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愛茶 《茶》 山寺碧溪頭,幽人綠巖畔。 夜火竹聲乾,春甌茗花亂。 茲無雅趣兼,薪桂煩燃爨。 《茶磨二首》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為轉臍。 乾坤人力內,日月蟻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 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蓮,誰礱麻石洞中天。 欲將雀舌成云末,三尺蠻童一臂旋。 《七寶茶》 七物甘香雜蕊茶,浮花泛綠亂于霞。 啜之始覺君恩重,休作尋常一等夸。 《嘗惠山泉》 吳楚千萬山,山泉莫知數。 其以甘味傳,幾何若飴露。 大禹書不載,陸生品嘗著。 昔惟廬谷亞,久與茶經附。 相襲好事人,砂瓶和月注。 持參萬錢鼎,豈足調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為霖澍。 疏濃既不同,物用誠有處。 空林癯面僧,安比王侯去。 《得雷太簡自制蒙頂茶》 陸羽舊茶經,一意重蒙頂。 比來唯建溪,團片敵湯餅。 顧渚及陽羨,又復下越茗。 近來江國人,鷹爪夸雙井。 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覓省。 因雷與改造,帶露摘牙穎。 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頃。 湯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初分翰林公,豈數博士冷。 醉來不知惜,悔許已向醒。
《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
昔觀唐人詩,茶詠鴉山嘉。
鴉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鴉。 重以初槍旗,采之穿煙霞。 江南雖盛產,處處無此茶。 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競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紗。 顧渚亦頗近,蒙頂來以遐。 雙井鷹掇爪,建溪春剝葩。 日鑄弄香美,天目猶稻麻。 吳人與越人,各各相自夸。 傳買費金帛,愛貪無夷華。 甘苦不一致,精麤還有差。 至珍非貴多,為贈勿言些。 如何煩縣僚,忽遺及我家。 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 文字搜怪奇,難於抱長蛇。 明珠滿紙上,剩畜不為奢。 玩久手生胝,窺久眼生花。 嘗聞茗消肉,應亦可破瘕。 飲啜氣覺清,賞重嘆復嗟。 嘆嗟既不足,吟誦又豈加。 我今實強為,君莫笑我耶。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嘗何如耳。因條而答之》 忽有西山使,始遺七品茶。 末品無水暈,六品無沉柤。 五品散云腳,四品浮粟花。 三品若瓊乳,二品罕所加。 絕品不可議,甘香焉等差。 一日嘗一甌,六腑無昏邪。 夜枕不得寐,月樹聞啼鴉。 憂來唯覺衰,可驗唯齒牙。 動搖有三四,妨咀連左車。 發亦足驚疏,疏疏點霜華。 乃思平生游,但恨江路賒。 安得一見之,煮泉相與夸。 《王仲儀寄斗茶》[1] 白乳葉家春[2],銖兩直錢萬[3]。 資之石泉味[4],特以陽芽嫩。 宜言難購多,串片大可寸[5]。 謬為識別人,予生固無恨。 【注釋】 ?。?]斗茶:茶之極品,在賽會時作斗茶之用,所以也稱“斗品”。 [2]葉家春:指茶名。又稱白茶,宋代名品。“葉家白”與“葉白團”,產于建州北苑壑源。因茶園多為葉姓焙人,且宋人崇尚白茶,故名。 [3]銖兩直錢萬:直即價值,是說一兩白乳茶價值萬錢。 [4]資之:這里是憑借的意思。 ?。?]串片:建茶初始也叫串茶,即圓形或方形,長方形的餅狀片茶中間打有一個小孔,可以串起來,使于攜帶,所以有串片之說;大可寸:圓徑大小約一寸的意思。 【評析】 此詩贊嘆王仲儀所寄斗茶北苑壑源“葉家春”之珍貴難得,銖兩直錢萬。作者得之而無憾,頓生一種自己識別名茶的慶幸之感。 《宋著作寄鳳茶》 春雷未出地,南土物尚凍。 呼噪[1]助發生,萌穎強抽蕻[2]。 團為蒼玉璧,隱起雙飛鳳[3]。 獨應近臣頒,豈得常寮共[4]。 顧茲實賤貧,何以叨贈貢[5]。 石碾破微綠[6],山泉貯寒洞。 味余喉舌甘,色薄牛馬湩[7]。 陸氏經不經[8],周公夢不夢[9]。 云腳俗所珍[10],鳥觜夸仍眾[11]。 常常濫杯甌,草草盈罌甕。 寧知有奇品,圭角百金中。 秘惜誰可邀,虛齋對禽哢[12]。 【注釋】 ?。?]呼噪:指建州北苑御茶園擊鼓喊山、有助于茶芽抽生發芽的習俗。 [2]抽蕻(hóng):草莖心長的意思。 [3]隱起雙飛鳳:是指鳳餅茶雙鳳飛翔的圖案雖經油面仍隱約可見。鳳茶是北苑御焙產的“大鳳”、“小鳳”餅茶。 ?。?]常寮共:常寮即常僚,意謂豈是同僚都可共享。 ?。?]叨(tāo):謙詞,表示受之有愧。 [6]破微綠:團餅茶經碾細,美好的微綠顏色被破壞了,變成了白色的粉末。 [7]牛馬湩(dòng):湩是乳汁,《列子·力命》:“乳湩有余。”牛馬湩即牛馬乳汁。 ?。?]陸氏:指茶圣陸羽;經不經:不全,不像經。 ?。?]周公:西周初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稱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稱為周公。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繼位,由他攝政,幫助成王治理好國事。周公夢:《論語·述而第七》,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0]云腳;指烹煎茶湯浮起的沫餑,如果茶與湯的比例失調就會產生“茶少湯多則云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的弊病。 ?。?1]鳥嘴:與雀舌同一意思,以鳥嘴形象謂茶名。 [12]虛齋:書齋名;禽哢:禽同擒;哢(lòng)是把玩,玩弄。 《嘗茶和公儀》[1] 都籃攜具上都堂[2],碾破云團北焙香[3]。 湯嫩水清花不散[4],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夸李白仙人掌[5],且作盧仝走筆章[6]。 亦欲清風生兩腋[7],從教吹去月輪旁[8]。 【注釋】 ?。?]公儀姓梅,名摯,公儀系其字,四川成都人,《宋史》有其傳。 ?。?]都籃:竹篾編成各種茶具的器物;都堂:官署名,在宋代系指尚書處理政務的廳堂。 ?。?]云團北焙香:指北苑龍鳳團茶,詩意為指北苑附有祥云的龍團御茶碾破后香氣襲人。 ?。?]花不散:花指茶湯中浮起的泡沫;不散,是說茶湯濃,故輕細的泡沫久聚不散。 ?。?]仙人掌句: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一詩中,夸褒仙人掌茶。仙人掌茶,出自湖北當陽玉泉山。 ?。?]且作盧仝走筆章:意為學習盧仝賦詩贊美北苑茶。 [7]亦欲句:盧仝有“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句。 ?。?]從教:聽從,任憑。 【評析】 該詩描寫了與友人品茶吟詩的情景,抒發了對茶、對茶詩的贊美之情。請看友人以茶相會是多么鄭重其事,用都籃帶上齊全的茶具聚集一堂,當堂碾磨茶餅,用名泉煮水,火候合適,茶花不散。品嘗后“口甘神爽”,滋味悠長。品好茶出好詩。詩人以為他們飲用的北苑茶勝似李白的仙人掌茶。故能仿唐盧仝走筆龍蛇出華章,也能像盧仝一樣,飲上數碗之后,風生兩腋飄飄欲仙。 呂晉叔著作遺新茶[1] 四葉及王游[2],共家原坂嶺。 歲摘建溪春[3],爭先取晴景[4]。 大窠有壯液[5],所發必奇穎。 一朝團焙成,價與黃金逞[6]。 呂侯得鄉人,分贈我已幸。 其贈幾何多,六色十五餅。 每餅包青箬[7],紅簽纏素苘[8]。 屑之云雪輕,啜已神魄惺[9]。 會待嘉客來,侑談當晝永[10]。 【注釋】 ?。?]呂晉叔:晉叔系字,名夏卿,閩省晉江人;著作:官名。宋代著作屬秘書省。 ?。?]四葉及王游句:宋子安的《試茶錄》茶名一節中談到,今出壑源之大窠者有六戶葉姓。壑源巖下、源頭三戶葉姓,壑源后坑一戶葉姓,壑源嶺根三戶葉姓,林坑、佛嶺尾、丘坑三戶游姓,畢源王姓一戶等,這應即當時打著姓名品牌的建茶極品的生產戶,他們同處一個脈,所以下句有“共家原坂嶺”之謂。 ?。?]建溪春:指建溪春茶。 大窠:御園。北苑御茶園有內園、外園之分,大窠為外園。宋子安 ?。?]取:選取,選擇好天氣。 [5]大窠(kē):地名,即壑源山的大窠;壯液:雄壯厚實茶葉的葉液?!稏|溪試茶錄》壑源葉源附記:“大窠之東,山勢平盡,曰壑嶺尾,茶生其間……”,大窠壑源焙屬地(今建甌市東峰鎮裴橋村福源自然村境內)。 [6]逞(chěng):這里是炫耀、等同的意思。 ?。?]青箬(ruò):箬,竹名。這里指箬竹葉裹扎的意思。 ?。?]苘(qǐng):即白麻,也稱苘麻。 ?。?]惺(xīng):清醒。 ?。?0]侑(yòu):陪侍;晝永:指整個白天。 【評析】 題“呂晉叔”應指呂公著,字晦叔,呂第系安徽人,與梅同鄉,呂在神宗時為御史中丞,哲宗時召用為尚書右仆射,廢新法,司馬光死后獨當國政,任司空同平章軍國事。故稱為呂侯。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當時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燒竹煮泉為世夸。 入山乘露掇嫩嘴,林下不畏虎與蛇。 近年建安所出勝,天下貴賤求呀呀[2]。 東溪北苑供御余[3],王家葉家長白牙。 造成小餅若帶銙,斗浮斗色傾夷華[4]。 味甘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5]。 此等莫與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6]。 歐陽翰林最別識,品第高下無欹斜。 晴明開軒碾雪末,眾客共賞皆稱嘉。 建安太守置書角,青箬包封來海涯。 清明才過已到此,正見洛陽人寄花。 兔毛紫盞自相稱[7],清泉不必求蝦蟆[8]。 石瓶煎湯銀梗打[9],粟粒鋪面人驚嗟。 詩腸久饑不禁力,一啜入腹鳴咿哇。 【注釋】 ?。?]永叔:歐陽修字。 ?。?]呀呀:笑聲。韓愈《讀東方朔雜事》云:“王母聞以笑,衛官助呀呀。” ?。?]東溪北苑:東溪指建溪東面上游河流,今名松溪。北苑指北苑龍焙位建安吉苑里東溪河南岸。今建甌市東峰鎮裴橋村焙前自然村為北苑御焙遺址中心區域。。至今該村仍遺存有宋代北苑茶事摩崖石刻、“御泉井”、龍鳳池等遺址和大量宋元時期文化層。 ?。?]傾夷華:全中國都為之傾倒。夷,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統稱;華,漢族的古稱;夷華:指中國各族。 [5]窊(w?。郝∑?;舌窊,就是舌頭上有隆起的感覺。 [6]白土和脂麻:指喝的是摻雜白土脂麻的擂茶。 ?。?]兔毛紫盞:即建窯所產的兔毫盞。古建安縣生產黑釉瓷,是全國十大名瓷之一。所產的兔毫釉、油滴釉、鱔皮釉等名貴品種,尤以兔毫釉為珍貴。《方輿用覽》一書說:“茶(湯)色血,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是斗茶的最好盛器。 ?。?]清泉不必求蝦蟆句:指烹茶候湯事。南宋羅大經的好友李金南收候湯概括為“背二涉三”四字,即當水燒過二沸,剛到三沸時,立即?;饹_注。本詩句“蝦蟆”二字是沸水響聲,“不必”是說好水不須那么高沸點。 [9]石瓶:烹茶煮水用具。蔡襄《茶錄》下篇論茶器:“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為上,民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銀梗打:梗,植物的枝、莖、根。煮茶時用竹筴攪拌,使之產生茶之精華沫餑。竹筴,長一尺,銀裹兩頭。 【評析】 此詩為應和次韻歐陽修《嘗新茶呈圣俞》一詩而作。其茶學價值在于:一是充分肯定陸羽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的歷史功績,開創了千古飲茶之風;二是稱頌建茶之美,描寫建茶味蓋天下、色傾夷華的發展之勢;三是贊美歐陽修精于鑒別品評茶葉,感謝他寄贈茶葉,終于解除了自己詩腸饑漉之渴。結句“詩腸久饑不禁力,一啜入腹鳴咿哇”。極其生動形象地表露了詩人飲茶之后的縷縷詩情。 劉成伯遺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為答[1] 玉斧裁云片[2],形如阿井膠[3]。 春溪斗新色[4],寒籜見重包[5]。 價劣萬金敵[6],名將紫筍拋[7]。 桓公不知味[8],空問楚人茅[9]。 【注釋】 ?。?]的乳:上供茶品名。 ?。?]云片:即指的乳片茶。 ?。?]阿井膠:即中藥阿膠。因出自山東東阿縣,用其特質井水熬制故有阿井膠之稱。 [4]此句意謂新茶與建溪春江之美同相映。 [5]寒籜(tuò):指寒冬的筍殼;籜:俗稱“筍殼”。 ?。?]價劣句:價低,但仍然相等于黃金。 ?。?]紫筍:指顧渚的紫筍茶。 ?。?]桓公:指曾被封為南郡公的晉桓溫?!稌x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盤)茶果而已。”本句意謂,桓溫未曾嘗過的乳茶的美味。 [9]楚人:指陸羽;茅:指在野之人。本句意謂,不必問在野的陸羽,雖說他寫了《茶經》,但他并不懂得像的乳這樣的名茶。 【欣賞】 友人劉成伯贈建州貢茶極品,價同黃金,小片,又僅有十枚,何其珍貴。詩人在細致觀賞乳茶的色形之后,慶幸自已口福不淺,興奮得意之余,竟戲言,如此好茶,就是位高者如桓公與遍識九州之茶的陸羽,也未曾享用過呀! 春芽研白膏[2],夜火焙紫餅[3]。 價與黃金齊,包開青箬整。 碾為玉色塵,遠及蘆底井。 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領。 [1]屯田:官名,為工部四司之一,掌管屯田,營田,職田,學田,官莊政令,及壙濼堤堰修葺等事。 [2]白膏:建安團茶色尚白,故稱白膏。 [3]紫餅:團茶多經油面,油面紫色者稱紫餅。 【評析】 建州是北苑御茶的產地,友人沈屯田寄自建州的新茶,自然使人欣喜不已。詩人細致地記述了貢茶的制作過程,以及自己如何拆開價比黃金的新茶的包裝,碾末,不惜路遠取蘆底井水烹制的經過。如此精心烹制的名茶,品嘗之后自然讓人心醉,還要感謝沈君的推介,我才能飲用上如此好茶。 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1] 天子歲嘗龍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 團香已入中都府[2],斗品爭傳太傅家[3]。 小石冷泉留早味[4],紫泥新品泛春華[5]。 吳中內史才多少,從此莼羹不足夸[6]。 [1]蔡君謨:即蔡襄;杜相公:即杜衍(978-1057),字世昌,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任樞密使,后拜同平章事(即宰相)。相公,古代稱宰相為“相公”。 [2]中都府:指在京師高官府邸。 [3]太傅:官名,職掌輔導太子。 [4]小石冷泉:指砂石山流出的泉水;留早味:還帶有早春的氣息。 [5]紫泥:指團茶,在蔡襄的《茶錄》里講到,建安茶餅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泥,即指油面之膏。 [6]莼羹(gēng):《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覊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后稱思鄉之情為“莼鱸之思。” 【評析】 茶友聚會賦詩,席間杜相公作計一首,詩人依其韻唱和,謝友人蔡君謨寄的北苑龍團茶。詩中,詩人敘寫了為使天子嘗到新茶,茶官催促茶農在谷雨前采摘。其后,名貴的龍團茶陸續進京,除皇室享用外,還進入近臣府中,并用于斗茶。詩人深諳茶藝,認為清泉水可留住早茶香,用紫砂茶具可充分發揮新茶獨有的韻味。最后詩人以夸張的手法,贊揚了龍團茶確實名不虛傳。吳中的官吏雖見多識廣,飲此茶后,也不再夸莼羹味美了。 《建溪新茗》 南國溪陰暖[1],先春發茗芽。 采從青竹籠,蒸自白云家。 粟粒烹甌起[2],龍文御餅加[3]。 過茲安得比[4],顧渚不須夸。 【注釋】 ?。?]溪陰:水之南為陰,溪陰即溪的南面。 ?。?]粟粒:細小如粟的粒狀物,這里指烹茶碗面浮起的茶末。 ?。?]龍文御餅:指茶餅上印有龍紋的貢茶。宋代建州北苑御焙產龍團、鳳餅用龍、鳳模具壓制成形,茶餅上印有龍、鳳圖案專貢皇帝御用?!?/font> ?。?]茲(zi):此。指建溪茶山,此句意為,來過建溪能得到如此好茶。 【評析】 描繪了南國建溪茶團在早春欣欣向榮的景象,新茶抽蕊,勤奮的茶農肩背青竹籠上山采茶,又在白云繚繞的山上蒸制。詩人有幸得到了珍貴的北苑貢茶,并用加料的方法烹煮。過建溪得新茶之后,詩人還生出不必再夸顧渚紫筍茶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