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5
- 積分
- 15
- 鮮花
- 0
- 注冊時間
- 2009-7-15
我的發帖 我的回帖
|
科學指導,水到渠成
——和初中家長談幫助孩子學作文
每次開完家長會,總會有家長在辦公室堵住我,向我“討教”如何幫助孩子提高作文成績的問題。 每當此時,我總會反問家長:“非常冒昧的問一下,請問您知道葉公好龍的故事么?”很多人聽到我冷不丁拋出這樣一問,都會目瞪口呆。這些可憐的家長,無形之中,成了我舌戰攻擊的靶子。 我的意思是:語文不被重視者久矣,欲人之無惑者難矣!作為家長,如果您本人對作文教學的規律缺乏了解,如果您在骨子里覺得作文其實用不著花很多功夫去深鉆,如果您問我這個問題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其實您根本就不打算按我說的去做,那么,我懇請您最好不要浪費時間,和我費這番口舌。換言之:“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我的這番“高論”,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聽到的。 作文真的像某些學生和家長想象的那樣神秘莫測,高不可攀么?作文真的就是你想“抓”,就可以“抓”上去的么?下面我來回答這些問題。 近年來,武漢市中考作文評分標準都是以表格形式顯現的。根據這個《標準》,學生的作文按內容和形式分成四等,共八條評價標準,其最高要求是:切合題意,主旨突出,感情真摯,內容充實,文脈暢通,語言有文采,有文體特點,書寫規范正確。 對照這八條標準,我說幾個學生和家長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 字是學者的衣冠。
前幾天遇到漢口某校的一位語文教育界的同仁,和他談起學生的語文學習問題。他對我說:“天天看學生的作業,天天有痛不欲生的感覺,為何?字也。” 我無言!我戲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記不清是哪個老師對我說過了:“字是學者的衣冠!”現在想來,這實在是金玉良言。 字是學者的衣冠。不錯的。一筆好字,勝過印刷精美的名片。 不要以為現在是電腦時代了,寫字就不重要了。就是你以后當總裁,當國家主席又怎么樣?你還不是要簽字,寫東西什么的。一筆好字,關系到個人的形象,企業的形象,甚至國家的形象。 學生學外語的時間越來越多,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學數理化的手法越來越專業,自己本國的文字,卻越來越不重視了。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不深入到語文教學的第一線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的。 我們今天的中學生,認得繁體字的,好像不多了。是不是再過幾年,能寫好簡化字的,也沒有幾個人呢? 嗚乎,我無法想象。 從考試的角度來看,一筆好字,直接影響閱卷教師的觀感,進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作文分數,家長不可不知。
第二、 根情,苗言,花聲,實義。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 我們如果把白居易的理論借用到一般文章的寫作中,也是很有道理的。我認為,學生作文首先要注意的是要有真情實感。“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美。也就是說,美與真是一回事!”這是一句名言,學生一定要有深刻的認識。 在有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再談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和諧的音韻以及正確、鮮明、集中的中心。只有情、言、聲、義四方面都注意了,這樣的文章才能得高分。所以我們在平時指導、訓練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引導他們在“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細節”三方面狠下功夫。 白居易的詩論中并沒有專門談“細節”,但我們不可不談。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我們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將它用到寫作上,也同樣適用。如果學生不注意真實的細節描寫,寫出來的記敘類文章往往就是記流水帳似的東西,這樣的作文一般來說是令人昏昏欲睡的,乏善可陳的,必定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平時講話的過程中,以講粗話,方言為榮,以講規范話,引經據典為迂腐,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個講話缺乏吸引力的人,寫出來的文章,往往也是單調乏味的。我們常講“文如其人,言為心聲”,就是這個道理。 聽說讀寫,四方面并重,這樣才能迅速提高寫作成績。沒有這的認識,想通過一兩次作文課,或者突擊性的一兩次培優,就要想把作文成績搞上去,談何容易?
第三、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是講文章的內容要充實;言之有序,是講文章的條理要清楚。好的文章,必定是上述兩點都能做到,差的文章,則往往上述兩點都做不到。言之有物,說到底是,是一個寫什么的問題。言之有序,是一個怎么寫的問題。寫什么的問題,是作文指導的關鍵問題,也就是說,作文指導,是應該從內容入手的。言之有序的問題,是思維方法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寫作技巧的問題。一切形式,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家長和老師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要想學生的作文成績有突破,不妨從內容入手。
第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常言道,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時覺得無話可說,往往是因為平時積累不夠。行萬里路,很多學生可以做到。讀萬卷書,大部分學生卻做不到。 我認為,只有老師把積累的方法教給學生,家長把積累的時間還給學生,這個問題才可以迎刃而解了。 有很多家長希望老師給孩子開一個必讀書目,期望孩子通過讀這個書目,作文成績就有一個質的飛躍。這種想法是急功近利的,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欣賞的,力薦的,不一定就是學生需要的,喜歡的。如果強迫孩子讀自己完會不感興趣的東西,這樣的閱讀會收到成效么?世間的書千千萬,不健康的書萬萬千,老師和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讀適合孩子讀的書,而不是像大學教授帶研究生一樣,開出具體的書目,精確到某某版本某某出版社。這樣像生產標準件一樣去訓練學生的寫作,是沒有道理的。 其實,中學語文新課標里面,已經有一個詳盡的中學生必讀推薦書目了,家長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查到。市面上這些書也很容易買到。但家長要明白:對我們的孩子來說,缺少的不是書,而是讀書的心情和時間?;蛘哌@樣說:“讀什么書”是很好解決的問題。想不想讀書,用什么時間讀書,卻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現在中學生課業負擔沉重,眾所周知。從周一到周日,從早上到晚上,學生的時間幾乎都被上課,作業,培優占滿,這是不爭的事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總結的寫作經驗。然而,現在真正有心情,有時間靜下心來閱讀的學生,有多少呢?以武漢城市之大,卻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這是一個很令人深思的問題。 常言說得好: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孩子每天都有積累,每天都有所得,作文水平才能漸次提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這是不錯的。
第五、 句號在常態下是個小圓圈。
最后談一個看似很小,但不小的問題。 很多學生寫文章,標點符號是亂寫的。特別是句號,很多學生要么不寫,要么寫成一個實心的小圓圈。這大約是受了英語的影響。 小圓點兒的句號(.)與小圓圈的句號(。)有什么不同? 小圓點的句號與小圓圈的句號都能用來表示陳述句末尾的停頓。但小圓圈的句號是句號的基本形式,小圓點的句號只是句號的補充形式。小圓點的句號主要用在科技文獻及外語文獻中,以避免句號同字母o及數字0相混。 學生在考試作文中,如果通篇的句號都是實心小圓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規范,不像正規軍。這樣的作文,是斷不會得最高分的。我們常說:小處不可隨便。句號寫成什么樣子,還真不是個小問題。 2008年8月29日春在天涯寫于華師一附中初中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