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江門人逐步富裕起來了,很多人手中都有了閑錢。那么,手中的這些閑錢該如何投資,讓“錢生錢”?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人們的投資理念日趨成熟,商鋪已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不少嗅覺敏銳的投資者已經提前入市。
對此,有關投資專家分析,商鋪投資是不少江門市民投資的熱門選擇,并以高回報率、高升值空間的特點居股票、基金、住宅投資前列,但要做這項投資切勿輕率。選擇商鋪是一門大學問,近日記者就如何選擇商鋪,如何規避投資風險等問題咨詢了有關專家和投資者,希望給商鋪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 四大要素決定投資成敗 對于高利潤與高風險并存的商鋪投資,投資該如何選擇才能掘金有道呢?有關投資專家提醒說,商鋪投資和股票、證券等投資都一樣,有多大利潤也有多大風險,四大要素決定商鋪投資的成敗。 資深房地產人士林英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商鋪投資能否成功,取決于四個要素,一是地段,二是交通,三是位置,四是管理模式。如果這四大要素能夠完美結合,其商鋪投資會頗有成效。 林英華說,地段是決定商鋪價值的關鍵。 處于差不多的位置,但能看到明顯標識的商鋪才更有競爭力,消費者便于聚集,形成一定的消費磁場,如東華一路的金華商業中心、購書中心、東華大廈等項目組成了較強的商貿核心。地段與城市規劃有直接的關系,比如江門的金匯世紀廣場以前也是個比較冷清的地方,現在卻成了繁華的商業中心,以前最繁華的長堤風貌街現在卻風光不再。 其次是交通。 在商業追求最大貨物銷售范圍的原則下,商用物業周邊的交通是否便利,交通費用是否較低,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常安路步行街和五邑商業城,有20多條公交線路的支持;而位于迎賓大道的金匯世紀廣場,交通非常便利,還有多條公交線路直達。 第三是商鋪的具體位置。 一層商鋪的價值永遠是最高的,商鋪的售價和租價都隨樓層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別。投資者選擇首層商鋪的投資回報較高,但風險也較大;如果投資眼光不錯,選擇二、三層商鋪的投資風險較小,回報也可觀。 第四是經營管理模式。 這是對商場鋪位而言的,這對整個商場的經營和發展影響較大,包括聘請的管理公司、營業時間、服務意識等,市場的運作方式一定要與消費需求相吻合。 選擇商鋪要注意“四看” 林英華分析說,投資商鋪需要有獨特的眼光,因為商鋪的巨大投資和其不可變性,導致商鋪投資中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不要理所當然地以為繁華地段的商鋪就一定是旺鋪,選購商鋪一定要實地去“看”。 首先要看人流量,商鋪的好壞最終決定于人流量。說到人流量無非是固定人流、流動人流、客運流,真正支撐商鋪的是固定人流,其次是流動人流、客運流(公交站、地鐵站等)。 其次要看商鋪周邊人員結構,商鋪區域內居住人口從事的職業和行業,直接影響商鋪的市場消費,例如高檔商品房區域內的高級白領人口比例高,其市場消費就高,而普通工薪階層較密集區域,其購買力相對較低。 第三要看商鋪周邊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與職業或行業類別比例是相輔相成的。商鋪區域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比重的增加會使商鋪區域對金融服務等產業的需求。商圈內產業的遷移,會帶來人口的遷移,例如金融機構進駐、辦公大樓的增多自然造成對周邊服務的需求。 最后是看馬路的寬度,所謂“寬街無鬧市,鬧市無寬街”,越是人行道狹窄、馬路不寬的街道,其人流量反而越大,商氣也就越濃;而馬路寬闊的街道,由于是交通主干道,其人氣反而不易聚集。
近期,江門樓市推出的商業地產項目有好幾個,商家展開的種種優惠一個比一個誘人。那么,購買商業地產項目到底該怎樣識別其品質,又該如何保證投資回報率呢?有關投資專家建議,投資者在購買過程中應關注以下五大元素,保證商鋪投資的回報率。 元素一:周邊消費要具持續支撐力 資深房地產人士林英華說,商業項目周圍的消費力是決定投資回報的最關鍵因素。江門一些商業地產項目依托新建居住區的居民作為現成的消費人群,為商鋪投資奠定了回報基礎,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但要保障回報率,除了附近已有的社區居民外,周邊還應具備一些具有支撐力、延續性的消費人群,如在步行可達的范圍內有產業園區、商務區或寫字樓等工作人群集中的項目,商業項目可以依附這些項目開發更加豐富的經營業態。 元素二:項目規模與消費人數匹配 從事商業地產策劃多年的鄧永健指出,在確定周邊消費人群具備一定消費能力,并且產品定位正確的基礎上,投資者還必須了解商業經營面積與周邊消費群體數量是否相匹配,例如,一個經營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項目,如果其坐落的居住區內常住人口為2萬左右,那么平均每人1平方米的商業面積顯然不能帶給投資者足夠的回報,一般來說,人均商業面積在0.5平方米以內就已經能夠滿足正常的經營和消費需求。 元素三:布局應能構成人流交織 鄧永健說,商業布局能否將商場內的人流有效交織,推動旗艦店之外的商鋪經營,是投資者必須在購買前明確的因素之一,例如,某新建商圈的一個大型購物商場,其引進的幾個時尚服裝、鞋帽等主力消費品牌全部分布在臨街門店,并且內堂處于半封閉狀態,雖然堂內也有很多高檔品牌,但很多消費者都只是在門店流連,進入內堂的人數還不足門店的1/4。還有一些項目,雖然旗艦店定位合理,但小商鋪與之距離較遠,光顧人群相對較少,商鋪業主也無法實現盈利,因此,投資者在購買商鋪前還應當留意項目的旗艦店輻射范圍大小、內外堂溝通性能、購物人群交織有效性等問題,以免開張后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元素四:過濾噱頭求實質性回報 承諾回報是眼下商業地產項目中很流行的招商方式之一。有業內人士透露,有些項目承諾的回報方式看似誘人,其實并不合理,投資者應當更理性地分析招商噱頭,選擇真正實質性的經營回報,例如,某項目提出的“一次性回報”概念,必須在業主全額購買商鋪并繳納其他稅款等費用后,再按相應的比例返還回報額。這種看似直觀又高回報的投資方法,其實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投資者要“金睛火眼”看清楚。 元素五:定位專業水平決定收益 確保后期收益還要取決于項目經營管理者的專業水平。鄧永健指出,要判斷管理團隊是否專業,最直觀的方法便是觀察產品定位與區域消費特點是否吻合,例如,坐落于五邑城附近的商業項目如果選擇高檔商品,那么與之大眾生活型的消費需求不夠貼近,不如定位于中檔品牌、休閑消費等商業項目,因此,他建議投資者不要過分關注單一經營利潤,更要尋找貼近消費圈的經營項目,通過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定位,獲得更長久的經營利益。
很多投資者都問,到底商鋪的價值有多大體現在哪些方面。根據江門幾位資深房地產投資專家的分析,以下六大因素決定了商鋪的投資價值: 一、是否處于核心商圈。 商圈有大有小,城市的商業中心是大商圈,社區商業中心是小商圈。在選擇商鋪的時候,處于核心商圈的商鋪肯定優于其他位置的商鋪,已經成熟的商圈如五邑城、金匯世紀廣場等,吸引的是來自五邑各地的人流;而江華路、東華一路吸引的是江門市的消費者。目前這些商業中心推出的新商鋪非常少,投資的機會也非常小,因此投資者可多關注正在發展的商圈,投資的機會多,如建設中的江海區,一些大型居住區的社區商鋪也值得關注。 二、商圈的變動因素。 在商圈變動過程中投資商鋪,就如同買股票看大勢一樣,在成熟商圈投資商鋪,其成長空間比較小;選擇正在發展中的商圈,也許前兩三年投資回報不理想,但隨著商圈的快速發展,商鋪的成長性將非常好,是值得投資的績優股,因此,投資者應“跟著規劃走”,多關注政府的城市和商業發展規劃。 三、關注“主力店”效應。 “有‘主力店’的地方,就有無窮的商業機會”,知名的大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將帶動周邊的商業物業全面升值,例如,益華百貨、易初蓮花的進駐帶旺了周邊的商業,其周邊100米之內的商鋪因為這兩個商場而被帶動了起來。周邊商鋪的經營主要是“寄生”業態,它本身不具備“聚客”能力,只有借助“主力店”的作用才能充分挖掘其商業價值并不斷升值。 四、關注品牌店效應。 商鋪品牌店是否進入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一是品牌客戶對商鋪的選擇有嚴格的商圈評估標準和計算方法;其二,知名的品牌客戶其本身就具備聚客能力,會影響商圈的形成,因此,在同一個區域選擇商鋪的時候,這個項目是否有品牌客戶非常關鍵。最好將自己投資的商鋪租賃給品牌客戶,即使租金相對較低,但商戶的穩定性也是租賃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五、商鋪的通用性。 在買商鋪時不能只考慮價格,商鋪的價值最終是要通過租賃實現的,而租賃就要考慮租給誰。不同的租戶對商鋪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開餐飲的就需要有上下水、動力電、煤氣、排煙設施。最好選擇通用性較好的商鋪,在租賃時選擇的空間較大。 六、周邊租金水平。 周邊的租金水平將直接反映你投資商鋪的租金能否支撐購買價格,但是不同業態租金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餐飲、娛樂以及銀行業能承受的租金是最高的,超市能承受的租金最低。購買商鋪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租賃實現預期利潤,再低的回報也應該比銀行利息要高,而且商鋪多數是越做越旺的,租金只會往上走。當然,商圈出現變動則另當別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