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赫赫炎炎,云我無所”

     東山樵夫 2011-03-09
    赫赫炎炎,云我無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05:17  大眾網-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李鵬飛

      我省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濟區之一,相關史籍中對干旱的記錄也相對較多而連續。了解先人所經歷的苦難與奮斗,鑒往知來,或許對“科學發展”能有更多的感受吧。

      記者從史籍和現代機構對歷史的記錄、總結中,搜羅對干旱的記憶,臚列于此,以就正于方家。

      關于旱災最早的文字記錄

      關于旱災的確切記錄,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目前從專著和媒體報道,共有兩種說法:一是公元前711年,關于水旱災害的專著多引此說;二是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見于最近的媒體報道。

      查閱《春秋》可以知道,公元前711年“秋,大水。”《山東主要自然災害》將這一年定為“山東水旱災害記錄的開始”是確切的,但引為旱災的開始,并不準確。

      而公元前602年,確有“大旱”的記載,但還有更早的記錄,是公元前707年。《春秋》:“秋……大雩。”這里面有個“春秋筆法”的問題:雩而得雨,則記為“雩”;雩而不得雨,則記為“旱”。

      查閱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可以知道:雩有二義,一為……常雩,常雩不書;一為旱暵之雩,此不時之雩。

      《春秋》提到“雩”的,共21處。《左傳》在這一年說:“書,不時也”;此后都是:“旱也”、“旱甚”;也有不解釋的。所以,楊伯峻的結論是:“首言不時而后皆言旱,互文見義。”

      這樣,基本可以確定:這次“大雩”之前,已經發生過旱災了。所以,這可能是山東最早關于旱災的文字記錄。

      但也有文字記錄,并不是說旱災是從那一年發生的。各類古籍都有對遠古干旱的記載,比如,商湯有七年之旱,周厲王、宣王、幽王年間也都有大旱的記錄,宣王禱雨時,還做了感人的《云漢》,載于《詩經》:“旱既大甚,則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無所”,遇到干旱無處可逃。

      更遠些的是神話系統,研究者一般認為,堯時“十日并出”,分明是旱災的記憶。聞一多曾解釋說,并非十日同出,而是輪出,在后世也有“日色如赭”、“如血”、“無光”的記載。

      帝王“舞雩”背后的真實

      “雩”,金文中多作介詞。西周時期開始變成祈雨的儀式,《周禮·春官》說:“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后來學者解釋說:“吁嗟求雨之祭也”;也有解釋作“遠”的:春天雩祭望秋天的收獲,確實用心夠長遠。時至今日,曲阜仍有“舞雩臺”遺跡。

      在技術手段落后的情況下,人們對于旱災可以應對的有效辦法其實很少,加上天人感應的傳統,所以,祈雨是常見的。遠者如商湯,“素衣白車,禱于桑林”,并且以身為殉;現代學者更認為,燎祭起源于東部沿海地區。商湯祈雨,“已而雨大至。”周秉德而興,更是以雩為常祭,干旱時更要“大雩”、“又雩”。民間則拜“龍”、“龍王”。

      而后來的帝王、官吏更將此作為傳統。一到干旱季節,即行雩祭,遍祈山川鬼神,元好問有詩說:“雩壇遍九州。”但其間不乏可笑之事:公元558年,即當時占據山東等地的北齊的天保九年四月,夏大旱,帝(高洋)以祈雨不應,“毀西門豹祠,掘其冢”。公元962年,即遼應歷十二年,旱,遼穆宗“命左右以水相沃,頃之,果雨。”這簡直是潑水節之濫觴了。公元1264年,至元年二月,東平等地旱,“分命西僧祈雨”,是不是“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祈雨能得雨嗎?這是今人不言自明的事情,戰國時的荀子曾一語道破:“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即使得雨,也沒什么了不起的。

      那帝王們為何熱衷于求雨呢?公元1313年,元皇慶二年九月,天京師大旱,元仁宗“問彌災之道,翰林學士程鉅夫舉湯禱桑林事,帝獎諭之。”這真有些善禱善祝的味道:商湯以身為燎禱于桑林,仁宗皇帝也曾密室求雨。

      “從來旱蝗兩相資”

      現代的研究者,多將干旱分為四個層次:氣象干旱、水文干旱、農業干旱、社會經濟干旱。前兩者可以看成是自然現象,后兩者是災害。

      從歷史上看,山東既是農業較早發展的地區,又因為處于暖溫帶季風區,降水一直偏少。竺可楨對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的研究表明,如果以災害高發區為標準分析的話,從公元前到東漢時期,旱災高發區為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四省,這也是冀朝鼎先生指出的“基本經濟區”。

      從受災時間、受災范圍及其造成的損失看,旱災是山東省最主要的災害。據新中國成立前500年來的史料統計,一般旱災約5年發生一次,嚴重旱災約9年一次,特別嚴重的大旱災約70年一次。

      旱災的影響,一般總結為:人員傷亡、巨大財產損失、糧食減產乃至絕收、社會經濟發展遭到破壞、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穩定受到威脅。但歷史記載,比這些概括要嚴酷得多。

      干旱直接引起河竭泉枯,如伊、洛(黃河的支流)絕而夏亡,“河、洛、江、漢皆可涉”、“民多渴死”、“人或暍死(中暑而死)”等等。

      但是,與一般災害不同的是,干旱往往引發一個災害鏈:“從來旱蝗兩相資”,旱災與蝗災往往如影隨形;旱、蝗引發饑饉、疫病、流亡遷徙。野無青草,餓殍遍野、妻離子散,承受者是百姓。

      山東的旱災多,蝗災也多。從歷史典籍看,春秋時代已是常事,此后更為嚴重:公元2年,“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公元785年,“蝗尤甚,自東海西盡河、隴,群蔽天,旬日不息,經行之處,草木牛畜毛,靡有孑遺……餓饉枕道”,“民蒸蝗,……去翅足而食之”。還有人做蝗:史載,317年大旱,青州等四州螽蝗,后趙的開國皇帝“石勒亦竟取百姓禾,時人謂之‘胡蝗’”。

      旱災往往與疫病相連。公元467年,“旱,河決。州鎮二十七皆饑,尋又天下大疫”;公元547年,“自是旱疫者二年,揚、徐、兗、豫尤甚;公元612年,“是歲大旱疫,人多死,山東尤甚”……

      饑荒、疫病等災難下的百姓生況,已不可詳考。但歷史中偶爾透露的事實,已經讓現代人驚心動魄了。

      商湯時代,已有民無糜而賣子女的記錄;公元前28年首見“民食榆皮”; “人民相食”自公元109年始見于《后漢書》、隨后有“人相食啖,白骨委積”、“……經日而死者無降”、“……青徐地,人相食……饑民死者十七八”。百姓或餓死,如公元946年,“曹州奏,部民相次餓死凡三千人”;或逃荒,公元166年(后漢延熹九年)“青、徐炎旱,五谷損傷,民物流遷”;或揭竿而起,逼上梁山,早期如公元23年,因旱蝗“賊盜群起,四方潰畔”、“……沂、密、兗、鄆,寇盜群起”。

      類似事情史不絕書,到后來基本成為一種模式,而且時代越往后,災越重,破壞性越大,崇禎大旱及后來的戰爭,全國人口劇烈減少;1927年大旱,引發山東民眾背鄉離井“闖關東”,當時政府限制逃難,憑證件賣火車票,許多人沿鐵路步行。

      “人定勝天”還是“天人合一”

      災難史就是血淚史!我們今天在感嘆中華民族“多難興邦”的偉大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這“偉大”的基石是億萬百姓的犧牲。旱災不過是這些犧牲的一個側面,而今天在回顧這些災難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思考一下,多少是天災?多少是人禍?

      記者在整理關于災荒資料的時候,既感慨于先民艱苦卓絕、與天奮斗的精神,也不能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農業所取得的成就中,有多少是靠“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征服自然得來的?更多的研究表明,歷史愈往后,旱災的頻率越高,烈度越大。唐宋以后,隨時間推移和農業擴展、過度開發、生態逐漸失衡而呈加快、加劇的趨勢。

      在思考古代歷史上那些慘痛記憶的時候,我們更不能忽視人類活動對自然破壞所引發的報復,歷史上的旱災同樣表明了這樣的規律。往者已往,但未來該如何做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高颜值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欧美肥老太牲交大战|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少妇被黑人到高潮喷出白浆|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小草|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二三区久久蜜芽| 最新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 强行无套内大学生初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久久五十路丰满熟女中出| 国产在线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经典|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9|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四区| 国产乱码卡二卡三卡4|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 体验区试看120秒啪啪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 性奴sm虐辱暴力视频网站|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国产稚嫩高中生呻吟激情在线视频| 小12萝8禁用铅笔自慰喷水|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在厨房被C到高潮A毛片奶水| 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