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睡眠”最傷身 力薦6大助眠湯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但真正能夠睡個好覺的人并不多。調查顯示,在中國,37.76%的都市上班族經常失眠,11.25%幾乎徹夜不眠,從未失眠者僅占4.65%。失眠之普遍,可見一斑。此外,還有很多人雖然能夠睡著,但睡夢不斷,醒來后還是感覺昏昏沉沉、渾身無力……這種情況被稱之為“垃圾睡眠”,和失眠一樣影響著人們的健康。
“垃圾睡眠”的五大表現 “垃圾睡眠”這個概念由英國睡眠委員經過調查得出,主要指睡眠時間和質量都不盡如人意,其主要表現形式有: 1、看電視、聽音樂時會睡著; 2、強迫自己按“點”睡覺、起床,但這“點”總在改變; 3、自然醒后,強迫延長睡眠時間; 4、晚上不睡,靠白天或雙休日補覺; 5、工作壓力大,晚上需加班,但在高強度的工作結束后會立馬睡覺。 調查發現,大多數受訪者都存在以上問題。 好睡眠的標準:睡眠量的需求是由醒來感覺神清氣爽決定的。 1、能在10-20分鐘入睡,入睡時間長期小于10分鐘(入睡時間長期大于30分鐘則為失眠); 2、睡眠中不醒或偶爾醒來(如小便)又能很快在5分鐘入睡,直至第二天早晨; 3、夜間睡眠無驚夢,做夢醒后很快忘記; 4、早晨睡醒后精力充沛,心曠神怡,輕松愉快,無疲勞感,工作效率高; 5、睡眠中沒有或很少噩夢、異常行為等。
我們需要多少睡眠?睡太多更危險!研究顯示,每晚睡眠時間在6.5至7.5小時之間的人最長壽,超過8小時或者低于6.5小時的人,壽命會縮短。有數據表明,如果一個人睡眠超10小時,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增加。也就是說,睡10小時甚至比只睡5小時還糟。 不同年齡的人所需睡眠時間也不相同:嬰幼兒時期(3-11個月)需要14-15小時;幼兒時期(12-35個月)需要12-14個小時;幼兒時期(3-6歲)需要11-13小時;學齡時期(6-10歲)需要10-11小時;青少年時期(11-18歲)需要9.25小時;成人平均需要8小時睡眠;老年人需要得更少。 具體到每個人,如何來確定自己的睡眠需求?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挑選一個典型的睡眠時間段,堅持使用,夜復一夜;早上沒有鬧鐘將你喚醒,能睡到自然醒;幾天后,表明你已還清睡眠債,并將設定的時間段堅持下去。 睡眠需求量可由醒來感覺神清氣爽來確定。如果睡眠量不滿足需求,我們就會欠下睡眠債,這可能會涉及額外的午睡,早睡,以及補覺。不過,補覺只能成為一個短期措施,否則它將打破人正常的睡眠節律。
自測:你算不算是失眠者?你躺到床上后,入睡時間是否超過30分鐘?你夜間覺醒次數是否超過2次或是否凌晨早醒?或者,多噩夢、總的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次日清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如果對上述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且這些睡眠障礙每周至少發生3次,并持續1個月以上,那么,你可能患上了失眠癥。 一般將失眠分為三類:一是短暫性失眠,通常是持續幾天;二是短期性失眠,通常持續兩到三周;三是慢性失眠,持續時間為一個月以上。 幾種不靠譜的助眠方式 ● 洗熱水澡不能馬上入睡 人在體溫較低的時候更容易入睡。人體隨著進入深睡眠狀態,溫度逐漸降低,進而達到理想睡眠質量。剛洗完熱水澡不要立即上床,先休息一下,盡量讓自己渾身的熱散失一下再睡覺。 ● 運動勞累更易失眠 很多人認為,睡前做運動,盡量把自己搞得很累,然后上床就能很快睡著。其實不然,臨睡前的過量、劇烈運動,會興奮大腦,不利于睡眠。睡眠之前應該是心率逐漸下降,體溫逐漸下降的過程。 ● 喜歡睡高枕頭不利睡眠 實際上長期高枕睡覺,易引起頸椎病變或駝背。枕頭應該以8-15厘米為宜,這個高度,人躺下來氣管是平直的,枕頭太高,甚至會令人體氣管扭曲,很可能造成睡覺打鼾等睡眠障礙。 ● “數羊”助眠不可靠 失眠時候“數羊”是代代相傳的催眠方法,其實,數綿羊并不能幫助入睡,而且起到反作用,這跟睡前靠想事情來催眠所陷入的誤區是一樣的,因為大腦始終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一直處于“計算”或“分析”的工作狀態,當然無法產生睡意。 ● 聽節奏感強的音樂無法助眠 節奏感強烈、情緒高亢的音樂只會加重大腦負擔,造成神經調節不均衡,不利于提高睡眠質量。當然,因人而異,有些人聽輕音樂能幫助入睡。但仍不建議失眠者采用此法。 ● 睡前遠離電子產品 躺著看電視,睡前收發短信,這幾乎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然而,在睡覺前的一個小時內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電腦、手機等,其信號會對大腦造成干擾,人造光線還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難以入睡。 或許在睡覺前,少點兒驚訝和歡笑會營造平靜的入睡氣氛,有利睡眠。 全面助眠方案推薦:中醫:推薦六款助眠湯 桂圓蓮子湯: 取桂圓、蓮子各二兩煮成湯,具有養心、寧神、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于中老年人、長期失眠者服用。 酸棗仁湯: 酸棗仁三錢搗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酸棗仁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較恒定的鎮靜作用。對于血虛所引起的心煩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靜心湯: 龍眼肉、川丹參各三錢,以兩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鐘服用。可達到鎮靜的效果,尤其對心血虛衰的失眠者,功效較佳。 安神湯: 將生百合五錢蒸熟,加入一個蛋黃,以200毫升水攪勻,加入少許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涼開水攪勻,于睡前一小時飲用。 三味安眠湯: 酸棗仁三錢,麥冬、遠志各一錢,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種藥材均有寧心、安神、鎮靜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養心粥: 取黨參35克,去核紅棗10枚、麥冬、茯神各10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與洗凈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紅糖服用。對于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夢者有明顯療效。 臥具:床要大,被要薄,枕頭高度要適中調查結果顯示,在影響睡眠的幾個因素中,臥室環境和臥具占了一半之多。因此,打造一個舒適的臥室,對提高睡眠質量至關重要。 首先,床以略高于就寢者的膝蓋為宜,約高0.4—0.5米,并要長于就寢者身長的0.2—0.3米,寬于就寢者身寬的0.4—0.5米,便于自由翻身。上海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裝飾設計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龍明指出,床鋪軟硬要適中,藤床、棕繃床較符合養生要求,而彈簧鋼絲床、沙發床、席夢思床彈性過大、過軟不利睡眠,睡的時候要鋪個硬點的墊子。 第二,要挑對枕頭,有利于全身材松、改善睡眠。施明介紹,枕頭的高矮,要以側臥時頭與軀干保持水平為宜。仰臥時,枕頭的高度是自己的一拳;側臥時,枕高是一拳的高度再加一掌的高度。容易上火的人,比較適合用蠶沙或蕎麥皮的枕頭;老人適合木棉或鴨絨類的枕頭。 第三,被褥面要選細棉布、棉紗、細麻布等材質的,被芯以棉花、絲綿、羽絨為佳,腈綸棉次之。為了增加臥具的保溫效果,褥子應當比被子厚,柔軟度應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習慣而定,但不要過于柔軟和富有彈性,否則會有塌陷感。被子應輕薄些,不會壓迫身體。 最后,睡衣以寬松、舒適、吸汗、遮風為原則。要無領無扣,不束縛頸、胸、腰。秋冬適合穿棉絨、毛巾布的,春夏適合穿絲綢、薄紗的。 環境:臥室要小于20平“室內設計的好壞,對睡眠也有諸多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4方面。”張龍明說。 1.臥室空間要小于20平方米,層高低于3米。過大、過高的房間,讓人缺乏安全感,會產生冷冰冰的恐懼。 2.裝修時,上下水的管道最好用隔音棉包一下。使用雙層玻璃,在臥室天花板做隔音層,都能降低噪音。養花草,也能消除部分噪音。 3.光線暗一些,有助于安睡。因此,窗簾應選用遮光布。若裝有夜間燈,應使用偏紅的暖光源。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將臺燈、壁燈都設計成調光燈。 4.電器盡量分開擺放,不要集于一室。定期檢查,一旦發生故障,噪音會越來越大,應及時排除。 5.鬧鐘離枕頭1米遠。習慣用鬧鈴的人,可以將鈴聲設置為節奏較慢的音樂,聲音別太大,別把手機當鬧鈴。另外,鬧鈴應置于距離枕頭1米的低矮家具上,別放在枕頭旁或枕下。 習慣:9點以后別上網 別逗孩子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垃圾睡眠”是對壓力敏感的過激反應。因此,現代人要形成“鈍感力”,在任何時候都不煩惱、不氣餒、不焦慮。其鐵律之一,就是“迅速忘卻不快之事”,即便任務迫在眉睫,但到點了就要睡覺。 “這做起來確實有難度,但非難以實現的。”施明說,睡眠質量不好的人,看問題要淡,要明白完美是相對的,不管多忙,回家后就要拋開工作。所謂“先睡心,后睡目”,晚上9點后,盡量不要上網、打電話,日本一項研究發現,睡前用電腦、看電視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上網。也別看容易引起情緒刺激的書籍或槍戰片、驚悚片等影視作品。 最后,上床后可以想些愉快的事,做做放松練習,如放慢速度深吸氣,停止片刻后再慢慢呼出,慢且均勻。反復幾次,身體就能安靜下來。 對于習慣晚睡的人,美國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博士胡利群建議,每周都往前提一刻鐘,一個月下來,可以提前一個小時睡,慢慢改變睡眠習慣。 孩子吵鬧,有時也會影響父母的睡眠質量。因此要從小養成孩子的睡眠習慣,晚上別玩得太興奮,也別過分逗弄孩子,應按時睡覺。入睡前30分鐘—1小時,要讓孩子安靜下來。睡前要讓孩子上個廁所,適當喝些牛奶;保持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干燥。 運動:每天15分鐘有氧運動 睡前2小時別運動至少做1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15 分鐘是基本要求。必須做足夠的身體運動才能升高體溫,任何的運動都能幫助體溫升到更高點,延緩體溫降低并讓人睡的更香。 有可能的話,清晨鍛煉一下 清晨鍛煉可能是讓體溫快速升高的最好方法。如果早上鍛煉,就能很容易的度過每個人早上都要精力的疲勞時間段。 如果在室外鍛煉,好處加倍,眼睛也能接觸到陽光。 日出時在街上慢跑10 分鐘是升高體溫的理想方法。 睡覺前2個小時內避免運動 鍛煉后體溫升高的過程要持續很久。想想看,睡眠的頭3-4 小時里大部分是深度睡眠,睡前鍛煉會讓人無法睡的深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