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最困難的事。 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你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難的?”泰勒斯回答說:“認識你自己。” 認識自己難,認識自己的不足更難。 二、貴重的財物。 畢阿斯出生于古希臘普里埃耶城。一次,當普里埃耶城遭到圍攻時,居民們紛紛帶上自己最貴重的財物四散奔逃,只有畢阿斯一個人赤手空拳。居民們問他為什么這樣離開時,他回答說:“因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是的,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嗎? 三、快樂的工作。 有人問畢阿斯:“什么樣的工作最能讓人快樂?”畢阿斯回答:“掙錢的工作。” 這是一句大實話,能夠掙到更多的錢,才能更好地生活。 四、安全的船。 有人問古希臘思想家阿那哈斯:“什么樣的船最安全?”阿那哈斯說:“那些離開了大海的船。” 不走路,才不會摔倒;不航行,才沒有危險。但船離開了大海,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五、永遠的道德。 有人問雅典的執政官梭倫:“為什么作惡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卻往往貧窮?” 梭倫回答:“我們不愿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的,而財富每天都在更換主人。” 道德是永遠的,財富是暫時的。靠作惡致富的人,內心肯定會非常空虛,而且富裕也絕不會長久。 六、理想的家居。 有人問古希臘的庇塔烏斯:“最理想的家是什么樣子?”庇塔烏斯回答:“既沒有什么奢侈品,也不缺少必需品。” 這個回答很理智,也很聰明。奢侈品是給別人看的,必需品是給自己用的。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永遠也成不了“胖子”。 七、健康的意義。 有人問赫拉克利特身體健康的重要程度,赫拉克利特說:“如果沒有健康,智慧就無法表露,文化就無法施展,力量就無法戰斗,知識就無法利用。” 生命因健康而快樂,因疾病而枯萎。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八、流動的河流。 有人問赫拉克利特:“過去的事情能否更改?”赫拉克利特回答:“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流水會變,落花會變,時間會變,環境會變,什么都會變,什么都不能重復。 九、不同的城市。 有人問柏拉圖:“一個貧窮的國家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圖回答:“如果你把一個國家當作一個純粹的國家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兩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窮人的城市。” 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窮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時候,窮人都會多于富人。所以城市的領導者在作決策的時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窮人。 十、活著的意義。 一個滿臉愁苦的病人問安提豐:“活著到底有什么意義?”安提豐說:“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 活著就是為了追求,為了探討,為了知道自己還不知道的事情。也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十一、吃飯的區別。 有人問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亞里士多德回答:“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庸人享口福之樂,哲人享智慧之樂;庸人享物質之樂,哲人享精神之樂。 十二、道歉的好處。 有人問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么好處?”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傷害道歉者,也不傷害接受道歉的人。” 道歉是一種美德,不僅能化解很多矛盾,而且會給自己及對方帶來輕松和快樂。 ![]() 叔本華人生哲學經典語錄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人是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 智者,總是享受著自己的生命,享受著自己的閑暇時間;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總是害怕空閑,害怕空閑帶給自己的無聊,所以總是給自己找些低級趣味的游戲,給自己一點暫時的快感。 理智有時似乎可以引導意志,但是僅僅象一個想到引導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個勇猛強壯的瞎子,他背負著一個能給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我們并不是因為發現了欲求某個事物的種種理由才去欲求這個事物,而是因為欲求某個事物采取尋找欲求它的種種理由。……所以邏輯是無用的,沒有人靠邏輯說服任何人;連邏輯學家也只是把邏輯作為收入的一個來源而已。 疲勞象疼痛一樣,它的位置在大腦;與大腦不聯結的肌肉(如心臟)決不會疲勞。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敵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犧牲生殖來擊敗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體的最終目的和最強烈的本能。 因為熱情依靠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把只對種族有價值的東西認為對個人也有價值,所以在達到種族的目的之后,造化的騙術必然消失。個體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種族欺騙的對象。 種族的事務,即受精一旦完成,對每個動物而言,接踵而來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對大多數昆蟲而言,甚至繼之以迅速的死亡。 一個眾人和萬物都不曾在他眼里時時顯得僅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沒有哲學才能的。 肉欲熄滅時,生命的內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殼了。 事物本身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的感覺! 做學問是目的不是手段 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 人一生要做的兩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達大度。前者是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損失,后者是為了避免紛爭和沖突。 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人們為一個人的死亡感到恐懼和悲傷,因為死亡意味著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將無法再去經歷感受,將會對一切失去感知,活著的時候發生的一切將會歸化為零! 一個人照鏡子時,永遠不會以陌生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他的自我意識只會不停地低聲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個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所有的愛戀激情,無論其擺出一副如何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這種強勁的動力,僅次于對自身生命的愛”。 小人常為偉人的缺點或過失得意 在文學中,有無數的壞書,像蓬勃滋生的野草,傷害谷物,使它們枯死。它們原是為貪圖金錢,營求官職而寫作,卻使讀者浪費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他們不能讀好書、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們不但無益,而且為害甚大。 “美”是高級的“善”,創造“美”是最高級的樂趣。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為欲望永不能被滿足.我們離理相越遠,自然就會離欲望越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迷失在理想與欲望之中,將欲望的東西當作理想,這是因為它們有時實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線之隔.或者說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人生就是痛苦,我們可以把痛苦轉化成幸福 人生就是一場苦難。 時間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為了用有限的時間去抗衡無限的時間而采取了繁殖這一手段,讓自己的生命時間得以延續。這是人類繁殖的本能。 哲學的起點是死亡。 人從來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質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欲望過于劇烈和強烈,就不再僅僅是對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會進而否定或取消別人的生存。 人類徹頭徹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風格是心靈的外觀 一個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我們的不幸往往由于我們對于幸福的追求!我們做事之初喜歡抱著一種信念:我們一定能在世間找到某種幸福 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膽地說謊,最后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讀書是讓別人在我們的腦海里跑馬;思考,則是自己跑馬。 等待,是偷懶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友誼就好像傳說中的海怪,大家繪聲繪影,可是卻仍有待證實.想要擁有一位如圣經所言比親兄弟更親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還難呢! 如果生是夢、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 從兩者之外被個別劃分出來的存在。事實上,這也不外乎是夢幻。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會給我們教科書,而后的三十年是對教科書給予注解。 時間對善用者親切。 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發時間;精干的人卻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 哲學大師的經典語錄 柏拉圖: “善是知識和真理的起因”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正義和美怎樣才是善,他就沒有足夠的資格做正義和美的捍衛者” 亞里士多德: “人天生是政治的動物” “只有哲學才最神圣” 笛卡兒: “我思故我在” 休漠: “我們所確實知道的唯一存在就是知覺” “正義只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 “理性是冷漠爾超脫的,因此不是行動的動力” 康德: “有兩種偉大事物:我們越是執著、經常的思考他們,心中就是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減的贊嘆和敬畏——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黑格爾: “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 “良心是在自己本身內的自我的自由” 叔本華: “世界不是別的,世界就是人的表象” “一個人的偉大或渺小,是由他的人生觀決定的” 尼采: “這個世界就是權力意志” “精神三種變形:精神編程一匹駱駝,駱駝變成一頭獅子,獅子變成一個赤字” 羅素: “愛情和知識,盡可能的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總把我帶回塵世” 海德格爾: “人,詩意的活著” 薩特: “人的存在先于本質” “他人即地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