主栽品種,可每2~3行配置一行授粉品種,原則上主栽品種同授粉品種的最大距離應小于50m,授粉品種比例為2~3:1。 二、栽植技術 1.栽植時期: 核桃栽植時期有春栽和秋栽兩種。秋栽尤其適宜于北方春旱多風地區。秋栽樹萌芽早,生長壯,但應注意冬季防寒(埋土是最好的方法)。而對冬季氣溫較低,保墑良好,凍土層很深,冬季多風的地區,宜于春栽。春栽在早春土壤解凍之后即可栽植。 2.栽植方法: 栽植前,應先挖好1m見方的定植穴,并將表土放在坑的一邊,深層土放在坑的另一邊。同時把苗木的傷根、爛根剪除。并放入水中浸泡半天或根系蘸泥漿,使根系充分吸水,以利成活。 栽植時,將表土與土糞或圈糞混合填入坑底,然后將苗木放入。栽植苗木最好由2人操作,一人扶持苗木,另一人填土。扶持苗木的人一要掌握栽植深度,二要用手舒展根系。苗根全部用細土埋嚴后要輕輕向上提動苗木,使土與根系密接,再覆土埋嚴、踩實。這樣,把每一條根都舒展開,吸收范圍大,苗木易成活。 苗木在穴中的深度,應與其原在苗圃中的深度相同,過淺,易遭干旱、凍害和病害,過深,緩苗慢、苗木生長不健壯。但各地的土質不同,栽植深度可有一定的差別,一般沙地栽植可稍深些,粘土地栽植可略淺。 栽后要修好樹盤,充分灌水,注意灌水一定要足,否則影響成活。待水滲下后,在樹盤下覆少許土,春栽要覆蓋地膜。 對土質粘質或下層為石礫的田地,挖定植穴時應適當加大,并須采用換土、增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為根系及苗木以后生長創造條件,否則,即使栽植成活,也結果不良。 3.栽后管理: (1)檢查成活及補栽 及時檢查成活情況,苗木死亡的,要及時補栽。 (2)苗木防寒 秋栽苗木,應于土壤結凍前彎倒埋土或整樹套塑料袋,塑料膜做成直徑為20~25cm的圓筒狀,長度大于樹高7~8cm,并填滿濕土。來年萌芽前撤去膜、扒開土、苗木放出即可。春栽苗木,為防春季大風,可在主干上套一報紙,報紙做成一端封口的圓筒狀,直徑2cm左右,或購買市售的防寒塑料袋。 (3)定干 苗木萌芽后,即可定干,定干高度參見整形修剪部分。剪口距芽的距離應保持2cm左右,定干后要注意剪口涂漆。 三、幼樹及結果初期樹的管理 核桃結果初期,樹體處于營養生長大于生殖生長階段,此階段生長發育的好環,直接影響著樹形的形成和產量的提高。為了保證樹體正常發育,防止發生“小老樹”或枯死現象,并為以后的豐產穩產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建園以后,應加強對核桃幼樹的綜合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是核桃樹生長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土壤狀況和管理水平,制約著核桃樹的生長和結果。為了促進幼樹生長,每年要進行多次中耕除草和松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改良土壤通氣狀況,促進土壤難溶態養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年生長季內要做到“有草必除,雨后必鋤,灌水后必鋤”。如果人力不夠,每年有兩次除草必須進行,一是開花以后,一是入伏以前,這兩次除草不僅應及時,而且應深鋤。從而可有效控制草荒,達到疏松土壤蓄水保墑目的。 2.園內施肥: 肥料種類:肥料的種類不同,施用的時期也不一樣。現據肥料所含營養成分不同,將肥料分成兩類: ①有機肥料 即廄肥、堆漚肥、人糞尿、餅肥、綠肥等。有機肥料所含的營養元素比較全,不但含有氮、磷、鉀主要元素,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有機肥料肥效較高,而且長效,有改良土壤結構,調節土溫作用。每年施肥均應以有機肥料為主。核桃園多為山地、丘陵地,土層瘠薄,有機質含量更低,為保證核桃高產穩產,每年均應增施大量的有機肥料。 ②無機肥料 通稱“化肥”。一般都具有某一種養分含量高、速效性強、施用方便等特點。但是這種肥料不含有有機質,僅含有一種或幾種主要營養元素,長期單獨使用一方面會使土壤板結,另一方面會使植物營養不平衡。所以一般應與有機肥料配合使用。無機肥料肥效迅速,但持效期短。 3. 施肥時期: 核桃在整個生長時期,不斷地吸收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其對養分的吸收,在一年中,在不同年齡階段并不均衡,它有吸收量最多的關鍵時期。一般在8月中旬~10月,土壤水分狀況也較好,根系正處于秋季生長活動的高峰時期,樹體積累和貯藏較多的養分,有利于生長和結果。秋施有機肥可提高土壤孔隙度,利于果園積雪保墑,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可提高地溫,減少根際凍害。 追肥:主要追施化肥,尤其是氮肥。追肥是在核桃需肥的關鍵時期或者為了調節生長和結果關系時應用,是基肥不足的一種補充。追肥主要是在樹體生長期進行,以保證核桃當年豐產和健壯生長。根據核桃幼樹生長及結果特點,追肥可在以下三個時期進行。 1)開花前 此期正值根系第一次生長期和萌芽開花所需養分競爭期。此期追肥有利于促進生長,減少落花,提高座果率。這次追施主要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可追施硫酸銨、硝酸銨、尿素等。時間是3月下旬。施肥量為全年肥量的30%。 2)開花后 主要作用是減少落果,促進幼果的迅速膨大及新梢生長和為花芽分化做準備。追肥種類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同時應增施適量磷、鉀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20%。 3)硬核期 一般進入硬核期后,果實生長逐漸轉緩,種仁開始充實,此時追肥可滿足種仁發育所需要的大量養分。同時此時也是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積累,也有利于花芽分化,為第二年的豐產穩產打下基礎。以氮、磷、鉀復合肥料為主。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20%。 4. 施肥量: 核桃樹的需肥情況,因樹齡、樹勢、結果量及環境條件等變化而變化。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每年株施尿素約100g,過磷酸鈣30g,硝酸鉀10g;結果初期每年每株施尿素約300g,過磷酸鈣250g,硝酸鉀80g。基肥用量每株折合50~100kg,且保證每年均施。 5. 施肥方法: ①根部施肥 可以采用環狀施肥、行間溝施、穴狀施肥、輻射狀溝施肥。 ②葉面噴肥:可以噴施0.3~0.5%尿素、0.3~0.5%氯化鉀、1.0~3.0%過磷酸鈣浸出液等。 6.果園灌水: 在核桃樹生長期間年降雨量達到600~700mm,而且分布均勻的,基本上可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降水不足,或者降雨分布不均,那就需要通過灌溉加以補充,無論幼樹或大樹,都要加強土壤水分的調節。 灌水的時間、數量和方法,可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水分狀況、降雨狀況及核桃生長發育情況而定,一般年灌水3~4次即可。 灌水時期: ①早春灌 核桃萌動前后,要完成芽的萌動、展葉、開花及新梢抽長等復雜過程。而這個時期,北方地區正是春旱季節,抓好萌動以前的早春灌,對于促進前期生長極為有利,同時還可防止春寒、晚霜的危害。 ②盛夏灌 北方地區在立夏后易出現高溫干旱天氣,這時葉片易萎蔫,妨礙正常的蒸騰作用和光合功能。尤其對定植后的1~2年生樹,根系比較淺,抗早性差,此期更需灌水。 ③冬前灌 在土壤結凍前充分灌水,結合秋翻地施入基肥,,可促進根系吸收,增加貯藏養分的積累,提高樹體積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