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唐詩聲韻編第二輯(七言絕句.下)

     昵稱6094646 2011-03-03


    聲部索引:第九部--第十三部(en. eng. e. ou. u\v)

    第九部 恩.因.溫.運(en  in  un  <n )

    郭震 鞏⑴(聞.君)
     愁殺離家未達人⑵,  一聲聲到枕前聞。
     苦吟莫向朱門里,   滿耳笙歌不聽君。
    【注釋】:⑴、鞏(g?ng ):蟋蟀。 ⑵、未達人:未能獲取功名的文人。
    郭震 野井(輪.人)
     縱無汲引味清澄⑴,  冷侵寒空月一輪。
     鑿處若教當要路⑵,  為君常濟往來人⑶。
    【注釋】:⑴、味清澄:指井水的清澈甘醇。 ⑵、鑿處:指鑿井時所選擇的位置。 ⑶、君:指井,暗指當時君主。
    郭震 米囊花⑴(民.春)
     開花空道勝于草⑵,  結實何曾濟得民。
     卻笑野田禾與黍⑶,  不聞弦歌過青春⑷。
    【注釋】:⑴、米囊花:即米囊子,罌子粟的別名。《本草綱目》時珍曰:其實狀如罌子,其米如粟,……。 ⑵、空道:沖要的道路。 ⑶、禾與黍:泛指可食用的谷類。 ⑷、弦歌:指禮儀教化。《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音。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齊浣 長門怨⑴(聞、君) 
    宮殿沉沉月欲分⑵,  昭陽更漏不堪聞⑶。
    鴛鴦枕上千行淚⑷,  不是思君是恨君⑸。
    【注釋】:⑴、一作劉皂詩。長門怨:樂府舊題,內容是寫宮女的失意、哀怨。長門:漢代宮殿名。相傳漢武帝陳皇后被廢之后居住長門宮。后代多指冷宮。 ⑵、沉沉:形容寂靜。月欲分:指月半時分。 ⑶、昭陽:漢代宮中有昭陽殿。后來多代指皇后居住的宮殿。更漏:古代夜間報時、計時之器。此處指更聲和滴漏聲。 ⑷、珊瑚枕:形容華貴的枕頭。⑸、此句一作“半是思君半恨君”。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五門、渾) 
    大漠風塵日色渾⑴,  紅旗半卷出轅門⑵。
    前軍夜戰洮河北⑶,  已報生擒吐谷渾⑷。
    【注釋】:⑴、日色:陽光。昏:昏暗。⑵、紅旗半卷:(為減小因風沙的阻力)戰旗只展開了一半。轅門:營門。 ⑶、洮(t?o)河:在今甘肅境內,源出臨潭,流經岷縣、臨洮入黃河。⑷、吐谷渾(t‘ y” h’n):古代鮮卑族建立的王朝,本居遼東,魏晉時西遷,居于陰山附近。晉末又西遷,居住在今青海北部、新疆東南部地區。唐初屢次入侵,后被吐蕃吞并,後代子孫遂以此為國名。這里是指敵方首領。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⑴親、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⑵。
    【注釋】:⑴、此詩題下原注:“時年十七。”作者當時在長安。九月九日:又稱“重九”,即重陽節。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又逢九日,故稱“重陽”。古代的這一天人們有登高飲酒、揷茱萸消禍的習俗。 ⑵、茱萸:灌木或小喬木,果實供藥用。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⑴(新、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⑵,  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⑷。
    【注釋】:⑴、詩題一作《渭城曲》;后人譜曲歌唱,也稱《陽關三疊》。安西:即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庫車。 ⑵、渭城:即秦朝都城咸陽,故城在今西安市西北的渭水北岸。是當時從長安通西域的要道。浥(y?):潤濕。 ⑶、客舍:指驛館。柳色新:柳樹被雨水沖洗過,顯得更加青翠。 ⑷、陽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因在玉門關的南面,故稱“陽關”。

    李白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⑴(春.身)
    青蓮居士謫仙人⑵,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   金粟如來是後身⑶。
    【注釋】:⑴、迦葉:復姓。 ⑵、青蓮居士:李白自稱。居士:梵語"迦羅越"的意譯。后專稱在家奉佛的人。謫仙:謫居世間的仙人。古人往往稱譽才行高邁的人為謫仙,言非人間所有。 ⑶、金粟如來:佛名,維摩詰大士的別稱。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之一云、君)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盡南天不見云。
    日落長沙秋色遠,  不知何處吊湘君⑴?
    【注釋】:⑴、湘君:湘水之神。

    李白 蘇臺覽古⑴(春、人) 
    舊苑荒臺楊柳新⑵,  菱歌清唱不勝春⑶。
    只今唯有西江月⑷,  曾照吳王宮里人。
    【注釋】:⑴、蘇臺:即姑蘇臺,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的姑蘇山上。覽古:游覽古跡。 ⑵、舊苑:指吳王宮的園林。荒臺:指姑蘇臺。 ⑶、菱歌:采菱時唱的歌。不勝春:春意無限。 ⑷、西江:西來的大江。

    高適 別董大⑴(之一紛、君) 
    千里黃云白日曛⑵,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⑴、董大:即董令望,不詳。 ⑵、千里:一作“十里”。曛(x‘n):夕陽的黃昏之色。

    張謂 題長安主人壁⑴(深、心) 
    世人結交須黃金,   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⑵,  終是悠悠行路心⑶。
    【注釋】:⑴、長安主人:作者在長安寄宿的房主。 ⑵、然諾:點頭答應。 ⑶、悠悠:形容冷淡、漠視。行路心:視人如同陌路,毫不關心。

    岑參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聞.云)
     鳴笳擂鼓擁回軍,  破國平蕃昔未聞。
     丈夫鵲印搖邊月⑴,  大將龍旗掣海云⑵。
    【注釋】:⑴、鵲印:傳說漢常山張顥為梁相,天新雨后,,有鳥如鵲,飛翔入市,忽然墮地,人爭取之,化為圓石。顥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顥以上聞,藏之秘府。后因借指公侯之位。 ⑵、掣:牽引,拉。

    杜甫 贈花卿⑴(云、聞) 
    錦城絲管日紛紛⑵,  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注釋】:⑴、此詩作于居成都時。花卿:指成都府尹崔光遠手下猛將花敬定。 ⑵、錦城:成都。日紛紛:形容得勝歸來后終日歡樂的景象。

    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⑴(聞、君) 
    岐王宅里尋常見⑵,  崔九堂前幾度聞⑶。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⑷。
    【注釋】:⑴唐玄宗時的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亂之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指唐玄宗之弟李范。尋常:經常。 ⑶、幾度:幾次,多次。 ⑷、落花時節:春末。

    杜甫    絕句漫興九首(之六門、昏)
        懶慢無堪不出村⑴,        呼兒日在掩柴門⑵。
        蒼苔濁酒林中靜,           碧水春風林外昏。
    【注釋】:⑴、懶慢:懶惰散漫。    ⑵、日在:指太陽尚在西邊天上。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處指未到掩門休息的時候。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五鄰、塵) 
    不薄今人愛古人,  清詞麗句必為鄰⑴。
    竊攀屈宋宜方駕,  恐與齊梁作后塵⑵。
    【注釋】:⑴、“不薄”二句:是說沒有古今之成見,只要是清詞麗句的好作品,都會被接受。為鄰:接近,親近。 ⑵、“竊攀‘二句:想追攀屈原、宋玉那樣的大作家,就要與古今詩人并駕齊驅,兼收并蓄。不然的話,就會落入齊梁的末流,照樣是浮艷空洞的作品。竊:私下,意為心想。屈宋:屈原、宋玉。戰國末年楚國的著名文人,《楚辭》的主要作者。方駕:并駕齊驅。方:并列。齊梁:南朝的兩個朝代。其時雖然作家輩出,帝王也重視文學,但文風浮艷,格調卑下,內容空洞,成就不高。后塵:車后飛塵:比喻落在別人后面。

    劉方平 春怨(痕、門)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⑴。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注釋】:⑴、金屋:指宮殿。漢武帝年幼時曾說,如得阿嬌(后來的陳皇后)為妻,當以金屋貯之。后代遂有“金屋藏嬌”之說。

    司空曙 峽口送友人⑴(巾、人) 
    峽口花飛欲盡春,  天涯去住淚沾巾⑵。
    來時萬里同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⑶。
    【注釋】:⑴、峽口:即瞿塘峽口,在今四川奉節東,是長江出四川的險隘。 ⑵、去住:去者(友人)和留者(自己)。 ⑶、翻:反而。

    郎士元 送麴司直(聞、君) 
    曙雪蒼蒼兼曙云⑴,  朔風燕雁不堪聞⑵。
    貧交此別無他贈,   唯有青山遠送君。
    【注釋】:⑴、曙:天剛亮。 ⑵、朔風:北風。

    韓翃 送客貶五溪⑴(巾、人) 
    南過猿聲一逐臣⑵,  回看秋草淚沾巾。
    寒天暮雪空山里,   幾處蠻家是主人⑶。
    【注釋】:⑴、五溪:即、雄溪、蒲溪、西溪、沅溪、辰溪,均在今湖南西部。 ⑵、逐臣:被貶謫之人。 ⑶、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今湖南西部歷來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故稱。

    姚系    早發上東門⑴(人、塵)
        十五能文西入秦⑵,        三十無家作路人⑶。
        時令不將明主合,           布衣空惹洛陽塵⑷。
    【注釋】:⑴、一作綦母潛詩《落地后口號》。    ⑵、秦:古代秦國之地,今之陜西。     ⑶、路人:喻指彼此無關的人。    ⑷、惹:一作“染”。

    柳中庸 涼州曲⑴(之一巾、人) 
    關山萬里遠征人,   一望關山淚滿襟。
    青海戍頭空有月⑵,  黃沙磧里本無春⑶。
    【注釋】:⑴、涼州曲:又名《涼州詞》,是唐玄宗時的新興樂章,為宮調曲,多寫邊塞之事。 ⑵、戍頭:邊關城堡。 ⑶、磧(q?):沙漠。

    秦系 山中贈耿拾遺湋兼兩省故人(貧、人)
    數片荷衣不避身⑴,  青山白鳥豈知貧。
    如今非是秦時世⑵,  更隱桃花亦笑人。
    【注釋】:⑴、荷衣:荷葉編成之衣,這里指隱士所服。 ⑵、“如今”二句:現如今已不是秦始皇當政的時代了,再要是說為了“避秦”而隱居桃花源,就有些可笑了。

    嚴維 歲初喜皇甫侍御至(貧、身)
    湖上新正逢故人⑴,  情深應不笑家貧。
    明朝別后門還掩,   修竹千竿一老身⑵。
    【注釋】:⑴、新正:正月, ⑵、元旦。身:一作“人”。

    耿湋 代園中老人(春、人) 
    傭賃難堪一老身⑴,  皤皤力役在青春⑵。
    林園手種唯吾事⑶,  桃李成春歸別人。
    【注釋】:⑴、傭賃:給人做雇工。難堪;難以忍受。一作“誰堪”。 ⑵、皤(p?)皤:形容滿頭白發。力役:勞作。 ⑶、唯:是。同“惟”。

    竇鞏 放魚⑴(恩、門)
    金錢贖得免刀痕,  聞道禽魚亦感恩。
    好去長江千萬里,  不須辛苦上龍門。
    【注釋】:⑴、題下原注:“武昌作”。

    胡令能 小兒垂釣(身、人) 
    蓬頭稚子學垂綸⑴,  側坐莓苔草映身⑵。
    路人借問遙招手⑶,  怕得魚驚不應人⑷。
    【注釋】:⑴、垂綸:釣魚。綸:釣絲。 ⑵、莓苔:生長在潮濕陰暗之處的低等植物,貼地面生長。映:遮掩,隱蔽。 ⑶、借問:指問路。借;請。 ⑷、得:有。

    于鵠 江南曲⑴(神、人) 
    偶向江邊采白蘋⑵,  還隨女伴賽江神⑶。
    眾中不敢分明語⑷,  暗擲金錢卜遠人⑸。
    【注釋】:⑴、江南曲樂府舊題。 ⑵、白蘋:水生植物,又名“四葉菜”、“田字草”,葉子小而圓,開白花。 ⑶、還:又。賽江神:賽會的一種。古代民俗用儀仗、鼓樂、雜戲等迎神出廟,周游街巷,叫“賽會”。因住在江邊,所迎之神為江神,故稱“賽江神”。 ⑷、分明:清楚。此處指出聲。 ⑸、擲金錢:一種以錢占卜的迷信活動,如同今天的擲硬幣,以正反面的不同出現定吉兇。金錢:銅錢。一作“金釵”。卜遠人:卜問出遠門的丈夫的消息。

    李益 汴河曲⑴(塵、人) 
    汴河東流無限春,   隋家宮闕已成塵⑵。
    行人莫上長堤望⑶,  風起楊花愁殺人。
    【注釋】:⑴、汴河;又稱汴水、汴渠。唐代人多指隋煬帝所開的通濟渠東段,即運河從今河南滎陽北到江蘇盱眙入淮河的一段。 ⑵、隋家宮闕:指隋煬帝在汴河邊建造的一系列行宮。 ⑶、長堤:指隋堤。隋煬帝為游江都(今揚州),動用百萬民工開通濟渠,后人稱為“隋堤”。

    李益 隋宮雁⑴(塵、人) 
    燕語如傷舊國春⑵,  宮花旋落已成塵⑶。
    自從一閉風光后,     幾度飛來不見人。
    【注釋】:⑴、隋宮:指隋煬帝在江都建的行宮。 ⑵、舊國:指隋朝。 ⑶、旋:才。

    權德輿    戲贈天竺靈隱寺寺主(聞、云)
    石路泉流兩寺分,        尋常鐘磬隔山聞。
    山僧半在中峰住,        共占青巒與白云。    

    楊巨源 城東早春⑴(勻、人) 
    詩家清景在新春⑵,  綠柳才黃半未勻⑶。
    若待上林花似錦⑷,  出門俱是看花人。
    【注釋】:⑴、城:指京城長安。 ⑵、清景:清新之景。新春:初春,也即題中的“早春”。 ⑶、“綠柳”句:寫柳枝剛剛吐芽。黃:指嫩黃的柳葉芽,又稱“柳眼”。勻:遍,指長全。 ⑷、上林:即上林苑,建于秦朝漢武帝時大加擴充,成為著名皇家園林。故址在今西安市西面。此處泛指京城各處。

    張籍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心、深) 
    莫道官忙身老大⑴,  即無少年逐春心⑵。
    憑君先到江頭看⑶,  柳色如今深未深?
    【注釋】:⑴、身老大:指年事已高。 ⑵、即無:就沒有。 ⑶、憑:請。

    張籍 與賈島閑游⑴(塵、人) 
    水北原南草色新⑵,  雪消風暖不生塵。
    城中車馬應無數,   能解閑行能幾人⑶?
    【注釋】:⑴、賈島:著名詩人。 ⑵、水北原南:可能指曲江以北,樂游原以南,在長安城的東南郊。 ⑶、解:懂得。

    張籍 送陸暢⑴(身、人) 
    共踏長安街里塵,  吳門獨作未歸身⑵。
    昔年舊宅今誰住?  郡過西塘與問人⑶。
    【注釋】:⑴、陸暢:字達夫,潮州(今屬浙江)人。性詼諧,善詩。 ⑵、吳門:指作者的祖居地蘇州。一作“吳州”。 ⑶、西塘:即橫塘,在今蘇州市西北,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開掘。與:得,要。

    張籍 酬朱慶余(吟、金)
    越女新妝出鏡心,   自知明艷更沉吟⑴。
    齊紈未是人間貴⑵,  一曲菱歌抵萬金。
    【注釋】:⑴、遲疑不決,低聲自語。 ⑵、齊紈:齊地出產的名貴細絹。

    殷堯藩 經靜安里(昏、門)
    巷底蕭蕭絕世塵,  供愁疏雨打黃昏。
    悠然一曲泉明調,  淺立閑愁輕閉門。
    【注釋】:⑴、泉明:即陶淵明,因避唐高祖李淵諱而改。泛指歸隱之事。

    張仲素 秋閨思(之二聞、軍) 
    秋天一夜靜無云,  斷續鴻聲到曉聞⑴。
    欲寄征衣問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軍⑵。
    【注釋】:⑴、鴻:大雁。 ⑵、居延城:又名居延塞、遮虜障。故址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今尚存遺址。移軍:駐地轉移。

    呂溫 劉郎浦口號⑴(金、心) 
    吳蜀成婚此水潯⑵,  明珠步障幄黃金⑶。
    誰將一女輕天下,   欲換劉郎鼎峙心⑷。
    【注釋】:⑴、劉郎浦:又名劉郎洑,其地在今湖北石首。赤壁之戰后,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實力大增。孫權深具戒心,聽從周瑜等人的建議,將妹妹嫁給劉備,以示籠絡。口號:隨口吟詩。 ⑵、潯:水邊。 ⑶、“明珠”句:極寫結婚場面的豪華:步障綴滿了明珠,帷幄用黃金裝飾。步障:古代貴族出門時用來遮蔽風塵的幕布。幄:帳子。 ⑷、“誰將”二句:誰會為了一個女人而看輕天下呢?東吳竟然想以此來換取劉備鼎足三分天下的雄心。劉郎:指劉備。鼎峙:像鼎一樣三足峙立。指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

    陳羽 戲題山居二首(之一深、林)
    云蓋秋松幽洞近,  水穿危石亂山深。
    門前自有千竿竹,  免向人家看竹林。

    劉禹錫 浪淘沙(之八沉、金) 
    莫道讒言如海深,   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⑴,  吹盡狂沙始到金。
    【注釋】:⑴、漉(l?):過濾。

    劉禹錫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⑴(春、人) 
    二十余年作逐臣⑵,  歸來還見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頭醉,   老醉花間能幾人!
    【注釋】:⑴、杏園:在長安城東南的曲江池畔,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新科近侍及第后多在此賜宴。樂天:白居易的字。 ⑵、逐臣:遭貶謫之臣。

    白居易 邯鄲冬至夜思家⑴(身、人) 
    邯鄲驛里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釋】:⑴、邯鄲:今河北邯鄲。冬至:節令名,在唐代是重要的節日之一。

    白居易 過天門街⑴(塵、人) 
    雪盡終南又欲春⑵,  遙憐翠色對紅塵⑶。
    千車萬馬九衢上⑷,  回首看山無一人。
    【注釋】:⑴、天門街:皇宮前的大街。 ⑵、憐:惜。 ⑶、終南:指終南山。紅塵:指飛揚的塵土 ⑷、九衢(q’):指京城中四通八達的大道。

    白居易 和友人洛中春感⑴(春、神) 
    莫愁金谷園中月⑵,  莫嘆天津橋上春⑶。
    若學多情尋往事⑷,  人間何處不傷神!
    【注釋】:⑴、洛中:指洛陽。春感:一作“感春”。 ⑵、金谷園:西晉豪富石崇的別墅,在洛陽西北。 ⑶、天津橋:在洛陽西南,始建于隋大業元年。 ⑷、尋:追溯,回味,重溫。

    白居易 戲題新栽薔薇⑴(春、人) 
    移根易地莫憔悴,   野外庭前一種春。
    少府無妻春寂寞⑵,  花開將爾當夫人⑶。
    【注釋】:⑴、題下原注:“時尉盩籽(周至)”。是詩人的早年作品。 ⑵、少府:唐代對縣尉的稱呼。此處詩人自指。 ⑶、爾:指薔薇。

    白居易 臨江送夏瞻⑴(身、人) 
    悲君老別我沾巾⑵,  七十無家萬里身。
    愁見舟行風又起,   白頭浪里白頭人。
    【注釋】:⑴、題下原注:“瞻年七十余”。 ⑵、沾巾:指流淚。

    崔郊 贈去婢⑴(巾、人) 
    公子王孫逐后塵⑵,  綠珠垂淚滴羅巾⑶。
    侯門一入深如海⑷,  從此蕭郎是路人⑸。
    【注釋】:⑴、此詩《云溪友議》有本事。 ⑵、“公子”句:王孫公子爭相追逐以求青睞。側面襯托婢女的容貌非凡。 ⑶、“綠珠”句:寫婢女被賣后的痛苦。綠珠:西晉石崇的寵妾,以貌美著名。此指婢女。 ⑷、侯門:指于頔(d?)府。于頔官至宰相,封燕國公。⑸、蕭郎:詩詞中女子對所愛男子的通稱。此處是作者自指。

    元稹 離思⑴(之四云、君)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⑵。
    取次花叢難回顧⑶,  半緣修道半緣君⑷。
    【注釋】:⑴、這組詩是作者悼念妻子韋叢的。離思:憂思。 ⑵、“曾經”二句:是說經歷過美好的愛情,再難有令自己動情的人了。化用《孟子》中的比喻和宋玉《高唐賦序》中關于巫山神女的傳說。《孟子.盡心》:“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意即見多識廣,領略了精彩的情景,,眼界自高,不把凡庸放在眼里。 ⑶取次:匆忙,倉促。花叢:指女色。 ⑷、緣:因為,由于。修道:元稹信佛也信道,故云。君:指韋叢。

    元稹 六年春遣懷⑴(之五醺、君) 
    伴客消愁常日飲,  偶然乘興便醺醺⑵。
    怪來醒后旁人泣,  醉里時間錯問君⑶!
    【注釋】:⑴、這組詩是悼念妻子韋叢而作。遣懷:排遣胸中郁悶。 ⑵、乘興:猶言心血來潮。醺醺:酣醉。 ⑶、“怪來”二句:怪不得酒醒后看見有人在身旁哭泣,原來是酒醉中把別人錯當成了你(韋叢),百般呼喚慰藉。問:呼喚。君:指韋叢。

    元稹 酬樂天頻夢微之⑴(聞、君) 
    山水萬重書斷絕⑵,  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⑶,  惟夢閑人不夢君。
    【注釋】:⑴、此詩為酬答白居易之作。白氏原詩為:“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溢水斷相聞。不知憶我知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⑵、山水萬重:形容相隔遙遠。一在今四川,移栽今江西。 ⑶、魂顛倒:神情恍惚。

    李涉 井欄砂宿遇夜客⑴(聞、君)
    暮雨瀟瀟江上村⑵,  綠林豪杰夜知聞⑶。
    他時不用逃名姓⑷,  世上如今半是君。
    【注釋】:⑴、《唐詩紀事》記有本事:“涉嘗過九江,至皖口(在今安慶市,皖水入長江的渡口),遇盜,問‘何人?’從者曰:‘李博士(李涉曾任太學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奪,久聞詩名,愿題一篇足矣。’涉贈一絕云……“  ⑵、江上村:即詩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欄砂。 ⑶、知聞:即“久聞詩名”。 ⑷、“他時”二句:意思是說,我本打算將來隱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間,看來也不必了,因為連你們這些綠林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況“世上如今半是君”。末句飽含對社會的認識,含義深遠,耐人尋味。

    劉皂 長門怨三首(之二聞、君)
    宮殿沉沉月欲分,  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  不是思君是恨君。
    【注釋】:⑴、昭陽:宮殿名。漢武帝時為趙飛燕所居。之后泛指皇宮。

    熊孺登 寒食野望(辰、人)
    拜掃無過骨肉親⑴,  一年唯此兩三辰。
    冢頭莫種有花樹⑵,  春色不關泉下人⑶。
    【注釋】:⑴、拜掃:指拜祖掃墓。 ⑵、冢:墳墓。 ⑶、泉下:黃泉之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墳穴。舊時迷信也指陰間。   

    賈島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⑴(身、春) 
    三月正當三十日,  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  未到晚鐘猶是春。
    【注釋】:⑴、晦日: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評事:官名,為大理寺屬官。

    張祜 集靈臺⑴(門、尊) 
    虢國夫人承主恩⑵,  平明騎馬入宮門⑶。
    卻嫌脂粉污顏色⑷,  淡掃蛾眉朝至尊⑸。
    【注釋】:⑴、集靈臺:即長生殿,在華清宮中。 ⑵、虢國夫人:楊貴妃姊,嫁裴氏。天寶七載十月封虢國夫人。 ⑶、平明:天剛亮。 ⑷、卻嫌:反嫌。 ⑸、掃:畫。至尊:皇帝,指玄宗。

    施肩吾 望夫詞(塵、人)
    手爇寒燈向影頻⑴,  回文機上暗生塵⑵。
    自家夫婿無消息,   卻恨橋頭賣卜人⑶。
    【注釋】:⑴、爇(ruo):點燃。向影頻:不斷回頭顧盼自己的身影。暗示孤寂無伴。回文機:前秦苻堅時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蕙善屬文,把對丈夫的思念織為回文旋圖詩,共八百四十字讀法宛轉循環,詞甚凄婉。這里用以暗示“望夫”之意。賣卜人:要錢占卜的人。

    王睿 解昭君怨(親、人) 
    莫怨工人丑畫身⑴,  莫嫌明主遣和親⑵。
    當時若不嫁胡虜,   只是宮中一舞人。
    【注釋】:⑴、工人:指畫師。 ⑵、明主:指漢元帝。

    杜牧 題桃花夫人廟⑴(春、人) 
    細腰宮里露桃新⑵,  脈脈無言度幾春⑶。
    至竟息亡緣底事⑷?  可憐金谷墮樓人⑸。
    【注釋】:⑴、桃花夫人:題下原注:“即息夫人。”息夫人是春秋時陳侯之女,姓媯,嫁給息國(在今河南息縣西南)的君主,故稱息夫人。楚文王聽說她生得很美,于是滅掉息國,將她搶了去。廟在黃州。 ⑵、細腰宮:指楚宮。古時楚靈王好細腰,故稱楚宮為細腰宮。露桃:即桃樹由《宋書.樂志》“桃生露井上”而來。 ⑶、脈脈無言:息夫人雖在楚宮生了兩個兒子,但始終沒有開口說過話。楚王問她,她說:“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豈又奚言?” ⑷、“至竟”句:到底息國被滅亡是因為什么呢?至竟:到底。緣:因為,由于。底事:何事。 ⑸、可憐:可愛,可敬。金谷墮樓人:用綠珠墮樓之事。綠珠是西晉石崇的愛妾,以美艷、善吹簫著名。當時,趙王司馬倫專權,其親信孫秀派人向石崇索要綠珠,石崇不答應,于是孫秀矯詔逮捕石崇。石崇被捕時對綠珠說:“我今為爾得罪。”綠珠哭著說:“當效死于宮前。”遂跳樓自殺。金谷:指石崇居住的金谷園。

    杜牧 清明(魂、人)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⑴。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⑵。
    【注釋】:⑴、斷魂:心緒迷茫。 ⑵、杏花村:杏花掩映的村莊。非實指。

    陳淘 隴西行(之二塵、人)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里人⑶。
    【注釋】:⑴、隴西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寫邊塞征戰之事。隴西:隴山以西,今甘肅等地。 ⑵、貂錦:漢代羽林軍身著貂裘錦衣,此處指精銳之師。 ⑶、“可憐”二句:可憐武定河邊的累累白骨,還是妻子在閨中日思夜夢的人。無定河:源出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東南流經陜西榆林、米脂等地,至清澗縣入黃河。

    雍陶 題君山⑴(深、心) 
    煙波不動影沉沉,   碧色全無翠色深⑵。
    疑是水仙梳洗處⑶,  一螺青黛鏡中心⑷。
    【注釋】:⑴、君山:在洞庭湖中。 ⑵、碧色:指湖面波光。翠色:指君山的倒影。 ⑶、水仙:指湘水女神。相傳舜妃娥皇、女英投湘水而死,化為神,稱湘君。君山由此得名。 ⑷、一螺青黛:形容水中的君山倒影如同女子的青色螺髻。鏡:指洞庭水面。

    雍陶 送蜀君⑴(新、人) 
    劍南風景臘前春⑵,  山鳥江楓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較遠,   自緣身是憶歸人⑶。
    【注釋】:⑴、蜀客:家在蜀地的人。 ⑵、劍南:劍南道,唐代行政區劃名,治所在今四川成都。 臘前春:早春。古代農歷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具體日期各不相同,唐以大唐后辰日為臘,后以因稱農歷十二月為臘月。 ⑶、緣:因為。

    李群玉 黃陵廟⑴(新、人) 
    黃陵廟前莎草春⑵,  黃陵女兒茜裙新⑶。
    輕舟短棹唱歌去⑷,  水遠山長愁殺人。
    【注釋】:⑴、黃陵廟:故址在今湖南湘陰北洞庭湖邊,也稱湘妃祠,是舜的妃子娥皇、女英的祀廟。 ⑵、莎(su?)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潮濕地區或河邊沙地上。 ⑶、茜(qi?n)裙:紅裙。茜:茜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做紅色染料。 ⑷、棹(zh?o):船槳。

    李群玉 書院二小松(鱗、人) 
    一雙幽色出凡塵⑴,  數粒輕煙二尺鱗⑵。
    從此靜窗聞細韻⑶,  琴聲常伴讀書人⑷。
    【注釋】:⑴、“一雙”句:寫兩株小松樹清秀脫俗。 ⑵、輕煙:指松枝。鱗:古人多以“龍鱗”形容松樹皮。 ⑶、細韻:指微風吹拂而起的細微松濤聲。 ⑷、琴聲:承上句“細韻”而言,仍是擬松濤聲。

    溫庭筠 蔡中郎墳⑴(身、人) 
    古墳零落野花春⑵,  聞說中郎有后身⑶。
    今日愛才非昔日,   莫拋心力作詞人⑷。
    【注釋】:⑴、蔡中郎墳:蔡邕的墳墓,在今江蘇常州。蔡中郎:即蔡邕,東漢著名文人,博學好辭章,精音律,善鼓琴,又工書畫。 ⑵、“古墳”句:蔡邕的墳墓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荒涼破敗,只有叢叢野花點綴在它的周圍。 ⑶、“聞說”句:聽說蔡邕是張衡的后身。此處暗用典故殷蕓《小說》:“張衡死日,蔡邕母始懷孕,二人才貌甚相類,人云蔡邕是張衡后身。”此句是說,蔡邕既是張衡的后身,那么,蔡邕也應有后身。 ⑷、拋心力:指苦心孤詣。

    溫庭筠 楊柳枝⑴(之八人、春) 
    織錦機邊鶯語頻,   停索垂淚憶征人。
    塞門三月猶蕭索⑵,  縱有垂楊未覺春⑶。
    【注釋】:⑴、楊柳枝:唐代新樂府詞,入教坊曲,由《折楊柳》古曲發展而來。 ⑵、塞門:邊塞。蕭索:蕭條,蕭瑟。 ⑶、縱:即使。未覺:意識不到。

    李商隱 嫦娥⑴(沉、心) 
    云母平峰燭影深⑵,  長河漸落曉星沉⑶。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⑷。
    【注釋】:⑴、嫦娥:神話傳說中的月中仙子。本為后羿之妻,因偷吃從西王母處求來的長生藥,成仙而奔入月中。 ⑵、云母屏風:用云母石作裝飾的屏風,透明,有光澤。此處借指月亮。燭影:燭光反射在云母屏風上的暗影(傳說是桂樹)。深:灰暗。 ⑶、長河暗落:指天快亮時銀河西斜。曉星:啟明星。沉:隱沒。 ⑷、“碧海”句:對著像碧海一樣無邊無際的青天,嫦娥那一顆孤寂的心夜夜都不能平靜。

    李商隱 賈生⑴(倫、神) 
    宣室求賢訪逐臣⑵,  賈生才調更無倫⑶。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⑷。
    【注釋】:⑴、賈生:指西漢賈誼,漢文帝時人。 ⑵、宣室:西漢未央宮前殿正室,是皇帝舉行大規模祭祀前齋戒居住之所。逐臣:被貶逐之臣。賈誼由太中大夫貶為長沙王太傅,此時由長沙召回長安,故稱“逐臣”。 ⑶、才調:才能。無倫:無與倫比。 ⑷、“可憐”二句:可惜了漢文帝“不自知膝之前于席”那樣虛心垂詢、凝神傾聽,原來不是詢問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卻是在探詢鬼神的“本原”問題。

    李商隱 杜司勛⑴(群、勛) 
    高樓風雨感斯文⑵,  短翼差池不及群⑶。
    刻意傷春復傷別⑷,  人間唯有杜司勛。
    【注釋】:⑴、杜司勛:指杜牧,因杜牧曾任司勛員外郎。 ⑵、“高樓”句:是說在風雨如晦之日,處身高樓,吟誦杜牧詩文,有會心的感受。風雨:也暗指時局昏暗。 ⑶、“短翼”句:就像翅短力微的燕子,比不上它的同伴。指杜牧的失意,也暗喻自己。差池:參差不齊的樣子。《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不及群:比不上同類人。 ⑷、刻意:著意。傷春:指憂國傷時。傷別:指苦于四處漂泊。傷春、傷別都是他二人詩歌的主要內容。

    崔櫓 華清宮⑴(之三濱、塵) 
    門橫金鎖悄無人,   落日秋聲渭水濱⑵。
    紅葉下山寒寂寂⑶,  濕云如夢雨如塵。
    【注釋】:⑴、華清宮:在驪山上,有溫泉,為唐玄宗的行宮。 ⑵、渭水:源出甘肅渭源縣,東流經長安,至渭南縣入黃河。華清宮在渭水之濱。 ⑶、寂寂:冷清。

    羅隱 涇溪⑴(人、淪) 
    涇溪石險人競懼,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  時時聞說有沉淪⑵。
    【注釋】:⑴、涇溪:水名,在今安徽。 ⑵、沉淪:指溺水而死。

    羅隱 柳(春、人) 
    灞岸晴來送別頻⑴,  相偎相依不勝春⑵。
    自家飛絮猶無定,   爭解垂絲絆路人⑶?
    【注釋】:⑴、灞岸:長安灞水邊的霸陵原,是著名的送別之地。 ⑵、“相偎”句:寫柳條的婀娜情態。 ⑶、“自家”二句:柳絮飛揚不定,自己尚且不能把握,又怎能垂下枝條來絆住行人?爭解:怎么能夠。

    羅隱 偶題⑴(身、人) 
    鐘陵醉別十年春,  重見云英掌上身⑵。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⑶?
    【注釋】:⑴、題又作《嘲鐘陵妓云英》、《贈妓云英》。 ⑵、“鐘陵”二句:據何光遠《鑒戒錄》記載,羅隱初次赴長安應試,經過鐘陵(今江西進賢),見到樂營的歌妓云英。十二年后,再次落第歸鄉,又在鐘陵見到云英,云英說:羅秀才尚未脫白(還是布衣)。”掌上身:形容體態輕盈。 ⑶、“我未”二句:我未能中舉,你也沒有嫁人,是不是因為都比不上別人呢?可能:是否之意。

    韋莊 虎跡(群、君) 
    白額頻頻夜到門⑴,  水邊蹤跡漸成群。
    我今避世棲巖穴,  巖穴如何又見君⑵!
    【注釋】:⑴、白額:老虎頭部的白色毛斑。此指老虎。 ⑵、如何:為何。君:指虎。

    司空圖 河湟有感⑴(春、人) 
    一自簫關起戰塵⑵,  河湟隔斷異鄉春⑶。
    漢兒學得胡兒語⑷,  卻向城頭罵漢人。
    【注釋】:⑴、河湟:黃河與湟水,指河西、隴右地區。當時為吐蕃占據。 ⑵、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甘肅固原縣北。 ⑶“河湟”句:是說河西、隴右地區與中原隔絕,如同異域。 ⑷、漢兒:漢族小孩。胡:指吐蕃。

    來鵠 蠶婦(身、人) 
    曉夕采桑多苦辛⑴,  好花時節不閑身⑵。
    若教解愛繁華事⑶,  凍殺黃金屋里人⑷。
    【注釋】:⑴、曉夕:早晚。 ⑵、好花時節:指春天。 ⑶“若教”句:如果讓養蠶婦女也知道,并喜歡上游春賞花這類事情。教:使。解:懂得。 ⑷、黃金屋里人:富貴人家的婦女。

    韓偓 新上頭⑴(春、人) 
    學梳蟬鬢試新裙⑵,  消息佳期在此春⑶。
    為愛好多新轉惑,   遍將宜稱問旁人⑷。
    【注釋】:⑴、上頭:古時女子到十五歲即以簪束發,叫加笄(j  ?),俗稱上頭。表示成年。 ⑵、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兩鬢薄如蟬翼,黑而光潤。 ⑶、“消息”句:已得知在今年春天出嫁的消息。 ⑷、宜稱:合適,得體。

    韓偓 偶見⑴(尊、門) 
    秋千打困解羅裙,   指點醍醐索一尊⑵。
    見客入來和笑走⑶,  手搓梅子映中門⑷。
    【注釋】:⑴、題一作《秋千》。 ⑵、醍醐:精致的奶酪。尊:同“樽”,杯。 ⑶、和笑走:邊笑邊跑。 ⑷、梅子:梅果。映中門:掩映于中門。中門:內外室之間的門。

    鄭谷 淮上與友人別⑴(人、秦) 
    揚子江頭楊柳春⑵,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⑶,  君向瀟湘我向秦⑷。
    【注釋】:⑴、淮上:指淮南節度使府所在地江都,即今江蘇揚州市。 ⑵、揚子江:古代指長江在今揚州、鎮江的一段。 ⑶、風笛:風中笛聲。離亭:即驛站、長亭,為古人送別之地。 ⑷、瀟湘:今湖南一帶。秦:今陜西,古為秦國之地。

    無名氏 雜詩(春、人) 
    舊山雖在不關身⑴,  且向長安過暮春。
    一樹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屬何人⑵?
    【注釋】:⑴、舊山:指故鄉。不關身:與己無關,意指不能回去。 ⑵、屬何人:誰在欣賞。

    南唐先主李昪(bian) 詠燈(侵.心)
     一點分明值萬金⑴,  開時惟怕冷風侵。
     主人若也勤挑撥⑵,  敢向尊前不盡心?
    【注釋】:⑴、分明:指黑暗和光明的界限,喻指是非。 ⑵、挑撥:實指撥燈花,喻指"調教"。


     

    第十部  英.翁.用(eng  ing  ong  iong )


    沈佺期 北邙山⑴(城、聲) 
    北邙山上列墳塋⑵,  萬古千秋對洛城⑶。
    城中日夕歌鐘起,   山上惟聞松柏聲。
    【注釋】:⑴、北邙(m?ng)山:即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漢魏以來,因洛陽是都城,王侯公卿貴族死后多葬于此。歷代還以它代指墓地。 ⑵、列:排列,遍布。形容極多。墳塋:墳墓。塋:墓地。⑶、洛城:洛陽。

    孟浩然 渡浙江問舟中人⑴(同、中) 
    潮落江平未有風,   扁舟共濟與君同⑵。
    時時引領望天末⑶,  何處青山是越中⑷?
    【注釋】:⑴、浙江:即錢塘江。 ⑵、扁舟:小船。君;指同行的舟中人。⑶、引領:伸長脖子。天末:天邊。 ⑷、越中:指浙江東南部一帶。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二情、城) 
    琵琶起舞換新聲⑴,  總是關山離別情⑵。
    繚亂邊愁彈不盡⑶,  高高秋月照長城。
    【注釋】:⑴、換新聲:換一個新的曲調。 ⑵、離別情:一作“舊別情”。 ⑶、繚亂:紛亂。

    李白 清平調⑴(之一濃、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⑵,  春風拂檻露華濃⑶。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⑷。
    【注釋】:⑴、清平調:唐大曲中調名。此詩是依曲調填詞,故又稱《清平調詞》。⑵、“云想”句:以彩云與鮮花比喻楊貴妃服飾與容貌的美麗。 ⑶、“春風”句:寫牡丹受春風撫慰,雨露滋潤而更顯艷麗。同時,春風、雨露暗指君王恩澤,是說唐玄宗的恩澤使楊貴妃更加嬌美。 ⑷、“若非”二句:是說楊貴妃的美麗如同天仙,人間難見。群玉山、瑤臺:都是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之地。會:必然,一定。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⑴(城、情) 
    誰家玉笛暗飛聲⑵,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⑶,  何人不起故園情⑷?
    【注釋】:⑴、洛城:今河南洛陽。 ⑵、暗飛聲:指從遠處隱約傳來笛聲。 ⑶、折柳:即《折楊柳曲》,內容多述離情。 ⑷、故園情:鄉情。故園:故鄉。

    李白 贈汪倫(聲、情)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⑴。
    桃花潭水深千尺⑵,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⑴、踏歌:一種民間歌唱形式,眾人聯手踏著節拍唱歌。 ⑵、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李白 橫江詞⑴(之五生、行) 
    橫江館前津吏迎⑵,  向余東指海云生⑶:
    郎今欲渡緣何事?   如此風波不可行⑷!
    【注釋】:⑴、橫江:即橫江浦,在今安徽和縣東南,是長江邊上的一個渡口。 ⑵、橫江館:橫江浦渡口的驛館。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吏。 ⑶、海云生:海上升起了云霧,預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 ⑷、“郎今”二句:是津吏的勸阻之詞。郎:古代對年輕男子的稱呼。緣:因為。

    李白 秋下荊門⑴(風、中) 
    霜落荊門江樹空⑵,  布帆無恙掛秋風⑶。
    此行不為鱸魚膾⑷,  自愛名山入剡中⑸。
    【注釋】:⑴、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 ⑵、江樹空:經霜后樹葉都已凋零。 ⑶、“布帆”句:是說在秋風中乘船東下,一路平安。恙(y?ng):憂、病。 ⑷、膾:切細的肉。 ⑸、剡(sh?n)中:今浙江嵊縣一帶,境內多山水勝跡。

    李白 送韓侍御之廣德(傾.明)
     昔日繡衣何足榮⑴,  今宵貰酒與君傾⑵。
     暫就東山賒月色,   酣歌一曲送泉明。
    【注釋】:⑴、繡衣:繡花的衣服。指富貴榮耀的時候。 ⑵、貰酒:賒酒。

    包佶 觀壁虜九想圖(空.中)
     一世枯榮無異同⑴,  百年哀樂又歸空⑵。
     夜闌鳥鵲相爭處,   林下真僧在定中⑶。
    【注釋】:⑴、榮枯:謂草木的盛衰,喻政治上的得志與失意。 ⑵、哀樂:悲哀與歡樂。夜闌:夜闌:黑夜將盡時。定中:佛家用語。僧人靜坐斂心,不起雜念,使心定于一處,稱為入定。 ⑶、定中,即在入定的狀態之中。

    劉長卿 新息道中⑴(營、城) 
    蕭條獨作汝南行⑵,  客路多逢漢騎營⑶。
    古木蒼蒼離亂后,   幾家同住一孤城。
    【注釋】:⑴、新息:今河南息縣。 ⑵、獨作:一作“獨向”。汝南:縣名,在息縣西北。 ⑶、客路:旅途。漢騎營:指軍營。唐人詩中多以漢代唐。

    錢起 春郊(明、聲) 
    水繞冰區漸有聲⑴,  氣融煙霧晚來明⑵。
    東風好作陽和使⑶,  蓬草蓬花報發生⑷。
    【注釋】:⑴、漸有聲:開始聽到冰融的碎裂聲。 ⑵、晚來明:汽蒸霧散,傍晚的天色又轉明凈了。 ⑶、陽和使:春天的使者。陽和:陽光溫暖,指春天。 ⑷、發生:發芽生長。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風、紅) 
    黃師塔前江水東⑴,  春光懶困倚微風⑵。
    桃花一簇開無主⑶,  可愛深紅愛淺紅?
    【注釋】:⑴、黃師塔:姓黃的和尚的墓塔。 ⑵、“春光”句:春光令人困倦,在微風中小憩。 ⑶、“桃花”句:和尚已死,花開無主。

    杜甫 贈李白⑴(洪、雄) 
    秋來相顧尚飄蓬⑵,  未就丹砂愧葛洪⑶。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⑷?
    【注釋】:⑴、此詩作于天寶四年,當時作者在魯郡(今山東兗州),李白在任城(今山東濟寧),二人結伴同游齊魯。 ⑵、相顧:相訪,拜訪。指李白來訪。飄蓬:像飛蓬一樣飄泊不定。 ⑶、未就丹砂:未能煉成丹砂。丹砂:也稱朱砂,道家認為是長生藥。愧葛洪:有愧于葛洪。葛洪:東晉著名道士,歷史上最著名的煉丹家。曾在羅浮山煉丹。著有《抱樸子》一書。 ⑷、飛揚跋扈:狂放不羈。為誰雄:為了誰如此豪邁放蕩呢?意思是懷才不遇,無人賞識。一年前,擊李白得罪權貴,被迫離開長安,故有此說。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一橫、生) 
    庾信文章老更成⑴,  凌云健筆意縱橫⑵。
    今人嗤點流傳賦⑶,  不覺前賢畏后生⑷。
    【注釋】:⑴、庾信:北周著名作家,詩人,字子山。文章:指詩賦。老更成:晚年創作更加老辣成熟。 ⑵、健筆:筆力雄健、高妙。意縱橫:氣勢昂揚,意境開闊。 ⑶、嗤點:譏評,指摘。流傳賦:流傳下來的詩文。 ⑷、不覺:意為不禁使得。前賢:指庾信。

    杜甫    漫成一絕(更、鳴)
        江月去人只數尺⑴,       風燈照月欲三更⑵。
       沙頭宿露聯拳靜⑶,        船頭跳魚撥剌鳴。
    【注釋】:⑴、“江月”句:是說月影靠船很近,“江清月近人”。     ⑵、風燈:指桅燈:因有紙罩避風,故曰”風燈“。    ⑶、”沙頭”句:是說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地團聚在沙灘上,安靜地睡著了。撥剌:河魚跳水的聲音。  

    元結 欸乃曲⑴(之二行、名) 
    湘江二月春水平,   滿月和風宜夜行。
    唱橈欲過平陽戍⑵,  守吏相呼問姓名。
    【注釋】:⑴、欸(ai)乃曲:猶船歌。欸乃:搖櫓聲。 ⑵、唱橈(r?o):邊劃槳邊唱歌。橈:槳。平陽戍:平陽關卡。在今耒陽西南。

    賈至 西亭春望(冥、庭) 
    日長風暖柳青青,   北雁歸飛入窅冥⑴。
    岳陽樓上聞吹笛⑵,  能使春心滿洞庭⑶。
    【注釋】:⑴、北雁歸飛:指春天大雁向北飛。窅(y?o)冥:指高遠的天空。窅:深遠。 ⑵、岳陽樓:岳陽的西門城樓,登樓可眺望洞庭湖。 ⑶、春心:此處指愁心。

    韓翃    贈玉真觀李秘書院(重、鐘)
        白云斜日影深松,        玉宇瑤壇知幾重⑴。
        把酒題詩人散后,        華陽洞里有疏鐘。
    【注釋】:⑴、玉宇:天空。壇:平地上所起的高臺,做祭祀用。

    顧況 題明霞臺(生、兄)
    野人本自不求名,  欲向山中過一生。
    莫嫌憔悴無知己,  別有煙霞似弟兄。

    顧況 贈遠(鶯、生)
    暫出河邊思遠道,  卻來窗下聽新鶯。
    故人一別幾時見,  春草還從舊處生。

    顧況 送郭秀才(耕、鶯)
    故人曾任丹徒令,  買得青山擬獨耕。
    不作草堂招遠客,  卻將垂柳借啼鶯。
    【注釋】:⑴、獨耕:獨自過農家生活,指隱居。

    顧況 霽雪⑴(輕、明)
    風卷寒云暮雪晴⑵。  江山洗盡柳條輕⑶。
    檐前數片無人掃,  又得書窗一夜明。
    【注釋】:⑴、一作《韓舍人書窗殘雪》。 ⑵、寒:一作“黃”:寒云:一作“長空”。 ⑶、條:一作“枝”。  

    張潮 采蓮詞⑴(中、風) 
    朝出沙頭日正紅⑵,  晚來云起半江中。
    賴逢鄰女曾相識⑶,  并著蓮舟不畏風。
    【注釋】:⑴、采蓮詞:即《采蓮曲》,樂府古題。多寫采蓮女的生活。 ⑵、沙頭:灘頭,指江邊。 ⑶、賴;幸虧,幸好。

    李冶 明月夜留別(情、城) 
    離人無語月無聲,  明月有光人有情。
    到后相思人似月,  云間水上到層城⑴。
    【注釋】:⑴、云間:指天上。水上:指地下。層城:本指昆侖山上的神仙所居之城,后代多指高大的城闕。

    郎士元 柏林寺南望(松、峰) 
    溪上遙聞精舍鐘⑴,  泊船微徑度深松⑵。
    青山霽后云猶在⑶,  畫出東南四五峰⑷。
    【注釋】:⑴、精舍:指佛寺。即題中的柏林寺。 ⑵、微徑:小路。度:穿越。 ⑶、霽:雨后天晴。 ⑷、東南:一作“西南”。

    陳羽 小江驛送陸侍御歸湖上山⑴(風、中) 
    鶴唳天邊秋水空⑵,  荻花蘆葉起西風⑶。
    今夜渡頭何處宿⑷,  會稽山在月明中⑸。
    【注釋】:⑴、小江驛:江邊的一處驛館。 ⑵、唳(l?):鶴鳴。 ⑶、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水邊,形狀像蘆葦。西風:秋風。 ⑷、渡頭:渡口,江邊的停泊地。一作“渡江”。 ⑸、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東南,又稱防山、棟山。

    柳宗元 重別夢得⑴(東、翁)
    二十年來萬事同,  今朝歧路忽西東⑵。
    皇恩若許歸田去,  晚歲當為鄰舍翁。
    【注釋】:⑴、夢得:劉禹錫的字。 ⑵、“今朝”句:柳宗元與劉禹錫共同參與“永貞革新”,同時二次被貶,各奔西(廣西柳州)東(廣東連縣)。

    李端 聽夜雨寄盧綸⑴(輕、聲) 
    暮雨蕭蕭過鳳城⑵,  霏霏颯颯重還輕⑶。
    聞郡此夜東林宿⑷,  聽得池荷幾番聲⑸?
    【注釋】:⑴、盧綸:字允言,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著名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⑵、鳳城:指京城長安。漢武帝曾在長安建鳳闕,高二十余丈。后代因稱產\稱長安為“鳳城”。 ⑶、霏霏:形容雨盛。颯颯:形容雨聲。 ⑷、東林:廬山有東林寺,是東晉著名詩人慧遠住持之處。此處泛指寺院。 ⑸、幾番:多少。

    李端 閨情(成、聲)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  不忿朝來鵲喜聲⑴!
    【注釋】:⑴、不忿:不滿,憤怒。鵲喜聲:喜鵲的叫聲。古人認為鵲能報喜,故稱“喜鵲”。

    韋應物 寒食寄京師諸弟⑴(聽、青) 
    雨中禁火空齋冷    江上流鶯獨坐聽⑵。
    把酒看花想諸弟⑶,  杜陵寒食草青青⑷。
    【注釋】:⑴、寒食:即寒食節。 ⑵、流鶯:即黃鶯。因其叫聲圓潤,故稱“流鶯”。 ⑶、把酒:持酒。看花:也是指游春所見。 ⑷、杜陵:漢宣帝陵。在作者的家鄉萬年縣東南(今長安縣東北),此處借指長安故里。 

    韋應物 滁州西澗⑴(鳴、橫) 
    獨憐幽草澗邊生⑵,  上有黃鸝深樹鳴⑶。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⑷。
    【注釋】:⑴、西澗;在州城西,又名上馬河。 ⑵、獨憐:最愛。憐:愛。⑶、深樹鳴:在茂密的枝椏間鳴叫。 ⑷、渡:渡口。

    韋應物 與村老對飲(風.中)
     鬢眉雪色猶嗜酒,  言辭淳樸古人風。
     鄉村年少生離亂,  見話先朝如夢中。

    韋應物 登樓寄王卿(窮、中)
    踏閣攀林恨不同,   楚云滄海思無窮。
    數家砧杵秋山下⑴,  一郡荊榛寒雨中⑵。
    【注釋】:⑴、砧杵:搗制寒衣用的墊石和棒槌。這里指搗衣時砧杵相擊發出的聲音。 ⑵、荊榛:泛指高矮不同的雜樹。

    戎昱 移家別湖上亭⑴(情、聲) 
    好是春風湖上亭⑵,  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鸝久住渾相識⑶,  欲別頻啼四五聲。
    【注釋】:⑴、移家:遷居。 ⑵、好是:猶言“好一個”,是贊嘆之詞。 ⑶、渾:全,都。

    戎昱 塞下曲⑴(東、中) 
    漢將歸來廬塞空⑵,  旌旗初下玉關東⑶。
    高蹄戰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
    【注釋】:⑴、詩題一作《塞上曲》。 ⑵、漢將:以漢代唐,指唐將。 ⑶、玉關:玉門關。

    竇庠 醉中贈符載(逢、龍)
    白社會中嘗共醉,  青云路上未相逢。
    時人莫小池中水,  淺處無妨有臥龍。

    王建 江陵道中(風、中)
    菱葉參差萍葉重,  新浦半折夜來風。
    江村水落平地出,  溪畔漁船青草中。

    武元衡 春興(鶯、城)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⑴。
    春風一夜吹香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⑵。
    【注釋】:⑴、見:同“現”。流鶯:黃鶯。 ⑵、又:一作“夢”。洛城:洛陽。作者的家鄉緱氏在洛陽東面不遠,此處代指家鄉。

    崔護 題都城南莊(紅、風)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⑴?  桃花依舊笑春風。
    【注釋】:⑴、“人面”句:一作“人面不知何處去”。只今:如今。

    令狐楚 少年行⑴(之二名、聲) 
    家本清河住五城⑵,  須憑弓箭得功名⑶。
    等閑飛鞚秋原上⑷,  獨向寒云試射聲⑸。
    【注釋】:⑴、少年行: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多詠少年輕生重義、任俠行樂之事。 ⑵、清河:今河北清河。五城:指朔方五城。即朔方節度使府所轄定遠、豐安及東、中、西三受降城,在今內蒙古西部地區,此處泛指邊塞。 ⑶、得:一作“覓”。 ⑷、等閑:平常。飛鞚(k?ng):馳馬。鞚:帶嚼子的馬籠頭。 ⑸、射聲:聞聲而射,一射即中。形容射術極為高超。漢代設有“射聲校尉”。

    韓愈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之一——榴花(成、英)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青苔落絳英⑴。
    【注釋】:⑴、顛倒:上下倒置。絳英:深紅色的花。此句是指,絳英替換了青苔,將紅色鋪在地上。

    韓愈 盆池五首 (之二生、聲)
    莫道盆池做不成,  藕稍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  來聽蕭蕭打葉聲。

    張籍 秋思(重、封)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⑴。
    【注釋】:⑴、臨發:臨行。發:指出發。

    張籍 秋山(松、重) 
    秋山無云復無風⑴,  溪頭看月出深松⑵。
    草堂不閉石床靜,  葉間墜露聲重重。
    【注釋】:⑴、復:又。 ⑵、深松:茂密的松林。

    劉禹錫 竹枝詞⑴(之一聲、晴)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注釋】:⑴、竹枝詞:、本為巴、渝一帶的民歌,詩人模擬而作。

    劉禹錫 韓信廟⑴(弓、功) 
    將略兵機命世雄⑵,  蒼黃鐘室嘆良弓⑶。
    紣令后代登壇者⑷,  每一尋思怕立功⑸。
    【注釋】:⑴、韓信廟:祭祀漢初大將韓信的廟宇。 ⑵、“將略”句:是說韓信的軍事才能舉世無雙。將略、兵機:均指用兵的機宜、方略。命世:著名于當世,超出同時代人。 ⑶、“蒼黃”句:寫韓信被殺。蒼黃:本指青色與黃色,后喻事情的變化不定。鐘室:韓信被殺之所。嘆良弓: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喻意。 ⑷、登壇:筑壇拜將。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設壇場,拜他為大將。 ⑸、尋思:思考,考慮。

    劉禹錫 賞牡丹(情、城) 
    庭前芍藥妖無格⑴,  池上芙蓉凈少情⑵。
    唯有牡丹真國色⑶,  花開時節動京城⑷。
    【注釋】:⑴、妖:艷麗。格:品格、氣質。 ⑵、芙蓉:荷花。凈:高潔。少情:缺少情趣。 ⑶國色:絕世之美。 ⑷、動:轟動、驚動。

    劉禹錫 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⑴(之一(行、城) 
    昔年意氣結群英⑵,  幾度朝回一字行⑶。
    海北天南零落盡⑷,  兩人相見洛陽城。
    【注釋】:⑴、洛中:洛陽。韓七中丞:即韓泰,字安平。之吳興;指任湖州刺史。口號:指隨口吟詩。 ⑵、“昔年”句:指順宗永貞元年王伾、王叔文等為進行政治變革而結成政治集團,核心人物是二“王”,中間人物有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準、程異、韋執誼等八人,失敗后均被貶為司馬,即“八司馬”。意氣:指意趣相投。群英:指參與變革的諸人。 ⑶、朝:早朝。一字行:并排而行,以示親密。 ⑷、“海北”句:指參與變革的人,大多在貶所去世。天南:一作“江南”。

    劉禹錫 踏歌詞⑴(之一行、鳴)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連袂行⑵。
    唱盡新詞歡不見⑶,  紅霞映樹鷓鴣鳴⑷。
    【注釋】:⑴、題一作《踏歌行》。踏歌:古代的一種歌舞形式,盛行於長江流域。唱歌時眾人手拉手,腳踏地以為節拍,邊走邊唱。 ⑵、連袂:手拉手。 ⑶、歡;所歡,所愛。指意中人。一作“看”。不見:不出來,不出現。見:通“現”。 ⑷、紅霞映樹:指早晨太陽已出山。鷓鴣鳴:鷓鴣的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此處暗喻女郎對情人的呼喚。

    白居易 暮江吟(紅、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⑴。
    可憐九月初三月⑵,  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釋】:⑴、瑟瑟:本指一種綠色寶石,此處指碧綠色。 ⑵、可憐、:可愛。

    白居易 采蓮曲⑴(通、中) 
    菱葉縈波菏飐風⑵,  荷花深處小舟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   碧玉搔頭落水中⑶。
    【注釋】:⑴、采蓮曲:樂府舊題,《江南弄》七曲之一。 ⑵、菏飐(zh?n)風:荷花因風擺動。飐;風吹使之顫動。 ⑶、搔頭:簪。

    白居易 浦中夜泊⑴(棱、燈) 
    暗上江堤還獨立,  水風霜氣夜棱棱⑵。
    回看深浦停舟處,  蘆荻花中一點燈。
    【注釋】:⑴、浦:指小河流入江口處。 ⑵、棱棱(l?ng):威嚴可怖的樣子。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⑴(明、聲) 
    把君詩卷燈前讀⑵,  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   逆風吹浪打船聲。
    【注釋】:⑴、元九:即元稹,其排行第九。 ⑵、把:持。

    白居易 王昭君⑴(之一紅、中) 
    滿面胡沙滿鬢風⑵,  眉銷殘黛臉銷紅⑶。
    愁苦辛勤憔悴盡,   如今卻似畫圖中⑷。
    【注釋】:⑴、題下自注:“年十七作”。王昭君:漢元帝宮女,因拒賄畫工,被畫得貌丑,未受元帝寵幸。后嫁匈奴呼韓邪單于。臨行時,元帝才發現她貌傾后宮,悔恨不已,怒殺畫工毛延壽等。 ⑵、胡:指匈奴之地。 ⑶、黛:古代女子用以畫眉的青黑色顏料。 ⑷、卻似:正像。

    白居易 晚秋閑居(情、行) 
    地僻門深少送迎⑴,  披衣閑坐養幽情。
    秋庭不掃攜藤杖,   閑踏梧桐黃葉行。
    【注釋】:⑴、少送迎:指很少有客人來訪。

    白居易 城東閑游⑴(營、行) 
    寵辱憂歡不到情⑵,  任他朝市自營營⑶。
    獨尋秋景城東去,   白鹿原頭信馬行⑷。
    【注釋】:⑴、城:指京城長安。 ⑵、不到情:不放在心上。 ⑶、朝市:本指朝廷與市肆,后多泛指名利場中。 ⑷、白鹿原:地名,即霸上。相傳周平王時有白鹿出于此,故名。

    元稹  夢成之⑴(行、聲) 
    燭暗船風獨夢驚,   夢君頻問向南行。
    覺來不語到明坐⑵,  一夜洞庭湖水聲。
    【注釋】:⑴、成之:妻子韋叢的字。 ⑵、覺:醒。到明坐:一直坐到天亮。

    許渾 途經秦始皇墓⑴(崩、陵) 
    龍盤虎踞樹層層⑵,  勢入浮云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里⑶,  路人唯拜漢文陵⑷。
    【注釋】:⑴、秦始皇墓:在今陜西臨潼縣東。 ⑵、“龍盤”句:寫陵墓的非凡氣勢。踞:蹲坐。 ⑶、一種:一樣,同樣。 ⑷、漢文陵:漢文帝的陵墓,即霸陵。在長安縣東。

    李賀 南園十三首(之六弓、風) 
    尋章摘句老雕蟲,  曉月當簾掛玉弓⑴。
    不見年年遼海上,  文章何處哭秋風⑵?
    【注釋】:⑴、“尋章”二句:常年讀書寫作,經常深夜未眠。尋章摘句:指寫作時的謀篇布局。雕蟲:指瑣屑的事情。揚雄《法言》載,有人問他:“少而好賦?”他說:“然,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此處指詩歌創作。 ⑵、“不見”二句:是說國家正當多事之秋,武將可以安邦定國,大受尊崇,文人只有黯然悲嘆。遼海:今遼東,因近渤海,故稱。悲秋風:指感傷身世和遭際。

    李賀 南園十三首(之七容、公)
    長卿牢落悲空舍⑴,  曼倩詼諧取自容⑵。
    見買若耶溪水劍⑶,  明朝歸來事猿公⑷。
    【注釋】:⑴、長卿:司馬相如的表字。牢落:失意貌。悲空舍:《漢書.司馬相如傳》說相如“家徒四壁立”,就是四壁之外空無所有。 ⑵、曼倩:東方朔,以詼諧著稱。 ⑶、見買:見:擬議之詞。猶擬買或冀買。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紹興縣南若耶山下,春秋時歐冶子在這里用溪底所出銅鑄成名劍。 ⑷、事猿公:言從猿公學劍。《吳越春秋》卷九載:越王勾踐曾聘請一位善劍的處女到王都去,她在途中遇一老翁,自稱袁公,與處女以竹竿試劍術。后來老翁飛上樹梢,化為白猿。

    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⑴(程、城)
    獨上高樓望帝京,   鳥飛猶是半年程⑵。
    青山似欲留人住⑶,  百匝千遭繞郡城⑷。
    【注釋】:⑴、崖州:即珠崖郡,今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⑵、“鳥飛”句:是說鳥飛要半年之久;極言離京之遠,是詩人的想像和夸張。 ⑶、似欲留人住:一作“也恐人歸去”。 ⑷、此句暗喻詩人的政治處境。

    熊孺登 青溪村居二首(之二明、生)
    深樹黃鸝曉一聲,  林西江上月猶明。
    野人早起無他事,  貪繞沙泉看筍生。

    施肩吾 山中送友人(鶯、行)
    欲折楊枝別恨生,  一重枝上一啼鶯。
    亂山重疊云相掩,  君向亂山何處行?

    韓琮 暮春浐水送別⑴(情、聲) 
    綠暗紅稀出鳳城⑵,  暮云樓閣古今情⑶。
    行人莫聽宮前水⑷,  流盡年光是此聲。    
    【注釋】:⑴、題一作《暮春送客》。浐(ch?n)水:源出陜西藍天東南,流經長安,與灞水匯合,入渭河。 ⑵綠暗紅稀:寫暮春景致。暗:濃深。紅:指花。鳳城:指長安。漢武帝曾在長安建鳳闕,后因稱長安為鳳城。 ⑶、“暮云”句:思念友情,依戀宮闕,古今一體。暮云:化用杜甫憶念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借指友情。樓閣:一作“宮闕”,指朝廷。由此推測,所送之人可能是被貶出京城。 ⑷、宮前水:指浐水。

    張祜 聽歌二首(之一生、聲)
    兒郎漫說轉喉輕,  須待情來意自生。
    只是眼前絲竹和,  大家聲里唱新聲。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明、聲) 
    萬國笙歌醉太平⑴,  倚天樓殿月分明⑵。
    云中亂拍祿山舞⑶,  風過重巒下笑聲⑷。
    【注釋】:⑴、萬國笙歌:指各地的音樂、歌舞。醉太平:使人陶醉在太平盛世的祥和氣氛中。 ⑵、倚天樓殿:形容這里的宮殿建筑雄偉,直入云空。 ⑶、亂拍:眾人拍手應和舞步的節拍。祿山舞:安祿山雖然身體肥胖,仍能在玄宗面前作“胡旋舞”。 ⑷、“風過”句:一陣陣鳳吹過來,宮中的歡笑聲一直傳到山下。重巒:層層山峰。

    杜牧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⑴(僧、陵) 
    清時有味是無能⑵,  閑愛孤云靜愛僧⑶。
    欲把一麾江海去⑷,  樂游原上望昭陵⑸。
    【注釋】:⑴、吳興:郡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樂游原:長安東南的郊游勝地,地勢甚高,登臨可俯視長安城全景。 ⑵、清時:意為朝政清明,含諷刺意味。有味:指對閑適的體味,實際是說抑郁無聊。 ⑶、“閑愛”句:愛孤云之閑見自己之閑,愛僧人之靜見自己之靜。點名“閑”和“靜”就是上句所指之“味”。 ⑷、“欲把”句:(由于在京城抑郁無聊)所以就想手持旌麾,遠去江海。欲:將。把:拿。江海:吳興北鄰太湖,東南鄰東海,故稱江海。 ⑸、望昭陵:是向往“貞觀之治”那樣清明有為的時代,崇尚唐太宗知人善任、惟賢是舉的皇帝。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在今陜西禮泉縣。

    杜牧 江南春絕句(風、中)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⑴。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⑵。
    【注釋】:⑴、酒旗風:酒旗在風中飄揚。酒旗:酒店招徠顧客的布幌子。 ⑵、“南朝”二句:是說千里江南的一切亭臺都被籠罩在迷蒙的煙雨中。南朝:指中國歷史上的宋、齊、梁、陳四朝。四百八十寺:是大概的說法,不必當做確數。

    杜牧 贈別(之二成、明)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⑴。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⑵。
    【注釋】:⑴、樽:酒杯。 ⑵、“替人”句:說明別宴時間很長。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⑴(之一中、風) 
    兩竿落日溪橋上⑵,  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   一時回首背西風⑶。
    【注釋】:⑴、齊安郡:即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州)。 ⑵、兩竿落日:夕陽西下,只有兩竿高了。 ⑶、“多少”二句:寫荷葉被風吹時的情態。荷葉遍含幽恨,是作者情感的外化。

    杜牧 秋夕⑴(螢、星) 
    銀燭秋光冷畫屏⑵,  輕羅小扇撲流螢⑶。
    天階夜色涼如水⑷,  臥看牽牛織女星⑸。
    【注釋】:⑴、秋夕:秋夜。 ⑵、銀燭:白蠟燭。畫屏:有圖畫的屏風。 ⑶、輕羅小扇:絲織的小扇。 ⑷、“天街”句:說明夜已深。天階:宮中的石階。 ⑸、“臥看”:寫宮女的情感波瀾。

    杜牧 遣懷(輕、名) 
    落魄江湖載酒行⑴,  楚腰纖細掌中輕⑵。
    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幸名⑶。
    【注釋】:⑴、落魄:失意。 ⑵、楚腰:細腰。陰楚靈王愛細腰,故稱。掌中輕:用趙飛燕故事。據載,趙飛燕身輕如燕,能作掌上舞。 ⑶、青樓:指妓院。薄幸:薄情、無情。

    杜牧 登樂游原⑴(中、風) 
    太空澹澹孤島沒⑵,  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⑶?  五陵無樹起秋風⑷。
    【注釋】:⑴、樂游原:在長安東南,地勢甚高,周圍空曠,是當時的游覽勝地。 ⑵、澹澹:明凈。澹通淡。 ⑶、“看取”句:試看漢朝還留下些什么呢?意思是:曾經強盛的漢朝也隨著時間的流失而了無痕跡。看取:意為“試看”。取:語助詞,無義。 ⑷、“五陵”句:意為只剩下皇帝的陵墓飄零在瑟瑟秋風中。五陵:西漢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趙嘏 西江晚泊(同、中) 
    茫茫藹藹失西東⑴,  柳浦桑村處處同⑵。
    戍鼓一聲帆影盡⑶,  水禽飛起夕陽中。
    【注釋】:⑴、茫茫藹藹:形容云霧彌漫。 ⑵、“柳浦”句:意思是遠處的村莊都籠罩在云霧中,看不分明,因而顯得都是一樣的。“柳浦”、“桑村”:泛指江邊渡口、村莊。浦:江河水邊之地。 ⑶、“戍鼓”句:暮鼓之后,江上已不再有船只來往。戍鼓:駐軍報時的鼓聲。

    溫庭筠 瑤瑟怨⑴(輕、明) 
    冰簟銀床夢不成⑵,  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⑶,  十二樓中月自明⑷。
    【注釋】:⑴、瑤瑟怨:閨怨詩中的一種。瑤瑟:用玉裝飾的瑟。 ⑵、冰簟:涼席。簟:竹席。銀床:華麗的床。一說指月光映照床上。 ⑶、瀟湘、指今湖南南部一帶,相傳是大雁南飛的棲止之地。 ⑷、十二樓:仙人的居所。《十洲記》:“昆侖天墉城,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此指女主人公所居之樓高大華美。

    溫庭筠 過分水嶺⑴(行、聲) 
    溪水無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⑵,  惜別潺湲一夜聲⑶。
    【注釋】:⑴、分水嶺:在今陜西略陽縣東南四十公里,即嶓冢山,山下水分東西流。 ⑵、分頭:分頭而行,即不再沿溪水而行。 ⑶、“惜別”句:耳邊整夜響著溪水聲,似是向自己話別。潺湲:形容水流聲。

    李商隱 柳(驚、聲) 
    柳映江潭底有情⑴?  望中頻遣客心驚⑵。
    巴雷隱隱千山外,   更作章臺走馬聲⑶。
    【注釋】:⑴、底:何。 ⑵、遣:使,令。客:作者自指。 ⑶、“巴雷”二句:在巴地聽到遠處傳來隱隱的雷聲,恰似騎馬過章臺街所響起的蹄聲。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章臺走馬:上朝、下朝,騎馬從章臺街走過。指在朝為官。章臺:長安街道名。

    李商隱 齊宮詞⑴(庭、鈴) 
    永壽兵來夜不扃⑵,  金蓮無復印中庭⑶。
    梁臺歌管三更罷,   猶自風搖九子鈴⑷。
    【注釋】:⑴、齊:指南齊,蕭道成所建。 ⑵、“永壽”二句:永元三年,雍州刺史蕭衍(即后來的梁武帝)率兵攻入建康(今江蘇南京),齊臣王珍國、張稷等為內應,夜開云龍門,引兵入宮。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被殺。永壽:宮殿名。齊廢帝為寵妃潘玉兒建造神仙、永壽、玉壽三殿,四壁鑲以黃金。扃(ji?ng):關門。 ⑶金蓮:齊廢帝鑿金為蓮花,貼在地上,讓潘妃在上面行走,說:“此步步生蓮花也。”無復:不再。全句是說南齊滅亡、 ⑷、“梁臺”二句:(梁滅南齊之后,不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訓,依然在)原來的齊宮(今日的梁臺)里笙歌作樂,舞歇歌罷,仍然聞聽著南齊時裝飾宮殿的九子鈴在風中搖動的聲音。九子鈴:南齊莊嚴寺有玉制九子鈴,齊廢帝命人剝取來作潘妃的殿飾。

    李商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⑴(城、聲) 
    竹塢無塵水檻清⑵,  相思迢遞隔重城⑶。
    秋陰不散霜飛晚⑷,  留得枯菏聽雨聲⑸。
    【注釋】:⑴、駱氏亭:其址不詳。崔雍:字順中,官致和州刺史。崔袞:字柄章,官至漳州刺史。二人是崔戎之子,作者的表兄弟。 ⑵、竹塢(w”):地勢周圍高、中間低的竹林。水檻(ji?n):臨水的廳堂,即駱氏亭。清:清幽。 ⑶、迢遞:形容遙遠。隔重城:相隔著好幾座城池。 ⑷、“秋陰”二句:始終是陰雨連綿,沒有晴朗的天氣,所以霜就下得遲了。 ⑸、“留得”句:因為霜下得遲,所以池中的殘荷還在,夜里可以獨自品味雨打枯葉的聲音。

    李商隱 吳宮⑴(聲、城) 
    龍檻沉沉水殿清⑵,  禁門深掩斷人聲⑶。
    吳王宴罷滿宮醉⑷,  日暮水漂花出城。
    【注釋】:⑴、吳宮:指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所建的宮殿。 ⑵、龍檻(ji?n):宮中水邊有欄桿的亭軒類建筑。沉沉:寂靜深沉的樣子。水殿:建在水上或水邊的宮殿。 ⑶、禁門:宮門。 ⑷、吳王:指夫差。他曾打敗越國,后因驕奢淫逸,聽讒拒諫,被越王勾踐所滅。

    李商隱 憶住一師⑴(峰、松) 
    無事經年別遠公⑵,  帝城鐘曉憶西峰⑶。
    爐煙銷盡寒燈晦,  童子開門雪滿松⑷。
    【注釋】:⑴、住一師:一作“匡一師”,不詳。師:對和尚的尊稱。 ⑵、經年:多年。遠公:東晉僧人慧遠,居廬山東林寺三十余年,為佛教凈土宗初祖。此處借指住一和尚。 ⑶、帝京:京城嫦安。鐘曉:即曉鐘,指清晨。西峰:指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此處借指住在哪兒的住一。 ⑷、“爐煙”二句:爐中的香已燃盡,寒燈也晦暗不明。童子推開門來,只見滿山的松樹被大雪“銀裝素裹”。

    方干 思江南(情、明)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羈人又動望鄉情⑴。
    夜來有夢登歸路,  不到桐廬已及明⑵。
    【注釋】:⑴、羈(j‰)人:滯留在外之人。作者自指。 ⑵、“不到”句:未到桐廬即天明夢醒。桐廬:縣名,在作者家鄉(淳安)東北面。

    陸龜蒙 吳宮懷古⑴(風、宮) 
    香徑長洲盡棘叢,  奢云艷雨只悲風⑵。
    吳王事事堪亡國,  未必西施勝六宮⑶。
    【注釋】:⑴、吳宮:指館娃宮,吳王夫差為西施建的宮殿,故址在今蘇州西南靈巖山上。 ⑵、“香徑”二句:當年的繁華蕩然無存,只剩荊棘、悲風令人傷悼。香徑:即采香徑,故址在蘇州西南香山旁。長洲:即長洲苑,吳王夫差游獵之所,故址在今蘇州西南。奢云艷雨:指當年吳王夫差在宮中的歌舞行樂。 ⑶、“吳王”二句:吳王夫差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足以導致亡國,并非是因為西施貌美專寵。事事指吳王夫差寵信佞臣太宰嚭、殺忠臣伍子胥、盲目出兵攻齊等。勝六宮:指西施的美貌勝過其他宮妃。

    羅鄴 賞春⑴(生、情) 
    芳草和煙暖更青,   閑門要路一時生⑵。
    年年點檢人間事⑶,  唯有春風不世情⑷。
    【注釋】:⑴、題一作《芳草》。 ⑵、閑門:指冷落門庭。要路:交通要道。  ⑶、點檢:查看,考察。 ⑷、世情:指世態炎涼。

    羅隱 王浚墓⑴(通、功) 
    男兒未必盡英雄,   但到時來命即通⑵。
    若使吳都有王氣⑶,  將軍何處立殊功⑷?
    【注釋】:⑴、王浚:西晉大將,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北)人咸寧五年,以益州刺史受命攻東吳。次年克武昌,順流而下,直取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迫吳主孫皓投降。官至撫軍大將軍。 ⑵、時:時機,運氣。命:命運。通:通達,適意。 ⑶、吳都:即建康,又稱金陵,相傳有王者之氣。 ⑷、殊功:大功。

    韋莊 金陵圖⑴(情、城)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⑵。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滿故城⑶。
    【注釋】:⑴、金陵圖:繪有金陵史跡的圖畫。 ⑵、“誰謂”二句:誰說六朝的傷心歷史畫不出來?只是因為畫家們一味迎合世人惟愿歌舞升平的庸俗心理。傷心畫不成:晚唐詩人高蟾《金陵晚望》詩中有“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之句。逐:迎合,趨奉。 ⑶、君看:請看這六幅描繪南朝史事的畫,畫面上滿城都是枯朽的古木、凄冷的浮云,滿目蕭疏。南朝:指建都金陵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韋莊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東、風) 
    扶桑已在渺茫中⑴,  家在扶桑東更東⑵。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船風⑶。
    【注釋】:⑴、扶桑:即今日本國。《漢書.扶桑國傳》:"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余里。”渺茫:形容極遙遠。 ⑵、與師誰共到:即“誰與師共到”。師:唐代對僧人的尊稱,此指敬龍。 ⑶、“一船”句:意為有明月清風伴送他回到家鄉。

    韋莊 憫耕者(平、兵) 
    何代何王不戰爭?   盡從離亂見升平⑴。
    如今暴骨多于土⑵,  猶點鄉兵作戍兵⑶。
    【注釋】:⑴、“盡從”句: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 ⑵、暴骨:暴露野外的尸骨。 ⑶、點:征發。鄉兵:在本地守衛的士兵。戍兵:調往外地或駐守邊疆之兵。

    來鵠 云(重、峰) 
    千形萬象竟還空⑴,  映水藏山片復重⑵。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⑶。
    【注釋】:⑴、千形萬象:寫云的形態變化。空:指有云無雨。 ⑵、片復重:云有時一片一片,有時又重重疊疊。 ⑶、奇峰:奇特的山峰形狀。陶淵明《四時》詩:“夏云多奇峰”。

    吳融 楊花(蒙、風) 
    不斗秾華不占紅⑴,  自飛晴野雪蒙蒙。
    百花長恨風吹落,   唯有楊花獨愛風。
    【注釋】:⑴、斗:競爭,較量。秾(n?ng)華:茂盛,鮮艷。

    崔道融 讀杜紫微集⑴(生、情) 
    紫微才調復知兵,  長覺風雷筆下生⑵。
    還有枉拋心力處,  多于五柳賦閑情⑶。
    【注釋】:⑴、杜紫微:即杜牧。杜牧曾任中書省舍人,唐開元元年曾改中書省為紫微省,故稱。 ⑵、才調:才氣格調。知兵:杜牧曾注釋《孫子兵法》并寫有《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軍事論文。 ⑶、“還有”二句:杜牧還空費精力寫了不少冶游、艷情之作,遠遠超過陶淵明寫《閑情賦》。枉拋:白白耗費。五柳:指陶淵明。他的門前有五棵柳樹,因此自稱“五柳先生”.閑情:指《閑情賦》,是陶淵明寫的一篇精彩的愛情作品,但昭明太子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認為該賦是濤集中的“白璧微瑕”.

    韓偓 夏夜(聲、明) 
    猛風飄電黑云生⑴,  霎霎高林簇雨聲⑵。
    夜久雨歇風又定⑶,  斷云流月卻斜明⑷。
    【注釋】:⑴、飄電:閃電。 ⑵、簇雨:大而密的雨。 ⑶、休:停止。 ⑷、斷云:一片片互不相連的云。流月:因云朵移動,看上去像月亮在移動,故稱。

    韓偓 寒食夜(紅、中) 
    惻惻輕寒翦翦風⑴,  小梅飄雪杏花紅⑵。
    夜深斜搭秋千索⑶,  樓閣朦朧煙雨中⑷。
    【注釋】:⑴、惻惻:凄冷的樣子。翦翦:形容風的尖細。 ⑵、“小梅”句:一作“杏花飄雪小桃紅”。 飄雪:比喻梅花紛紛墜落。 ⑶“夜深”句:夜深時分,只見斜掛的秋千索。言外之意是見不到蕩秋千的人。古人在寒食這一天愛玩蕩秋千的游戲。 ⑷、閣樓:蕩秋千女子的住所。

    韓偓 夏日(聲、名) 
    庭樹新陰葉未成⑴,  玉階人靜下簾聲⑵。
    相風不動烏龍睡⑶,  時有幽禽自喚名⑷。
    【注釋】:⑴、“庭樹”句:庭院中的樹木尚未長大,葉子少,遮陰不多。 ⑵、玉階:玉石臺階。形容臺階精美。 ⑶、相風:古代測風向的儀器,形如烏鴉,置于屋頂或船桅之上。也叫相風烏。烏龍:指狗《續仙傳》:“韋善俊攜一犬,號烏龍。” ⑷、幽禽:一作“嬌鶯”。

    杜荀鶴 再經胡城縣⑴(聲、成) 
    去歲曾經此縣城,   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年縣宰加朱紱⑵,  便是生靈血染成⑶。
    【注釋】:⑴、胡成縣:故址在今安徽阜陽西北。 ⑵、縣宰:縣令。唐代縣令一般為從七品或從六品,加朱紱(f’):即升為四、五品官。朱紱:朱紅色的官服。 ⑶、生靈:老百姓。

    杜荀鶴 傷硤石縣病叟⑴(農、中) 
    無子無孫一病翁,   將何筋力事耕農⑵?
    官家不管蓬蒿地⑶,  須勒王租出此中⑷。
    【注釋】:⑴、硤(xi?)石縣: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市東南。 ⑵、事耕農:從事田間耕作。 ⑶、蓬蒿地:荒地。 ⑷須:卻。勒:強迫。

    鄭谷 讀李白集(生、明) 
    何事文星與酒星,  一時鐘在李先生⑴?
    高吟大醉三千首,  留著人間伴月明⑵。
    【注釋】:⑴、鐘在:一作“分付”。鐘:聚集。 ⑵、留著:留在。

    無名氏 雜詩(情、生) 
    無定河邊暮角聲⑴,  赫連臺畔旅人情⑵。
    函關歸路千余里⑶,  一夕秋風白發生。
    【注釋】:⑴、無定河:在今陜西北部,為黃河中游支流。 ⑵、赫連臺:十六國時夏國國君赫連勃勃所建的紀念作戰勝利的土臺。其址不詳。 ⑶、函關:即函谷關,在今陜西靈寶縣西南。此指主人公家鄉所在。

     

    第十一部 也.月(e  ie  <e )

    陳羽 從軍行⑴(折、雪) 
    海畔風吹凍泥裂⑵,  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   紅旗直上天山雪⑶。
    【注釋】: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多述軍旅苦辛之事。 ⑵、海:西北地區的內陸湖皆稱海。 ⑶、天山:指祁連山。匈奴呼天為“祁連”。

    孟郊 洛橋晚望⑴(絕、雪) 
    天津橋上冰初結⑵,  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⑶,  月明直見嵩山雪⑷。
    【注釋】:⑴、洛橋:洛水上的浮橋,在今河南洛陽西南。 ⑵、天津橋:即洛橋。 ⑶蕭疏:形容冬天樹葉凋零后稀稀落落的景象。 ⑷、直見:清楚地看見。嵩山:五岳之一,古稱中岳,在今河南登封縣北。

    白居易 村夜(絕、雪) 
    霜草蒼蒼蟲切切⑴,  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⑵。
    【注釋】:⑴、蒼蒼:灰白色。切切:形容鳴叫聲短促急切。 ⑵、蕎麥:糧食作物,花多為白色,也有淡粉紅色的。


    第十二部 歐.友(ou  iu)

    杜審言 渡湘江⑴(愁、流) 
    遲日園林悲昔游⑵,  今春花鳥作邊愁⑶。
    獨憐京國人南竄⑷,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釋】:⑴、湘江:源出廣西興安縣,流經湖南,至長沙入洞庭湖。 ⑵、“遲日”句:由于今天的處境(被流放),對從前的春日游賞園林也感到悲傷。遲日:春日,春天。語出《詩經》“春日遲遲”。 ⑶、作:成為,引起。 ⑷、京國:京城,指長安。竄:放逐,貶官。

    王之渙 宴調(流、舟) 
    長堤春水綠油油,   畎入漳河一道流⑴。
    莫聽聲聲催去棹⑵,  桃溪淺處不勝舟⑶。
    【注釋】:⑴、畎(qu?n):田間的水溝。漳河:發源于山西,至河北大名入衛河。 ⑵、聲聲:指流水聲。 棹(zh?o):船槳:此處代指船。 ⑶、不勝:不能承受。

    王昌齡 從軍行⑴(之一秋、愁) 
    烽火城西百尺樓⑵,  黃昏獨坐海風秋⑶。
    更吹羌笛關山月⑷,  無那金閨萬里愁⑸。
    【注釋】:⑴、《樂府解題》:“《從軍行》,皆軍旅辛苦之辭。” ⑵、烽火城:即烽火臺。 ⑶、海風:指從青海湖吹來的風。西北人稱當地的湖泊為海。 ⑷、關山月:曲調名,適合于笛子吹奏。《樂府古題要解》:“《關山月》,傷別離也。” ⑸、無那:無奈。金閨:閨房的美稱。此處指指征人的妻子。

    王昌齡 青樓怨(愁、鉤) 
    香幃風動花入樓⑴,  高調鳴箏緩夜愁⑵。
    腸斷關山不解說⑶,  依依殘月下簾鉤⑷。
    【注釋】:⑴、幃:帳子。⑵、高調鳴箏:調高箏的音調。緩:排遣。⑶、不解:不知道,不懂得。說:傳達,表達。⑷、依依:依稀,隱約。全句是說,夜已很晚,仍無法入睡。

    王昌齡 閨怨(樓、侯) 
    閨中少婦不知愁⑴,  春日凝妝上翠樓⑵。
    忽見陌頭楊柳色⑶,  悔教夫婿覓封侯⑷。
    【注釋】:⑴、不知:一作“不曾‘。 ⑵、凝妝:盛妝,精心打扮。翠樓:指富貴人家的閨樓。 ⑶、陌頭:路邊。 ⑷、覓封侯:指從軍。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常建 三日尋李九莊⑴(舟、流) 
    雨歇楊林東渡頭,  永和三日蕩輕舟⑵。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門前溪水流⑶。
    【注釋】:⑴、三日:指農歷三月初三,古代為上巳節,人們在這一天到水邊舉行祭禮(稱為“修禊”),以去除不祥,并飲酒游賞。⑵、永和:東晉穆帝年號。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行修禊事,飲酒賦詩,傳為佳話。此處借用此典故。 ⑶、“故人”二句:用陶淵明《桃花源記》故事,喻指李九莊為桃花源,并透出李九的隱逸身份。

    李白 峨眉山月歌⑴(流、州) 
    峨眉山月半輪秋⑵,  影入平羌江水流⑶。
    夜發清溪向三峽⑷,  思君不見下渝州⑸。
    【注釋】:⑴、蛾眉:蜀中名山之一,也是佛教圣地風景秀麗,向有“蛾眉天下秀”的美稱。 ⑵、半輪秋:半圓的秋月。 ⑶、平羌:江名,今名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⑷、發:出發。清溪:即清溪驛。在今四川犍為縣 。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也有的認為,此詩中是指樂山境內的黎頭峽、背峨峽、平羌峽。 ⑸、君:指峨眉山月。不見:月亮被山擋住了。渝州:今四川重慶市。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⑴(州、流) 
    故人西辭黃鶴樓⑵,  煙花三月下揚州⑶。
    孤帆遠影碧空盡⑷,  唯見長江天際流⑸。
    【注釋】:⑴、之:往。廣陵:唐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蘇揚州。 ⑵、故人:指孟浩然。西辭:因黃鶴樓所在地武昌位于揚州之西,故云。 ⑶、煙花:寫春天日暖花開的艷麗景象。 ⑷、碧空:一作“碧山”。 ⑸、天際:天邊。

    劉長卿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⑴(流、舟) 
    猿啼客散暮江頭,   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⑵,  青山萬里一孤舟。
    【注釋】:⑴、吉州:今江西吉安。 ⑵、逐臣:遭貶謫的人。

    張謂 送盧舉使河源⑴(留、愁) 
    故人行役向邊州⑵,  匹馬今朝不少留。
    長路關山何日盡?   滿堂絲竹為君愁⑶。
    【注釋】:⑴、使:出使。河源:“鄯州鄯城縣(今青海西寧)有河源軍屬隴右道。”(《舊唐書.地理志》)。唐人詩中多以河源代指吐蕃。此詩似也如此。 ⑵、行役:因公事而跋涉。 ⑶、絲竹:皆指樂器。絲:弦樂。竹:管樂,如笛、蕭。

    杜甫 絕句漫興九首(之五州、流)
    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州⑴。
    癲狂柳絮隨風舞⑵,  輕薄桃花逐水流⑶。
    【注釋】:⑴、杖藜:拄著藜木拐杖。杖:作動詞,意為拄拄拐杖。徐步:慢行。芳洲:開滿鮮花的小洲。 ⑵、癲狂:瘋癲輕狂。 ⑶、輕薄:行為不正經。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二休、流) 
    王楊盧駱當時體⑴,  輕薄為文灑未休⑵。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⑶。
    【注釋】:⑴、王楊盧駱:指初唐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俱以文詞知名,號稱“四杰”。當時體:初唐時的文章體裁、風格。 ⑵、“輕薄”句:是說當時人竟然用輕薄的語言饑笑“四杰”的創作。哂(sh?n):譏笑。 ⑶、爾曹:你們,指哂笑者。不廢:不止,不停。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⑴(秋、悠) 
    丹陽郭里送行舟⑵,  一別心知兩地愁。
    日晚江南望江北⑶,  寒鴨飛盡水悠悠。
    【注釋】:⑴、丹陽:唐代縣名,今江蘇丹陽市。 ⑵、郭里:外城邊。 ⑶、江南:指送別之地丹陽。江北:韋參軍所去的方向。

    戎昱 秋月⑴(牛、愁)
    江干入夜杵聲秋⑵,  百尺疏桐掛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⑶,  人愁不是月華愁⑷。
    【注釋】:⑴、一作《江城秋月》。 ⑵、江干:江邊,江岸。杵聲:舂米的響聲。 ⑶、看:一作“緣”。 ⑷、月華:月光。

    岑參 戲問花門酒家翁⑴(口、否) 
    老人七十仍沽酒⑵,  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旁榆莢仍是錢⑶,  摘來沽酒君肯否⑷?
    【注釋】:⑴、花門:即花門樓,唐武威郡的一個驛館名。 ⑵、沽酒;賣酒。 ⑶、榆莢:榆錢。⑷、沽酒:這里指買舊。“沽”有買、賣二義。

    包佶 再過金陵⑴(秋、愁) 
    玉樹歌終王氣收⑵,  雁行高送石城秋⑶。
    玉山不管興亡事,   一任斜陽伴客愁。
    【注釋】:⑴、金陵:今江蘇南京。 ⑵、玉樹:即《玉樹后庭花》,陳后主所制曲名,被認為是亡國之音。王氣:成就帝王之氣。古代傳說金陵有王氣。收:消散。 ⑶、石城:石頭城,金陵的別稱。

    皇甫曾 贈老將⑴(州.侯)
     白草黃云塞上秋,  曾隨驃騎出并州⑵。
     轆轤劍折蚪髯白,  轉戰功多獨不侯。
    【注釋】:⑴、《全唐詩》為權德輿作。    ⑵、驃騎:將軍名號。并州:唐開元十一年前的太原稱為并州。

    賈至     別裴九弟(舟、幽)
        西江萬里向東流,        今夜江邊駐客舟。
        月色更添春色好,        蘆風似勝竹風幽。

    朱放 亂后經淮陰岸⑴(愁、州) 
    荒村古岸誰家在?   野水浮云處處愁。
    唯有河邊衰柳樹⑵,  蟬聲相送到揚州。
    【注釋】:⑴、淮陰:今江蘇淮陰。 ⑵、河:指大運河。

    戴叔倫 送人游嶺南(秋、幽)
    少別華陽萬里游,  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  縱有啼猿聽卻幽。
    【注釋】:⑴、嶺南:泛指五嶺)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以南地區,在今湘、贛和粵、桂等省區邊境。

    李益 上汝州郡樓⑴(樓、秋) 
    黃昏鼓角似邊州⑵,  三十年前上此樓。
    今日山川對垂淚,   傷心不獨為悲秋⑶。
    【注釋】:⑴、汝州:在今河南臨汝。 ⑵、鼓角:均為軍中樂器。邊州:邊塞城市。⑶、不獨:不單,不只。

    李益 寫情(休、樓) 
    水紋珍簟思悠悠⑴,  千里佳期一夕休⑵。
    從此無心愛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樓。
    【注釋】:⑴、水紋珍簟(d?Bn):編織有波浪花紋的精美竹席。簟:竹席。 ⑵、佳期:指男女約會。

    李益 行舟(流、樓) 
    柳花飛入正行舟,   臥引菱花信碧流⑴。
    聞道風光滿揚子⑵,  天晴共上望鄉樓。
    【注釋】:⑴、引:摘。菱花:菱角的花。信碧流:聽任小船順江水漂流。信:任憑。 ⑵、聞道:聽說。揚子:揚子江。

    韓愈 湘中酬張十一功曹⑴(舟、愁) 
    休垂絕徼千行淚⑵,  共泛清湘一葉舟⑶。
    今日嶺猿兼越鳥,   可憐同聽不知愁⑷。
    【注釋】:⑴、張十一工曹:即張署。與作者為同一事被貶南遷,又同時被赦北歸。此詩即作于北歸赴任途中。 ⑵、絕徼(ji?o):猶“絕塞”,即邊遠之地。徼;邊界。 ⑶、清湘:指湘江。因江水清澈,故稱。 ⑷、“今日”二句:是說今日北歸的怡悅心情,與南遷時的哀感迥然不同。嶺猿、越鳥:都是泛指。可憐:可喜。

    張籍 涼州詞(之三秋、州) 
    鳳林關里水東流⑴,  白草黃榆六十秋⑵。
    邊將皆承主恩澤⑶,  無人解道取涼州⑷。
    【注釋】:⑴、鳳林關:在唐安昌郡鳳林縣北,今甘肅臨夏市西北。當時已為吐蕃所侵占。 ⑵、“白草”句:用衰颯的景象概括說明此地已失陷六十年。 ⑶、主:指皇帝。 ⑷、解道:知道,懂得。取:意為“收復”。

    薛濤 籌邊樓⑴(州、頭) 
    平臨云鳥八窗秋⑵,  壯壓西川四十秋⑶。
    諸將莫貪羌族馬⑷,  最高層處見邊頭⑸。
    【注釋】:⑴、籌邊樓:在成都西郊,大和四年李德裕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建造。其上畫有西南一帶的地理形勢圖,是準備守邊作戰用的。 ⑵、平林云鳥:形容樓之高與浮云、飛鳥相齊。 ⑶、壯壓:猶言“雄偉之勢蓋過”。 ⑷、貪:此指強行勒索。羌族:指居住在西川的黨項羌族。 ⑸、“最高”句:登上籌邊樓的最高層,即可看到邊境。點明形勢的險峻。

    柳宗元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舟,由)
    破額山前碧玉流⑴,  騷人遙駐木蘭舟⑵。
    春風無限瀟湘意,   欲采蘋花不自由⑶。
    【注釋】:⑴、破額山:象縣沿江的山。碧玉流:指流經柳州和象見的柳江。 ⑵、騷人:詞人。指曹侍御。 ⑶、“欲采”句:想摘采一束蘋花相贈即受到限制。言外之意,“欲以忠心獻之于君而末由”?

    劉禹錫 和樂天春詞⑴(愁、頭) 
    新妝宜面下朱樓⑵,  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   蜻蜓飛上玉搔頭⑶。
    【注釋】:⑴、樂天:白居易的字。白氏《春詞》詩云:“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欄干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劉禹錫此詩是步韻而作。 ⑵、新妝宜面:是說脂粉涂抹得與容顏相宜。是說打扮得很得體。 ⑶、玉搔頭:玉簪。

    劉禹錫 竹枝詞(之二流、愁) 
    山桃紅花滿上頭⑴,  蜀江春水拍山流⑵。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⑶。
    【注釋】:⑴、上頭:山頭。 ⑵、蜀江:指長江。 ⑶、儂:我。

    劉禹錫 堤上行⑴(之一樓、流) 
    酒旗相望大堤頭⑵,  堤下連檣堤上樓⑶。
    日暮行人爭渡急,   槳聲幽軋滿中流⑷。
    【注釋】:⑴、堤上行:樂府詩題,又作《襄陽曲》、《大堤曲》、《大堤行》。 ⑵、酒旗:酒店用以招徠顧客的簾子。相望:相對,形容其多。 ⑶、連檣:桅桿成排,形容船多。 ⑷、幽軋(y?):象聲詞,形容槳聲。

    白居易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⑴(籌、州) 
    花時同醉破春愁⑵,  醉折花枝作酒籌⑶。
    忽憶故人天際去⑷,  計程今日到梁州⑸。
    【注釋】:⑴、李十一:即李建,字杓直,排行十一。元九:即元稹。 ⑵、花時:指三月。破:消解。 ⑶、酒籌:飲酒時計算飲酒數量的籌碼。 ⑷、故人:老朋友,指元稹。 ⑸、計程:推算行程。梁州:古州名,治所在今南鄭(今陜西漢中市)。

    李涉 再宿武關⑴(州、愁) 
    遠別秦城萬里游⑵,  亂山高下出商州⑶。
    關門不鎖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⑷。
    【注釋】:⑴、武關:在今陜西丹鳳東南,為著名關隘、軍事要塞。 ⑵、秦城:指京城長安。 ⑶、亂山高下:翻越層層山嶺。商州:今陜西商縣。 ⑷、潺湲(ch?n  yu?n):水慢流之聲。

    李涉 重登滕王閣(游、流)
    滕王閣上唱伊州,  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問,  好山長在水長流。

    張祜 題金陵渡⑴(愁、洲) 
    金陵津渡小山樓⑵,  一宿行人自可愁⑶。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⑷。
    【注釋】:⑴、金陵渡:在今江蘇鎮江市長江邊。唐代潤州(今鎮江)又稱金陵,故稱。 ⑵、津渡:渡口。小山樓:作者住宿之處。 ⑶、行人:旅人。作者自指。自可:自應,自該。 ⑷、星火:點點火光。瓜洲:在今揚州南長江邊,與首句的金陵渡隔江相對。

    許渾 謝亭送別⑴(流、樓) 
    勞歌一曲解行舟⑵,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注釋】:⑴、謝亭:又名謝公亭,在今安徽宣城北,南齊時宣城太守謝朓所建。后來成為著名的送別及游覽之地。 ⑵、勞歌:離歌。分別時所唱之曲。

    李賀 南園⑴(之五州、侯) 
    男兒何不帶吳鉤⑵,  收取關山五十州⑶?
    請君暫上凌煙閣⑷,  若個書生萬戶侯⑸?
    【注釋】:⑴、南園:與前首詩中的“北園”同為作者家園。 ⑵、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彎頭的刀,以鋒利著名。 ⑶、收取:收復。關山五十州:指當時為藩鎮割據的黃河南北的五十余州。 ⑷、凌煙閣:在長安。,貞觀十七年,畫開國功臣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于其上,“太宗親為之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大唐新語》。 ⑸、若個:哪個。

    徐凝 憶揚州(愁、州) 
    蕭娘臉薄難勝淚⑴,  桃葉眉長易覺愁⑵。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賴是揚州⑶。
    【注釋】:⑴、蕭娘:詩詞中對青年女子的通稱。此處似指歌女。難勝:經受不起。 ⑵、桃葉:本為東晉王獻之愛妾名,此處也是指歌女。 ⑶、無賴:意為可愛。

    皇甫松 采蓮子⑴(之二流、羞)
    船動湖光滟滟秋⑵,  貪看年少信船流⑶。
    無端隔水拋蓮子⑷,  遙被人知半日羞⑸。
    【注釋】:⑴、采蓮子:唐代教坊曲名。 ⑵、滟滟: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 ⑶、年少:即少年。信船流:任船隨水而流。 ⑷、無端:突如其來。蓮子:民歌中諧音“憐子”,是表示愛慕的隱語。    ⑸、遙被人知:遠遠地被人看見了。

    姚合 窮邊詞二首⑴(之一柔、頭)
    將軍作鎮古汧洲⑵,  水膩山春節氣柔⑶。
    清夜滿城絲管散⑷,  行人不信是邊頭。
    【注釋】:⑴、窮邊:意思是極遠的邊地。 ⑵、汧州:今為陜西千縣。 ⑶、節氣柔:節氣柔和,風雨以時。 ⑷、散:散布,傳播。

    杜牧 南陵道中⑴(秋、樓) 
    南陵水面漫悠悠⑵,  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⑶,  誰家紅袖憑江樓⑷?
    【注釋】:⑴、題一作《寄遠》。南陵:縣名,今屬安徽。唐代為宣州屬縣。 ⑵、漫悠悠:形容水流寬闊平緩。 ⑶、客:作者自指。孤迥:孤獨寂寞。 ⑷、紅袖:指女子。憑:倚,靠。

    杜牧 念昔游⑴(之一酬、樓)
    十載飄然繩檢外⑵,  樽前自獻自為酬⑶。
    秋山春雨閑吟處,   倚遍江南寺寺樓。
    【注釋】:⑴、念:追憶。 ⑵、飄然:不受拘束。繩檢:規矩,法度。此指封建禮節。 ⑶、自獻自為酬:自斟自飲。

    李商隱 代贈二首⑴(之一鉤、愁;) 
    樓上黃昏欲望休⑵,  玉梯橫絕月如鉤⑶。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⑷。

    李商隱 代贈二首(之二州、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⑴,  樓上離人唱石州⑵。
    總把春山掃眉黛,   不知供得幾多愁⑶。
    【注釋】:⑴、代贈:代擬的贈人之作。 ⑵、欲望休:欲望遠人卻望不見,只得作罷。 ⑶、玉梯:玉階。橫絕:即從樓上下來。月如鉤:殘月,象征著兩人的分離。一作“月中鉤”。 ⑷、“芭蕉”二句:連芭蕉和丁香也愁鎖眉頭,不能舒展,一齊滿懷愁怨地面對春風。芭蕉不展:指蕉心卷縮未舒展。丁香結:丁香的花蕾還膠結在一塊。同向;既指芭蕉、丁香,也包括思婦在內。 
    【注釋】:⑴、“東南”句:化用漢樂府《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句意。 ⑵、石州:唐代商調曲名。 ⑶、“總把”二句:即使以春山為顏料而畫眉,又能銷去多少愁呢?意即愁思無盡,愁眉難展。總:縱然,即使。掃:描畫。

    李商隱 宮辭(愁、頭) 
    君恩如水向東流⑴,  得寵憂移失寵愁⑵。
    莫向花前奏花落⑶,  涼風只在殿西頭⑷。
    【注釋】:⑴、向東流:指一去不復返。 ⑵、憂移:擔心君王移情于他人。 ⑶、花落:即《梅花落》,笛曲名。此處雙關,即以花落喻君恩消減。 ⑷、“涼風”句:是說秋風近在身邊,隨時可至。秋風至則萬物凋零,此喻指失寵。涼風:秋風。

    李商隱 夕陽樓⑴(樓、悠) 
    花明柳暗繞天愁⑵,  上盡重城更上樓⑶。
    欲問孤鴻向何處,   不知身世自悠悠⑷。
    【注釋】:⑴、夕陽樓:題下原注:“在滎陽是所知今遂寧蕭侍郎牧滎陽日作者。”滎陽即鄭州。蕭侍郎指蕭浣。 ⑵、柳暗:柳色深碧。 ⑶重城;高城。 ⑷、“欲問”二句:喻蕭浣之貶謫失意,己身之漂泊無依。

    司馬札 宮怨(愁、溝) 
    柳色參差掩畫樓⑴,  曉鶯啼送滿宮秋。
    年年花落無人見,   空逐春泉出御溝⑵。
    【注釋】:⑴、畫樓:指宮中有彩飾的殿閣。 ⑵、御溝:皇城的護城河。

    曹鄴 官倉鼠(走、口) 
    官倉老鼠大如斗⑴,  見人開倉亦不走⑵。
    健兒無糧百姓饑⑶,  誰遣朝朝入君口⑷?
    【注釋】:⑴、斗:一作“牛”。 ⑵、走:跑。 ⑶、健兒:指士兵。 ⑷、遣:使,讓。朝朝:天天。君:指官倉鼠。

    羅鄴 雁(之一秋、樓) 
    暮天新雁起汀洲⑴,  紅蓼花開水國秋⑵。
    想得故園今夜月,   幾人相憶在江樓⑶?
    【注釋】:⑴、新雁:指秋雁。雁在北方孵育、成長,秋天第一次南飛,故稱秋雁。汀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⑵、紅蓼:即水蓼,俗稱水紅,水生植物,生在水邊,秋季開花,白中帶紅。水國:江南水鄉。 ⑶、“想得”二句:在今天這樣的月夜,不知家鄉有幾人在思念自己。

    羅隱 自遣(悠、愁) 
    得即高歌失即休⑴,  多愁多恨亦悠悠⑵。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注釋】:⑴、得:指得意。失:指失意。休:作罷,算了。 ⑵、悠悠:安閑自得的樣子。

    杜荀鶴 旅懷⑴(愁、頭) 
    月華星彩坐來收⑵,  月色江聲暗結愁⑶。
    半夜燈前十年事,   一時和雨到心頭。
    【注釋】:⑴、題一作《旅舍遇雨》。 ⑵、月華:月光。坐來:一時,頓時。 ⑶、月色:山色。

    無名氏 涼州歌(樓、頭) 
    朔風吹葉雁門秋⑴,  萬里煙塵昏戍樓⑵。
    征馬長思青海上,   胡笳夜聽隴山頭⑶。
    【注釋】:⑴、雁門:雁門關,又名西徑關,故址在今山西代縣雁門關西面的雁門山上,為長城隘口之一。 ⑵、昏:模糊,朦朧。戍樓:駐軍的崗樓。 ⑶、“征馬”二句:寫征馬聞笳思奮蹄以襯托將士們的殺敵立功之心。征馬:戰馬。青海:即青海湖。胡笳:軍中樂器。
      

    第十三部  無.雨(u <)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之一孤、壺) 
    寒雨連江夜入吳⑴,  平明送客楚山孤⑵。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⑶。
    【注釋】:⑴、連江:滿江。 ⑵、平明:黎明。楚山孤:身邊的大山孤獨地峙立著,是作者送客后孤獨感的外化。 ⑶、“一片”句:是說自己品性高潔,可以告慰親友。冰心:比喻心地純潔清明,沒有污點。

    李白 哭晁卿衡⑴(壺、梧) 
    日本晁卿辭帝都⑵,  征帆一片繞蓬壺⑶。
    明月不歸沉碧海⑷,  白云愁色滿蒼梧⑶。
    【注釋】:⑴、晁卿衡:即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呂。日本靈龜二年,即唐開元五年,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團來中國求學,學成后留居中國,并在唐朝廷任職。歷任司經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闕、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等職。與李白、王維等著名詩人交厚。李白寫此詩,是聞知朝衡回國時遇難而寫的。實際上晁衡未死,而是漂泊到越南等地被救,兩年后又回到長安。 ⑵、帝都:指唐都長安。 ⑶、“征帆”句:是說在東海上航行。蓬壺:蓬萊、方壺。傳說中東海里的神山。 ⑷、明月:比喻人的品行高潔,借指晁衡。 ⑸、蒼梧:山名。又名郁洲山、郁林山、郁山,即今江蘇連云港的云臺山,相傳從蒼梧飛來。

    李白 戲贈杜甫(午.苦)
     飯顆山頭逢杜甫⑴,  頂戴笠子日卓午⑵。
     借問因何太瘦生,   總為從前作詩苦。
    【注釋】:⑴、飯顆山:傳為長安山名。此詩中戲為作詩拘束。以后用"飯顆山"或"飯山"戲說文人的寫詩為文的拘謹吃力。 ⑵、卓午:正午。

    景云 畫松(無、株) 
    畫松一似真松樹⑴,  且待尋思記得無⑵?
    曾在天臺山上見⑶,  石橋南畔第三株⑷。
    【注釋】:⑴、一似:好像,很像。 ⑵、尋思:細想。記得無:記得么?無:句末語氣辭,相當于“么”。 ⑶、天臺山:在今浙江境內,為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也是著名風景區。 ⑷、石橋:天臺山上有石梁橋。

    岑參 玉關寄長安李主薄⑴(書、除) 
    東去長安萬里余⑵,  故人何惜一行書?
    玉關西望堪腸斷,   況復明朝是歲除⑶!
    【注釋】:⑴、玉關:即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的小方盤城。 ⑵、去:距離、相距。 ⑶、歲除:除夕。

    薛令之 靈巖寺(燭.宿)
     草堂棲在靈山谷,  勤苦詩書向燈燭。
     柴門半掩寂無人,  惟有白云相伴宿。

    韓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⑴(之一無、都) 
    天街小雨潤如酥⑵,  草色遠看近卻無⑶。
    最是一年春好處⑷,  絕勝煙柳滿皇都⑸。
    【注釋】:⑴、此詩作于長慶三年,作者時任禮部侍郎。水部張十八員外:即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 ⑵、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潤如酥:像奶油一樣潤滑。 ⑶、“草色”句:早春的田野,從遠處望去,能看到淡淡的嫩綠色,走到近前,反而看不見了。 ⑷、追思:正是。 ⑸、絕勝:遠遠超過。煙柳:是說茂盛的楊柳猶如堆煙。一作“花柳”。

    王建 宮人斜⑴(墓、數) 
    未央墻西青草路⑵,  宮人斜里紅妝墓⑶。
    一邊載出一邊來,   更衣不減尋常數⑷。
    【注釋】:⑴、宮人斜:唐代宮女的墳墓。因在宮墻西邊的斜坡上,故稱。 ⑵、未央:漢代宮殿名。此借指唐宮。 ⑶、紅妝:指年輕的女子。 ⑷、“一邊”二句:那邊把死去的宮女喪埋,這邊又補充進新人來,侍奉皇帝“更衣”的宮女仍是原來的數目。尋常:平常。

    王建 寄蜀中薛濤校書⑴(居、如) 
    萬里橋邊女校書⑵,  枇杷花里閉門居⑶。
    掃眉才子知多少⑷,  管領春風總不如⑸。
    【注釋】:⑴、薛濤:著名女詩人。校書:校書郎。 ⑵、萬里橋:在今四川成都市南,與薛濤晚年所居之浣花溪甚近。 ⑶、閉門居:薛濤晚年建詠詩樓,起居于其上,故云。 ⑷、掃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掃眉:畫眉。 ⑸、管領春風:猶獨擅勝場、獨領風騷。總:都,全。

    薛濤 題竹郎廟⑴(綠、曲) 
    竹郎廟前多古木,  夕陽沉沉山更綠。
    何處江村有笛聲?  聲聲盡是迎郎曲⑵。
    【注釋】:⑴、竹郎廟:祭祀古代夜郎王竹王的神廟,又叫竹王祠,有多處。 ⑵、迎郎曲:迎竹郎神(竹王)之曲。

    張籍 成都曲(熟、宿)
    錦江近西煙水綠⑴,  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⑵,  游人愛向誰家宿?
    【注釋】:⑴、錦江:流經成都南郊,以江水清澈、濯錦鮮明而著稱。 ⑵、萬里橋:在羅城南門外,七星橋之一。傳說孔明送費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后因以名。

    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懷微之⑴(途、無) 
    歸騎紛紛滿九衢,  放朝三日為泥途。
    不知雨雪江陵府,  今日排衙得免無⑵?
    【注釋】:⑴、放朝:免朝參,即今天的放假。 ⑵、排衙:官署長官升座,陳設儀仗,全署屬吏依次參見。

    元稹 得樂天書(如、書) 
    遠信入門先有淚,   妻驚女哭問何如⑴。
    尋常不省曾如此⑵,  應是江州司馬書。
    【注釋】:⑴、妻:指裴淑。何如:怎樣,怎么了。 ⑵、不省(x?ng):未見,不記得。

    朱慶余 近試上張水部⑴(姑、無) 
    洞房作夜停紅燭⑵,  待曉堂前拜舅姑⑶。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⑷?
    【注釋】:⑴、題一作《閨意獻張水部》。近試:進士考試之前。張水部:即張籍,曾任水部員外郎。見到本詩后,張籍十分高興,曾有答詩一首:“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⑵、昨夜:指新婚之夜。 ⑶、“待曉”句:舊時習俗,婚后的第一天早晨,新媳婦要拜見公婆。舅姑:丈夫的父母,即公婆。 ⑷、入時無:是否合時尚,是否得體。

    施肩吾 山中得劉秀才京書(鋤、書)
    自笑家貧客到疏,  滿庭煙草不能鋤。
    今朝誰料三千里,  忽的劉京一紙書⑴。
    【注釋】:⑴、京:一作“公”。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竹、足)
    曾去泉州看種玉⑴,  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   此處掛冠涼自足⑵。
    【注釋】:⑴、種玉:指道家仙境的景色。 ⑵、掛冠:舊時稱辭官為掛冠。

    杜牧 贈別(之一初、如) 
    娉娉裊裊十三余⑴,  豆蔻梢頭二月初⑵。
    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⑶。
    【注釋】:⑴、娉娉(ping)裊裊(ni?o):形容女子體態輕盈,婀娜多姿。 ⑵、豆蔻:草本植物,春末開花,顏色淡紅,極鮮艷。二月初:豆蔻正含苞待放,用來形容十三四歲的少女最為貼切。 ⑶、“春風”二句:在春風十里的揚州路上,珠簾之下再也沒有比她更美麗的了。

    方干 題君山⑴(無、湖) 
    曾于方外見麻姑⑵,  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⑶,  海風吹落洞庭湖。
    【注釋】:⑴、君山:又名湘山,在洞庭湖中。 ⑵、方外:世外,指仙境。麻姑:神話傳說中的仙女。 ⑶、元:通“原”。昆侖山: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曹松 己亥詩(之一蘇、枯)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⑴?
    憑君莫話封侯事⑵,  一將功成萬骨枯⑶。
    【注釋】:⑴、“澤國”二句:戰火已蔓延到江南水鄉,老百姓怎么能夠安居樂業? ⑵、澤國:指江南水鄉。樵蘇:指日常生計。樵:砍柴。蘇:割草。 ⑶、憑:請,愿。話:說,提起。封侯事:指立戰功得到封賞的事。

    陸龜蒙 和襲美春夕酒醒⑴(壚、扶) 
    幾年無事傍江湖,   醉倒黃公舊酒壚⑵。
    覺后不知明月上⑶,  滿身花影倩人扶⑷。
    【注釋】:⑴、襲美:皮日休的字。春夕酒醒:皮日休原詩題目。 ⑵、“幾年”二句:自己多年無所事事,閑居江湖,經常像阮籍、嵇康等人一樣喝得酩酊大醉。傍江湖:指過著閑居生活。傍:依。黃公舊酒壚:西晉時“竹林七賢”飲酒的地方。 ⑶、覺:指酒醒。 ⑷、倩(qi?n):請。

    羅鄴 秋怨(梧、無) 
    夢斷南窗啼曉烏⑴,  新霜昨夜下庭梧⑵。
    不知簾外如珪月⑶,  還照邊城到曉無?
    【注釋】:⑴、“夢斷”句:拂曉時,因烏啼而夢醒。 ⑵、新霜:早秋的第一場霜。 ⑶、如珪月:圓月。珪:圓形的玉。江淹《別賦》:“秋露如珠,秋月如珪。”

    章碣 焚書坑⑴(居、書) 
    竹帛煙消帝業虛⑵,  關河空鎖祖龍居⑶。
    坑灰未冷山東亂⑷,  劉項原來不讀書⑸。
    【注釋】:⑴、焚書坑:相傳在今陜西臨潼驪山腳下。 ⑵“竹帛”句:隨著被焚燒書籍的灰飛煙滅,秦朝政權也滅亡了。竹帛:竹簡和絹帛,此處代指書籍。 虛:空虛。 ⑶“關河”句:雄偉的函谷關和洶涌的黃河也沒能夠保住秦始皇的統治地位。 祖龍:指秦始皇。 ⑷、“坑灰”句:焚書的灰燼尚未冷卻,華山以東的陳勝、吳廣就起來造反了。山東:華山以東。 ⑸、“劉項”句:推翻秦朝的劉邦、項羽等,原來都不是什么讀書人。

    鄭谷 席上贈歌者⑴(壺、鴣) 
    花月樓臺近九衢⑵,  清歌一曲倒金壺⑶。
    坐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風唱鷓鴣⑷。
    【注釋】:⑴、贈:一作“貽”。歌者:在宴席中唱歌助興的歌人。 ⑵、九衢(q’):本指京城中四通八達的街道,此指京城繁華之地。 ⑶、倒金壺:斟酒。金壺:泛指名貴的酒具。 ⑷“坐中”二句:坐中有家在江南的人,還是不要在春風中唱牽惹離情的“鷓鴣曲》吧。亦有:一作“半是”。

    王駕 古意⑴(夫、無) 
    夫戍邊關妾在吳,  西風吹妾妾憂夫⑵。
    一行書信千行淚,  寒到君邊衣到無⑶?
    【注釋】:⑴、一作王駕妻陳玉蘭詩,題為《寄夫》。據今人考證,應是明末人的誤收。 ⑵、憂:憂慮,擔心。 ⑶、衣到無:寒衣寄到了沒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中国女人高潮hd|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东京热|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清一区二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国精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YY111111少妇影院| 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福利 | 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 少妇被黑人到高潮喷出白浆| 鲁丝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国内自拍|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硬免费视频|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京东热| 国产很色很黄很大爽的视频| XXXXXHD亚洲日本HD|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