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認為,上火分為虛火和實火,實火是指陰正常但陽過多,多表現為高燒發熱,面色赤紅、口舌生瘡等。虛火是指陽正常而陰偏少,這樣所表現出的癥狀較輕,但時間長了容易有手足冰涼、口干咽燥、潮熱盜汗、頭昏、失眠等癥狀。在治療原則上,實火宜瀉,虛火宜補。
找準“火源”來滅火 要達到滅火的最高效率,首先要知道“火源”在哪里。夏日的暑氣對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可能侵犯,每個臟器都可能上火。中醫根據臟腑上火分為心火、肝火、肺火、胃火和腎火,不同的“火源”,在選擇滅火方法和清火藥物上都是有所區別的。 心火:夏季是人體心火最旺盛的時節。 火勢: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等癥狀。 滅火器:用蓮子、大米適量共煮常服,或平時將黃連片含在口中慢嚼,將藥液咽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也不妨一試。 助手:可以選擇以黃連、蓮子心為主要成分的清心瀉火藥,如同仁牛黃清心丸、雙黃連口服液等。 肝火:俗話說暴怒傷肝,肝郁氣滯會導致肝火上升,還有經常熬夜也會引來肝火過盛。 火勢:眼干、眼癢、結膜炎,脾氣暴躁易沖動,有時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滅火器:用夏枯草、桑葉水煎服,一日三次。 助手:選擇含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等成分的去火藥物,如梔子金花丸等。 肺火:因氣候驟然變化,身體不能適應,或由于勞倦過度,從而引發肺火亢奮。 火勢:呼吸氣粗、鼻腔干燥、高熱煩渴、痰多。 滅火器:百合30克、紅棗10枚、大米適量共煮粥服,或用麥冬10克、胖大海一枚泡茶飲服。 助手:選用以黃芩、桑白皮、甘草為主要成分的藥物,如清肺抑火丸。 胃火:由于飲食不當、嗜酒、過食肥甘辛辣厚味,而形成“食積”,以致胃火熾盛。 火勢:胃部灼熱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齦腫痛等。 滅火器:用淡竹葉、石斛等適量泡茶飲服,或者水煎服。 助手:加服含有山楂、生石膏、鐵樹葉等成分的清火藥,如牛黃上清丸、三黃片等。 腎火:因為南方的夏日溫度高,濕氣重,再加上作息時間不規律而引起抵抗力下降,使腎部很容易濕熱入侵,而轉化為內熱。 火勢:頭暈、耳鳴耳聾、牙齒松動或疼痛,傍晚口干、煩熱、失眠、盜汗伴有腰膝酸痛。 滅火器:用適量的枸杞子泡茶飲 助手:加服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