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翻舊片的直方圖,發現老A老師經常對曝光值把握的很好
直方圖的標準圖例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2)
◆如何判斷直方圖是否正常的形狀? 正常型是指過程處于穩定的圖型,它的形狀是中間高、兩邊低,左右近似對稱。近似是指直方圖多少有點參差不齊,主要看整體形狀。無論照片是有豐富的高光表現還是曝光過度了,還是有飽滿的細部暗調,或者是細節根本分辨不清,可能對于攝影師來說沒有比直方圖更加有價值的參考工具了,當今的大多數數碼相機都有內置的直方圖顯示功能,有單獨顯示的有疊加在圖像上顯示的,當拍完一張照片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使用直方圖來了解整個圖像的色調范圍,直方圖能夠顯示一張照片中色調的分布情況,揭示了照片中每一個亮度級別下像素出現的數量,根據這些數值所繪出的圖像形態, 可以初步判斷照片的曝光情況,直方圖是照片曝光情況最好的回饋,在拍攝期,攝影師就可以用它來了解照片是不是控制在想要的曝光范圍內。理論上說,一張曝光良好的照片,在不同的亮度級別下細節都應該非常豐富,各亮度值上都有像素分布,像一座起伏波蕩的小山丘,為了方便觀察,把直方圖劃分為5個區,每個區代表一個亮度范圍,左邊為極暗部、暗部,中間為中間調,右邊是亮部和極亮部,根據這些不同ilangd范圍下像素出現的數量,對于高調照片(明亮調子且細節豐富的圖片),山丘的峰頂應該集中在直方圖右邊的亮部區,對于低調照片(深色調子且細節豐富的圖片),山丘的峰頂應該集中在直方圖左邊的暗部區域,如果山丘覆蓋了整個區域,說明曝光情況正好且細節清晰可見
◆怎么看這個直方圖?直方圖有什么用處?首先,直方圖上有一個“通道”。當通道選擇為“RGB”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是整體圖片的亮度(與色彩無關)。我們首先要把色彩的概念丟開,來看圖片中,哪些部分是最亮的?哪些部分是最暗的?在攝影專業中,我們把明暗分成256個級別。它們的數值從0開始,一直到255。這有點像電燈光的瓦數。最亮是255瓦,最暗的是零度,即燈關閉了,當然是最黑暗的啦。這樣,直方圖的水平坐標就分成了256格。最左邊的最暗,是零。最右邊的最亮,是255。這256個級別就稱為色階。再來看縱坐標。我們知道,一張照片是由像素組成的。不管它是什么顏色,它還包含有亮度信息。很亮的紅色與很暗的紅色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每一個像素都有它自己的亮度。即它會在256個級別中,屬于第幾個級別上面?如果一張照片上,有相同的級別亮度的像素一共有一萬個,那么,這就是縱坐標上的高度。直方圖就是計算機通過計算與整理,把一張照片中,相同亮度級別的像素的數量統計出來了,并分別把它們放到各自所屬的級別位置上。直方圖就是一張照片的所有像素的亮度統計分析圖。直方圖二維的坐標系,其橫軸代表的是圖像中的亮度,由左向右,從全黑逐漸過渡到全白;縱軸代表的則是圖像中處于這個亮度范圍的像素的相對數量。當直方圖中的黑色色塊偏向于左邊時,說明這張照片的整體色調偏暗,也可以理解為照片欠曝。而當黑色色塊集中在右邊時,說明這張照片整體色調偏亮,除非是特殊構圖需要,否則我們可以理解為照片過曝。
圖-1
這張照片其實不看直方圖也能看出圖像曝光過度了,從圖-1的直方圖也能得到驗證,大量的像素都
堆積在直方的圖的右端。
圖-2
這張照片是嚴重曝光不足,圖-2直方圖中的亮部根本就沒有像素。![[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4)
圖-3
從圖-3的直方圖可以看出,這張照片在暗部和亮部堆積了大量的像素,而中間部分的幾乎沒什么像
素,說明照片對比過于強烈,這樣的照片就會丟失很多細節。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5)
圖-4
從圖-4中直方圖上可以看出,照片整體曝光沒有太大的毛病,但局部出現了曝光溢出的情況,注意
直方圖最右端紅圈中的部份。
我們可以根據直方圖顯示的曝光情況,然后通過調節光圈、快門、曝光補償等手段來調整曝光量,
從而取得曝光適中的照片。
補充:
1、直方圖(Histogram)的橫軸代表色階(對于彩色圖像也僅僅用256個色階,即灰度來表示)的分布
情況,左邊為暗部,右邊為亮部,中間是中間調;直方圖的綜軸代表該色階下圖像像素的多少;
2、依據直方圖就可以判斷曝光正確與否是不完全的!只能判斷圖像屬于高調、低調、中間調或者高反差還
是低反差!因為不結合拍攝對象是無法判定曝光正確性的。不過建議無論如何應盡量避免直方圖在兩端產生溢出現象,只要不溢出,總有機會通過PS調整。否則,任何人都沒有回天之力了。
◆直方圖對于初學者和資深的用處是完全不同的。
對于初學者而言,是完美曝光的一種良好幫助,對高級用戶而已,主要是給畫面定調子。比如,如果拍攝正午強陽光高反差場景,通常是攝影師希望通過提高畫面反差來獲得加強對主體和情感的突出,這時候,攝影師看直方圖就要看兩邊的縫是否很高,能讓自己滿意,而中間幾乎見底。如果攝影師是要拍一個很抒情的畫面,那么首先要求畫面要比較軟,調子的過渡要很細密,那么直方圖就要求在兩端比較低甚至在一邊完全不出頭,而另一邊溢出,同時,在兩端之間的線是比較平滑的,沒有太多的劇烈起伏。如果一個攝影師希望出一個高調的片子,通常高光部分大面積都是白色的。因此直方圖的右邊是溢出得非常厲害,而左邊就離端頭還有很多距離。如果出一個比較凝重的片,那么暗部有許多直接就是黑色,而高光部分也很少。總而言之,直方圖是比較有用的。一般對于風景圖片,許多都要加大反差,否則畫面很灰,顏色也不很鮮艷。反轉片就是通過壓縮照片的寬容度,來加大反差,并直接導致畫面色彩濃郁鮮艷。因此西方攝影師拍攝的風光片色彩都非常的艷麗。而東方的攝影就沒有這些愛好了,東方的比較喜歡"調子"。調整曲線,會改變圖片的顏色,也是因為改變了反差造成的。
○ 左邊山腳見不到,暗部細節被丟失;
○ 右邊山腳見不到,亮部細節被丟失;
○ 兩邊山腳見不到,加減曝光斷分明;
○ 山峰靠右亮區大,山峰靠左暗影多;
○ 山谷如果在中間,中間影調少細節。
左邊山腳見不到,暗部細節被丟失,直方圖的左邊看不見末端,也就是“暗影溢出”,這表明景物的暗部細節沒有被數碼相機完全記錄下來,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現為“死黑”,這些像素的記錄值為0。
右邊山腳見不到,亮部細節被丟失,直方圖的右邊看不見末端,也就是“高光溢出”,這表明景物的亮部細節沒有被數碼相機完全記錄下來,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現為“死白”,這些像素的記錄值為255。
兩邊山腳見不到,加減曝光斷分明,如果直方圖的兩端都看不見末端,也就是“高光和暗影都溢出”,這表明場景中的光影動態范圍大于數碼相機所能記錄的動態范圍。這時候,我們就必須有權衡利弊,根據要表現的主題,找到重點突出的地方。如果要重點表現亮部細節,就舍棄暗部細節,向左減少曝光;如果希望突出暗部細節,那么就舍棄亮部細節,向右增加曝光。不過,通常情況下,“晃眼的白色”要比“低沉的黑色”更可能成為視覺干擾。所以,如果沒有特殊的理由,如果溢出的高光沒有在畫面中起到輔助作用。我會建議你向左減少曝光,記住這是在“直方圖兩邊都看不到頭”的情況下。
◆數碼相機中的“亮度直方圖”“RGB直方圖”。很多數碼相機對于紅色比較敏感,景物中紅色的物體往往容易產生“紅色溢出”,而致使紅色的部分沒有糊涂一片沒有細節。如果是像上面的相機一樣是“亮度直方圖”,那么建議你做一些針對紅色物體調整曝光和調整飽和度的試驗,得出自己的結論。 兩邊都看不到頭的直方圖,說明影像的動態范圍已經超出了數碼相機所能記錄的極限。這個時候直方圖左右兩個末端相聚最遠。那么,如果直方圖兩個末端相距很近,這表明所拍攝的景物反差很小,你的數碼相機完全可以記錄下來景物的動態范圍,甚至還綽綽有余。
數碼相機的曝光原則
◆原則一、不溢出原則這一原則適用于任何數碼相機的拍攝。在景物的動態范圍大于數碼相機所能表現的動態范圍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大光比場景的拍攝,比如夜景拍攝、冰燈拍攝等,你至少應該讓一個方向上不溢出。你還可以想辦法使光比減小,比如對暗部補光,這樣我們的相機就可以記錄場景中的等多細節。我們總會覺得夜景拍攝要增加曝光時間,甚至要半小時、一小時的曝光。事實上,如果是燈火輝煌城市夜景并不需要這么做。正如你所看到的下邊這張外灘夜景的照片(圖6),曝光時間是1/15秒,感光度的ISO200,并沒有用什么特殊的拍攝手法。
◆原則二、亮加黑減 你可能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些數碼相機“向右曝光”的原則。這個原則要求我們在右側不溢出的情況下盡量向右曝光。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在后期把暗部提亮會產生很多噪點,而后期針對高光部壓暗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不過,既然你知道煤炭是黑的,為什么還要“過曝”后再把它壓暗呢?所以,我更愿意推薦你使用“亮加黑減”的原則。當畫面中亮的部分占很大面積時,我們需要增加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右曝光:比如拍攝大面積的雪景,你可以適當向右增加曝光,注意不要讓高光溢出,并且還要保證雪的紋理和細節;同樣,當畫面中暗的部分占很大面積時,我們需要減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比如當你在拍攝大面積的煤炭時,可以適當向左減少曝光,注意不要讓暗影溢出,并且還要保證煤炭的紋理和細節。無論是“不溢出原則”還是“亮加暗減”原則,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總原則上,那就是——你要去看懂直方圖,并根據拍攝的主題和直方圖去調整曝光。現在,拿起你的數碼相機,去拍照吧!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7)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8)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9)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image25.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3/1921/10153569_10)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 [文摘分享]單反相機直方圖的定義與使用](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名詞解釋:溢出——第二張的左邊、第三張的右邊、第五張的兩邊,都是緊貼在邊邊上的,這就說明照
片的最黑的地方出現死黑現象,最白的地方出現死白現象。死黑和死白現象說明圖中的最黑或最白的地
方已經什么信息和細節都沒有了,在后期圖像編輯軟件里是無法挽救的。這就叫溢出,是超出正常范圍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