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麗奧帕特拉用死囚實驗毒藥》:這位“埃及艷后”是最后一位埃及法老。
![]() ![]() ![]() 埃及,開羅。
![]() 新月沃土
人類文明的搖籃在新月沃土(Fertile Crescent,左圖)。
在11000年前左右,這里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明了書寫,出現了車輪,開始飼養牛羊豬雞鴨等(馬的飼養不是這里開始的)。
新月沃土地區有三條大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所以后人又把這里的文明劃分為埃及文明(尼羅河)和兩河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這里的文明,發展和擴散到希臘,羅馬和地中海沿岸,成為今天的人類文明的主流。
第二種常見的說法,按照谷物的種植區分文明:
新月沃土地區貢獻了小麥和大麥。
黃河長江流域貢獻了大米和小米。
南北美洲貢獻了玉米和土豆。
這些主食作物是人類現在的主要食物。但是,從時間上看,后兩者的時間比新月沃土地區晚了幾千年,對人類的影響也先對較小。
中國常見的說法是清朝的梁啟超先生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印度,中國。這種說法尚未得到世界的普遍認可。
現在,本博客介紹埃及文明(尼羅河),下一個博客介紹兩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為不論哪一種說法,誕生在三條大河和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是世所公認的,也是歷史最久遠的。
人類最早的一部歷史書《圣經》,正是記錄了這一帶的歷史故事,神話和傳說。
![]() 人類的始祖露西
我們不清楚埃及文明的時間早,還是兩河文明的時間早。但是,有一個歷史事實的時間肯定最早:人類的始祖。過去,科學界對人類的始祖,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隨著各項新的發現和研究成果不斷問世,我們的社會發展史的教材,改了又改,不斷更新……最新的成果就是發現我們現在所有的人類,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或曰祖先,這個起源在與埃及鄰近的埃塞俄比亞的一個盆地。她的名字,叫做露西(Lucy)。
![]() 人類起源于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
南方古猿有好幾個種,其中最古老的一個種,被稱為阿法種。
阿法種南猿(afarensis)是我們所有人類的先祖。
阿法這個詞來自埃塞俄比亞的一個荒涼盆地。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亞挖出的“露西”是至今為止最完整的南方古猿遺骸,而且她又正好屬于阿法種。所以,這個骨骼標本(右圖)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這可能是歷史第一悠久的世界文化遺產。
露西生活在距今約320萬年前:猿人。
露西的子孫過了約180萬年才站起來:直立人。
露西的子孫的子孫的大腦更加發達了:智人。
智人的日子不好過,他們經歷了多次的冰河期。冰河時代,地球氣溫變化非常劇烈:溫暖的時候,氣溫超過今天的溫度;寒冷的時候,歐亞大陸的北部會被幾公里厚的冰蓋吞噬。
7.5萬年前,最近的一次大冰河期開始了。這次冰河期結束于1.2萬年前。
1.2萬年前,狩獵時代和冰河時期一起宣告終結。同時宣告終結的是漫長的舊石器時代:舊石器時期開始于250萬年前,終結于1萬年前。
1.2萬年前,一個時代來臨了:新石器時代。
跟舊時期時代相比,新石器時代顯得非常短促,只有幾千年。
舊石器時代終結時,地球上的人類,已經和現代的我們毫無二致。此后,真正的歷史開始了。
過去,專家學者們曾經也有分歧。有人支持“多起源說”,即現代人類的起源于地球多個地方,但是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有人支持“單起源說”,即來自露西那里的一個地方,再從這一個起源通過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向北(歐洲)和向東(亞洲)擴散。基因的結論,支持“單起源說”這一假說。
![]() 所以,現在“單起源說”已成為公認的科學說法。上圖是“280萬年前的一顆南方古猿的牙齒”:這也是一個寶貝了。發現露西是我們在20世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其他的關于人類起源的種種說法,都被推翻或者放棄了。
這也是我們選擇先從埃及談起的原因。
![]() 農業革命
![]() 農業革命的歷史,至今仍然缺少很多考古證據。不過,已經考古確認:由于氣候最好,土地肥沃,農業和畜牧業都是在“肥沃新月”最早開始的。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這一帶都是世界的先驅。尼羅河谷,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土耳其南部,波斯灣四周,地中海沿岸,人類文明開始了:
公元前8000年,農業革命在啟動。
公元前6000年,城鎮已經四處涌現。
公元前4000年,古代文明開始出現。
公元前2000年,真正的國家在“肥沃新月”地區崛起。
農業革命帶來了更多的糧食和肉類,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人群開始密集的聚在一起”。一切,從此開始變得復雜:出現了私人財產,出現了權力,出現了軍事領袖,出現了宗教。
這一切,在埃及體現得特別典型:若干萬年中,由于沙漠的“擠壓”,各種各樣的露西的子孫們,慢慢都被擠壓到尼羅河兩岸和入海口的尼羅河三角洲。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埃及共和國面積有102萬平方公里,尼羅河谷和三角洲加起來只有4萬多平方公里,而8200萬埃及人的97%都生活在這4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上。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在遙遠的古代,埃及的荒漠甚至廣闊的非洲北部,都曾經是濕潤的肥沃土地。埃及人在這里狩獵、捕魚,和其他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沒什么區別。巨大的撒哈拉沙漠也曾經是湖泊成群,植物茂盛的人間樂土。
地球的氣候變化,使得一切都改變了:大約2萬年前開始,非洲北部慢慢變得干燥,撒哈拉大沙漠開始形成。原始人類的天堂,一塊又一塊地逐漸褪去綠色。各種各樣的部落從四面八方涌向尼羅河谷:只有這里,綠色依然存在。
于是,古埃及文明,開始了。
![]() 埃及文明的時間與沙漠的影響
但是,由于戰亂比兩河流域少,所以埃及文明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這是特點之一。
后來,由于沙漠化的影響,埃及文明的很大一部分文化古跡都被掩埋在沙漠中了,這是特點之二。
從左圖可以看出:3500年前(注:根據中國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論,中國文明的歷史約3300年),埃及帝國最鼎盛的時期,面積廣闊,現在則在沙漠的侵蝕下,被擠壓在緊鄰尼羅河兩岸的狹小長帶狀地區:其他地區都沙漠化了。
本博客各個段落之間的素描畫,就是著名的畫家David Roberts(1796-1864)在十九世紀臨摹的當時尚未被挖掘出來的埃及古代文明遺跡“當時的真實情景”。在此之前,歐洲人已經有一千多年把埃及“遺忘了”。
第三個特點是基因分析和其他科學分析得出的一個令人意外的結論:事實上,現在的埃及人,完全不是當年的埃及人了。當年埃及古代文明輝煌燦爛的時代里,那些埃及人是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都不是。考古學家們至今沒有得出結論。
但是,有一個問題得出了公認的一致結論:
那些埃及文明的創造者,已經全部消失了。
誰也不知道他們去哪里了。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例如,幾十年前的課本中的中國北京猿人,歐洲德國等地的尼安德特人,后來都消失了,滅絕了:從基因的角度找不到他們與現代人的任何關系。
![]() 從時間上看:尼羅河地區9000年以前開始有人居住,最早的一個文化時代叫做涅迦達(Naqadah)文化時期。涅迦達是尼羅河邊的一個小村子,考古學家從這里開始,發現了很多村鎮:這段時間約為公元前4400-3000年,延續了1400年,被稱為“前王朝末期”,意思是“埃及王朝形成以前”的歷史階段。
此后尼羅河和三角洲出現了40多個小國家,稱為“諾姆”(Nome),小諾姆約幾千人,大諾姆約幾萬人。右圖就是上埃及地區的諾姆,下埃及三角洲的諾姆更是密密麻麻,圖中沒有全部標出來。
在這些小國家里,很快出現了強人和祭司。
前者忙于稱王,后者忙于造神。
前者忙于打仗,后者忙于說謊。
很快,他們的努力都取得了成果:所有諾姆都擁有了自己國王(法老),也擁有了自己的神明:埃及文明的一大特點就是神明太多了。
如前所述,這里的人們是兩萬年前氣候變化被“擠壓”過來的,他們分別“攜帶”了自己的神明,最后集中在40多個諾姆,埃及文明中的神明的“人口”多達2000多個,世界之最。
直到今天,考古學家也沒有完全搞清埃及人的神明系統。
埃及人的下一步“工作”是組成更大的國家:通過協商或者征服。最后,戰爭和協商形成了兩個大的國家:上埃及和下埃及。
關于這些戰爭和協商的歷史細節,已經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基本歷史事實,主要來自一位公元前3世紀的埃及祭司曼涅托(Manetho),他撰寫了一部《埃及史》,收錄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這部書已經散失,但是其中一些殘篇被其他作家引用而保留下來。這些殘篇包括了完整的埃及王朝列表。
后來,所有的埃及學家都采納了這個王表。
曼涅托把希臘人征服前的埃及史,劃分為三大時期:
古王國時期
中王國時期
新王國時期
這三個時代總共包括了30個王朝。這種劃分被后人全盤采納。其實所謂30個王朝頗為勉強,很多王朝只是一段混亂時期,多個國王同時并存。曼涅托的基本數據包括:“170多個法老,超過2500年的歷史”。總而言之,埃及的歷史簡介如下:
古埃及歷史(法老時代) 前3100年-前525年 2575年(170多個埃及本土法老)
阿契美尼德埃及歷史 前 525年-前332年 193年(波斯人統治)
托勒密埃及歷史 前 332年-前 30年 302年(希臘人統治)
羅馬埃及歷史 前 30年- 639年 607年(羅馬人統治)
阿拉伯諸王朝埃及歷史 639年--1517年 878年(阿拉伯人統治)
奧斯曼帝國埃及歷史 1517年--1805年 288年(奧斯曼蘇丹統治)
穆罕默德·阿里埃及歷史 1805年--1882年 77年
埃及現代歷史 1882年--至今 英國占領80年,逐步獨立,成立共和國
![]() 綜上所述,法老時代結束后,埃及被外族統治長達2300年,包括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帝國、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和大英帝國等。所以,埃及共和國的創始人納賽爾說:他是公元343年,埃及第30王朝的最后一個法老Nectanebo II被波斯人廢黜以后,第一個當權的本土埃及人。
![]() 左圖是埃及人在5500年前發明的莎草紙上,書寫的象形文字。
人們對埃及歷史至今不甚清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埃及沒有字母文字記載,而他們使用的象形文字,至今無法完全解讀。直到希臘羅馬時期,埃及人仍然在使用這些奇異的象形符號。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張(五千多年前)的文明,古埃及人將莎草紙稱為pa-per-aa,意思是“法老的財產”。莎草是產于尼羅河的一種植物,英語的紙(paper)就來自古埃及“紙”(pa-per-aa)一詞。莎草紙(Papyrus)曾經出口到亞洲,歐洲和地中海各國“一直使用到11世紀,才被更先進的造紙技術淘汰了”。
如果不計算古代埃及的歷史,僅僅從“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統一開始”的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30年的3070年,埃及經歷了33個王朝200多位國王(法老)。我們不是歷史學家,即使是歷史學家,這3070年的歷史寫出來也是幾十本書,并且其中很多問題還有爭議,不述(參見本博文附錄的王朝列表)。
1996年,美國著名的《歷史頻道》(The History Channel,向世界130多個國家用衛星轉播和有線電視播發)在“最偉大的法老”節目中,列舉了15位埃及法老,簡介如下。
第一位偉大法老 那爾邁(Narmer)
大約5100年前,埃及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發生了:上埃及的法老那爾邁(Narmer)打敗了下埃及,第一次統一了整個埃及,并且成為埃及歷史上的第一王朝(first dynasty )的第一位法老。
![]() 1898年發現的這塊“那爾邁石板”(Narmer Palette)的正面和反面解讀出:那爾邁同時占有上下埃及。原物藏于埃及開羅博物館,謄本藏于多個國家的博物館。
那爾邁建造了陶瓷廠,生產了很多刻有他的名字和事跡的陶瓷器具,現在都被挖掘出來了。
埃及文明中,最著名的金字塔和神廟等,在那爾邁的時代還沒有出現。
第二位偉大法老 荷爾-阿哈(Hor-Aha)
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二位法老,他的名字由兩個字符組成:Hor表示戰鷹之神,Aha表示“戰斗”。
他從30歲登基開始統治埃及,直到他62歲逝世。關于他的身份存在一些爭議:有人說,他與統一了上下埃及的傳奇人物美尼斯(Menes)是同一個人;有人說他是Narmer(那爾邁)的兒子。
關于他的死,一種說法是被河馬吃掉了,另外一種說法是被“沙漠之神,風暴之神和災難之神塞特”(Seth)化身的河馬帶走了。
![]() 第三位偉大法老 斯尼夫魯(Sneferu)
古埃及第4王朝的創建者和第一位法老,他的統治時間為前2613-前2589年。他的父親是第3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胡尼(Huni),他的兒子胡夫(Khufu)是修建了歷史上最大的金字塔的暴君。
他是建造金字塔最多的法老,所以他又被稱為“搬石頭最多的法老”:
第一座是他給他父親胡尼修建的金字塔,位于Maidum,這座金字塔對舊式的馬斯塔巴型的金字塔作了很多改進。馬斯塔巴型金字塔是一種早期的階梯形法老陵墓,嚴格來說談不上“金”字形。
第二座是給他自己的Bent金字塔,又稱Rhomboidal金字塔或者Blunted 金字塔,這座金字塔的角度從55° 改成大約43°,外表面也平整了:進一步改進了馬斯塔巴型金字塔。
第三座也是給他自己的金字塔:一座徹底改進的金字塔,被命名為紅金字塔(Red Pyramid),位于埃及代赫舒爾(Dahshur)。紅金字塔被稱為是埃及的“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高達104.4米,世界第三大,僅次于胡夫金字塔和卡夫拉金字塔(Khafre's Pyramid)。
![]() 第四位偉大法老 卡夫拉(Khafra)
有人認為卡夫拉是胡夫的兒子,還有人認為卡夫拉是胡夫的弟弟。總之,卡夫拉是第四王朝的法老,他建造了世界第二大的卡夫拉金字塔和塔前的斯芬克斯雕像。他在位的時間是前2650-前2480年。
建造了“世界最大的金字塔”的胡夫沒有被列入“最偉大的法老”:可能因為他是暴君。
![]() 第五位偉大法老 孟卡拉(Menkaura)
孟卡拉是卡夫拉的兒子,統治時間前2532–前2504年。
在吉薩“金字塔群”的三座大型金字塔中,孟卡拉的金字塔最小,卡爾夫的居中,胡夫的最大。
這個吉薩“金字塔群”,現在是埃及的象征,世界文化遺產,旅游熱點。
從4500年前的這群金字塔之后,埃及法老們的興趣逐步轉到了建造神廟。
![]() ![]() ![]() ![]() 右圖:埃及開羅博物館的孟卡拉的玄武巖雕像。
孟卡拉的左邊是Hather女神,右邊是Bat女神。
埃及神話中,哈索爾(Hather)是太陽神拉(La)的女兒,她是愛神,又是富裕之神、舞蹈之神、音樂之神。希臘人經常把哈索爾與希臘的維納斯相提并論。
埃及神話中,Bat女神是宇宙和銀河女神。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埃及人在最遲公元前8000年之前就已經馴化了牲畜,包括奶牛,后來這些牲畜被引進到兩河流域。埃及神話認為,Bat女神用奶牛的奶水建造了天上的銀河。
中國文明歷史現在認定為“3300年”的原因就是缺乏實物證據,埃及和其他古文明的證據非常豐富。
中國文明歷史中,每一個朝代都焚毀了前一個朝代的首都的建筑,只有清朝例外:直接使用和擴建了明朝的首都的建筑,所以中國“有證據的3300年”中的很多寶貴證據也消失了。但是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等文明的建筑遺跡大都保留下來了,甚至南北美洲的雅瑪,印加等古代文明的遺跡,也保留下來了。中國保留最好的唯一歷史遺跡就是兩千多年歷史的長城。
古埃及的法老墓,由于陪葬有大量財富,所以大部分都被盜墓了。這在世界各個文明中是普遍的現象。古埃及沒有被盜墓的法老陵墓,迄今只發現了一個:圖坦卡蒙的陵墓。
1837年英國軍官Richard William Howard和工程師John Shae Perring開始挖掘孟卡拉的金字塔,在孟卡拉的墓室里發現了非常豪華的大理石皇家棺槨,他們把這個棺槨裝船運往英國,后來這艘船失蹤了。這些考古發掘的文物也失蹤了。這件事情是令人非常惋惜的。
第六位偉大法老 佩皮二世(Pepi II)
人類歷史上“統治時間超過75年”的君主,只有9位:
埃及的佩皮二世名列第一(94年)
高句麗的太祖王名列第二(93年)
其它7位“統治時間最長的君主”的在位時間則在75-82年之間,不述。
佩皮二世“6歲登基,活了整整100年”。
古代埃及的歷史上,雖然“統一”了,但是上下埃及之間曾經多次發生戰爭。大部分戰爭都是上埃及戰勝下埃及。佩皮二世統治時期,中央集權比較衰落,各地貴族互相攻伐。所以,佩皮二世的財務可能比較緊張:他的金字塔斷斷續續修建了大約60年,原來的高度可能是78.5米,現在僅剩約50米(下圖)。他的墓已經被完全盜空了。
![]() 第七位偉大法老 曼圖霍特普二世Mentuhotep II
曼圖霍特普二世(前2046-前1995年)是第11王朝的一個法老,他在位的時間結束了第6王朝以后的分裂局面,再一次統一了整個埃及。他統一埃及的過程與細節,現在仍然不很清楚。
他的墓葬,已經不再采用金字塔,而是開始改為規模巨大的墓葬神廟(下圖):這種改變的影響非常久遠,后續的埃及統治者們都采取了類似的墓葬模式。
所以,古埃及文明留下的最精美的建筑是各種神廟,呆頭呆腦的金字塔被淘汰了。
![]() 第八位偉大法老 雅赫摩斯一世(Ahmose I)
![]() 雅赫摩斯一世是埃及第18王朝的創建者,在位時間前1550-前1525年。他是埃及的再次統一者,秩序恢復者和新王朝建立者。
喜克索斯人(Hyksos)來自亞洲西部,他們進入埃及建立的第十五王朝和第16王朝6個法老統治了108年(約前1648-前1540年)。雅赫摩斯一世的祖先建立了第17王朝,一代一代與喜克索斯人作戰,最后,在雅赫摩斯一世的領導下,徹底驅除了喜克索斯人。
這是埃及歷史上外族侵略的混戰時代:
喜克索斯人給埃及第一次帶來了馬和戰車。喜克索斯人推翻了虛弱的第13王朝后,殘余的埃及勢力建立的第14王朝與喜克索斯人建立了第15王朝和第16王朝,外加上后來建立的第十七王朝,處在諸侯混戰狀態。
第17王朝最后一位法老是雅赫摩斯一世的哥哥。雅赫摩斯一世統一埃及,結束混戰,恢復了埃及地區的秩序,建立了第18王朝。
直到今天,考古學家仍然搞不清楚:當年占領中埃及和下埃及的喜克索斯人到底是什么人?
第九位偉大法老 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
![]() 阿蒙霍特普四世統治了17年(始自前1364年至前1347年之間,結束于前1351年至前1334年之間)。他在位時期推行的徹底的宗教改革活動是古埃及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第一,他用崇拜太陽神阿頓(Aten),取代了崇拜傳統的太陽神拉(La)。 第二,他用一神教取代多神教:用一個太陽神阿頓取代了所有的神,從而剝奪了整個祭司集團的權利。 為此,他自己也改名為埃赫那頓(Akhenaten),意為“阿頓的奴仆”。這些改革激化了埃及的內部矛盾,使埃及丟失了在巴勒斯塔和敘利亞等地的殖民地。 他留下的最寶貴的文物,可能就是他的王后娜芙蒂蒂的雕像。
左圖就是現藏于德國柏林博物館的霍特普四世的王后娜芙蒂蒂(Nefertiti)的雕塑,這件作品被認為是古埃及最精美的雕塑之一。很多學者認為:娜芙蒂蒂曾經攝政甚至擔任過法老。 第十位偉大法老 圖坦卡蒙(Tutankhamun)
![]() 圖坦卡蒙的在位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334-前1325年(或前1323年),他死時只有17-19歲,死因不詳。
圖坦卡蒙雖然什么“偉大的功業”也沒有干,但是,他的墳墓在三千多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直到1922年才被發現,并挖掘出大量珍寶,所以他很“偉大”:這是古代埃及唯一沒有被盜的完整的法老陵墓。
圖坦卡蒙的陵墓及其文物,現在長年在各國展出,廣為人知,不述。
2010年2月,DNA檢測結果出來了,正式證實:圖坦卡蒙正是上述的“第九位偉大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兒子。
圖坦卡蒙的木乃伊也最完整。
2005年,三個國家的科學家復原出了圖坦卡蒙的照片,并刊登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左圖)。
首先,埃及科學家提供了圖坦卡蒙的1700多份三維立體CT掃描,然后,法國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按照這些“原料”進行了復原:這些三千多年前的埃及人的形象,不是白種人,不是黑種人,也不是黃種人。美國人無奈地說:“……看不出圖坦卡蒙屬于哪個種族。”
從這張照片上看,古埃及人屬于什么人,的確誰也說不清楚,他們現在到哪里去了,同樣也是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DNA檢測證明,顯然還有很多古代埃及人的基因,遺留在某些現代的埃及人的身體中。含有很多現代埃及人,則與古代埃及人沒有什么關系。
圖坦卡蒙的大量精美墓葬文物,大家都很熟悉,這里不再列舉。
![]() ![]() ![]() 第十一位偉大法老 阿伊(Ay)
根據不同的埃及法老年表推算,阿伊的在位時期是公元前1323-前1319年,或者是公元前1327-前1323年。
阿伊曾經給他前面的大概兩位或者三位法老,長期擔任高級幕僚,后來,年輕的圖坦卡蒙在大約17-19歲逝世后,阿伊登上了法老的寶座。
![]() “帝王谷”中,阿伊的陵墓的壁畫。
阿伊僅僅當了4年法老。阿伊的出名不在于他創建了什么業績,而在于他后續的一位法老霍朗赫布(Horemheb)推翻了他并對他的4年統治進行了一場“清除記憶戰爭”(清除某人統治的痕跡和記載)。
霍朗赫布(Horemheb)原來是圖坦卡蒙的“軍隊總司令”。圖坦卡蒙逝世后,霍朗赫布本來有足夠實力登上法老寶座。但是老謀深算的阿伊捷足先登了。圖坦卡蒙登基時僅僅大約9-10歲,所以實權掌握在阿伊和他的支持者手里。后來,掌握軍隊的霍朗赫布(Horemheb)伺機推翻了阿伊,登上法老寶座,他在位時間為前1320-前1292年。
![]() ![]() 第十二位偉大法老 塞提一世(Seti I)
塞提一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在位時間為前1318年-前1304年(一說前1337-前1317年)。他是拉美西斯一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塞提一世即位后重振埃及軍隊,攻陷推羅城,與赫梯人作戰,恢復了阿蒙霍特普四世時期埃及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喪失的領土。
據說他領養了摩西,他兒子拉美西斯二世時期摩西帶領猶太人離開埃及,輾轉40年回到以色列。
他在位時大興土木,修建了不少宏偉建筑。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則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
![]() 埃及,阿比多斯(Abydos),塞提一世修建的神廟遺跡。
![]() 第十三位偉大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大英博物館的驕傲”: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第19王朝的法老:他統治的時間長達66年(前1279 -1213 ),他繼續與赫梯人作戰,他在埃及各地大興土木,他活了90歲,他是埃及歷史上修建神廟最多(6個)也最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神廟時,中國也很忙:商朝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遷都到殷,也在殷大搞建設,3300年后人們從殷墟挖出很多甲骨,不述。
埃及的幾個最巨大的神廟是很多法老一代又一代逐步建造的,例如盧克索神廟(Luxor Temple),卡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 complex)等,拉美西斯二世對這些神廟進行了大規模擴建。這些“共建”的神廟后面另文介紹。
這里,介紹拉美西斯二世獨自建立的神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布辛波神廟(Abu Simbel)。
與戰爭一樣,神廟的建造也是要花很多錢的。公元前1500年左右是埃及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大約公元前1244-前1224年,拉美西斯二世花費了20年時間建造了巨大的阿布辛波神廟(Abu Simbel)。不知道什么原因,公元前6世紀左右這里被沙子埋沒了。后來逐漸被人們遺忘了。1817年,瑞士旅行家和東方學家Johann Ludwig Burckhardt發現了這些神廟,但是,當時人們沒有辦法把它們從沙子里挖出來。
1959年蘇聯援建埃及阿斯旺水電站大壩時,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協助下,1964-1968年期間,人們在先把這些神廟整體進行切割(平均每塊20噸,最大的30噸),再向后移動200米,向上移動65米,重新“組裝”,使神廟的海拔整體提升了65 米。這是考古工程學中的一項創舉,耗資約4000萬美元(主要來自捐款)。從此,這里成為埃及的一個旅游熱點。
![]() 阿布辛波神廟(Abu Simbel)中的Great Temple(大廟),阿斯旺水電站大壩上方。
![]() ![]() ![]() ![]() ![]() ![]() ![]() 埃及,底比斯(Thebes),拉美西斯二世墓葬神廟Ramesseum鳥瞰。上面的“大英博物館的驕傲”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就來自這個墓葬神廟。
![]() ![]() ![]() ![]() 右圖: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
拉美西斯二世時代是古埃及的繁榮鼎盛時代,也是古埃及走向衰落的開始。
據說,拉美西斯二世時代,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前往迦南地區(根據《圣經》時間計算)。
拉美西斯二世的晚年,深受血管硬化,關節炎癥和牙齒問題的折磨。他活到90歲(一說96歲,總之活得年齡很大),所以老年疾病也很多。
年輕時,他有200多個王妃,100多個子女。
人的一生,此一時,彼一時。
第十四位偉大法老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拉美西斯三世是第20王朝的法老,他的在位時間大約31年(公元前1186-1155年)。拉美西斯三世的軍隊曾經在兩次大規模的戰役中,打敗了入侵埃及的海上民族,史書記載說:他的軍隊排列成陣,向準備在尼羅河登岸的船只發射大量箭矢,并用鉤子拖掛船只,迫使敵人撤退。拉美西斯三世的軍隊還曾在兩次大規模的戰役中打敗了利比亞人。戰爭耗盡了埃及的財富,但是拉美西斯三世還是建造了很多神廟。
其中,最著名的是Medinet Habu神廟和Khonsu神廟。
![]() ![]() Medinet Habu神廟。
![]() ![]() ![]() 第十五位偉大法老 克麗奧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
![]() 克麗奧帕特拉七世(公元前69-前30年)沒有留下金字塔或者神廟,但是留下了一段膾炙人口的歷史悲喜劇,直到今天仍然被四處傳頌。她被人們稱為“埃及艷后”。
左圖是柏林博物館的這位埃及艷后的雕像。
希臘人統治埃及的簡史如次: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部將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公元前305年,托勒密一世成為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的第一個希臘籍法老。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在最后一個國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女法老)自殺后,埃及并入羅馬版圖,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克麗奧佩托拉是托勒密十二世的長女。在其父親安排下,克麗奧佩托拉按照習俗與她的異母弟弟(后來的托勒密十三世)結為夫婦,并由他們二人共同掌權。野心極大的克麗歐佩特拉想進一步獲得更大的權利,但是當時兩位大臣波希紐斯和奧克奇維安聯合起來對付她,將她趕到敘利亞,她在那里籌集軍隊,準備以武力爭奪埃及王位。
此時,羅馬帝國的凱撒追擊政敵龐培到了埃及,托勒密十三世將龐培殺害,把他的頭顱獻給了凱撒,以此來討他的歡心,并想利用凱撒來除去他的姐姐克麗奧佩托拉。但是,這一舉動并沒有獲得凱撒的好感。克麗奧佩托拉也想借此機會利用凱撒幫助她奪得王位,就命自己的屬下裝扮成一個商人,將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到凱撒住處求見時,她就從毯子里面出來,與凱撒見了面。凱撒被克麗奧佩托拉迷住了,下令執行克麗歐佩特拉的父親的遺囑,由克麗奧佩托拉和托勒密十三世一起執政。
隨后,波希紐斯發動叛亂,失敗后被殺,托勒密十三世逃亡時也死了。
凱撒征服了埃及,但卻沒有把埃及納入羅馬的領土。從此,克麗奧佩托拉與凱撒生活在一起,并有了一個兒子,名叫愷撒里昂,意思是“小凱撒”。同時,凱撒恢復了克麗奧佩托拉的王位。
![]() 克麗奧佩托拉的浮雕。
![]() 《克麗奧帕特拉的盛筵》(Cleopatra's Banquet)。 ![]() ![]() ![]() 《克麗奧帕特拉在菲萊島的臺階上》(Cleopatra on the Terraces of Philae),作者Frederick Arthur Bridgman。 公元前44年,凱撒在羅馬遇刺身亡。克麗奧佩托拉從羅馬逃回了埃及。此時在羅馬,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及部將馬克-安東尼平定了羅馬的動亂,兩人劃分了勢力范圍:屋大維統治羅馬西部,安東尼統治羅馬東部。安東尼在攻打安息時傳訊克麗奧佩托拉到塔爾蘇斯,希望埃及幫助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
克麗奧佩托拉乘坐金色的大船來到了塔爾蘇斯,面見安東尼。她的美貌又征服了安東尼,兩人在塔爾蘇斯同居達12年之久,克麗奧佩托拉也給安東尼生育了3個子女。埃及女王暫時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國。安東尼當時為了討好克麗奧佩托拉,竟然把敘利亞東部地區、塞浦路斯島和納巴特王國等羅馬領地都賜給了埃及。羅馬知道后一片嘩然,認為這是一種賣國行為。羅馬元老院廢除了安東尼的權力,并且宣布安東尼是“國家的敵人”。羅馬執政官屋大維在公元前31年率領大軍進攻埃及,在亞克興海戰中,與安東尼和克麗奧佩托拉的聯軍作戰,大獲全勝,安東尼自殺,克麗奧佩托拉再次逃回埃及。
當屋大維率領的羅馬軍隊兵臨城下的時候,克麗奧佩托拉試圖誘惑屋大維,但是屋大維不為所動,克麗歐佩特拉只好用毒蛇自殺,整個埃及于公元前30年被屋大維占領,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 《克麗奧帕特拉用死囚實驗毒藥》(Cleopatra testing poisons on condemned prisoners),作者Alexandre Cabanel。
![]() 上圖是克麗奧帕特拉用毒蛇自殺的雕塑。
克麗奧帕特拉的故事,已經成為各種藝術作品的創作源泉,例如,1603-1607年莎士比亞也寫過一部《安東尼與克麗奧帕特拉》;又如,美國好萊塢先后拍攝過三部《埃及艷后》的電影。所以,這位女王的確是一個“偉大法老”。
附錄:埃及王朝列表
![]() ![]() (其他古埃及文明部分,參見下一個博文)
|
|