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營養特性與施肥技術
一、生育與營養特性 葡萄根系發達,根系主要分布在40~60厘米土層,旱地葡萄根系可深達4.5米以上。葡萄根系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生長,在土溫6~9℃時開始吸收土壤水分和營養物質,12~13℃時開始發新根,新根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1~28℃,土溫超過32℃根系生長緩慢。葡萄的根系一年中有兩次生長高峰,第一次在春夏季(5~6月份),第二次在秋季(9~10月份)。 結果葡萄生長年周期,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樹液流動期:從春天樹液流動到芽萌動時,其主要特征是從樹體傷口分泌傷流液,表明根系開始活動。 從萌芽到開花:從4月下旬、5月上旬進入,約25~55天。這一時期內氣溫和地溫逐漸升高,芽內的花序迅速分化,新梢開始迅速延長生長,葉片展開,新梢(主梢)長到一定長度,其葉腋間開始發生副梢,到開花前,新梢可長到全年總長度的60%左右。這個時期如營養不足或干旱,就會嚴重影響當年產量、質量和下一年的結果。 開花期:從始花到花終為開花期,從6月上、中旬進入,約經歷5~14天。在盛花后9天左右為落果高峰。樹勢衰弱,營養器官過分徒長,或長期陰雨、低溫,都會造成大量落果。 漿果生長期:從開花未期到漿果成熟之前為漿果生長期,從6月進入,經歷2~3個月。此期如養分供應不足,易引起幼果脫落,抓住這個時期施肥,對改善幼果營養條件十分重要。 新梢成熟和落葉期:從漿果成熟前后到落葉為止。這個時期葉片繼續制造養分,并轉移到根和枝蔓內貯存。此時淀粉積累增加,水分減少,細胞濃度增加,新梢繼續由上而下充實并木質化。這一階段進行得越充分,新梢和芽眼成熟得越好,植株抗寒能力越強。此期施肥有利枝、芽充實,為下年豐產打下基礎。 休眠期:從落葉到次年春天傷流開始為止,這一時期葡萄植株的生命活動大為減弱。 據研究,葡萄每生產1000公斤果實(5年生)需吸收氮(N)6.0公斤、磷(P2O5)3.0公斤、鉀(K2O)7.2公斤,其吸收比為1∶0.5∶1.2,以鉀>氮>磷。葡萄需氮量最多的時期在5~9月,正是新梢迅速生長,開花結實和花芽分化時期,缺氮則引起生長遲緩、果實發育不良,花芽分化質量差,不僅影響當季產量還會影響下一年產量。磷在植株幼嫩部分含量最高、生長前期供磷充足可以促進枝條成熟和花芽分化,提高授精率,減少落果。葡萄整個生育期對鉀的需求量均較大。 二、施肥技術 1.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同時配施化肥。幼齡樹每株施有機肥20~30公斤,初結果樹每株30~50公斤,成齡果樹每株50~100公斤。每100公斤有機肥混入養分配方為1∶1∶1型復合肥(總養分45%)1~2公斤。與其它果樹一樣,基肥以葡萄收獲后施入為宜,而且越早越好。施用基肥有盤狀法,在樹盤內從里向外逐漸加深將土取出,近根處深15厘米,遠根處深30~40厘米,將有機肥撒于盤內,與土混勻,再將取出的土蓋在上面。也可在樹的兩側距樹干60~80厘米處開挖一條寬,深各60厘米的溝,施入肥料,與土拌勻后將溝填平,每年交叉位置。 2.追肥。一般2~3次。新梢萌芽至開花前進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株施2∶2∶1型復合肥(總養分45%)1~1.5公斤,開小溝施入。如果上年秋季未施基肥,則應補施有機肥。這次肥主要是促進新梢發芽、抽枝、開花、座果。如果果穗多、座果多,可在漿果生長之前(約7月上旬)第二次追肥,每株施高鉀復合肥1公斤左右,以減少落果,提高座果率。 進入漿果生長期,進行第三次追肥。此時果實膨大增重和新的花芽分化,均要消耗大量養分。此期需肥量大,且以氮、鉀養分為主,應選用2∶1∶2型復合肥,每株2公斤左右。收獲后,進行第四次追肥,一般可與基肥結合進行。 3.根外施肥。葡萄也是對微量元素硼、錳、鋅、鐵缺乏比較敏感的果樹之一??稍谄咸焉L期中噴施含硼葉面肥溶液,0.2%的硫酸錳溶液,含鋅葉面肥溶液和含鐵葉面肥溶液,加以矯冶。 |
|
來自: 白鶴隱士 > 《蔬菜施肥咨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