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常用的構圖模式---人像公式化構圖法
人像公式構圖法又可分為特寫、半身、七分身和全身四種公式構圖類型。
1、特寫。在拍照構圖時,以人像為重點。通常在構圖時以構圖框的上邊距離人像頭部頂端約20cm左右(以人像實際高度計算),構圖框的下邊,則與人像胸部(胸口)位置上下約lOcm左右切齊。以此構圖法拍攝出來的照片,大致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寫照片,是市面上常見、也頗受一般人喜愛的照片類型。一般明星照甚為多見。
2、半身。 畫面上仍以人像為主,構圖時直構,并以構圖框的上邊距離人像頭部頂端約20cm左右(以人像實際高度計算),構圖框的下邊,則與人像腰部(可以肚臍眼為中心)位置上下約lOcm左右切齊。以此構圖法所拍攝出來的照片,大致亦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見很受大家喜愛的照片類型。
3、七分身。畫面上仍以人像為主,構圖時直構,并以構圖框上邊距離人像頭部頂端約20cm左右(以人像實際高度計算),構圖框下邊,則與人像膝蓋部位上下約lOcm左右切齊。以此構圖法拍攝出來的照片,大致亦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這是市面上最常見而且最受歡迎的照片類型。人像攝影的顧客,九成都喜愛這一構圖。
4、全身。畫面上仍以人像為主,而在構圖時直構,并以構圖框上邊距離人像頭部頂端約20cm左右,構圖框下邊,則是在人像的腳部以下約20cm左右切齊(以人像實際高度計算)。以此構圖法拍攝出來的照片,大致亦為漂亮而略帶一點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頗常見的婚紗攝影的全身構圖,尤其受顧客喜愛。現在流行的人像攝影技巧,在構圖取景表現主題上通常利用以下方法,寫出來大家給以參考指正。
(1)利用前后景深的差異,突出主題人物。
(2)用大小對照的方法,使主體大一些而陪襯物小一些。
(3)利用色彩對比的手法強調主體。
(4)利用主體靜止 陪體運動的方式,主構圖的穩定性就相對強。
注意:拍攝半身像時候,相機的高度約與被攝者鼻子的高度相等;拍七分身照片時,相機機位約在被攝者的胸部高度;拍攝全身照時,相機的高度應該在被攝者的腰部。
拍攝重點技法說明:
1、以長焦距鏡頭為主要拍攝鏡頭,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構圖法的原則,直接框取特寫、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構圖,大約是距離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輕易拍得。
3、曝光時,需依人像攝影的特點,多開1~2檔光圈補償,以使臉部質感較為亮麗。人物臉部的光線柔和亮麗,是拍攝此類型照片的重點。
4、為了制造亮麗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塊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點。
5、沖印時,最好依后加工處理技巧加上沖印柔焦處理,全面性的柔化膚質后,即可達到整張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應多變換主題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則拍照張數多時,視覺重點會毫無變化,構圖、景深以及拍攝技術類同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
二、人像帶景藝術構圖法
簡單地說,凡是以帶景藝術構圖法拍攝出來的照片就是帶景藝術類型的照片。它沒有一定的構圖、采光及其他的公式性技法,全賴拍攝者本身對于藝術攝影的造詣素養而賦予照片生命力。
以人像為主要表現主題,但照片上人像所占的比例,大致為畫面的一半以下,而風景藝術等其他畫面卻占有照片的一半以上面積。其最大特點是畫面雖然仍以人像為主,但著重于人像與景物風光的藝術表現,是以藝術構圖角度來經營的照片類型。
拍攝重點技法說明:
1、設計好主題人像的造型風格,選擇適合整體表現的場景,做好先期的主題與場景設計作業。
2、平時應多培養美學構圖的能力,并在拍攝時擬定好主題人像與場景之間的整體構圖計劃,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構圖的俗套,而拍成特寫類型的照片。
3、解析并運用現場采光情形,用加減運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攝的人像主題,在場景環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現,而不落入一般紀念照的平光通病。
4、控制景深的長短,制造動人與高層次的景深表現,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雜亂模式。
5、選擇最適當的拍照時機按下快門,掌握住人像的生動感與景象的藝術感,拍攝出完美的人像帶景藝術作品。
四、人像攝影的常用的特效器材
人像攝影經常要使畫面產生特殊的美感,所以需以特殊效果的鏡片,或特殊攝影器材的運用,來增加畫面的美感、降低光比等。以下便是在人像攝影時經常用到的特效器材:
1、半透明遮光齒狀板。其齒狀遮光設計能使畫面產生逐漸朦朧柔化的效果。常用于高階色調類的照片柔化,例如白色禮服下擺的柔化等。可自行制作或購買現成的,是人像攝影不可或缺的遮光板。使用時可直接加套于鏡頭前,并在取景窗中調整其位置。
2、黑色遮光齒狀板。其功能與用法與半透明遮光齒狀板相同,只是適用的照片類型稍有不同。常用于低階調類照片的攝影減光,可使主題逐漸減光,并與黑色背景達成一氣呵成的氣氛感,是專業婚紗攝影必備之特效器材。
3、柔焦鏡。此為專業人像攝影甚為重要的特效濾鏡,是拍照時使膚質柔化的利器。其柔化的程度,則依其廠牌不同與拍攝時設定的光圈值不同或鏡頭倍率的不同等而各不相同,故需在實踐中熟記其最佳的用法。在曝光時,需加開一檔光圈作為曝光補償,而且光圈值不要太大,約在f8以上的小光圈,才能得到不會太朦朧的柔度。人物太小時亦不宜使用,以免因影像太小又模糊,而使人像臉部產生不清晰的現象。
4、減光鏡。為了使景深短淺、人像主題凸顯,人像攝影經常需要開大光圈,此時減光鏡是降低光量、使光圈開大的器材之一,曝光需依減光指數來增開光圈或減慢速度補償。
5、有色濾鏡。為了使照片畫面產生偏色的特殊感,需使用黃色調Y2、藍色調C12或橙色調YA3等有色濾鏡。有色濾鏡是經常而且必需的器材,具有使畫面立即產生色調更改的功能。
6、漸層濾色鏡。這是局部改善色彩的最簡易的濾鏡,為了使反差局部降低、色彩局部改善或局部加色;都需使用漸層濾色鏡,只是在使用此濾鏡時,需使用得當,否則易形成不自然的色彩變化。亦不可過分濫用,以免適得其反。
7、其他濾鏡。其他還有流影濾鏡、放射狀濾鏡、重復曝光濾鏡等特殊效果的濾鏡,其廠牌與功能不勝枚舉,拍攝者可以根據各廠牌的功能說明或是自己的需求去選用。只是濾鏡的使用是一門藝術,過度或不當使用,都會使照片太具匠氣,使用者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