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頭的設置與拋光資訊來源:雙向拉伸技術協作網 發布日期:2009-10-22 瀏覽次數:781模頭在出廠之際, 把所有需要的緊固件都裝配在模頭上。模頭各個區組的電熱器用電源電線、起吊用的起吊螺絲,一起同模頭裝在收納用的木箱里。
如果在使用前想檢點模頭內部的狀況,請按照說明書中寫的模頭拆卸與裝配順序去做。
!小心
模頭在加熱之前,唇部保護罩請原封不動的放著。
1.使用吊環螺絲把模頭從木箱里吊出,放置在操作場上。
2.把模頭放置在吊臺或支撐架上。
3.把接模器安裝到模頭和擠出機的夾子上,模頭按需要放置水平。為擰緊緊固件,提供一個穩定的操作平臺。
緊固模身螺栓
!小心
不要用低等級或短的螺栓替換原有模身螺栓。這樣會由于螺栓的斷裂導致操作者受傷。
模頭使用的是12.9(公制)強度等級的模身螺栓。如果不使用低等級的螺栓作為替換品,擰斷螺栓并不是個問題。當螺栓緊固時,只能使用高強度的扳手。
注意以下信息,將確保擠出模頭的工作。
為了不損壞螺紋并通過高溫潤滑油潤滑而設置了扭矩標準,其與EDI公司提供的成套工具相似。螺栓頭表面也進行潤滑。
注意干凈的并經潤滑過的螺栓是安全操作的基礎。
在安裝過程中,外來因素可能影響密封表面和所有的密封接觸。所有的銷釘、推式螺栓及模身螺栓必須清潔。檢查密封區域特別是最終密封接觸面。
1.清潔及檢查所有部件。
2.用高溫潤滑油潤滑螺紋及螺栓頭。
!小心
拆卸模頭時保護模唇。
3.清潔模頭密封表面特別是在最終安裝時。
!小心
端末密封板保持寬松狀態直到模頭到達操作溫度,模唇間隙達到正確距離和操作溫度才緊固密封板。
當模頭在冷卻狀態下模身螺栓需按照推薦的冷扭矩標準安裝及緊固。
模頭在EDI工廠并沒有完全緊固,請按照你們的工序進行操作。
注意當緊固模身螺栓到最后階段時,需使用合適的扭矩扳手或扭矩累積裝置,并且必須使用推薦的扭矩。
4.按照下表中冷的扭矩緊固模身螺栓、接模器螺栓及模唇裝備螺栓。從模頭的中央部分開始順次向右左兩端緊固螺栓。
螺栓必須在冷卻扭矩時緊固,無法緊固時,使用潤滑油噴在螺栓表面,然后就可以進行操作了。
不要在這時碰模唇調節螺栓。如果上模唇螺栓在自動調節系統下面,那么他們在工廠時就提前緊固了。
扭矩等級表
(模頭操作溫度17.8℃-288℃)
在EDI公司的擠出模頭上擰螺栓所推薦的扭矩。(假定螺栓是潤滑的)
根據Unbrako規格書#fas-1所推薦的1960系列內六角螺絲為依據,熱扭矩等級按照所列扭矩的70%,冷扭矩為熱扭矩等級的60%。
(英制螺栓 = 8等級;公制螺栓 = 12.9等級)
(磅-英尺*0.1383 = 公斤-米)
(磅-英尺*1.355818= 牛頓-米)
扭矩等級表
(模頭操作溫度288℃以上)
在EDI公司的擠出模頭上擰螺栓所推薦的扭矩。(假定螺栓是潤滑的)
根據Unbrako規格書#fas-1所推薦的1960系列內六角螺絲為依據,熱扭矩等級按照所列扭矩的60%,冷扭矩為熱扭矩等級的60%。
(英制螺栓 = 8等級;公制螺栓 = 12.9等級)
(磅-英尺*0.1383 = 公斤-米)
(磅-英尺*1.355818= 牛頓-米)
18-8不銹鋼螺帽
在EDI公司的擠出模頭上擰螺栓所推薦的扭矩。(假定螺栓是潤滑的)
根據Unbrako規格書#fas-1所推薦的1960系列內六角螺絲為依據,熱扭矩等級按照所列扭矩的50%,冷扭矩為熱扭矩等級的70%。
(磅-英尺*0.1383 = 公斤-米)
(磅-英尺*1.355818= 牛頓-米)
!高壓危險!
在使用工具接觸電源前,確認單元外表已接地。接地片安裝在調節模身上,并標有接地標記,在電源引導處也有一個接地線。如果可能的話,插座不要接在電源板上,外部接線不能省略。如圖2-1
5.把電源線和熱電偶從模頭接到電源板上,確認每一個電源線和對應的熱電偶都正確接好。
6.檢查并校準模頭和接模器。
注意:當把模頭安裝在整個系統中時,根據新模頭推薦使用溫控器,安裝新的熱電偶并確認全部安裝完好。如果更換的新模頭有一些設計變更,就需制訂新的工序。
!小心
所有的加熱棒在尾部都包含有吸濕的充填物,如果模頭在倉庫中放置了一段時間,加熱棒可能含有濕氣。不能直接給模頭加熱,因為可能導致加熱棒失效。
!小心
根據您公司的實際情況,安全部門應建立安全操作手冊規定操作工序。
7.如啟動模頭時一樣,必須慢慢升溫以消除加熱棒上的濕氣。加熱棒升溫情況如下:
室溫至38℃保持30分鐘;38℃至65℃保持30分鐘;65℃至120℃保持15分鐘;120℃以上直至模頭操作溫度。
!小心
最后擰緊模身螺栓時必須在模頭完全達到操作溫度后進行。
EDI公司并沒有完全擰緊螺栓,請根據本說明書,在啟動操作時,參照扭矩表進行操作。
8.在各個區組的溫度到達設定值后,再根據前述第4項把螺栓扭矩緊固到規定值。
端部密封板材料
模身端部經機械加工后留有微型凹槽,這些凹槽必須用密封墊片密封,尤其采用復合型材料更有利。這種復合材料具有彈性,當壓入凹槽后,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金屬與金屬之間因為缺乏這種性能,因此效果較差。
EDI公司慎重選擇密封材料,使其擁有特殊的性能來滿足足夠的密封需要。密封材料必須充分柔軟以便嵌入模頭端部,在負荷狀態下,請注意不能使密封材料負擔額外的蠕變,在緊固時請提供適當的壓縮力。
端部密封板的裝配順序:
1.在密封的地方,檢查一下是否附有聚合物、異物等。如果模身有密封凹槽,在合攏兩部分模身時確認密封墊片已安裝到位。
2. 換用新的密封墊片,舊密封墊片使用過的位置上會留有傷痕,繼續使用容易產生問題。
3. 如果使用替換品,請按照EDI推薦的具有特性的材料。
4. 不要在原有的基層上增加墊片或使用更軟的材料。密封墊片延伸過頭會發生斷裂。雖然不是泄露的直接原因,但是斷裂的墊片伸進熔融樹脂里,會使制品表面變壞。
5. 緊固端部密封板的緊固螺栓一定要正確地遵守所規定的標準扭矩。低于標準扭矩會產生密封不足現象;緊固過頭會使密封墊片受到損傷。為了避免緊固螺絲的螺紋受到損壞,請涂上高溫潤滑油。在操作溫度下,用3.3公斤-米扭矩,保持5分鐘然后再擰轉。這一數值將根據不同的工序和操作壓力而變化。
6. 如果模唇使用內部封口裝置,特別注意模唇與密封板處保持清潔。
!注意
如果在金屬與金屬之間不使用密封墊片或其他材料,可能導致模頭平面變形,變形導致間隙增大、流腔降級,增加泄露的可能性/或模身金屬與金屬間永久性的損壞。
理想的側邊密封材料的特性
耐熱性:模頭的使用溫度一般在177~343℃,選擇的密封材料必須要在這個溫度范圍內不會發生變化和熱分解。
替換性:接觸模頭端部側面的密封墊片,在長時間的加熱使用也不會粘附在模頭側面上,即具有容易替換可以迅速地進行交換的密封墊片。
負載時的安定性:這是密封墊片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這種性能的材料非常難得。密封墊片安裝在端部密封板上,受緊固時發生壓縮變形。必須使墊片嵌入模頭端部側面,并緊緊粘貼住,才能起到密封效果。在使用中常常由于密封能力低下、彈力減弱而引起樹脂泄露。所以這種材料在緊固時既要保持一定的壓縮變形的同時,還要具有密封的能力。
密封板類型
最常用的類型是壓板、密封板及可壓縮的密封墊片組合而成。
EDI公司的密封墊片是特殊的特氟隆制成,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應用,也可以按照客戶提供的圖紙進行加工。
注意
這種密封墊片的最高溫度為343℃,超過這一范圍必須使用更特殊的密封墊片。
密封裝置扭矩程序
(配備或沒有配備節流棒的模頭)
您收到的EDI公司模頭是沒有完全緊固密封螺絲,它們只是稍微把密封片和密封板擰住而已。
只有在模唇間距被調節到正確的范圍內以及模頭達到操作溫度后,密封螺絲才大約以3.3公斤-米力矩擰緊。間隔5分鐘重復兩次擰緊密封墊片。
注意
安裝新的密封墊片時必須使模頭冷卻,并且只有在達到模頭操作溫度后才完全緊固密封螺絲。
單推式模唇調節系統
1. 調節模唇開度時用的所有調節螺絲,都經過設計計算,給予了適當的扭矩。附屬工具箱中,有專用T型扳手。
!注意
使用扳手過程中,禁止使用鐵管等輔助工具。
2.所有模唇調節螺絲在任何時候都具有壓縮特性。任何一個調節螺絲都會由于相鄰調節螺絲的移動而松馳。這就應該使他們恢復與支撐面的接觸。平滑式模唇調節螺絲組的調節有助于自動地完成這項工作。
3.模唇調節螺絲旋轉一整圈表現為模唇的上下運動大約為 1 mm 。 一個微小的調整是重要的。 單個模唇調節螺絲保持小的調節。
4.從始到終沒有中立點,它是通過螺紋來判斷在方向上的變化。調節螺絲每次旋轉都表現為模唇開度的變化。
5.如果模頭配備了可彎曲模唇,模唇開口被設置到最大值。如果你想事先設置模唇到一個較小的開度,請在這一點調節。一個帶有內部封口裝置的模頭,模唇間隙應有0.025-0.050mm,比內部封口的刀片要大。順時針擰緊調節螺絲。 沿著模頭整個寬度,經過幾次,每次通過時對每螺絲進行細微地調節。 在每個螺絲上都要有統一的調節,而不是在任一單個螺絲上作大幅度地調節。
模唇開度的檢查應該使用具有理想厚度的柔軟的(鋁、黃銅或其他柔軟但固性的材料)塞尺。不要用塞尺在模唇間作模唇的調節,但在每次調節后用塞尺滑過模唇,直到在穿過模頭時,獲得一個滑動配合。
推拉式模唇調節系統
1.調節模唇開度時用的所有調節螺絲,都經過設計計算,給予了適當的扭矩。附屬工具箱中,有專用T型扳手。
!注意
使用扳手過程中,禁止使用鐵管等輔助工具。
2.在推拉式系統中所有的模唇螺絲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受任何壓力,必須注意不能只在一個位置壓下一個螺絲,這樣的話相鄰的螺絲就會被拉得很緊,任何增大或減少模唇間隙都必須通過多個螺絲進行。
3.模唇調節螺絲旋轉一圈,模唇移動間距為:0.25mm。
4.系統在推的作用與拉的作用之間有一個交匯點,當模唇移動時,必須計算螺紋的間隙。
!注意
保持所有螺絲受壓的有方法是打開在產品中相應“薄”的區域的螺絲位置到產生“厚”區域的點。然后關閉這些位置達到產品厚度規格。
5. 不要試途用模頭調節來糾正擠出問題。例如:一臺擠出機的擠出壓力是不能用模頭來糾正的。
6. 通常橫過整個模頭的溫度應該是不變的。偶爾,末端區域溫度增加3℃-6℃是用于補償低產量情況下的末端熱量的損失。低產量可能導致板材在末端運行負荷不夠。
!注意
如果模唇調節系統已被拆下,特別注意調節螺絲頭頸圈與細齒螺母的頂部的距離(看以下簡圖)這個尺寸允許模唇在保險頸圈限制超越行程前彎曲到適當的數值,并且這個設置必須在調節螺母固定器被固定之前完成。下圖顯示的是對于特殊的模唇開度所要求的適當的間隙(X)。查看一下你的模頭裝配圖上的模唇開度,(所要求的彎曲量)。間隙(X)只用于當模唇間隙在最大的開度時。看圖2-4。
固定封口系統安裝
如果模頭具有標準的固定封口,它必須在模頭開始擠出樹脂前被安裝和調節。
1. 用所提供的裝置配合下模身、內六角頭螺絲,將T形安裝塊固定到模頭上。
2. 在T形塊上滑動封口塊間隔大約25.4mm。
3. 用專用的特氟龍材料填充的密封條對著模唇安裝密封塊。
!注意
在塊上有切角的凸出是朝著擠出的板材方向。
!警告
不要擰緊壓力螺絲在這一點上,因為那個地方的封口塊可能會變形或密封材料會被損壞。
4. 在操作溫度均衡地擰緊壓力螺絲使相對模唇有很好的密封。
!注意
為了達到不同的隔開寬度,當封口在調節時,應該更換密封材料。
使用薄片填制的下模唇來改變模唇間隙
所提供的模頭的下模唇采用的是用薄片填制的下模唇,它可以通過替換可移動的薄片來改變模口開度。
1.擰松模唇底座螺絲(1)
2.卸下模唇底座螺絲(1)
3.順時針轉動起重螺絲(3)深入模頭從而升高模唇使其離開與薄片的接觸。
4.根據需要卸下、替換或增加薄片。
5.逆時針轉動卸下起重螺絲。
6.擰緊模唇底座螺絲(1)固定底模唇和薄片到模身。
7.加熱模唇底座螺絲然后加熱扭矩模唇螺絲。首先擰轉中間的螺絲,然后朝兩邊模唇末端交替依次 擰轉螺絲。(看扭矩比率圖表第2-2的2-4)
注意:其中附圖部分請參閱EDI英文版說明書
模頭的拋光
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程序規定了模頭拋光的安全操作規程,以保證對模頭的拋光操作正確、精細,以達到規定的精度、光潔度,滿足生產工藝能力的要求。 特別說明:本程序是針對3.4米寬的生產線(單層模頭)拋光的過程控制,僅作參考。對于6.7米寬、三層模頭的拋光過程,由于模頭結構更復雜、模頭寬度更寬,拋光時間應比3.4米寬的單層模頭要長得多。 2. 引用文件 不需用 3. 術語和定義 不需用 4. 職責 4.1 模頭的拋光須由經過廠級安全技術培訓的人員操作。 4.2 機械工段主管負責監控模頭拋光過程的技術狀態。 5. SHE注意事項 5.1 接觸丙酮;操作時必須戴化學防護橡膠手套、防護眼鏡等PPE用品。 5.2 接觸模唇及模頭流道;注意保護好模唇及流道表面,防止剛性物體接觸,操作者不得佩戴飾物,如:手表、戒指等。 6. 工作程序 6.1 模頭去垢 6.1.1 用研磨膏F1200和銅絲棉擦去污垢。(注意:不能劃傷模頭流道及模唇) 6.1.2 用丙酮清洗干凈唇面,噴上硅油。 6.1.3 每次工作完畢,必須用潔凈的薄膜蓋住流道表面。 6.2 模唇的拋光 6.2.1 拋光操作的基本坐姿: a.操作者要端坐在模唇的一側。 b.隨著打磨模頭的打圈推進,要及時挪動身體跟進,以保持打圈用力均勻。 6.2.2 拋光操作 a. 輕握拋光器,依順時針方向打磨,應覆蓋整個模頭鏡面。 b.每次單從左到右研磨,都必須研磨完一個完整的行程(即整個模頭寬度)。 c.研磨時只靠拋光器自重,手不施加壓力,只起拖動作用。 d.勻速、平穩地打圈推進,拋光器每次打圈時偏離唇口距離不得大于5mm。 e.被擠到邊緣的舊研磨膏不得再拔回到鏡面上使用。 6.2.3 拋光膏及其它 a. 往待磨鏡面上投放拋光膏時要散布均勻,可適當滴少許儀表油以保持一定的潤滑性。拋光膏基本用盡時,必須更換新的。可先用專用的干凈拋光紙輕抹去舊油膏渣,再用丙酮輕輕擦凈鏡面,檢查鏡面確無污垢、顆粒后才投放新的拋光膏,同時應該相應地更換新的拋光布。 b. 每塊拋光布每次只能使用2小時,使用1μm的拋光膏研磨時,每45分鐘更換一次。 6.2.4 拋光膏的使用 a.28μm膏:待模頭流道表面殘留的固態PET料全部清除干凈后才投入使用(具體是否使用,還要視流道表面的實際情況來定)。 原則使用時間:定模唇—30天 動模唇---30天 拋光目的:清除粗花紋及流道表面的深色氧化層。 b.20μm膏: 原則使用時間:定模唇—20天 動模唇---20天 拋光目的:清除因使用28μm膏所造成的花紋。 c.15μm及10μm膏: 原則使用時間:定模唇—15天 動模唇---15天 拋光目的:清除因使用20μm膏所造成的規則花紋。 d.3μm膏: 原則使用時間:定模唇—10天 動模唇---10天 拋光目的:完全消除規則或不規則花紋,模唇展現出極亮的鏡面。 e.1μm膏: 原則使用時間:定模唇—5天 動模唇---5天 拋光目的:達到光潔無暇的鏡面。 F.合模拋光外唇面時,按上面的順序拋光 注:各種研磨膏的具體使用時間視模頭拋光的效果而定。 6.3 注意事項: 6.3.1 拋光操作要認真、細心、動作輕柔,并且一定要有耐性。 6.3.2 保持工作環境清潔,嚴防帶入剛性異物,如灰塵、砂粒等。 6.3.3 保護好模唇及流道表面,操作者工作時不得穿戴飾物,如手表、戒指等。 7. 使用記錄 不需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