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具備13種技藝,琴為首要
清代徐震在其《美人譜》中提出美女的標準,對容貌,風韻,才藝,服飾,情趣等十項具體指標做了描述。 看看名畫《宮中圖》與《調琴啜茗圖》中古代女人除了容貌,在其他因素 襯托下是何等之美。但當今又有多少人能/會欣賞呢? 《宮中圖》 蓋聞芙蓉別殿,曾居窈窕之姝。楊柳深閨,不乏輕盈之媛。然而偏長易獲,全美難臻。必欲性與韻致兼優,色與情文并麗,固已歷古罕聞,曠世一見。故歌舞進吳,則寵冠蘇臺,而鳥喙獲行成之請。琵琶出塞,則魂銷漢帝,而畫工攖上罪之誅。此不惜傾城國。佳人難再得之歌,雖為忘國解嘲,而亦見美人色之不易覯也。余夙負情癡,頗酣紅夢,雖凄涼羅袂,緣慳賈午之香,而品列金釵,花吐文通之穎,用搜絕世名姝,撰為柔鄉韻譜,使世之風流韻士,慕艷才人,得以按跡生歡,探奇銷恨。又何必羨襄王之巫雨,想阮肇之仙蹤也哉。 一之容 螓首、杏唇、犀齒、酥乳、遠山眉、秋波、芙蓉臉、云鬢、玉筍、荑指、楊柳腰、步步蓮、不肥不瘦長短適宜。 二之韻 簾內影、蒼苔履跡、倚欄待月、斜抱云和、歌余舞倦時、嫣然巧笑、臨去秋波一轉。 三之技 彈琴、吟詩、圍棋、寫畫、蹴鞠、臨池摹帖、刺繡、織錦、吹簫、抹牌、秋千、深諳音律、雙陸。 四之事 護蘭、煎茶、金盆弄月、焚香、詠絮、春曉看花、撲蝶、裁剪、調和五味、染紅指甲、斗草、教鴝鵒念詩。 五之居 金屋、玉樓、珠簾、云母屏、象牙床、芙蓉帳、翠幃。 六之侯 金谷花開、畫船明月、雪映珠簾、玳筵銀燭、夕陽芳草、雨打芭蕉。 七之飾 珠衫、綃帔、八幅繡裙、鳳頭鞋、犀簪、辟寒釵、玉、鴛鴦帶、明珰、翠翹、金鳳凰、錦襠。 八之助 象梳、菱花、玉鏡臺、兔穎、錦箋、端硯、綠綺琴、玉簫、紈扇、毛詩、玉臺香奩諸集、韻書、俊婢、金爐、古瓶、玉合、異香、名花。 九之饌 各色時果、鮮荔枝、魚蝦、羊羔、美醞、山珍海味、松蘿徑山陽羨佳茗、各色巧制小菜。 十之趣 醉倚郎肩、蘭湯畫沐、枕邊嬌笑、眼色偷傳、拈彈打鶯、微含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