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粉畫,有油畫之厚重,亦有水彩輕靈之感。西方許多國家色粉畫與油畫、水彩一樣,十分普及。在十六世紀,畫家達·芬奇、米蓋朗基羅、荷爾拜因等就運用色粉筆作素描和畫稿,發現色粉筆的表現力極強,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許多畫家紛紛用于繪制草圖或習作。巴洛克藝術先驅巴羅奇和另一代表人物喬托·雷尼醉心于色粉畫。十七世紀,色粉畫傳遍歐洲各國,成為獨立畫種。色粉畫材料日趨完備,技法亦愈臻成熟。十八世紀,色粉畫空前繁榮,法國的布歇、華托、杜拉爾、夏爾丹,意大利的羅薩巴·卡麗埃拉,英國的柯特和瑞士的里奧泰爾等都擅用色粉畫描繪肖像和風俗畫,色粉畫在十八世紀繪畫藝術史上成為最引人注目的篇章,亦是洛可可藝術的一大特色。
色粉畫被人們認為表現皮膚色澤和精美衣飾質感的最理想的手段,曾一度被認為只是表現浮華奢靡的宮廷生活的工具。十八世紀末,隨著法國封建王朝的垮臺,作為宮廷肖像畫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色粉畫經歷了一個短暫的衰落過程。當新時期的一些具有自由思想的畫家們重新發現色粉畫是多么美好的繪畫手段時,就又繁盛起來,而且達到了新的高潮。德拉克洛瓦、米勒、馬奈、雷諾阿、德加、卡薩特等藝術大師的表現力極豐富的色粉畫,將色粉畫藝術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德加在有色的紙張上使用色粉筆,利用紙張本身的顏色作畫面的底色,在此之上建立其充滿力量的形象。德加的色粉畫擁有像經典的油畫作品那樣的全部氣質及圓滿的完成感且優越大方。從印象派到后印象派,色粉畫進入了一個發展全盛時期。現代派畫家中,惠斯勒、雷東、畢加索亦涉足色粉畫,馬蒂斯則有色粉畫大師之美譽。二十世紀初,李超士把色粉畫傳入我國。老一輩畫家徐悲鴻、顏文樑、潘玉良等不僅是著名的油畫家,亦是杰出的色粉畫家。一九七九年后,我國畫家為該畫種振興和發展,在南京、廣州、北京、上海等地舉辦色粉畫展覽。上海是我國色粉畫藝術的發祥地。希望通過眾多畫家、美術教師及業余愛好者的努力,色粉畫——這朵魅力獨具的鮮花,將日益繁茂,日益燦爛。
☉色粉畫(粉畫、粉筆畫):用特制的干顏料筆,直接在粉畫紙上干繪,是一門獨立的繪畫形式。許多畫家在畫素描時喜歡用少量的色粉筆來增添藝術效果,其畫,仍可稱為素描。色粉畫的固定,必須用特制的油性定畫液。也可用透明玻璃(紙)來保護畫面。
☉由于色粉顏料性質較為松軟,勾輪廓稿時最好用炭筆(條),不宜用石墨筆勾繪,用紙方面,最好使用本身具有細小顆粒狀的紙張,以便顏料可以更好地附著畫面上。
☉色粉筆顏料是干且不透明的,較淺的顏色可以直接覆蓋在較深的顏色上,而不必將深顏色破壞掉。在深色上著淺色可造成一種直觀的色彩對比效果,甚而紙張本身的顏色也可以同畫面上色彩融為一體。
☉筆觸和紋理:色粉筆的線條是干的,因此這種線條能適應各種質地的紙張。這種干性材料,像其它素描工具一樣,要依據紙張的質地。一張有紋理的紙允許色粉筆覆蓋其紋理凸處,而紙孔只能用更多的色粉筆條或通過擦筆或手揉擦色粉來填滿。紙張的紋理決定繪畫的紋理。
☉紙的顏色對色粉畫很重要,因為這一技法的特點之一就是亮調子覆蓋暗色背景的能力。
☉用手指、布調和色彩:布、紙制擦筆和手指都可以用做調和色粉筆的工具。布主要用于調和總體色調,而總體色調中的具體變化則多用手指,因為用手指刻畫形體時更為方便。用手指調和色彩時,力的輕重可以自己掌握。用力較輕,底層的顏色就不會跑到表層上來。用手指調和還可以控制所調和的范圍,不至于弄臟周圍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